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誕辰紀念典禮

2021-02-07 倉頡文化網

       2018年5月3日(農曆3月18日)在倉頡故裡楊武隆重舉辦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誕辰典禮。參加本次活動的單位有:白水縣縣委宣傳部、白水縣文廣局、白水縣畜牧局、白水縣文化館、北塬鎮政府、白水縣倉頡文化研究會、白水縣倉頡文化有限公司、白水縣倉頡故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北塬鎮10個自然村等單位,以及倉頡後裔、楊武村倉頡傳說傳習員、楊武村村民共千餘人。


        倉頡,生在楊武,造字在楊武,楊武是我國文字的誕生地。在楊武人人都記著倉頡的偉大功績,人人都自覺地保護著倉頡的遺蹟,講述著倉頡傳說。 紀念倉頡誕辰活動,目的是弘揚倉頡精神,堅持文化自信,傳承傳統優秀文化。

    

      10點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誕辰典禮儀式活動正式開始。

    

                                   
       本次活動由北塬鎮楊武村主任王志孝主持



鳴炮(九響)代表倉頡文字傳遍九州;  擊鼓(56響)代表五十六個民族

     

                                 恭迎倉聖像


      

敬獻水果:桃、蘋果、香蕉、火龍果、西瓜

         
敬獻五穀:谷、糜子、蕎麥、玉米、高粱


           
                     敬獻三牲:牛、羊、豬

         
                        敬獻貢饃   壽  桃 

                     

 敬獻聖水:聖水取於倉頡故居鳥羽山倉頡泉之水

 

 

 倉頡守護人代表王耀德、王德堂、張金生上香

      

        北塬鎮副鎮長劉曉鋒宣讀祭文


        戊戌季春,三月十八。乃倉聖誕辰之日;亦楊武隆慶之時。鑼鼓喧天、彩旗招展。男女老少,鮮裝潔服。處處節日氣象;人人喜笑顏開。會八方遊客,請四處高人。至隆至重,祭祀文祖。其祭文曰:

   
         赫赫文祖,千古一聖。初創鳥蟲,始有文字。去結繩之愚昧,開華夏之鴻蒙。功德巍巍,利民萬代。肇啟文明,五千春秋。中華神威,傳遍全球。故人云:論功不在炎黃下,尊聖應於孔孟先。獲天下之祭祀,受萬國之敬仰。

   
         幸我楊武、物華天寶。山川毓秀,地傑人靈。成聖人故裡,展無限輝煌。倉聖梁是生長之地,土樓溝留造字遺址。由是:倉頡故裡,楊武聖地。聖跡遍地,聲名遠播。地為文字之根,人稱倉頡後裔。人人惜字,家家崇文。視遺物為珍寶,護聖跡如生命。使我楊武,列入非遺。宏偉藍圖,開發在即。全力打造,傳統村落,欲建文化新村。保護原有,開拓新景。挖掘文化內涵,傳承傳說故事。弘揚倉頡精神,宣傳文化遺產。打造楊武優勢,再造楊武輝煌。特此昭告,倉頡吾祖。 伏維尚饗!       

            

             
倉頡傳說傳習館代表王定才、張進合、 王來明上香。

              

《倉頡傳說》《穀雨祭祀倉頡典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孝文、韓文學、楊民俠上香



倉頡文化研究會會長吳金謀上香。


                                             
        宣傳部、文化館代表上香。

                                               
               畜牧局代表上香

                                                     
                    企業代表上香

 

                北塬鎮代表人員上香

                                 
      北塬鎮十個行政村代表上香。

             
 楊武村、溫家村、閆家村、張家船村、山莊村民代表上香

        

 楊武村倉頡傳說傳習員書寫展現倉頡象形文字

                                                 
                         集體祭拜文祖倉頡

               一鞠躬:福澤千秋,祖恩浩蕩。

               二鞠躬:以德為本,秉承優良。

               三鞠躬:忠孝傳家,喻嗣不忘。

                                                   
                     扭秧歌、唱大戲 


        倉頡造字創不朽文字,開文明先河,功德世罕。傳說黃帝賜姓 [倉](即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倉頡故裡楊武先輩,為紀念倉頡曾將鳥羽山更名為倉聖梁。並在鳥羽山修建倉頡廟,每年清明、誕辰日先民踏青、掃墓、焚燒香錢、供奉食品、祭奠文字始祖倉頡。這一民俗歷經夏、商、周、秦、漢、明、清至今。

