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這句經典的話相信所有人都聽過,沒錯,生活或許有許多不如意,或許從一開始就讓你跌入低谷,不過,生活可以改變我們模樣,卻不能改變我們堅實的內心。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他不斷奮鬥,最終創造了人生的傳奇故事。
首先影片的色調安排有秩序。在描寫阿甘和珍妮的生活時用到了不同色調。在阿甘的生活中,大量運用暖調,比如片子中出現很多次阿甘跑步的畫面,當阿甘第一次掙脫他腿上的支架時,場景中大片的綠田,黃綠的暖光,使我看到阿甘掙脫支架的那一刻時,心中激動不已,相信每個看到這裡的人都有同感,我認為色調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還有在戰爭中阿甘奔跑救出戰友的情節,也使用大量黃綠色,光線充足,表現了他的英勇與無畏,仿佛有偉大形象的光環。
相比之下,珍妮的生活環境大部分運用了冷色調。表現了她生活的壓抑,比如珍妮的男友開車送她回家的雨中場景,或是在橋上珍妮與阿甘的爭吵,都是暗調,讓人感到珍妮生活的壓抑與無助,自暴自棄。而在最後,珍妮重新回到阿甘的身邊時,兩人的色調漸漸統一,都是明媚的自然光。因此,色彩的合理安排在影片中有著關鍵的作用。
從結構上看,影片以阿甘第一人稱的自述展開,大部分情節都是阿甘的回憶,運用冷靜客觀的敘述手法為我們講述,大量的旁白畫外音,讓我看的時候很容易被阿甘的講述帶入情節,然後忘了阿甘「此時」的狀態,陷入他的回憶,這樣的敘述方式平淡又富有詩意。還有就是開頭與結尾兩次出現的羽毛,
影片一開篇,一支羽毛緩緩飄落,悠揚地划過城市、屋頂和街道,最終落在阿甘腳邊,之後就進入了阿甘的回憶中,講述了阿甘的一生。影片的最後,阿甘坐在一個樹樁上時,同樣的,阿甘腳邊的羽毛被風吹起,悠悠地飄向遠方,仿佛在給我們講述一個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讓我陷入沉思中。前後的呼應,讓之前的情景再現,我認為這樣的處理能使故事顯得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說到道具,不僅羽毛在影片中是一個經典的道具,我覺得電視的運用起到了連接畫面情節點的作用,比如甘迺迪被刺殺、登月等畫面,電視的運用都讓真實的畫面與電視中的畫面連接自然,而且電視新聞能使觀眾對事件產生真實感,讓我覺得就是真實發生的,雖然裡面的事件的確是真實的,但後來也了解到,新聞裡的阿甘都是用特效做進去的,還有羽毛也是,因此這部看似低成本的影片耗資卻上億,主要都用在了特效,這種為了達到想要目的而不惜大付出的精神令我欽佩。
聲音也是這個影片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人聲出現最多的就是阿甘的聲音,整個故事由阿甘的旁白講述,平緩柔和,意味深長。背景音樂的運用也是結合了當時的時代特徵,比如阿甘在橄欖球賽中背景的搖滾樂,讓人激動得同時,感受那個時代特色。
同時影片中的音效的用法與之前分析的色調處理方式很像,比如阿甘出現的場景中都是寧靜的自然氣息,而珍妮出現的場景都是嘈雜的聲效,通過對比,表達出了人生的真諦——簡單自然。
阿甘這個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雖然小學智商只有75,但是他的純潔、誠實、守信、勇敢、豁達、執著是身邊的人所沒有的,他付出不求回報,他什麼都不顧,只憑著自己的直覺不斷向前跑,跑向成功。
也許影片想告訴我們的,可以用阿甘的兩句話概括。
「媽媽說過,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過去。我想,這就是跑的用意。」
「做一個簡單的人。」
一影一話 譜人生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戲劇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