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訴威馬21億天價索賠案背後:雙方如何舉證是關鍵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吉利訴威馬21億天價索賠案背後:雙方如何舉證是關鍵

一場曠日持久的「維權之戰」已經打響。

一石激起千層浪。

傳統汽車行業的典型代表吉利汽車與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威馬汽車對簿公堂,讓原本看似「平靜」的中國汽車行業一片譁然。

9月17日上午,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起訴威馬汽車旗下四家子公司侵害商業機密一案已經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第二法庭正式開庭審理。

吉利方面向法院申請了不公開審理,除了案件的審理過程不允許旁聽,訴狀也尚未公開。

事實上,從早前Waymo狀告Uber、百度起訴景馳、特斯拉起訴小鵬員工,到此次吉利狀告威馬,近年來,「造車新勢力」因智慧財產權糾紛被告的案例屢見不鮮。

但此番吉利狀告威馬的不同之處在於,21億元的天價索賠金額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的同時,也創下了國內智慧財產權糾紛相關案件索賠金額的新高度。

毫無疑問,21億的天價訴訟金額,對這家新創公司的存亡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案件的關鍵

儘管目前雙方尚未有公開信息披露所謂的商業秘密究竟指向為何,但公開報導顯示,吉利此番起訴威馬汽車的原由是威馬複製了其車型,吉利提出經濟賠償、並追回已被威馬方面申請的專利。

而相關專家表示,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舉證較為複雜,商業秘密點的範圍和確定正是本案的難點之一。

9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本案涉及的焦點問題以及案件可能的走向,採訪了商事、智慧財產權爭議解決領域資深的第三方律師——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盈科(深圳)爭議解決中心主任肖才元。

「具體到這個案件裡面,這不是一般智慧財產權案件,商業秘密糾紛是屬於泛智慧財產權案件的,有些特點和智慧財產權案件是相似,但是總體來說,商業秘密取證特別的難,涉及商業秘密案件侵權認定,往往比別的案件取證方面難度更大一些。」肖才元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肖才元律師看來,商標、專利都有一個權利,經權利人申請由國家智慧財產權行政機關審查註冊登記,而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的規定,商業秘密往往是自己認為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有商業價值的一些東西,權利人需要證明它確確實實是非常具有商業價值。

記者查閱相關條文發現,《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所指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並經權利人採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業侵權案件中,必須查明行為人所實施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與權利人遭受重大損失之間的因果關係;如果行為人實施了盜竊商業秘密等行為,但該行為本身並沒有造成權利人重大損失的,不成立侵犯商業秘密罪。

「也就是說,權利人需要證明對這種商業信息採用了合理的保護措施,防止非必要的人員能夠接觸到這些商業秘密。權利人還要證明採取了保密措施的商業秘密已經或有機會被別人獲得並進行實質性的接觸。」肖才元告訴記者。

從這一角度來看,吉利如何舉證威馬汽車對其造成與21億元匹配的巨額損失,成為此案的關鍵。

對此,肖才元表示,索賠的價格計算方法的話有兩個標準,一個標準就是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排除其他的一些偶然因素,需要吉利能夠證明威馬因侵犯其商業秘密後獲利21億。另外一個標準是衡量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

「比如說吉利以前有能力獲取22個億的市場份額,但今年只獲得1個億的,在沒有市場環境變動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由於商業秘密被威馬所侵犯,導致吉利的市場競爭力和份額大大的降低。」肖才元告訴記者,「如果吉利證據充足的話,通常是按這樣兩種標準去計算的,但是現實中是非常複雜的,一項獲利和一項損失,往往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此外,肖才元認為案件最終如何走向還要看雙方證據,吉利需要通過對自身損失或威馬通過侵權獲利的具體情況予以證明,威馬則需要提供證據予以反駁和抗辯。

「這需要對這個行業有整體的把握,對影響收益或損失的一些經濟因素或指標,如利潤,市場銷售額、聲譽、單價的構成等進行充分的論述,甚至必要的情況下,需要請第三方評估相關損失和獲利的具體情況並出具報告。」

