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感染疑難病例⑬|一根長釘惹的禍

2020-12-08 澎湃新聞

原創 華山感染 

本期導讀

一切的結果,都不是偶然。

再小的疏漏,終將會作祟。

今天講個20年前一顆釘子的故事。

01

腿腳腫脹,長釘作祟

2018年3月29日,感染科金教授的診室迎來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阿華。

正值不惑之年的阿華,卻是坐著輪椅進了診室,原來他的整個右下肢都明顯腫脹了起來,已經影響到了行走。阿華一見金教授便忙不迭地說:「醫生,我的腿腫了,在外面打了好幾天針卻一直不見好,您快幫忙看看吧!」

「您別急,先說說怎麼回事。」

「唉,說起來,我的右邊大腿外側從5年前開始就起了個小腫塊了。也不大,就跟雞蛋似的,但沒有那麼光滑,摸上去不軟不硬,也不紅,也不腫,更別說影響走路了。我這不是工作忙嗎,就也沒注意。結果3月15日那天,右邊膝蓋以上的地方突然就腫起來了,那個小包塊是腫得最明顯的。有一點點疼,但不影響走路。」

「發病之前有沒有受寒受涼,或是休息不好呢?」

阿華說道:「我是做餐飲的,要說疲勞,每天都很疲勞,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了,晚上十點多睡,每天也就休息三到四小時吧。很長時間都是這樣了。」

金教授點了點頭,追問道:「當時腫脹的地方有發熱或發紅嗎?您有沒有別的不舒服,比如怕冷、發熱,或者咳嗽、咳痰等等?」

「都沒有!但我還是有點擔心,就到醫院去做了檢查,您看看。」

血常規:白細胞:13.3×10^9/L,中性粒細胞:77.6%;紅細胞:4.58×10^12/L;血小板:403×10^9/L;

B超檢查:右大腿外側見無回聲區,大小約157×44mm,內透聲欠佳。

「我知道了,後來你是怎麼治療的?」金教授耐心詢問。

「唉,外面醫院給我開了紅黴素和止痛片,但我吃了沒啥效果,我就自己跑到小診所裡吊了1周的頭孢呋辛。結果啊,這個腫非但沒有消,反而越來越厲害,而且開始發紅髮痛了,一抬腿就疼得難以忍受,後來路也沒法走。我又到外面醫院拍了個片子,結果他們說我骨髓炎,還說是我以前骨折打的鋼釘引起的,讓我做手術呢。」

「您因為骨折打過鋼釘嗎?是什麼時候的事呢?」金教授一邊詢問,一邊查看外院報告。3月21日患者右股骨正側位及右膝關節正側位平片示:右股骨骨折術後,股骨頭密度不均勻,股骨大粗隆旁斑片狀緻密影。

「那真的還挺早了。」阿華回憶道,「二十五年前,我還是個大小夥子呢,因為打球把腿摔骨折了,當時植入了鋼釘。可是過了一年去複查的時候,醫生說我骨折還沒癒合,讓我過陣子再去看。結果我後面忘記了,鋼釘就這樣一直放著,沒有拿出來。也不影響我生活,漸漸地也就不重視了。」

「別的毛病還有嗎?高血壓、糖尿病這一類的?」

「高血壓10年了,以前最高的時候有170/110mmHg呢,現在每天吃一片氨氯地平,控制得還不錯。」

金教授意識到,阿華的病情比較嚴重,需要住院進行詳細體檢和規範用藥。由於是手術植入,目前考慮陽性球菌感染可能性大,經驗性地換用萬古黴素1.0g 靜滴q12h。幾天後,阿華覺得腫脹稍有改善,但皮膚仍有發紅,皮溫仍較高,體溫高峰升高至39.5℃,伴有畏寒、寒戰。復行B超示:右大腿股骨中段骨質破壞,右股骨周圍巨大囊性包塊,建議進一步檢查。於是在4月4日,阿華被收治我科住院,高巖醫生時任主治醫生。

圖1. 入院時阿華下肢圖片

右下肢腫脹明顯,無法屈膝及行走

入院後詳細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如下:

體格檢查:

T:38.2℃,P:92次/分,R:16次/分,BP:123/86mmHg,身高(cm):175,

神志清楚,發育正常,對答切題,輪椅推入病房,皮膚鞏膜無黃染。雙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分,律齊;腹平坦,腹壁軟,全腹無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肝腎臟無叩擊痛,左側下肢無水腫,右側下肢腫脹明顯,右側大腿中段外側,及右側小腿皮溫升高,皮膚張力高,伴活動受限,右足腫脹明顯。

