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日本沉沒、哥斯拉屠城……日本人還是先開會

2020-12-14 騰訊網

當年電影「新·哥斯拉」上映後帶給觀眾最大的衝擊除了怪獸本身,便是日本那低效率又官僚的「開會文化」,也因此該片成為獨樹一格的「政治驚悚劇」。事實上無論日本政府還是民間企業,日本人的「ムダ會議」(浪費會議)是普遍現象。

日系的怪獸片向來以災難、動作見長,動輒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對抗,但這部「新·哥斯拉」卻一改往日畫風,用50%的戲份開會研究怪獸哥斯拉,40%的戲份定戰略,剩下10%的戲份才是與哥斯拉對戰的戲份。

你一定會想,為什麼怪獸臨城,東京遭遇滅頂之災、火山爆發、日本沉沒……日本人到死都還在開會?他們是怎樣利用90%的時間做研究和決策的?

這和日本根深蒂固的「開會文化」離不開。

日本企業顧問橫田伊佐男2018年出版的《咻咻咻零浪費會議術:好冗長!太淺薄!沒有發言!無法作決定!從此告別虛胖會議》便舉出兩則經典案例:

1 :1986 年11 月21 日的伊豆大島三原山火山爆發

當時島上有一萬三千人居民被困住,逐漸逼近街道的巖漿一旦流入海中,產生的強烈水蒸氣會引發海嘯,讓居民被衝到海裡。但在如此危急時刻,國土交通省沒完沒了的會議議題竟然是:

1.災害對策總部的名稱要取名為「大島災害對策總部」還是「三原山噴火對策總部」?

2.事件發布要使用日本的年號昭和61年呢?還是西曆的1986年呢?

2:2017 年勞動方式改革「只為一秒」開會花了三周

日本經濟團體協會(企業代表)與日本勞動公會總協會(勞工代表)花最多的時間討論的議題是一個月加班時間上限的「一秒」差距。

日本經濟團體協會主張「一百小時以下」,而工會主張「99小時59分59秒」。

針對這一秒的開會就花了三周的時間,最後由安倍首相親自出面處理才定案。

冗長會議來自日本民族性?

根據2019年的朝日新聞報導,立教大學研究指出一萬人規模的日本大企業,每年因為「ムダ會議(浪費會議)」的損失高達67萬小時、15億元的天價成本。

日本商務人士統計出開會的煩惱可分為四種:

1.會議時間過長、2.會議內容淺薄、3.會議中無法做出任何決定、4.會議中沒有人發言。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橫田伊佐男做了進一步深入研究,認為與「制度」、「民族性」脫不了關係。由於日本企業的人員流動率低,同一批職員共事到退休是常態。因此「讀空氣」與「不要突顯自我」的這一種職場迎合文化盛行,很少有職員敢直言要減少「ムダ會議」,會擔心成為職場的異類人。這種遲遲難以決定事情的態度,並且需要層層上報的決策制度,也成為近年來日本企業在世界經濟競爭力下降的原因。

曾接受日本朝日新聞採訪的數位女性指出,從政府內閣就開始倡導的「全員野球」策略,導致了會議整體效率低下。(所謂全員野球是指不把所有成員按照等級職權劃分,只要在適合場合就要全部一起上陣)由於容納了過多參與者的企業會議,導致變得冗長又囉嗦。甚至為了某位領導「想知道某件事情」便召集員工開大會。如果固執的老一輩主管又排斥女性、年輕職員的意見,就更進一步惡化「沒有人願意發言」的現象。

「新·哥斯拉」電影裡的政治照妖鏡

作為民間企業尚且如此,在官僚主義橫行、又有職位高低、階層等級的政府部門還要打「全員野球」的「ムダ會議」,那麼情況就更為嚴重了。在「新·哥斯拉」中使用「哥斯拉」的形象來比喻311大地震後的「福島核事故」,劇中更是極力諷刺官僚部門的政治流程的混亂。遺憾的是,電影中的「官場現形記」即使在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中也是再一次地重現。

幾個從電影劇情聯繫到現實的原因:

1.官員思維「想定外」與怕麻煩卻愛面子、2.墨守成規,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3.國家太安全而沒有危機意識、4.被強國軍事與經濟綁架。