   
        清乾隆二十八年先民為祭祀方便將倉頡廟從鳥羽山遷址今倉頡故裡楊武村,四十二年又將廟宇擴建並立碑記載,每年清明節、誕辰日村民過廟會、唱大戲,祭倉頡盛況喜人。直止文革十年浩劫歷經滄桑的歷史文物倉頡廟改建為學校,殘碑現存。 楊武村遺留了許多倉頡造字傳說遺蹟,鳥羽山、鳳凰嶺、土樓子、喜鵲山、曬書臺、列石橋、藏字樓、倉頡泉、倉頡故居等。每個遺蹟都有他豐富的民間傳說故事,從遠古口口相傳至今。《倉頡傳說》2011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6年被列入省級傳統村落;2015年楊武村成立倉頡傳說傳習館;2016年清明節在楊武村立碑建亭、建立倉頡廣場恢復倉頡紀念活動;2017年倉頡誕辰日在倉聖梁立碑;白水文化館授予楊武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倉頡傳說》傳習基地。

   
          倉頡故裡楊武人,崇拜倉頡如神明,似先祖,經常採取多種形式紀念、祭祀。倉頡誕辰紀念就是楊武人的盛大節日。楊武人以開放、質樸的胸懷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倉頡故裡調研、探索與開發。