雙方的「愛恨情仇」

「吉利對威馬的訴訟是毫無法律根據和事實依據的,威馬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吉利濫用訴權的行為,其本質是一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意圖通過對新興企業的汙名化,達到打壓新興企業的目的。」9月19日上午,威馬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上述人士表示:「在威馬看來,法律賦予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是用於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和正義,而不應淪為打壓新興企業發展、維護一己私利的工具。技術創新和智慧財產權應該始終服務於用戶,普惠於民。威馬始終堅持正向研發、自主開發,並注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持續以實際行動為用戶創造價值。」

根據威馬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威馬汽車在設計、技術等領域的專利數量已有1076項。

威馬方代理律師桂佳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威馬暫時保留所有針對原告提起反製法律措施的權利。

「我們不評論,以法律裁定為準。」9月19日上午,吉利汽車集團有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肖才元律師看來,侵犯商業秘密糾紛案件訴訟周期長、舉證難、商業秘密鑑定的程序和環節繁瑣複雜。

僅從2018年吉利對威馬提起訴訟到正式開庭來看,時間就已過去了將近一年。

「此前都是質證、舉證階段,離判決還有好長的路要走。」上述威馬負責人表示,而雙方的拉鋸也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儘管目前吉利並未透露威馬侵權的關鍵細節,而為業內所津津樂道的是此前威馬與吉利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以及陸斌、張然、徐煥新等威馬核心團隊主要成員均有過在吉利汽車或沃爾沃汽車任職的經歷。

而在2016年,沈暉也曾在採訪中對媒體表示,威馬汽車擁有核心員工200多名,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以前的同事。

「往往這種情況的形成,只是具備了一個有可能接觸到吉利的核心機密的一個條件,但是遠遠不夠不上一個充分條件,如果離職的人員根本不分管技術類業務,即便曾擔任吉利的高管,也未必能接觸到吉利原有的商業領域最核心的專業技術。」肖才元告訴記者,「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不能夠僅僅以為人才的一種流動,就認為離職員工將僱主的商業秘密帶走。以前在吉利任過職,只能說明他們可能比其他人更有條件,獲取吉利原有的商業秘密,但這個商業秘密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是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的規定的商業秘密,而車型是否涉及抄襲則需要技術專業人才或機構評估。」

「由於目前庭審不公開的情況下,很多資料我們都看不到,也無法做出準確判斷。如果吉利在訴訟中證據準備的很紮實的話,雙方是否握手言和或者和解的主動權將掌握在吉利手中。」肖才元最後表示。

威馬的「多事之秋」

與吉利的「愛恨情仇」尚未落幕,一輛在路邊著火的EX5再次將威馬汽車送上「熱搜」。

9月23日上午,一段長度為4秒的視頻在威馬汽車某車主群中流傳。視頻中,一輛紅色的新能源車在路邊燃起大火,車門大開,黑煙隨風綿延數米。

隨後,威馬官方微博對此事予以回應,確認燃燒車輛為威馬EX5,起火地點位於溫州某公路旁,但也明確表示車輛電池包在事故中未發生起火和爆炸,也並未出現人身事故。

「威馬在第一時間聯繫到車主,並派專業人員趕往現場協助處理。據車主回憶,車內扶手箱和座椅處先開始冒煙,其在開門尋找滅火器過程中,車輛內飾開始燃燒、出現明火併逐漸蔓延,導致整車燃燒。」威馬在其官方回應中表示,目前,威馬正配合消防人員調查事故原因,後續將及時公布。

據了解,這也是威馬量產交付後的首次起火事件。

9月18日,威馬汽車發布了1-8月銷量數據,截止到8月底,企業新車交付量達11,312輛(上險數),8月單月的上險數量為2,175輛。同時,威馬也成為造車新勢力中首個在2019年實現累計交付破萬的企業。

而此時恰巧也是威馬尋求海外D輪融資的關鍵時期。

今年7月1日,威馬汽車CEO沈暉曾表示,公司正在尋求全球投資者的融資,可能會籌集最多達10億美元的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的威馬汽車截至目前已經完成6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為今年3月份由百度領投的30億元C輪融資。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如果D輪融資完成,威馬的總融資金額或將達到300億人民幣。