官員思維「想定外」與怕麻煩卻愛面子

「想定外」的意思就是「沒想到」。從2018年9月燕子颱風造成關西機場大淹水、到今年日本包機從武漢接回日橋卻因房間不夠,讓兩人睡在同房反倒造成感染人數上升的隔離疏失,日本官員皆以「因為我們沒想到」作為答覆。

並不是所有日本官員都如此無能,但「新·哥斯拉」電影會議上長谷川博己所飾演的內閣官房副長官矢口遭到其他資深官員的斥責畫面,告訴了我們在會議上即使想要「提出意見」打破僵局,都會遭遇打壓。

「矢口你的發言會留下紀錄,你想丟政府的臉嗎?」

「這個小組的行動不列入考核,所以大家可以儘量發言!」

官員們顧慮會議上出頭影響上司對自己的考績評比甚於哥斯拉的襲擊;在意政府的形象多於人民的安危。以至於矢口必須強調緊急對策本部的行動不會列入年終考核,才能讓成員安心發言的滑稽現象。

墨守成規,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

日本官僚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高學歷官員們經驗不足、反應太慢,往往讓災情進一步擴大。電影中矢口一針見血地諷刺內閣:「是這兩個小時內我們沒有任何應對,損害才會這麼嚴重!」

在「新·哥斯拉」中一再出現面對前所未見的狀況,便像是讓官員們腦袋如漿糊一樣。在一次次「我們沒有讓海上自衛隊在灣內使用武器的經驗!」、「受災範圍太大,我們現有的避難流程派不上用場!」、「日本史上沒有宣布過緊急避難命令啊!」可笑的喧譁聲中,充分顯現這群官僚應對「沒想到」的情況的能力有多低。

國家太安全而沒有危機意識

我們過去常說日本民族是具有危機感的民族,然而2017年志駕晃的《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卻說明了日本作為單一民族的島國,在沒有外患、也沒有內憂的環境導致人民對其他災難的防禦意識不足。

而在「新·哥斯拉」中,官員高估了日本的防衛戰力,擔心的是停飛羽田機場、封鎖東京灣會造成經濟損失,最後被超越人類認知的怪獸打得一蹋糊塗。

被強國軍事與經濟綁架

▲衝繩的美軍基地:嘉手納空軍基地

二戰後的日本一直活在美國的陰影下,尤其1945年至1951年處於GHQ(駐日盟軍總司令)的間接統治更是一段恥辱的時期。電影裡當哥斯拉被推算出有13%的機率會登陸美國西岸後,美國老大哥決定用核武器直接攻擊哥斯拉的所在地東京,日本政府卻無力違抗是多麼的怵目驚心……

即使日本沉沒、哥斯拉屠城……日本人還是在開會

有網友笑稱日本人「上班時間用來開會,加班時間來幹活」。

現在,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容忍不了冗長和無用的會議。蘋果、谷歌等巨頭以及小米這樣的創新公司都不例外。賈伯斯開會從不讓演示PPT,他喜歡用表格和白板直接交流,參與會議的人員則能少就少;谷歌的企業文化裡也認為開會是一項浪費時間的事情,但他們樂意將開會變成高效且有樂趣的事情,對會議人數也有嚴格要求,決不能超過8個人;小米在創業初期則更簡潔,基本上不開會,甚至不發郵件做決策,直接在群聊裡解決。

越是具有創新的公司,越是對會議效率和流程要求嚴格。「新·哥斯拉」中利用90%的篇幅敘述開會,結果是什麼?內閣官員集體辭職,這極具諷刺性。

造成這樣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決策的人沒有走出辦公室,無法第一時間在現場了解真實情況,而創新型人才得不到重用,這也是近些年來日本企業幾乎在網際網路領域沒有建樹的原因之一,在短平快的網際網路世界,風口也是轉瞬即逝,如果還停留在事事都在開會,可想而知會是什麼後果。

不知道你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否每天也在開冗長而無用的會議?是否也不輕易接受新人的質疑?

