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赴湯蹈火 詳解

2021-02-19 成語文庫

赴湯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成語簡拼

ftdh


成語意思

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成語出處

《荀子·議兵》:「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成語例子

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


近義詞

出生入死


反義詞

貪生怕死


繁體寫法

赴湯蹈火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比喻奮不顧身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正音

赴,不能讀作「pū」;蹈,不能讀作「tāo」。


成語辯形

蹈,不能寫作「滔」或「倒」。


成語辨析

赴湯蹈火和「出生入死」;都表示「不顧艱險、奮不顧身的精神」。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隨時死去的危險;一般用來表示不顧個人生命危險;在程度上重於赴湯蹈火;赴湯蹈火偏重在不畏艱險;一般用來表示決心和願望。


英語翻譯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defy all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成語謎面



成語故事

嵇康,字叔夜,譙國銓(今安徽宿縣西)人。他曾與山巨源(山濤)等七人一起遊於山林,被稱為「竹林七賢」,司馬氏專權後,嵇康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居山陽,而山巨源後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從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騎常侍時,想請嵇康出來代理他原來的吏部侍郎官職,遭到了嵇康的堅決拒絕。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聖,說自己「志氣可託,不可奪也」。
  接著又寫到自已傾慕尚子平、臺孝威(後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育服從的,大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子來裝飾它,拿佳餚來餵它,它還是思念樹林、嚮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糜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由於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論,司馬氏統治集團對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經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隸校尉鍾會,以言論放蕩、毀謗朝廷等罪名對嵇康橫加誣陷。嵇康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


首字為「赴」的成語

赴湯投火  赴蹈湯火  赴火蹈刃
赴險如夷  赴湯跳火  赴死如歸


二字為「湯」的成語

如湯灌雪  履湯蹈火  以湯沃沸
如湯沃雪  赴湯跳火  滾湯潑雪
殘湯剩飯  連湯帶水  以湯沃雪


三字為「蹈」的成語

循規蹈矩  奮發蹈厲  窒隙蹈瑕
應規蹈矩  發揚蹈厲  抵瑕蹈隙
踐律蹈禮  攻瑕蹈隙  履湯蹈火


尾字為「火」的成語

飛蛾投火  吞刀吐火  赴湯投火
如蹈湯火  不避水火  憋氣窩火
蹈赴湯火  赴蹈湯火  引風吹火


《同字》成語接龍

赴湯蹈火  火上添油  油鹽醬醋
醋海生波  波瀾壯闊  闊論高談
談笑自如  如山壓卵  卵石不敵
敵惠敵怨  怨聲滿道  道在人為
為民除害  害起肘腋  腋肘之患
患得患失  失驚倒怪  怪雨盲風
風和日麗  麗句清詞  詞窮理極
極重難返  返哺之私  私相傳授
授業解惑  惑世誣民  民情物理
理應如此  此恨綿綿  綿力薄材


《同音》成語接龍

赴湯蹈火  豁達先生  聲華行實
示貶於褒  包辦代替  涕泗交流
柳嚲鶯嬌  焦眉愁眼  沿流溯源
元奸巨惡  餓殍遍野  夜郎自大
打勤獻趣  屈節辱命  名士夙儒
入海算沙  殺人盈野  夜深人靜
精兵勇將  漿酒藿肉  柔情綽態
太阿在握  蝸角蚊睫  街號巷哭
枯腸渴肺  飛米轉芻  謳功頌德
得過且過  國中之國  過去未來  

