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事 YISHI
丁汝昌詩書遠播海外
■夏冬波
··························
2014年2月12日是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以身殉國120周年紀念日。特殊的歷史背景,決定了丁汝昌的悲劇人生,但丁汝昌仍無愧是一位理應受到尊敬的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將領。作為一名高級武官,僅讀過三年私塾的丁汝昌一生好學不倦,詩文書法遠播海外。
說起丁汝昌的詩文、書法,還有一段佳話。1891年6月26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帶「定遠」、「鎮遠」等六艦訪問日本,分別到達日本的馬關、神戶、橫濱等地。7月9日,日本天皇接見了丁汝昌提督及各艦管帶。7月10日,丁汝昌率各艦將領參加日本外相在東京紅葉館設的宴會,與日本著名詩人宮島誠一郎作詩唱和,作《贈宮島慄香》詩一首:
足跡縱橫半地球,
環觀望氣數吾洲。
三山漢代成仙窟,
九有虞廷是帝邱。
同合車書防外侮,
敢誇砥柱作中流。
我來偶遇修和日,
共上芝山聽古謳。
丁汝昌後來與宮島慄香成為詩友。宮島誠一郎,字慄香,與張裕釗相友善,詩文受桐城派影響。1895年2月,宮島慄香知丁汝昌自殺殉國後,寫下了《乙未二月十七日聞丁汝昌提督之死》一詩:
同合車書防外侮,
敢誇砥柱作中流。
當年深契非徒事,
猶記聯吟紅葉樓。
宮島慄香當時是日本宮內省爵位局主事,是參與接待丁汝昌的高級官員。詩中引用「同合車書防外侮,敢誇砥柱作中流」,正是丁汝昌《贈宮島慄香》詩中的句子。
日本人勝海舟不僅在江戶幕府中最早主張建立海軍並為海軍的創立竭盡全力,還從江戶後期到明治初期在海軍中擔任重要職務。丁汝昌訪日時,勝海舟向丁汝昌贈送了自己寫作的和歌和漢詩,並贈送寶劍一口,且將丁汝昌以「海內一知己」相稱。勝海舟在獲悉丁汝昌自殺殉國後,立即寫了一首漢詩悼念:
憶昨訪吾廬,一劍表心裡。
委命甚誠忠,懦者聞之起。
聞君識量洪,萬卒皆遁死。
心血濺渤海,美名照青史。
丁汝昌的書法藝術修養也很高。丁軍門好文墨,其書信、函稿多以行楷為之,字則剛勁有力,鐵畫銀鉤,其大字更是筆力遒勁、勁氣內斂。日本人在佔領劉公島時,從丁汝昌將軍寓所內獲得丁汝昌致戴宗騫(字孝候,綏軍、鞏軍統領,官至道員)的書信數封,因欽其忠義,印成《丁汝昌遺墨》一冊,大島圭介(曾任駐中國、朝鮮特命全權公使,甲午戰爭後任樞密顧問官)為之跋語,極稱道丁汝昌為人,寶之如瓊琚。桐城吳汝綸於光緒末年東遊日本,日本人出此冊求題,吳汝綸乃題詩一首刊於集後,於是丁汝昌書法之名在日本廣為傳播。
《中國歷代書法家名人墨跡·清代部分》收有丁汝昌書大字楹聯一副:「萬裡浮槎九垓振袂,三山策杖五嶽圖形。」上款為「溫卿大兄大人屬書」,下款為「廬江丁汝昌」。字體剛勁端莊,堪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