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危急時刻,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超長待機」的英國女王終於出來講話給國民信心了。
英國女王第五次全國公開講話
據報導,英國白金漢宮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將當地時間5日(北京時間6日凌晨三點)發表電視講話,屆時,她將談到英國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面臨的「挑戰性」時段。
當地時間5日晚,93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發表在溫莎城堡提前錄製的電視講話,鼓勵全國人民保持團結,堅定戰勝疫情。
英國女王表示,當前處在一個「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時刻」。英國人面臨混亂、悲痛和經濟難關。她還向英國醫護人員、關鍵領域工作人員的無私工作表示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讚賞的,你們每一個小時的辛勤工作,都會使我們離正常生活更近一步」。
英國女王鼓勵民眾,「儘管我們之前曾面臨挑戰,但這一次有所不同。這次,我們與世界各國一道,利用科學的巨大進步和我們的同情心來治癒疾病。我們將會成功,成功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雖然我們還要忍受更多的痛苦,但美好的日子還會回來。我們還會與朋友重逢,我們將與家人團聚,我們還會再相見。」
據了解,此次電視講話是在溫莎城堡錄製,房間裡只有93歲的女王和一個BBC攝影師。
截止最新數據,英國確診病例達到48000多人,死亡接近5000人,病死率達到驚人的10.2%。
據BBC報導,國家分裂之際,女王不會發聲,那是要由政府和反對黨來辯論和打拚的問題。
2003年伊拉克戰爭、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入侵埃及期間,女王都沒有講話。那兩次衝突都有英國軍人參戰,國內民意都有嚴重對立。1970年代英國大罷工期間,女王也沒有講話。
那樣的時刻,呼籲團結一心很容易被人解讀為選邊。
今天的情況截然不同。
女王暫居溫莎,有足夠的空間放鬆,她或許不需要面臨和成千上萬的蝸居、失業或面臨失業的臣民同樣的難關,但是她的長子查爾斯王子已經確診。通過每天收到的公文、報紙、收聽收看的廣播電視,女王和臣民一樣非常清楚眼下挑戰之巨大。
她不會告訴你應該如何洗手、必須待在家裡--那是政府需要管的事。
女王會展現無驚無懼的堅毅,她相信,那是英國的國家個性。
她會感謝那些必須感謝的人,她會回顧英國從前遭遇的劫難,但是,女王要發出的信號是:面臨困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英女王為何此時公開講話?
BBC王室事務記者維切爾說,女王發表講話是白金漢宮和唐寧街妥善協商後作出的決定。
他說,女王現在發表講話主要是為了安撫、振奮民心。
BB王室事務記者戴蒙德則說,此次英國遭遇疫情危機以來,王室一直比較低調,王室官員表示很清楚這一點。
女王發表全國講話非常罕見,這次電視講話只是她在位期間英國遭遇危機、哀痛之際第四次向全國人民講話。
此前三次分別為:
1991年:英國加入第一次海灣戰爭。女王呼籲國人為戰事「迅速」結束祈禱。
1997年:黛安娜王妃葬禮前夜,女王在白金漢宮發表講話。
2002年:母親葬禮前夜,女王發表特別演講。
女王在位期間還發表過另外一次演講,那一次的主題是喜慶:2012年慶祝她即位60周年的"鑽禧"慶典。
英國女王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現在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是女王「職業生涯」中經歷的第14位首相——「鐵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
想當年,26歲的女王登基時的英國首相,還叫溫斯頓·邱吉爾。
1926年4月21日,伊莉莎白出生在倫敦,父親阿爾伯特是當時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次子。
雖然出生皇室,但不管是伊莉莎白還是父親,都從未想過繼承王位,一家人過著屬於自己低調平靜的小日子。
1936年,喬治五世嫡長子,愛德華八世堅持迎娶辛普森夫人,自願選擇退位,將王位禪讓給弟弟阿爾伯特,伊莉莎白也隨之成為了王位的繼承人。
1940年,二戰期間,14歲的伊莉莎白公主首次通過廣播鼓舞英國民眾
伊莉莎白在歷史、語言和音樂方面都頗有造詣,除了本國英語,更是精通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等多門外語,曾獲得四所大學授予的音樂和法學博士學位。
二戰期間,面對戰火,伊莉莎白毅然選擇了穿起軍裝。
1945年,19歲的伊莉莎白說服了父親,參與了一個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也成為英國皇室唯一一位參加過二戰的女性。
1952年,喬治六世去世。
年僅26歲的伊莉莎白被正式推上歷史舞臺,繼位成為英國女王,並於1953年6月2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了加冕典禮,從此開始了一段超長待機的傳奇。
一般來說,在英國君主立憲制下,英國女王更多是起到一種象徵性的作用。但她也有這些權力。
1、 英國女王有解散議會的權力,議會解散了就要重新選首相了,所以她這個權力還是很大的。
2、議會所制定的一切法律,必須要經過她的籤字才生效。
3、不需要交稅。
4、英國首相必須定期向英國女王匯報國家事務。
5、不僅是英國,有很多國家的鈔票上印的都是她的頭像。
6、女王開車不需要駕照,因為英國的駕照都是以她名義發布的,自己給自己發駕照沒有必要。