受夠了這些冗長的開會了,煩。

以上です。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

相關焦點

  • 最恨不得日本沉沒的,就是日本人自己
    無論談及日本科幻還是中國科幻,乃至於討論日本的國民性,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都是不得不讀的作品。無法統計,在各種流行文化作品中,日本國到底亡過多少次。奧特曼中的怪獸,「七龍珠」中的魔人布歐,肆虐東京的哥斯拉,數不盡的地震與海嘯,每年都輪番毀滅日本列島。
  • 日本沉沒了?原創動畫《日本沉沒2020》7月9日正式上線
    日本沉沒了?沒錯,《日本沉沒》來了。其實在1973年就有《日本沉沒》這部電影,是由森谷司郎執導,小林桂樹、藤岡弘、羅恩·格林主演的科幻、驚悚、劇情類電影。改編自小松左京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地質學家研究發現由於地殼變化,整個日本將在380餘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科學家、民眾與天災戰鬥的故事。這部電影導演是樋口真嗣,他曾在《哥斯拉》系列電影中出任特效總監,又製作過《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動畫名作,該電影用了強勁的特效手段所營造出逼真的場景帶給人們強大的震撼力,出演陣容也十分強大,有眾多日本影視界名人,在當時票房達到53.4億日元。
  • 日本人在卡拉OK開商務會議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 文竹】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西裝革履的日本人正襟危坐、嚴肅開會的場景。事實上,在日本,無論任職於小企業、大公司還是政府部門,會議確實是工作中的常態。有人甚至認為日本人是利用上班時間開會,下班時間工作。
  • 《日本沉沒2020》:一場虛假的災後療傷
    時間回到1964年,還是小說界新人的小松左京正在寫一本將會成為他代表作的小說。彼時日本處於戰後經濟飛速發展時期,東京於亞州拔地而起,並成功舉辦了第18屆奧運會,放眼望去一片盛世之景。因此不難想像《日本沉沒》何以在日本社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它在一個恰好的時機,去追問日本的民族性是什麼,以及其在國際社會如何定位、將去向何方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日本沉沒》是寫給日本人自己的警示書,但其中對於人與毀滅性的力量之間關係的探尋,卻是超越時代的。
  • 《新哥斯拉》首曝預告:史上最大巨獸踏平日本
    2014年,加裡斯·愛德華斯執導的好萊塢版《哥斯拉》電影在全球取得了5.25億美元的票房,作為巨獸發源地的日本東寶去年決定重啟。新版電影吸引了動漫神作《EVA(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以及操刀《日本沉沒》和《進擊的巨人 真人版》的導演樋口真嗣聯合執導。現在,首部預告片曝光。
  • 哥斯拉現身淡路島?日本人真的好愛它
    從1954年日本昭和系列出現開始,這頭長相可怖、性情兇殘的怪獸逐漸成為「怪獸宇宙」的中心,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流行文化符號,出現在不少電影、小說、漫畫甚至視頻遊戲中。 哥斯拉的形象來源於日本人民對核威脅的恐懼,而這也是為什麼它的招牌性武器就是從口中噴射出紅色和藍色輻射火。它在當時冷戰的特殊背景下誕生,迅速被日本民眾接受。
  • 《日本沉沒》推出2021電視劇版 小慄旬擔任主演
    來源:新浪娛樂TBS日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演員新浪娛樂訊 據日本媒體Modelpress報導,人氣男星小慄旬時隔11年重回TBS電視臺日曜劇場,主演2021年10月開播的劇集《日本沉沒-希望之人-》,與香川照之、松山健一
  • 小慄旬將主演明年的TBS臺新劇《日本沉沒》松山健一和渡邊杏參演
    出演《日本沉沒》的部分演員。人民網東京12月2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小慄旬將主演TBS臺的周日劇場新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該劇計劃於2021年10月開播。該劇改編自小松左京1973年發行的不朽名作《日本沉沒》,發行後第二年TBS臺就製作了電視劇,之後又多次改編成影視劇、動畫等作品。
  • 小慄旬將主演明年的TBS臺新劇《日本沉沒》 松山健一和渡邊杏參演
    出演《日本沉沒》的部分演員。 人民網東京12月2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小慄旬將主演TBS臺的周日劇場新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該劇計劃於2021年10月開播。
  • 日本傳來的《揚州十日記》和屠城
    近代的日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早期革命黨人排滿革命的中心。而由於日本和中國、高麗都同為黃種人,因此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和高麗政府,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到日本,打算學習日本的強國之道。此外,《揚州十日記》是經過什麼人,通過什麼途徑,並且在什麼時代從中國傳入到日本的,這些,都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考證。