輔助檢查:

血常規:

2018.03.26:白細胞:23.59×10^9/L、中性粒細胞%90.1%、血紅蛋白123g/L、血小板370×10^9/L。

2018.03.27:白細胞23.99×10^/L、中性粒細胞%91.2%、血紅蛋白119g/L、血小板373×10^9/L。

2018.03.29:白細胞17.27×10^9//L、中性粒細胞%84.6%、血紅蛋白119g/L、血小板468×10^9/L。

2018.04.01:白細胞14.0×10^9//L、中性粒細胞%85.2%、血紅蛋白111g/L、血小板437×10^9/L。

2018.03.26:ESR121mm/h。CRP:414 mg/L、血沉:121mm/h

2018.03.29:CRP: 448mg/L, 2018.04.01:CRP: 70mg/L

2018.3.16:患者於上海市嘉定中心醫院行彩超檢查:右大腿外側見無回聲區,大小約157×44mm,內透聲欠佳。

2018.3.21.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右股骨正側位及右膝關節正側位平片示:右股骨骨折術後,股骨頭密度不均勻,股骨大粗隆旁斑片狀緻密影。

2018.04.03:超聲:右大腿股骨中段骨質破壞,右股骨周圍巨大囊性包塊,建議進一步檢查。

02

明確病菌,針對用藥

阿華的診斷並不複雜,骨髓炎和右下肢感染都是明確的,但目前的問題在於,阿華用了半個月的抗生素,症狀一直沒有好轉,因此亟需明確病原菌及其藥敏情況,否則若抗感染效果不佳,則面臨著截肢可能,造成終身殘疾。

基於初試萬古黴素有效,入院後,繼續予萬古黴素並聯合美羅培南加強抗感染治療。入院後B超提示右大腿、小腿囊性佔位,伴感染可能,故4月4日於B超引導行右側大腿穿刺置管引流,引流出黃色膿液,膿液送細菌培養(需氧+厭氧)及真菌培養和二代測序。高醫生告訴阿華,病灶部位膿液的充分引流對感染的控制也至關重要,因此,4月5日我們再次在阿華右小腿穿刺置管引流,引流液為血性膿液,無明顯異味。

圖2. 阿華右下肢抽取的膿液

圖3. 阿華引流袋中的膿液

4月7日,阿華的膿液二代測序報告回報,檢出路鄧葡萄球菌。根據經驗,萬古黴素治療路鄧葡萄球菌有效,且阿華感染在控制中,故未調整抗生素方案。同時與細菌室溝通,告知二代測序結果,請細菌室老師關注培養情況。

4月11日,細菌室也傳來消息:培養瓶中見菌落生長,與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陽性球菌相比生長較緩慢,且菌落形態略不同。結合二代測序結果,細菌室老師鑑定確為「路鄧葡萄球菌」。

圖4. 阿華右下肢膿液的二代測序報告

4月13日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回報:路鄧葡萄球菌,且對慶大黴素、苯唑西林、紅黴素、克林黴素、複方SMZ、左氧氟沙星均敏感。根據藥敏結果,調整抗菌藥方案為青黴素鈉640萬單位 靜滴 q8h聯合阿米卡星0.6g 靜滴qd。截止4月23日,右大腿引流量2548ml,右小腿引流量1756ml,總計4304ml。之後3天,阿華右腿無引流管無膿液流出,下肢腫脹、疼痛明顯緩解,可屈膝活動,無發熱等不適。

圖5. 抗感染治療及膿液引流後右下肢紅腫明顯緩解

考慮到阿華體溫正常,白細胞回復至正常範圍,血沉、CRP等相關炎症指標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便為阿華拔除了引流管。這一切有效的治療都為阿華取出髓內釘創造了最好的條件。

圖6. 阿華的藥敏報告結果

03

取出鋼釘,根除感染

感染控制後,阿華特別開心,開始考慮出院回家,高醫生見狀馬上攔住了他,對他強調:「你腿裡的髓內釘放了20多年了,這次引起了感染,還好治療及時才沒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如果繼續這樣放任不管,日後難免會病情反覆,最終釀成惡果。髓內釘的取出是清除病原菌的關鍵。」

然而,這顆釘子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能取出的。由於阿華的髓內釘已經植入了20餘年,在大部分醫院的骨科已經無相應的器械取出該型號的髓內釘。因此待阿華體溫控制平穩後,金教授聯繫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會診,專家建議通過擇期手術取出髓內釘。4月25日, 阿華便出院轉至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住院,維持原抗感染方案,於4月26日終於取出了植入20年的髓內釘(圖8),並於股骨缺損部位予抗菌骨髓泥填塞固定治療。

