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羅藝術: 來自古希臘的美男子

2021-02-08 私家收藏

犍陀羅:犍陀羅,古代印度十六國之一。今阿富汗之喀布爾,坎大哈以東,及印度之西北邊省,都為健陀羅故地。犍陀羅藝術是由來自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地區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東徵中亞、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時所帶來的古典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融合的結果。


鍵陀羅與佛教藝術的誕生
當任何人第一眼看到一尊來自貴霜帝國時期的鍵陀羅造像時,他將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古希臘的雕刻藝術:
•高度寫實性的風格、
•完美的橢圓形臉、
•波浪式向後梳理的卷髮、
•挺拔健壯的身軀、
•典型的希臘式高而直的鼻子
活脫脫是一位古希臘的美男子,然而這尊造像卻是來自約2000年前古印度的鍵陀羅地區。正是在這個地區,誕生了可能是世界上的第一尊真正意義上的單體佛陀造像。


早期佛教藝術中沒有佛陀形象


釋迦牟尼悟道後,親身傳道45年,他四處遊走,宣揚佛法,度化眾生,用循循善誘的語言、生動感人的故事、慈悲廣闊的心懷、祥和威嚴的儀態,使眾生皈依。這個時候,他是以一個精神導師的形象出現,乃至80歲涅槃時仍不忘教誨弟子們要「以法為師」,不要進行個人崇拜。所以在早期的佛教藝術作品中,均以佛陀一生的言行和傳奇故事為創作題材,並以各種象徵物如足印、手印、法輪、華蓋、神樹等等來暗示佛陀的存在,因為佛法無形無相,故無法描述。

在阿育王的全力護持下,佛教迅速傳播發展至印度各地乃至國外,他敕令修建的無數用於供奉和紀念佛陀的佛塔更進一步催化了大量佛傳與佛本生故事,使佛教藝術內容基本形成,而人形的佛陀最終於西元一世紀前後出現在了鍵陀羅的雕刻藝術中。

前期佛教藝術內容的完善,僅僅是鍵陀羅佛教雕刻藝術崛起的其中一個原因,

還有三個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
• 鍵陀羅地區獨有的藝術淵源、
• 大乘佛教的崛起
• 貴霜帝王的推動




鍵陀羅地區的藝術淵源


鍵陀羅泛指位於現今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亞細亞的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的地區,曾古印度十六列國之一,由於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自古就是印度的西北門戶,連接印度與中亞、西亞和地中海世界,故歷史上一直是各個民族和政權的爭奪之地。也因為不同政權、民族、文化、信仰的輪流盤佔,使鍵陀羅地區猶如大熔爐般充分吸收了不同的美學理念、藝術規則和表現技法。


B.C.550 – B.C.330年,古波斯帝國時期的一個省;
B.C.327 – B.C.326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在徵服了波斯帝國後繼續東徵,來到此地後,即以此為其東方領地的統治中心。大量希臘僑民移居此地,帶來了希臘文化。
約B.C.273 – B.C.232年),孔雀帝國,在阿育王的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他皈依佛教,並向四周派遣傳教使節弘法,高僧末闡提(Majjhantika)被派來鍵陀羅地區,使 佛教開始於此地興盛,這是印度佛教與希臘文化開始融合的開端。

約B.C.190年,巴克特利亞(大夏)希臘人 (Bactrian Greeks)徵服了犍陀羅,按照希臘城邦的模式重建了塔克西拉的西爾卡普城(Sirkap),使希臘文化更加深入鍵陀羅。而佛教也在此地繼續發展,國王米南德信奉佛教,傳說他曾與印度高僧那先(Bhikshu Nagasena)討論佛教教義,後編輯成著名的《彌蘭陀問經》(漢譯《那先比丘經》)

約B.C.85年,中亞遊牧民族斯基泰人(Scythians,《史記》、《漢書》中稱塞種人)佔領鍵陀羅。信奉拜火教。

約B.C.25年,伊朗北方的帕提亞人(Parthia) 佔領了犍陀羅。帕提亞人愛好希臘文化,並信奉波斯拜火教(Zoroastrianism瑣羅亞斯德教),但後來也受到了佛教的感化。


再接下來,就是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鼎盛時期 70 A.D.- 250 A.D.),真正的鍵陀羅佛教藝術就是在這個時期達到了頂峰。

