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4月24日報導
4月24日,電子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捷配宣布完成A輪近億元融資,元璟資本領投,老股東銀河系創投跟投,執勢資本繼續擔任本輪融資顧問。
繼2019年9月獲得銀河系創投3000萬Pre-A輪融資後,僅僅半年多的時間裡,捷配憑藉自身實力又一次獲得了資本青睞。這表明了儘管2020年經濟形勢不明朗,且又處於資本寒冬的情況下,優質的電子產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依然能獲得資本的垂青。
捷配為何會受到資本的青睞?
據悉,捷配成立於2015年4月,2017年6月從電子元器件撮合型貿易路線轉型為「網際網路+製造業」,並從線路板打樣切入。2019年5月,捷配往平臺化轉型,在行業中率先提出協同工廠概念。
製造業作為立國之本與強國之基,製造業是否健康發展關乎到經濟的全局發展。作為優質的協同智能製造平臺,捷配致力於打造一個電子信息產業協同製造服務生態系統,專注服務於消費電子、通訊設備、工業控制、儀器儀表、智能硬體、物聯網、工業4.0等製造領域企業,為其提供專業的PCB定製、SMT、元器件採購及配單等一站式服務。
捷配將技術與製造業相融合,自主研發智能計價系統、智能排產系統、智能發貨系統等系統,依託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智能匹配、智能排產、智能監測,使工廠充分數位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在技術的助力下,捷配將傳統的7-10天交期縮短至24小時,將單位人均產值提高3倍。
同時,以捷配無極系統為中樞大腦,通過前臺統一接單、分發並實現集產、共享,未來將融合1萬家協同製造工廠,為超過10萬家OEM、ODM電子產業工廠提供又快、又省、又好的供應鏈服務。通過協同製造,提高電子行業生產效率與供應鏈效率,降低交易與生產成本,智能製造系統將賦能中小型製造企業的創新與發展。
當前,中國製造業結構處於調整期,捷配不斷擁抱變化,擁抱技術,擁抱新基建,平臺逐步穩健發展。今年2月,捷配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收穫了業界與廣大用戶的認可。
截至目前,捷配已與1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12萬多家用戶進行了合作,共計提供了超過百萬次服務,其中,已和華為、大疆、東芝、特斯拉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此次捷配獲得的近億元融資金額,對於融資資金的用途,捷配CEO周邦兵表示:該資金將投入到技術研發、供給側供應鏈體系、市場三大塊,未來的製造業,將趨向於區域生態化,再分工後實現再規模化,以「柔性平臺+剛性工廠」的模式,以極速交貨充分滿足個性化需求,這是製造端未來變革的重要發展思路。捷配通過協同製造平臺,打破電子製造業的信息孤島現狀,將行業資源進行深度整合,目標是成為為中小型企業服務的富士康。
元璟資本合伙人陳洪亮表示,新基建大背景下,國內PCB產業將迎來一波新增長,同時產業調整(整體產業帶內遷等)也帶來結構性機會。捷配通過前端系統集單、高自動化工程處理以及後端工廠數位化深度對接,形成PCB行業高效的產業路由,使得前端更為分散及個性化需求與後端整裝供應鏈形成高效連結。捷配高效的一體化數字解決方案,是PCB行業的新支點,極大擴展了供應鏈能力邊界以及靈敏反應,元璟持續看好捷配團隊在未來PCB行業帶來新的突破。
此外,銀河系創投合伙人饒慧鋼表示,捷配今年3月份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其數位化接單與數位化生產體系創造了巨大價值,深度看好創始人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實踐能力,藉助數位化系統連結更多的協同工廠,通過IT信息層與生產控制層的數據融合,大幅度縮短供應鏈交付時間,提高交付效率。
作為捷配最早期的天使輪投資方,中路資本潘金釗表示,堅定看好捷配團隊對電子產業的深刻理解,以及將信息技術等與產業深度結合的能力,捷配團隊在過去幾年間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活力與韌性。製造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但我國的製造業其實還處在大而不夠強的階段,捷配對產業鏈條的重塑和優化,大大提升了產業資源配置效率,希望為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貢獻更多力量。
未來,捷配將繼續以「讓產業更高效,讓生活更美好」為企業使命,以「服務100萬電子工程師!幫助10萬家企業實現更好盈利」為願景,讓更多製造企業融入到電子信息產業協同製造服務生態系統中,通過協同共同實現高效、高質量發展。
此次融資,是捷配的一個新起點,平臺也將迎來全新一輪的發展。捷配將繼續在製造業精耕細作,深入挖掘,與行業同仁們通力協作,共建電子產業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