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參與議論鍾院士和大衣哥時,說明我也是個俗人,俗人嘛,標準也就俗氣,無非名和利。
這世道,有人逐利,得利;有人圖名,得名;有人求名利,名利雙收。
有人外聖內王,有人外聖內商。有人大智若愚,有人大巧若拙。如果層次更高者,還會圖天下不竭之利,求萬古不朽之名。
鍾院士是有貢獻而受國家勳章的人,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所以不好展開作過多評論。
說說大衣哥,朱之文。朱之文越來越火了,他是一個奇人。
這兩年娛樂圈衰了不少,瀰漫著寒冬氣息,很多一二線的明星都已經兩三年沒上過熱搜了,人氣不再啊,但是你看朱之文,一直保持高熱度。
朱之文精明呀,再加上藉助了這幾年小視頻的東風。你看自從小視頻興起以來,從早到晚,那些圍著朱之文和他家狂拍的人有多少?他們有多勤快多認真多準時?
很多普通人都能靠小視頻走紅,何況還是農民歌手朱之文呢?
朱之文憑藉小視頻打敗了一大批靠拍電影或電視劇的大明星,當然這是從熱度和流量方面而言的。
朱之文不離開農村,配合那一堆堆拍攝者,加以運用和炒作,這當然是他的精明之處。
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借農民歌手人設進行炒作,這無疑是事實,也無可厚非,名利場嘛,都是俗人。
近段時間,朱之文在網上保持火爆狀態。張曉磊兩次炮轟他,極有可能是一場炒作,利用十一月份整個月的時間把朱之文的人氣炒爆,然後十二月份一系列後續動作接踵而至。
出書賣書,為新書站臺,年底商演一排排。當然,還有「書法作品」,一個字能賣四五萬塊。普通人寫這樣的字送人沒人要,哪怕倒給錢。這其中就是名利的威力,不扶牆也要服它。
有人酸稱,朱之文全身都是寶,一定要好好挖掘,換成金子銀子。這人氣和實力,不去當演員那就對不住毛爺爺了!
果然,跟著毛爺爺在井岡山鬧革命了,這裝扮嘛,貧苦農民出身的赤衛隊還是毛爺爺的警衛?只不過,這個貧苦農民肥頭大耳,大腹便便,不用跟著毛爺爺吃苦求翻身了吧!
朱之文,應該是當世最成功最富裕的農民了,年收入過千萬,身價好幾億,實現了毛爺爺的讓農民翻身過上好日子的理想。
在這個冬天,我們能感受到大衣哥和鍾院士的春天。
不過,有不少人的思維很奇怪,只能聽讚美吹捧的語言,對批評的話很排斥。
其實,名人或明星,靠人設靠炒作求得名利,難道就不能別人議論幾句,吹捧和讚美時你盡情享受笑納,稍微批評一下就跳起來了?
自古,譽滿天下亦謗滿天下。
有人讚美肯定有人批評,有人吹捧肯定也會有人詆毀,大家都是俗人,你又不是什麼聖人君子。
俗人追逐名利,大割韭菜,難道還不容許別人說兩句?
你耍小聰明玩手段炒作,難道還不允許別人討厭你的炒作?
你費盡心思裝X,難道還不允許別人說你裝X?
身系名利之舟,豈能不遭浪打?
當然,都要有底線,不能突破法律法規這一底線。
各位網友,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