圖7. 阿華右下肢正、側位平片

圖8. 術中所見病灶及鋼釘

手術並不是終點,足夠的抗菌療程是徹底剷除遺留細菌的關鍵。術後阿華返回我院繼續抗感染治療,總療程3個月後停藥。歷時數月,阿華終於又能獨立行走、行動自如了。半年後,阿華於六院骨科隨訪右下肢手術後情況,傷口癒合好,無感染復發。

背景知識

路鄧葡萄球菌

本段為醫學專業知識,非醫療圈的小夥伴可以劃至頁面底部直接看採訪哦~

路鄧(登)葡萄球菌(S. lugdunensis)是葡萄球菌屬中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成員,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作為人體皮膚表面正常寄居菌群之一,被認為是無侵襲性的低毒力的條件致病菌,路鄧葡萄球菌是1988年法國的Lyon通過DNA分析分化後首次描述的,其菌落通常為溶血性,粘性的,黃色或棕褐色的。48小時培養後直徑約2-4mm。也可以具特有的乾草樣氣味。常被認為是汙染菌,因此實驗室一般只將其鑑定到凝固酶呈陰性葡萄球菌水平上,而不再作為進一步鑑定。

在血瓊脂平板上,35℃培養18-24小時可出現直徑1-4mm的菌落,有β溶血現象,色澤變異較大,有黃色、金色、在血瓊脂平板上,35℃培養18-24小時可出現直徑1-4mm的菌落,有β溶血現象,色澤變異較大,有黃色、金色、乳白色或無色,菌落光滑有光澤或粗糙暗淡。藥敏實驗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相似,對多粘菌素B/黏菌素、萘啶酸和氨曲南天然耐藥。

圖9. 光鏡下的路鄧葡萄球菌

圖10. 電鏡下的路鄧葡萄球菌

路鄧葡萄球菌與多種感染密切相關,包括膿腫、心內膜炎、腹膜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骨髓炎、關節炎、腹膜炎、眼內炎、尿路感染等。路鄧葡萄球菌主要定植於腹股溝區域,因此主要引起皮膚軟組織感染。可引起醫療操作相關性感染,最常見的是感染性心內膜炎,人工換瓣膜術後和起搏器相關的感染;骨關節感染中也有相關報導;法國學者對醫院4年培養到的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分類,其中1.8%為路鄧葡萄球菌168例感染患者中67例(39.9%)來源於骨和關節感染,其中64.1%感染來源於假體或植入物。

路鄧葡萄球菌是較其他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更有侵襲性,易導致局部感染;治療療程目前無足夠的數據,主要根據感染部位,侵襲範圍,治療療效等綜合判斷文獻報導:抗感染總療程6周至3個月不等。

熱病治療方案:首選: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或青黴素G;次選:注射用一代頭孢或萬古黴素或替考拉寧;其他:75%對青黴素敏感;療程:長骨內固定未提及療程,脊柱內固定3個月。我們根據患者病情,給予患者3個月療程治療。

女神說

高巖 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 Klotchko A, Wallace MR, Licitra C, et al. 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 An Emerging Pathogen[J].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2011,104(7):509-514

2. Eliazbeth babu and John Oropello. 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 the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you don't want to ignore[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9(10), 901-907

3. Douiri N, Hansmann Y, Lefebvre N, et al. 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 A Virulent Pathogen Causing Bone and Joint Infections[J].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16, 22(8):747-748

4. Becker K et al.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J]. Clin Microbiol Rev,2014,27(4):870-926

5. 周庭銀,章強強,臨床微生物學診斷與圖解[M],第4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編選自《翁心華疑難感染病和發熱病例2019》