地圖上的鍵陀羅守著印度的西北門戶,可與中亞、西亞和地中海地區直接接觸,其政治、軍事和商貿的價值自然十分重要。從以上的鍵陀羅歷史可以看出,希臘文化、伊朗文化、中亞草原文化、印度本土文化都是鍵陀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希臘文化的浸染,促成了希臘式雕塑風格在鍵陀羅藝術上的體現。



大乘佛教的崛起

大乘佛教在鍵陀羅地區的盛行,也極大地推動和催生了鍵陀羅造像藝術的誕生與興盛。


簡單來說,原始佛教認為釋迦牟尼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必須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追求自我完善與解脫,修煉至最高為阿羅漢果及闢支佛果的果位。故原始佛教或稱或稱小乘佛教沒有偶像崇拜,僅以各種象徵物來暗喻佛陀的存在。


而大乘佛教則把釋尊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同時,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階段,即在修習「菩薩行」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故「菩薩」這個概念成為了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


所謂菩薩,即指立下弘大誓願,要救渡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得到徹底解脫的佛教修行者。與小乘佛教追求自我圓滿的自度相比,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修行宗旨,不僅自度而且還要度他人,以成佛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


一則是將佛陀的形象無限地神化,一則是人間菩薩的概念成型,這兩個概念促使偶像崇拜的產生,因為信徒們已經不滿足早期佛教藝術無形、象徵物的表達,開始渴望和塑造一個可供崇拜的至高無上的神的形象。古希臘「人神共相」的藝術傳統正好成為了大乘佛教所要依託的造型形式。很快,佛陀和菩薩們就以希臘諸神的外形出現在了鍵陀羅的佛教藝術中。

貴霜帝王的推動


在孔雀帝國時期,佛教被阿育王派來的傳教使節高僧末闡提(Majjhantika)正式帶到鍵陀羅地區,此後的200多年間,戰亂與政權的交替並沒有影響佛教在此的發展,到了貴霜帝國時期,尤其是在迦膩色伽一世(127年 – 147年)的鼎力護持下,大乘佛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西元前5世紀~西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後受匈奴打擊而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西元前125年,月氏人徵服了巴克特利亞,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月氏部族隨後一分為五,設五部翕侯統治,貴霜即是其中一部。西元1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統一五部,建立貴霜帝國。西元1世紀60年代,貴霜已統治索格狄亞那、巴克特裡亞、喀布爾、坦叉始羅、犍陀羅、罽賓及西旁遮普;至2世紀初,閻膏珍(Wema Kadphises)即位,再次徵服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國勢更加擴大,控制範圍甚至遠達新疆的喀什和于闐,形成中亞的一個龐大帝國。


迦膩色伽一世(Kanishka I,約127年- 151年)是貴霜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鼎力支持佛教,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堪比偉大的法王阿育王。他在首都白沙瓦建立起極其壯麗的寺院和佛塔,令來此求法的東晉名僧法顯都讚歎不已,他還在迦濕彌羅(又譯為罽賓,即喀什米爾)資助過佛典的第四次結集,編成大乘佛教

的經典《大毗婆沙論》,使西北印度的富樓沙成為佛教中心。



▪大乘佛教在鍵陀羅地區廣泛流行,
▪佛傳故事與菩薩概念成熟發展,
▪佛塔崇拜日趨熱烈,儀軌形式逐漸組織化、儀式化,
▪裝飾佛塔的石浮雕故事圖大量出現,
▪最後出現人形單體造像。




鍵陀羅造像藝術風格的形成


概括性地描述鍵陀羅藝術,那就是從西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以鍵陀羅地區為中心建立起來的一種具有希臘風格(也包括希臘式羅馬風格)的印度古代藝術。
這種藝術根據阿波羅(Apollo)和狄奧尼索斯 (Dionysos) 的形象創造了佛陀與菩薩的典型樣式,但是在造型和裝飾的技法裡注入了鮮明的內在精神特質,而這種精神特質是完全東方式的。東西方兩種同樣悠久、豐富而精美的元素,一個是外在形式,一個是內在精神,彙聚在鍵陀羅而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混合藝術,在早期佛教開始向所有信奉地區和國家傳播時,這種混合藝術也隨即踏上了漫長的徵途。


從古鍵陀羅地區的文化歷史背景來看,來自歐洲、中亞和印度本土的美學思想、藝術形式和製作技法,經過了不斷的長期的交流和相互啟發,最終都融入貴霜鍵陀羅藝術當中,而佛教,正是最重要的核心和靈魂。




