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北京的空氣品質可圈可點。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今年1月至10月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四項汙染物濃度再創歷史新低,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連續兩個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最優,累計優良天數221天,同比增加31天。
10月的北京已進入空氣汙染易發、多發的秋冬季節,因此大氣汙染防治嚴上加嚴,全市繼續聚焦重型柴油車、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揚塵等重點領域,特別抓好汙染過程應急應對,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決不放鬆,推動空氣品質改善。
聚焦重點,深入推進「一微克」行動。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汙,一微克一微克摳、一天一天爭取。對機動車,5月1日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實施以來,累計處罰超標車輛8.7萬輛次,處罰逾期未復檢合格又上路違法行為489起;累計淘汰4.3萬輛國Ⅲ標準汽油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9萬輛。
對揮發性有機物,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汙染企業113家,對62家VOCs重點企業開展「一廠一策」深度治理;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組織開展第四輪「點穴式」專項執法行動,發現涉氣類環境問題31起。
針對揚塵問題,強化揚塵違法行為「閉環管理」,全市通報批評62家企業,對5家企業停止在京投標資格1-5個月;持續對全市平原地區1800餘條道路及房建、交通、水務、園林綠化、拆遷工地及混凝土攪拌站、建築垃圾消納場等作業區域出口兩側開展道路塵負荷走航監測。1月至10月全市降塵量為5.5噸/平方公裡·月,同比下降11.3%。
削峰降速,精準有效做好汙染天氣應對。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堅持「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細化優化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標準,在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對工藝好、評級高、排汙少的企業,實現少停工或不停工,杜絕「一刀切」,從而鼓勵企業加強日常管理和升級改造,不斷提高環保工藝水平,提高評級等次,促進全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針對10月份發生的三次空氣汙染過程,採取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控排汙工序、加強執法檢查、強化宣傳引導等措施,協同周邊地區盡最大努力減少汙染排放,降低汙染積累程度,實現了區域「削峰降速」。
下一步,北京市將結合季節性汙染規律,全面實施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區域協同強化汙染過程應對,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確保圓滿完成「十三五」空氣品質目標任務。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駱倩雯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