相關焦點

  • 赴湯蹈火(河洛典故)
    年輕人愛衝動,動不動就指天發誓表忠心:「為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甭管聽的人感不感動,說的人往往先把自己感動了。  年輕人愛衝動,動不動就指天發誓表忠心:「為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甭管聽的人感不感動,說的人往往先把自己感動了。  赴湯蹈火,比喻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為了達成一事豁出命去,拼盡全力。
  • 微信成語猜猜看太子第89關成語答案詳解(帶圖)
    隨著小程序的火爆,除了跳一跳意外,當然屬成語猜猜看用戶最多了,近期成語猜猜看官方更新了三個全新的關卡,那麼微信成語猜猜看太子第89關怎麼過呢?為了幫助大家,小編特意帶來了成語猜猜看太子第八十九關答案詳解。
  • 三國一小人物因一事貢獻兩個成語:萬全之策、赴湯蹈火
    (成語「萬全之策」出處)夫事君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質,唯將軍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成語「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出處)以嵩觀之,曹公至明,必濟天下。將軍能上順天子,下歸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國實受其佑,使嵩可也;設計未定,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得復為將軍死也。唯將軍重思,無負嵩。」
  • 一天一個成語故事之「開誠布公」
    大家好,我是不會寫文案的剪輯,今天是我們學習成語故事的第九天啦,感謝那些點讚和收藏的小夥伴們,也感謝那些悄悄看故事的小夥伴!( _)昨天我們學習的成語是「赴湯蹈火」,我們在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時,要有赴湯蹈火的勇氣!
  • 成語 依然故我 詳解
    成語出處唐·薛調《劉無雙傳》:「舅甥之分,依然如故。」成語例子二分明月,照向誰家,一個詩人,依然故我。成語辯形依,不能寫作「衣」。成語辨析見「依然如故」。成語謎面餘死後可火化首字為「依」的成語依希猶記  依山傍水  依依難捨依樣葫蘆  依人籬下  依然如故依翠偎紅  依頭縷當  依法砲制
  • 成語 無足輕重 詳解
    成語出處馮德英《迎春花》第四章:「這次清算對蔣殿人來說真可謂牛身失毛,無足輕重。」成語例子這次清算對蔣殿人來說真可謂牛身失毛,無足輕重。複雜式成語正音重,不能讀作「chónɡ」。成語辨析無足輕重和「無關宏旨」都含有無關緊要、影響不大、不值得重視的意思。但無足輕重偏重在作用不大;可用於形容人或事物;「無關宏旨」偏重在關係或意義不大;只用來形容事。
  • 成語 參差不齊 詳解
    成語例子這些樹很久沒有修剪了,長得高高低低,參差不齊。聯合式成語正音參差,不能讀作「cān chà」。成語辯形參,不能寫作「叄」。成語辨析參差不齊和「良莠不齊」、「犬牙交錯」;都有「不整齊」的意思。英語翻譯be different成語謎面狗牙首字為「參」的成語
  • 成語 阮囊羞澀 詳解
    成語出處宋·陰時夫《韻正群玉·陽韻·一錢囊》:「阮孚持一皂囊,遊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主謂式成語正音阮,不能讀作「yuán」。成語辯形羞,不能寫作「差」。首字為「阮」的成語二字為「囊」的成語客囊羞澀  酒囊飯袋  錦囊還矢書囊無底  飯囊酒甕  括囊避咎錦囊佳制  宦囊羞澀  傾囊倒篋三字為
  • 成語 筆掃千軍 詳解
    筆掃千軍bǐ sǎo qiān jūn成語簡拼
  • 成語 違恩負義 詳解
    違恩負義wéi ēn fù yì成語簡拼
  • 成語 過眼煙雲 詳解
    成語出處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成語例子論起榮華富貴,原不過是過眼煙雲。偏正式成語辨析過眼煙雲和「曇花一現」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 成語 點石成金 詳解
    點石成金diǎn shí chéng jīn成語簡拼
  • 成語 柳綠桃紅 詳解
    柳綠桃紅liǔ lǜ táo hóng成語簡拼
  • 成語 首尾相連 詳解
    首尾相連shǒu wěi xiāng lián成語簡拼
  • 成語 聞雞起舞 詳解
    成語出處《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成語例子嶽飛從小立下報國志向,聞雞起舞,苦練武藝,終於成為一個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連動式成語辯形雞,不能寫作「機」。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 薄雲天為愛赴湯蹈火 難捨難分
    人氣歌手薄雲天又出新作,首張粵語單曲《赴湯蹈火》強勢來襲。男子漢要有真性情,想和你共度紅塵成為最幸福的人,那就和薄雲天一起為愛赴湯蹈火,努力十分。
  • 成語 老嫗能解 詳解
    成語出處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成語例子居易急求人知,意陳於詞,遂令老嫗能解。主謂式成語正音嫗,不能讀作「ǒu」。成語辯形嫗,不能寫作「嘔」。
  • 微信《成語猜猜看》成語接龍所有關卡答案大全匯總
    導 讀 微信成語猜猜看成語接龍怎麼過?玩家們需要在每一個關卡接觸到非常多的成語,收尾連接在一起排列組成很多不同的成語才可以順利過關!
  • 《幼學瓊林》詳解(第三卷)《人事》6
    有成語「莞爾一笑」。胡盧:喉間的笑聲。【譯文】人微露笑容叫莞爾,用手捂著嘴笑叫胡盧。大笑曰絕倒,眾笑曰鬨堂。【拓展】絕倒:前仰後合地笑。鬨堂:滿屋子的人同時大笑。有成語「哄堂大笑」。【譯文】哈哈大笑叫絕倒,大家都在笑叫鬨堂。
  • 殺身報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殺身救國,殺身報國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為人。 殺身報國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殺身報國(shā shēn bào guó) 成語釋義: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