本季羅芙奧2016秋季拍賣會「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為大家精選的佛教造像藝術,既包括犍陀羅鼎盛時期和中期的佛造像各一尊,也增加了佛教傳入中土最早期的菩薩造像一尊,參觀者可從中領略到箇中傳承的意味。


Lot 663

2-3世紀 犍陀羅 彌勒菩薩坐像石雕

H: 49 cm

L: 31 cm

W: 15 cm

預估價:HK$ 395,000 - 642,000

羅芙奧2016秋拍「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這尊石雕造像是典型的犍陀羅風格,開臉為阿波羅式的希臘美男子面容、臉型橢圓,五官端正,眉細長而彎,高鼻凹眼,嘴唇薄而緊抿,面露高貴平和的微笑。眉間有凸起或凹下的白毫,上眼簾略下垂,似為俯瞰眾生。頭頂多有隆起的頂髻,規整的波浪形的捲髮,耳垂較長。身著斜披式菩薩裝,衣紋交疊,層層墜下,有較強的貼身感。菩薩跏趺坐於方臺,雙手禪定印下方持一隻淨瓶,這也是彌勒菩薩的標誌。該像尺寸適中,年代久遠,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Lot 664

2-3世紀 犍陀羅

佛教故事石刻-釋迦摩尼涅磐天花

L: 21 cm

H: 18 cm

W: 4.5 cm

預估價:HK$ 20,000 - 30,000

羅芙奧2016秋拍「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隨著佛教大眾部大乘佛教的興起,使得佛教的傳播在下層人民中更為普及,與上部座小乘佛教主要在僧侶階層修行不同,普通的信眾們更需要明確的載體來承載心中的信仰;其次是貴霜王朝所承續的希臘文化崇尚「人神一體」,使得佛陀的形象不再成為禁忌。


Lot 665

2-3世紀 犍陀羅 彌勒立身像石雕

H: 28 cm

來源:日本慄田功舊藏

預估價:HK$ 69,000 - 94,000

羅芙奧2016秋拍「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Lot 666

2-3世紀 犍陀羅 佛教故事石刻(三件一組)

H: 18 cm W: 22 cm

H: 18 cm W: 25 cm

H: 18 cm W: 23.5 cm

預估價:HK$ 49,000 - 74,000

羅芙奧2016秋拍「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Lot 661

H: 21.5 cm

W: 17.5 cm

來源:日本慄田功舊藏

預估價:HK$ 49,000 - 74,000

羅芙奧2016秋拍「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Lot 662

2-3世紀 犍陀羅 佛陀立身像石雕

H: 35 cm

預估價:HK$ 114,000 - 148,000

羅芙奧2016秋拍「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本文中所提到的藏品將於11月20日下午四點開始的羅芙奧2016秋季拍賣會「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進行展拍。諮詢專家:何瑩  Vivi  Tel: +852 28890859 分機711  微信:artweiwei

羅芙奧2016秋季拍賣會

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

拍賣日期11月20日(日)4:00 PM

富邦人壽大樓國際會議中心 

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08號B2

部分圖文來源:寶港藝術


私家收藏提供藝術品收藏顧問、估價和委託拍賣服務,如果您對我們介紹的作品或拍品有興趣,歡迎與我們聯絡。請添加我們的微信 artweiwei

私家收藏為您提供最新的藝術品資訊,收藏家專訪及藏品故事。

關注私家收藏: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官方賬號並關注;

合作或投稿發送郵件至

thecollectorchina@gmail.com

或加主編微信 artweiwei 聯繫。


分享文章: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分享到 "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
與我們互動:若有任何與藝術品收藏或拍賣相關的問題請直接發送微信致"私家收藏"