7、她也是澳大利亞的君主,澳大利亞總督名義上是她在澳大利亞的全權代表。但英國女王從來沒有對澳大利亞行駛過什麼權力。
8、女王擁有起訴豁免權,她無法被捕。
9、沒有任何人和機構可以要求女王到法庭上作證。
簡單地說,英國女王的權力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就是統而不治。她有代表國家對外宣戰媾和的權力,但是她並沒有治理國家的實權,雖然實權掌握在內閣首相,但是英國女王是有罷免和解散議會的權力的,只是英國女王從來不用這個權力,也不知道他以後會不會用。就像伊莉莎白女王曾說,每一位首相都由她任命授權,儘管他們當中有些人她個人並不一定認可,但只要是議會選出來的,她都會進行任命儀式。
英國首相被送往醫院
4月6日消息,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感染新冠病毒10天後仍有包括高燒在內的症狀,已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
他的發言人表示,今晚住院是因為過去10天來,他的新冠症狀一直在持續,一直在發燒。主要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一些預防性的步驟,以及一些的檢查。
「這是一個預防性的措施,」 唐寧街發言人在聲明中稱:「首相感謝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所有員工的辛勤工作,並敦促公眾繼續遵循政府的建議,留在家中,保護NHS並挽救生命。」
詹森仍然領導政府,並與部長級官員們保持聯繫。
當地時間4月4日(北京時間4月5日凌晨),詹森懷有身孕的未婚妻也在推特上表示,因為出現新冠病毒症狀,自己過去一周一直臥病在床,但目前還沒有接受核酸檢測。
在遵守規定居家隔離的日子裡,詹森一直採取視頻辦公的形式處理各類事務、主持會議,領導英國抗疫工作,在隔離7天症狀未消退後,依然未考慮住院就醫。
目前,英國政府網站公布的新冠肺炎患者指導方針指出,輕症和疑似患者只需待在家中,不需要住院治療和進行檢測,獨居的輕症病患隔離期滿7天後結束,與家人同住的病患需隔離14天,如果發熱症狀消失可恢復正常生活。
早在3月12日,詹森便建議所有出現持續咳嗽或高燒等輕症的患者自我居家隔離至少一周,只有「感覺在家無法應對症狀、狀況變差、症狀在隔離7日後仍未好轉」時,才建議聯繫醫院。
聽信謠言英國5G信號塔被燒
英國官方:5G 和病毒有關,完全是胡扯
據路透社消息,最近幾天,英國伯明罕的一座移動信號塔和英國默西塞德郡的一座5G信號塔遭人放火破壞,有關5G信號塔能在新冠病毒傳播中發揮作用的各種說法甚囂塵上。
據美國一教授稱,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是由5G信號傳播的。這名教授認為,人類歷史上所有病毒都是由電磁波傳播。他還稱流行於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就是被當時的電磁波傳遍全球。
在被記者問及相關傳言時,英國內閣大臣麥可·戈夫生氣回應說:「這是胡說八道,危險的胡說八道。」
此外,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英格蘭醫療總監史蒂芬·鮑維斯也回應此事說,有關5G信號塔的說法完全是「虛假消息」,沒有科學依據,甚至有可能會破壞對疫情的應急響應。「有關5G的故事完全是一派胡言,胡說八道,這是最壞的虛假消息,」鮑維斯批評道,「現實情況是,手機網絡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這也是我們緊急服務人員和衛生工作者所使用的電話網絡,對於有人作出一些破壞我們應對這場突發衛生事件所需的基礎設施的行為,我感到非常憤怒,非常厭惡。」鮑維斯還補充說。
此前一天(3日),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部也在推特發聲明中表示,「意識到有關5G的不準確信息在網上被分享……完全沒有可信的證據表明,5G和新冠病毒之間存在聯繫。」
全球確診126萬人
美國確診超33萬人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6日凌晨5點左右,美國累計確診病例331234例,累計死亡9458例。
而全球確診已經激增到126萬人。
據當地媒體4月5日報導,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市中,30家醫院的重症加護病房(ICU)使用已經達到或接近其容量,其中7家醫院的總床位也已經或接近飽和。
該數據是由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一份信息中披露的。
報導稱,紐約市所有醫院在接下來一周可能將觸及收治病人容量的極限。紐約州長科莫在5日表示,聯邦政府當天將會派遣325人進入紐約市醫療系統進行協助。
目前紐約市已經有超過67000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人數至少2254例。報導未提及此前公布的臨時醫院賈維茨中心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情況。
美衛生總署稱未來一周是最艱難階段
美國衛生總署負責人傑羅姆·亞當斯(Jerome Adams)當天在接受採訪時稱,未來一周將是美國新冠疫情「最艱難」和「最悲慘」的階段。亞當斯用「珍珠港」和「9·11恐怖襲擊」來形容這一周。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採訪時承認,美國新冠肺炎傳播已經失控。他說,川普政府正努力讓疫情得到控制。福奇同樣警告未來一周疫情將非常糟糕,新增病例將繼續攀升。
基金報讀者都在看:
鍾南山最新提醒!不想經歷第二波,一定注意這兩條!
痛心!瑞幸咖啡終於道歉:對任何涉事人員,絕不姑息!等著他們的是集體訴訟…
月薪30萬!狂砍93%!券商高管怒告老東家,索賠1000多萬薪酬!法院判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