沈暉曾透露,如果D輪融資順利完成,威馬有可能成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創業大軍中第一家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然而,無論是與吉利曠日持久的對簿公堂,還是突發的燃燒事故,身處「多事之秋」威馬能否妥善應對,都將成為其能否獲得海外資本的關鍵。

相關焦點

  • 網傳理想汽車完成D輪5.5億美元融資 威馬汽車TOP排名跌至第四
    6月24日消息,據晚點LatePost報導,理想汽車即將獲得5.5億美元D輪融資。其中5億美元由美團領投,3000萬美元由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跟投,投後估值為40.5億美元。目前交易正在進行中。理想汽車對此不予置評。
  • 威馬進不了前三強
    根據威馬汽車之前透露,繼2019年3月份的C輪融資後,目前威馬汽車正在推進計劃總額為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4億元)的D輪融資。目前威馬汽車的C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太行產業基金、線性資本等參與投資,累計融得資金為30億元人民幣。據統計,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已累計融資230億元人民幣。
  • 威馬EX5自燃事件頻發,銷量不及蔚來、理想、小鵬,拿什麼上市?
    不過,即便如此,威馬汽車也處理得非常低調——截止目前,威馬汽車官方公眾號、微博都未對車輛連續自燃事件進行聲明、回應。根據威馬汽車的「更換電池」政策,我們很難想像是否威馬汽車其他在售、已售的EX5也存在電池問題。安全性上,我們要打上一個問號。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
  • 吉利與百度共同造車?市值一日飆漲400多億,直追上汽集團
    資本市場方面,港股吉利汽車則在早盤開盤後不斷拉升,股價漲幅最高超過21%達到33.85港元,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市值最高達到3323億港元,較1月7日收盤漲超59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95億元),吉利汽車也因此盤中一度超越上汽集團。
  • 快賠網保險律師講述: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如何分擔舉證責任?
    快賠網維護國人保險合法權益昨天的文章中分享了《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是否會調查事故原因同時進行舉證?》,收到了很多用戶的留言,其中關於舉證責任形式上是如何體現的?舉證的責任又是如何劃分分擔的?本期重點圍繞舉證責任如何分擔進行講述。其實在保險理賠過程中,欠缺的是一個中立機構,因為99%的理賠案子是不需要走法律程序的。今天快賠網擔當的就是這個中立機構的角色。
  • 天價索賠與正當維權背道而馳
    但顧客並不就此罷休,先是提出20萬元的索賠,隨後降至5萬元。現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10月6日澎湃新聞網)   顧客在打包的外賣食品中發現有創可貼,自然怒火中燒,與餐廳理論一番,甚至說些過頭話,也在情理之中。但為此提出高達20萬元的天價索賠,甚至不惜糾集一群人,在餐廳鬧事達4小時之久,就有些過「界」了。這個「界」,即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
  • 【以案釋法】原告黃某某訴被告範某某、被告李某某、被告施某提供...
    【以案釋法】原告黃某某訴被告範某某、被告李某某、被告施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 2020-07-06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民事訴訟舉證責任的裁判規則
    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在當事人之間分配舉證責任是法官裁判的重要內容,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從實質意義層面上說就是法官在訴訟中如何適用法律的問題。截止2020年7月,在無訟網中輸入「舉證責任」(關鍵詞)檢索出民事裁判文書1469095篇,其中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為3787篇。
  • 桑蘭「天價訴訟」背後的故事
    桑蘭「天價訴訟」背後的故事 2011-05-19 11:23 作者:李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年第21期
  • 韓慰安婦受害者索賠案宣判,日方「絕不接受」背後的兩國恩怨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1月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進行一審宣判,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首爾中央法院在判決中表示,日方對待慰安婦的方式是「反人道的犯罪行為」,不適用「國家主權豁免」原則,即國家的行為和財產不受(或免受)他國立法、司法及行政的管轄。「(日本政府)絕不接受。」
  • ...貿易有限公司、成清波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一案 - 新華網廣東頻道