相關焦點

  • 「TEMPORARY TITLE」裸體藝術表演
    裸體藝術源自於古希臘,更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大盛行,並視為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裸體雕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裸風對於現代西方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裸體藝術在西方國家並不鮮見,他們把為了藝術而當眾展示裸體看成是一件平常事。相較於亞洲國的美術史上,主流藝術史上是看不到裸體藝術,而大眾難免會帶上有色眼光看待這項藝術。
  • 青年藝術 澳門綻放 「6075」酒店藝術博覽會 【八】
    2016年1月7至10日,澳門首辦的「酒店藝術博覽會」,由超盈文化有限公司主辦,將於澳門麗景灣酒店盛大舉行。
  • 像藝術公園一樣美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被戲稱為臺北藝術公園,學校腹地大,學校建築依山勢而建,不論建築景觀或是藝術作品陳列,琳琅滿目,處處驚奇,說是一座藝術公園,更為貼切
  • Invader和香港街頭藝術
    Invader隱姓埋名,喜歡向他來自全世界的眾多粉絲隱藏他的真實身份(就像著名的塗鴉藝術家Banksy一樣)。Invader所創作的色彩艷麗、與眾不同的作品靈感來自20世紀80年代的遊戲「Space Invader」,採用彩色塑料片製成(Invader在「Space Invader」遊戲的發源地——日本特別受歡迎)。
  • 【IUMR】 電訊媒體藝術作品的歷史
    就其本質,郵件藝術是一種網絡,如同網際網路,郵件藝術網絡沒有中心點,並且在理論上開放給所有人,矛盾的是,此舉並沒有增加其能見度。相反地,其網絡的特質使得郵件藝術家自成為一個封閉的團體。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郵件藝術也包括了來自前東歐集團(Eastern Bloc)(如託特 (Endre Tot)著名的信息「我很快樂」(I am glad)以及拉丁美洲的藝術家。
  • 10家香港藝術餐廳推薦 | 讓藝術落地,讓美味遠行
    美食是生活中的藝術,而美食與藝術品的結合,也總能發生些奇妙的化學效應總能夠找到屬於我們的「美食地圖」深入餐廳,你會發現這就是一個藝術聚集地,小編不敢想像這竟然是一家傳統粵菜館,餐廳優雅脫俗的裝潢帶有濃厚的中國藝術氣息,讓你仿佛置身畫廊一樣。Duddell's是一家米其林粵菜館,常年擺設琳瑯滿目的藝術收藏展品。
  • 青年藝術 澳門綻放 「6075」酒店藝術博覽會
    2016年1月7至10日,澳門首辦的「酒店藝術博覽會」,由超盈文化有限公司主辦,將於澳門麗景灣酒店盛大舉行。超盈文化有限公司由何超盈小姐創辦,致力發展「沒有邊界、沒有束縛、皆有可能」的藝術文化,將以不同界別、不同媒體、不同領域且有效融合的方式去發掘藝術文化的無限可能性。是次博覽會將首次聚集60位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以至國際間的75後青年藝術家,以他們的藝術作品、創意靈感融入60間由何超盈小姐親自設計的客房,借藝術氛圍重塑居住空間,為所有觀者帶來一次與別不同的藝術體驗。
  • 概述設計師玩具(Designer Toy)藝術玩具(Art Toy)歷史發展
    約在同一個時期,來自英國的插畫藝術家James Jarvis也和Silas合作推出了一款塑膠玩具」Martin」,如果我們現在回顧,其實JamesJarvis的作品可說更貼近了藝術玩具的原始概念。 1999年左右,Kaws(本名Brian Donnelly),這位來自美國紐澤西的街頭塗鴉藝術家,一連串在街頭廣告燈箱和大型海報上
  •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7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7,本週正在臺北國際世貿會議中心一館盛大展出,共有來自海內外123
  • 藝術香港|「香港、汕頭水彩畫聯展」於藝術香港空間開幕
    蒞臨畫展開幕式的主禮嘉賓有:香港畫家聯會會長陳家義先生、香港水彩畫研究會會長沈平先生、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主席韋勁敏先生、展覽總策劃許錦和先生、助理策劃陳懿舒女士、深圳市政協委員林克倫先生、亞洲美術雙年展主席林伊琦先生、藝術香港總策劃劉偉忠先生、藝術香港策展人賴東平女士。
  • 【IUMR】 跨域:後現代之後與藝術的未來
    我們也可以說,「跨域」問題並非「創作」面向上的問題,而是「事後觀察」面向上的問題。【跨域為什麼成為觀察上的問題?】為了更為清楚地定位「跨域」與「觀察」兩者的關係與它們對藝術而言的意義,我們必須稍微回顧一下西洋藝術史。
  • 茶 雜誌|當代香席藝術在柏林
    館內交錯著當代國際知名藝術家作品、中國古典家俱、以及東南亞藝術珍品,呈現出古典與現代互相激盪的趣味。2016年四月底首度開幕時便在預覽週門票全部售出,獲得國際藝評喝彩。2016年夏季,該美術館被選入第九屆柏林雙年展的當代藝術主要展廳,並有超過100,000名訪客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