相關焦點

  • 倉頡誕辰日農曆三月十八拜倉頡
    農曆戊戌年三月十八日是文祖倉頡誕辰紀念日。
  • 庚子年丨鬼谷子誕辰2409年紀念大會暨公祭典禮
    鑑於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紀念活動參照農曆2月12日四川鹽亭嫘祖公祭、公元4月4日清明節黃帝陵視頻公祭等形式,按照小規模、人員少和視頻公祭、網絡傳播等形式舉行。▲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鬼谷子傳承人李佩今宣讀祭文當天上午9時,庚子(二0二0)年公祭鬼谷子典禮(同時進行網絡公祭)隆重開幕,石泉縣政府督查長、中國鎏金銅蠶文化研究院院長、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劉宇星主持典禮並宣布公祭典禮開始,奏樂;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鬼谷子傳承人李佩今代表中國先秦史學會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石泉「鬼谷子傳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恭讀了祭文
  • 臺北各界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凌晨6時,臺北市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1周年釋奠典禮在孔廟隆重舉行。典禮開始後,全場肅穆。伴隨著鐘鼓和悠揚的樂曲聲,釋奠典禮如往年一樣依「三獻古禮」完成37道儀程,包括啟扉、瘞毛血、迎神、進饌、上香、行獻禮、恭讀祝文、全體鞠躬、飲福受胙、撤饌、送神、闔扉、撤班等,這也是目前臺灣保存最完整的「三獻古禮」。
  • 紀念吳健雄百年誕辰 紀錄片《吳健雄》在太倉開拍
    紀錄片《吳健雄》開拍儀式在太倉市瀏河鎮明德中學吳健雄墓園舉行 蔣振江 攝中新網太倉2月16日電(周建琳 茅麗亞)2月16日,是吳健雄女士逝世15周年的日子,紀錄片《吳健雄》開拍儀式在太倉市瀏河鎮明德中學吳健雄墓園舉行,這標誌著太倉市紀念吳健雄誕辰
  • 各界座談紀念蔡元培誕辰150年
    圖:劉祖繁(左)與高峰介紹紀念蔡元培誕辰的系列活動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謝敏嫻報導:今年是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蔡元培先生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由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紹興周」系列活動於本月五日至九日在港舉辦,通過蔡元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紹興城市形象和投資環境推介會及紹興旅港同鄉會創會三十周年慶祝典禮等,充分展示紹興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亮點,凝聚旅港紹興鄉賢和關心支持紹興發展的香港各界人士。  生於紹興 葬於香港  「緬懷先生偉績 敦睦鄉情鄉誼——紀念蔡元培先生誕辰150周年座談會」昨日下午在港舉行。
  • [轉]關於將倉頡祭祀確定為省級祭祀的建議
    2002年,白水倉頡廟和墓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名錄;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由倉頡傳說而來的「穀雨節」確定為「中文語言紀念日」,2013年,倉頡傳說被編入小學語文教材。倉頡作為「文字之祖」的形象已經確立在人們的心中。倉頡傳說已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紀念關公誕辰1860周年
    今天是關帝誕辰1860周年,今天上午以「傳承關公忠義文化,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為主題的系列紀念活動在解州關帝廟南廣場舉辦,一起來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導。上午8:30,紀念關公誕辰1860周年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副市長梁清燕,市政協副主席翟東鴻出席開幕儀式。活動中,鹽湖區與國內一流團隊舉行了籤約儀式,共同推動關公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 倉頡遺蹟會說話
    ,人們紀念他,也在於他的偉大功績以及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今天小編整理了有據可查紀念文字始祖倉頡的廟、祠、墓、陵、造字臺、碑文等遺蹟供讀者分享。2001年6月被授予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倉頡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06年《穀雨祭祀倉頡典禮》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白水縣倉頡廟是集古墓、古廟、古柏、倉頡書、碑為一體紀念文字始祖倉頡的廟宇。據《倉頡廟碑》記載,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倉頡廟已頗具規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倉頡廟周圍高牆厚垣。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 2020-10-04 0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魯山第三屆世界漢字節將倉頡誕辰日設立為漢字書寫日
    2019年5月2日上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魯山縣委、縣政府主辦;中國關工委健康體育發展中心、書寫中國協辦的中國魯山第三屆世界漢字節倉頡文化系列民俗活動在魯山縣倉頭鄉倉頡祠廣場隆重舉行
  • 中共中央紀念華國鋒誕辰100周年(附:中央如何紀念已故領導人)
    199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舉辦已故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誕辰紀念活動的通知》,對已故國家領導人按照貢獻和去世前的行政級別規定了不同的紀念方式。以下為節選:中國共產黨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政權的執政黨。
  • 神獸保護 | 宜倉頡
    倉頡,又作蒼頡,被認為是漢字的創始人。《春秋元命苞》中說:「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
  • 倉頡,黃土大原上的一抹情懷!
    倉頡,情懷。情懷,倉頡。倉頡不僅僅只是傳說,它是一種生命眷戀的宇宙情懷。倉頡,文化。文化,倉頡。走進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倉頡廟宇,廟內《明正德重修倉頡廟碑》記載:「公(倉頡)逝,黃帝敕葬白水東北彭衙城六十裡,有廟在焉,建置之初,自黃帝至堯舜,歷禹湯而宋元,逮我皇明,倉有天下數千載之餘矣。」
  • 歷史人物|倉頡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一些文獻記載倉頡為黃帝左史官,為造字聖人;另有文獻記載倉頡為部落首領,曾自立為帝拜受洛書。    倉頡,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
  • 江西舉行邵式平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
    邵式平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江西弋陽舉行(人民網 時雨/攝)人民網弋陽8月20日電(時雨)8月20日,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上饒市委、市政府在邵式平的家鄉弋陽縣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紀念邵式平誕辰120周年。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Ciao!Federico Fellini :A Retrospective2020年恰逢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全世界影迷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紀念這位影史最著名的義大利電影導演。
  • 【政協文苑】倉頡 黃土大原上的一抺情懷
    黃帝和倉頡,他們一個始創華夏民族,一個始創鳥跡蟲書。不管是涅槃還是傳說,正是他們拉開了史前期人類文明的序曲。一個個傳說故事、一篇篇神話寓言、一首首詩詞歌賦,在一串串文字的記錄下,也在訴說著倉頡的一抹情懷。倉頡,情懷。情懷,倉頡。倉頡不僅僅只是傳說,它是一種生命眷戀的宇宙情懷。
  • 穀雨祭祀倉頡的前世今生
    作為華夏典禮的一部分,同時又是儒家禮儀的主要部分,千百年來,祭祀活動從未中斷。而不論怎樣的祭祀,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祭祀的時間多在清明。當然,也有一些祭祀活動的時間不在清明,比如白水的穀雨祭祀倉頡。      穀雨祭祀倉頡,其全名應為穀雨祭祀文祖倉頡典禮。據說是白水縣傳承千年的一種古老祭祀。2007年被列入陝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也足見其獨特的人文價值。
  • 「壺影墨馨——紀念蘇東坡誕辰984周年紀念冊發行儀式」蘇州舉行
    (記者 王建康 攝影報導) 2020年12月28日,「壺影墨馨——紀念蘇東坡誕辰九百八十四周年紀念冊發行儀式」在江蘇蘇州彬龍美術館舉行,該紀念冊匯集百餘位當代書畫名家在紫砂壺拓片上配上以東坡詩意創作的書畫作品。「壺影墨馨」——紫砂壺拓片藝術題跋壽蘇展也同時舉行,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參觀。
  • 玄乎其玄的造字聖人倉頡
    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