  • 2020最應景的災難片,當日本全部沉沒
    更加巧合的是,《日本沉沒》上線的時間正值日本疫情的捲土重來,它的災難題材似乎完全對接上了人們的現實生活。 災難之下充滿了危機和抉擇,有政府負責的救援項目選擇優先關照有特殊能力的日本人,想讓他們先活下來,小步因為擅長田徑運動,也在幸運名單之列。
  • 「魔改」《日本沉沒2020》,湯淺政明改砸了嗎?
    《日本沉沒2020》海報先來簡單說一下劇情,《日本沉沒2020》的故事梗概是這麼寫的——故事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後的日本為背景,通過「極普通的家庭故事」,講述了在日本逐漸沉沒的情況下,面對終極選擇的人們的現實生活。
  • 小慄旬時隔11年主演~《日本沉沒》
    據日媒26日消息報導,小慄旬將在2021年秋季檔TBS系日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每周日晚9點播出)中時隔11年擔任周日劇場檔主演。1973年發刊的小松左京執筆的科幻小說此前被多次翻拍,本劇將小說中的舞臺置換為2023年的東京,小慄旬主演的角色也屬新創。共演本劇的還有松山健一、杏、仲村徹、香川照之等人。
  • 島國又玩沉沒?Netflix科幻動漫《日本沉沒2020》了解一下
    日本小說家小松左京所寫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曾在1973年、2006年兩度被改編成真人電影,兩部電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還曾被改為漫畫。這次,它又將與Netflix擦出怎樣的火花,請聽L為你帶來的關於Netflix新動漫《日本沉沒2020》的深度分析。
  • 日本網友用蟬蛻下來殼做了一隻哥斯拉!廣東人:看著更香了!
    作為ACG文化的發源地,日本人經常會做一些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事情。比如這位日本網友就用蟬蛻下來殼做了一隻哥斯拉!當我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我是震驚的,因為這個畫面實在是太真實了,我還納悶現在手辦已經可以遭到如此逼真了嗎?
  • 日本人有多痴迷開會?卡拉OK也能開商務會議
    原標題:日本人有多痴迷開會?卡拉OK也能開商務會議疫情期間,日本很多公司改為視頻會議。【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許黛如文竹】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西裝革履的日本人正襟危坐、嚴肅開會的場景。事實上,在日本,無論任職於小企業、大公司還是政府部門,會議確實是工作中的常態。有人甚至認為日本人是利用上班時間開會,下班時間工作。「開會文化」在日本根深蒂固,作家田中健彥曾批判:「日本人對於開會的痴迷,已無藥可救。」災難來臨先開會愛開會是日本人的通病。日本會議的特點是:頻率高、耗時長、參會者眾多。
  • 日本13歲女孩迷戀哥斯拉,上節目說要跟哥斯拉結婚
    記得早些時候看《名偵探柯南》,少年偵探小隊的所有人都很迷哥斯拉,這是日本的一隻史詩級怪獸,是日本流行文化的一環。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不斷發展,總共有31部電影,無論的影像和遊戲,最近比較出名的一部是被美國拍成了大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
  • 日本80億票房的《新哥斯拉》,時隔一年半,在大陸上映受歡迎嗎?
    一說到哥斯拉也許很多的朋友都知道,已經被翻拍了好多遍,至今為止全世界不同版本的《哥斯拉》已經有30多部,然而精品卻不是很多,票房有很多都不盡人意,但是2016年7月29日在日本上映的《新哥斯拉》科幻災難片中,獲得了80億日元的票房。
  • 要是日本真沉沒了,日本人該到哪定居?他們早就看上這個地方了
    日本作為一個身處於太平洋中間的島國,雖然因此得到了豐富的海洋資源,但也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國家被海水吞沒」。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像是身處於太平洋中間地帶的吉里巴斯、吐瓦魯等島國,嚴重的已經有50%的國土被海水淹沒。如果全球氣候真的一直持續變暖,日本肯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沉沒,那麼日本人該到哪裡定居呢?答案是:巴西。
  • 抗日英雄「哥斯拉」,日本版《新哥斯拉》戰鬥力簡直像開掛
    沒錯,日本版的《新哥斯拉》5月就要在中國上映了,這部由日本拍的哥斯拉和美版的哥斯拉有什麼不同呢?來,小編帶大家來瞧瞧!首先,這頭哥斯拉確實也相當的神了,額 ,沒錯,是的,它可以進化,四種形態。說到這隻哥斯拉有多麼的強悍,簡直就像開掛了一般。首先在各種戰鬥機、常規飛彈轟炸下,也難以傷其分毫。接著就是它的傷害能力,看了後我表示,這特效不拿來用作春晚表演都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