病例原作者|高巖 邵凌雲 金嘉琳 張文宏

病例編寫|謝亦然

圖文編輯|謝亦然 李發紅

視頻拍攝及剪輯|謝亦然 李發紅

統籌|李發紅

審核|高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華山感染疑難病例⑨ |2016年的那場禽流感
    原創 華山感染 本期導讀 你我仍記憶猶新:2019年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2020的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都成了新冠病毒的爆發點。本期病例的阿金是位菜場肉販,他在2016年的那場重病又是怎麼回事?
  • 華山感染疑難病例系列④ | 智取還是死磕:「超級細菌」之戰
    原創 華山感染 本期導讀「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把自己搞得一身才華?」於人如此,於世界萬千生物又何嘗不是?老百姓口中說的「超級細菌」,就是「有才華」的耐藥菌。01晴天霹靂, 禍不單行2018年9月8日,大四學生小裡在宿舍拿出書本複習課業,突然左上肢開始發抖,隨後頭昏、左側肢體麻木無力、意識不清,倒在桌上,小裡父母驚恐萬分,立馬把小裡送至學校附近醫院行頭顱CT示:右側顳頂腦內血腫,出血量30ml。
  • 「乘風破「案」」-華山感染疑難病例系列第?輯|隱秘的偽裝者
    聽聞可能並不是惡性腫瘤而是真菌感染,小蒲和家人覺得真是不幸中的萬幸,趕緊配合醫生開始治療。  抗真菌藥種類並不多。當地醫生一一試用過來,先後用卡泊芬淨、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片等多種抗真菌治療了2個多月,小蒲的腰痛卻一直「陰魂不散」,還明顯加重了。難道不是真菌感染而是別的問題?想到之前被告知的「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小蒲是始終放心不下,求助華山醫院感染科。
  • 女子耳垂長出「大肉瘤」,竟是打耳洞惹的禍
    經詳細了解,醫生確定陳小姐是疤痕性體質,她耳朵邊上長出的橢圓形的「肉瘤」只會長大不會縮小,生長速度因人而異。若耽誤治療的話,疤痕疙瘩長太大,做手術會影響耳廓形狀。>對此他提醒,如果是疤痕體質 「日常生活避免受傷,如果有傷口的話 疤會比較明顯 第二就是不要去打耳洞或者整容 儘量避免有創傷的治療和手術」 竟然是打耳洞惹的禍
  • 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神經內科TOP10疑難病例報告會舉行
    (青島)神經內科2020年TOP 10疑難病例報告會,在初冬的青島圓滿落下帷幕。會上,專家分別介紹了病理學在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顱內中線結構病變的臨床診斷、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疾病的診療概述、遺傳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的精準診斷,以及脊肌萎縮症和龐貝病這兩種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的診療和管理。專家們通過豐富的病例和圖片展示,結合個人深厚的臨床經驗和多年研究成果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 又是出去耍惹的禍,內馬爾感染新冠!法甲新賽季「太難了」
    北京時間9月2日深夜,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官方宣布隊內三名球員感染新冠病毒,但沒有披露三人的名字。之後法國權威媒體《隊報》報導,三位被感染的球員是內馬爾、迪馬利亞和帕雷德斯!「當今足壇第三人」內馬爾感染新冠病毒一事,很快登上熱搜榜第一位,畢竟這是足壇感染新冠病毒的最大牌球員了!而內馬爾這次感染,又是度假惹的禍,這是否會給他本人的商業價值和已經開賽的新賽季法甲帶來影響,目前還是未知數。
  • 「華山感染」最新文章:其他五次PHEIC之脊髓灰質炎疫情
    為幫助大家了解疫情的動態變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微信公眾號「華山感染」持續更新疫情相關數據,並邀請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王新宇等專家就疫情的變化趨勢、熱點問題及相關注意事項,專門進行答疑解讀。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張文宏、王新宇等專家一直跟蹤,已在「華山感染」連撰數文,他們的文字既專業嚴謹又通俗易懂,澎湃新聞經授權轉發。
  • 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惹的禍?
    【摘要】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房地產惹的禍,馬雲不應背這個鍋!【正文】最近,」社區團購「引起了社會的強烈爭論。特別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科技創新,應用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是菜市場幾斤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小編覺得,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房地產惹的禍,馬雲不能背這個鍋,阿里巴巴不能背這個鍋!實體門店的關停歇業,破產倒閉,源於商業地產的高度發達,過度透支,地產經濟消耗了三代人的消費能力。高額的房價,逼迫著業主們追求資金的快速回報,抬高門面租金。
  • 一雙筷子惹的禍
    一雙筷子惹的禍作者:竹溪雲山近日,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在社交網站發布了幾條廣告,內容是「起筷吃飯」,裡面的模特展示了如何用筷子吃Pizza、義大利甜卷、義大利麵等,因片中的傲慢語氣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勢引發巨大爭議。
  • 世衛:年輕人「惹的禍」
    法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世衛組織:病例數飆升主要是年輕人「惹的禍」目前,國際上對於第二撥疫情的定義尚未有統一標準,世衛組織也沒有發出明確指引,但世衛組織發言人Christian Lindmeier稱,「第二撥」可以指第一撥疫情平穩後發生的新疫情。世衛組織在分析調查600萬份病例之後發現,年輕人正在推動第二撥疫情的發生。
