自「港版國安法」審議以來,某些西方政客一直就沒消停。
近日,英國首相詹森又放言,如中方實施該法,英方願接納持有英國國民護照的港人來英。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無論是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問題上搞政治操弄,還是國際串聯試圖幹涉中國內政,都是沒有出路的。
對詹森的荒謬言論,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如此評價:「英國在香港問題上只能拉著美國衫尾,沒有自己的影響力。大家看,這麼多泛民的老爺老太婆和大少絡繹於途去美國,幾時找過英國?」
寥寥幾句,一針見血,道出了某些英國政客外強中乾的本質。
歡迎「港獨」這套說辭,這些年早被英國政客用爛了。
事實證明,話說得熱鬧,卻不過是煽風點火、包藏禍心。去年「修例風波」期間,不乏「港獨」分子跑到英國駐香港領事館門口大呼小叫「我是英國人」,換來了一些口頭「聲援」、精神「同情」。
過去數年間,港英分子也曾多次拿著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向英國人搖尾乞憐,請求給予他們英國國民身份,結果呢?廢青們至今仍在抱頭鼠竄,滿世界「找爹」。英國政客熱衷「人權」「自由」的話術,自導自演「政治避難」的戲碼,無非是想把自己包裝成「救世主」,慫恿廢青繼續衝鋒陷陣、充當炮灰。可問題是,香港回歸前,作為殖民者,英國從未給過香港任何自由、民主。
比如,當時在香港警隊中設有「政治部」,隸屬於英國情報機構,四處抓捕反對英國統治的港人。
再如,港英政府實行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政策,以「盜賊橫行為由」限制華人夜間行走,規定華人必須「手持燈籠,以便識別」。
魯迅先生曾撰文寫道,「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環日報》上,有這樣兩條瑣事:第一條我們一目了然,知道中國人還在那裡被抽藤條。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
英國殖民統治踐踏人權劣跡斑斑,如今卻一口一個「為香港好」「為自由而戰」,恬不知恥段位甚高。
當然,「嘴炮」多年沒任何實際行動,更是因為現實條件不允許。
近些年,「脫歐」公投更是讓英國失去了不少在歐洲發展的機會,政治僵局進一步遲滯了經濟發展,內部「分裂」成為英國政府的心頭大患。
種族主義、恐怖主義等社會痼疾也始終難解,美國「黑人之死」燃起的怒火,已然燒到了英國家門口。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早已餘暉不在,「搞事情」自然只能重在挑撥。
近日,7名英國前外交大臣聯名致函詹森,對香港局勢表達「關切」,獻計英國政府向G7峰會提及涉港問題,成立類似上世紀90年代處理南斯拉夫問題的國際聯絡小組「監督」香港事務。
且不說G7峰會已經被美國攪得分崩離析,開成什麼樣子難說得很,這種提議其實也坐實了,英國事事只能拉著美國衫尾,狐假虎威、把水攪渾,而如今「老虎」也正一腦門子官司,自己的爛攤子還不知道怎麼收拾呢。
聒噪再響,不會阻礙我們的堅定步伐。連日來,香港逾200萬市民籤名支持全國人大涉港決定,香港立法會高票通過《國歌條例草案》,一系列消息傳遞出人心所向。
有祖國撐腰,香港會越來越好,而某些心理陰暗的攪局者,只能向隅而泣、自取其辱。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關末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