    劉倩與被告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第三人廣東國恆鐵路物資有限公司、天津國恆鐵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國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威誼光通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華生創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鴻源星貿易有限公司、成清波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中兵紅箭(000519)投資者索賠案一審質證、二審開庭
    2020年12月17日全天,長沙中院組織投資者與中兵紅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兵紅箭,證券代碼:000519,以下簡稱中兵紅箭或公司)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系列案的原被告雙方對某機構1出具的損失核定專家意見書進行質證,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胡鵬飛律師代表部分原告投資者、原告方部分律師
  • 9月汽車出行大事件:威馬完成百億D輪融資,億咖通與華為達成合作
    戴姆勒就「排放門」事件達成原則性和解,代價為22億美元 9月15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法庭文件顯示,戴姆勒公司將支付22億美元,解決美國政府柴油車尾氣造假調查和25萬美國車主的索賠。
  • 律師:雙方需要完成其舉證責任來進行裁判
    判決書顯示,原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文中稱:騰訊)訴被告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銷售有限公司(文中稱:老乾媽銷售公司)、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文中合稱:老乾媽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中,騰訊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請求查封、凍結被告兩公司名下價值人民幣1624.06萬元的財產。
  • YY平臺向兩女主播索賠2千萬元違約金 回應:直播時被要求打涉黃...
    繼鬥魚之後,YY平臺也開始向轉投其他平臺的主播們索賠天價違約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獲得的兩份民事訴狀顯示,YY平臺訴稱,小菲、小林(均為化名)通過YY平臺累積的粉絲和直播產生的影響力,在其競爭平臺虎牙直播上獲得收益,訴請法院判兩人分別賠償違約金1290餘萬元、940餘萬元。
  • 中毅達、億晶光電索賠倒計時,大量股民勝訴!
    >2020年6月,上海金融法院對投資者訴上海中毅達股份有限公司(ST毅達,600610/900906)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下達了二審示範判決,結果顯示投資者勝訴。億晶光電判決賠付100%,大部分股民調解獲賠2018年5月3日,億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億晶光電,600537)公告其收到中國證監會寧波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據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億晶光電之所以被罰,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
  • 威馬汽車核心高管接連離職:3萬銷量未獲認可,與王興等「較勁」
    近日,包括36氪等在內的多家媒體報導稱,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首席出行官陸斌已離職。對此,威馬汽車方面表示,「陸斌因個人原因離職,感謝其為威馬汽車發展做出的貢獻。」對於陸斌離職的詳情,威馬汽車方面並未告知,陸斌也暫未公開回應。不過,有分析人士猜測,陸斌出走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被「清理」出團隊,尤其是威馬汽車還曾與吉利汽車產生過官司。
  • 不當得利之債法律、舉證、案例全匯總!
    二、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的舉證責任分配:1.首先應當由不當得利受害人一方舉證證明受益人沒有合法根據的初步證據;2.然後由不當得利受益人一方舉證證明自己受益存在合法根據的反駁證據;3.法院根據雙方舉證證據對是否存在沒有合法根據作出認證。
  • 騰訊訴老乾媽案反轉,專家釋疑法院如何審查財產保全申請
    騰訊訴老乾媽案大反轉。7月1日,貴陽市公安局雙龍分局發布通報稱:有三名犯罪嫌疑人冒充老乾媽公司人員,和騰訊公司籤訂了協議,目前3人因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於是,騰訊一下子從「受害者」,變成了識人不明的「小糊塗」。
  • 廣州發布網購合同糾紛審理白皮書,披露網購糾紛背後暗藏黑灰產業
    已審結816件,其中調解、撤訴545件,佔比66.79%;判決252件,佔比30.88%;裁定駁回起訴18件,佔比2.21%;裁定移送1件,佔比0.12%。 如在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胡某訴姚某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案中,由於案涉雙方並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消費者與經營者關係,因此胡某提出的懲罰性賠償主張未獲法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