  • 漫畫普法 · 都是衝動惹的禍丨防衛手段要合法 衝動惹來牢獄災
    漫畫普法 · 都是衝動惹的禍丨防衛手段要合法 衝動惹來牢獄災 2021-01-15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疑難腫瘤論壇暨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會議報導
    在腫瘤學蓬勃發展的今天,新理念、新技術、新藥物和新策略的噴湧呈現為臨床問題的求解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為疑難腫瘤診治新突破提供了新時代的大舞臺。長徵醫院腫瘤科在臧遠勝主任的帶領下,錨定疑難腫瘤這塊「硬骨頭」,2017年便召開了國內首個以疑難腫瘤為主題的論壇「長徵疑難腫瘤論壇」。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轉氨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炎惹的禍!
    但事實上,轉氨酶升高可不一定是肝炎惹的禍! 那麼,當我們發現抽血報告單上的轉氨酶升高時,該如何判斷身體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在肝炎病毒感染後 1~2 周,轉氨酶達高峰,在第3周到第5周逐漸下降,DeRitis 比值逐漸恢復正常。 這裡需提醒一下,轉氨酶的升高程度與肝臟損傷的嚴重程度無明顯關聯。 在急性肝炎恢復期,如轉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DeRitis比值有升高傾向則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轉為慢性。
  • 北京神經病學專家會診中心:14年會診4000餘例疑難病例
    疑難病例會診進行中疑難病例會診進行中會診中心始終堅持「精益求精、服務官兵」宗旨不動搖,針對基層醫院醫療條件受限,患者看病難、看病遠、看病累的實際,中心還建立了網際網路遠程會診平臺,通過網絡視頻使遠在外地的患者近距離接受北京多位一流專家的高水平醫療服務
  • 世衛組織:年輕人「惹的禍」
    但近期,歐洲多個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到解封以來的新高。這是否意味著歐洲第二撥新冠肺炎疫情即將來襲?歐洲多國再次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作為歐洲第一撥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國」,6月21日,西班牙正式解除國家緊急狀態,此後,該國每日的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量也較為穩定。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7月中下旬起,該國新冠確診病例數開始大幅度回升。
  • 世衛組織:主要是年輕人「惹的禍」
    △西班牙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圖片來源:our world in data網站)目前,德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也達到了三個月以來的最高點。8月7日,德國新增1147例確診病例。7月下旬開始,法國新增確診病例一路走高,8月4日,該國新增確診病例達到3376例,是自5月以來的最高值。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失敗,都是病毒傳播模型惹的禍?
    瑞典是一個人口剛剛超過1000萬的國家,目前已有34萬新冠確診病例和8000多個死亡病例,與芬蘭和挪威等北歐其他國家相比,死亡率超過10倍以上。瑞典統計部門早先也承認,雖然100多年來瑞典人的壽命預期值持續延長,但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已經縮短。
  •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研究防治困難重重,都是駱駝「惹的禍」
    原標題:都是駱駝「惹的禍」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研究及防治困難重重   從MERS引發第一例死亡至今已兩年,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駱駝是這種致命性疾病傳播的關鍵所在,但想控制該疾病並不容易。   因此,科學家開始將注意力從人類病例轉向駱駝。「事實越來越清晰地表明,這是一種典型的人畜共患病。」德國波恩大學病毒學家Christian Drosten說道,「我們需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動物身上。」一個想法是為駱駝接種疫苗。「我們想保護人類,目前最重要的辦法是先保護駱駝。」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表示。
  • 世衛組織:主要是年輕人「惹的禍」
    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7月中下旬起,該國新冠確診病例數開始大幅度回升。當地時間8月3日,西班牙新增確診病例數飆升至8532 例,這一數字直逼今年3月的單日新增最高數值。△西班牙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圖片來源:our world in data網站)目前,德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也達到了三個月以來的最高點。 8月7日,德國新增1147例確診病例。
  • 省重點專科是這樣「煉」成的——記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
    各級醫生熟練掌握常見感染性疾病相關診治流程,骨幹醫師能夠熟練掌握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無創輔助通氣、機械通氣、經鼻高流量吸氧、電子支氣管鏡、電除顫、經皮肺活檢、各類型人工肝等技術和操作,並在重症疑難肝病、重症及耐藥結核、AIDS相關併發症、發熱待查、全身複雜感染等疾病的診治有較強的處理能力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