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馬來半島⑤|太平:平息之地

2021-01-09 澎湃新聞

太平這座城市的歷史很值得了解,這是馬來西亞第一座以中文命名的城市。源於華人礦工幫派海山幫與義興幫混戰,同時蘇丹的繼承人糾紛導致王權鬥爭,英國人擔心威脅檳城,1874年在邦喀島舉行會議調停,將拉律山腳下華人幫派爭鬥的礦區,用中文重新命名為太平。會議確定了這座城市為霹靂州蘇丹統治,華人各個幫派共有,但海山幫取得相當大的優勢,同時英國派駐參政司維持秩序。

人們提到太平,總會想到旅遊手冊上說的太平有33項馬來西亞第一。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缽努沙彌(D.M.Ponnusamy),他曾在醫院工作,退休之後就在太平走訪老建築進行田野歷史研究,1999年寫了《TAIPING』S MANYFIRSTS》,裡面列舉了56項太平位居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事物,大部分是與英國有關的,少數和印度有關,基本沒有華人的部分(只有廣東會館一處)。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面說的馬來西亞,指的是馬來半島土邦,不包括東馬的砂拉越和沙巴,也不包括前海峽殖民地的馬六甲和檳城。今天人們常說的太平33項第一,是2006年由退休測繪師安華伊薩(Anuar Isa)提交市議會通過的。

在這33項第一中,最重要的一條是,1885年霹靂州修建了一條從太平到文德港(Port Weld),現在叫瓜拉十八丁(Kuala Sepetang)的鐵路。這是馬來西亞最早的鐵路,最初是為了從太平錫礦區向港口運輸礦石修建的。

我到了太平之後,直接坐公交車前往瓜拉十八丁港口,尋找當年那條鐵路的終點站。如今這條鐵路已經沒有了,火車在1960年代停運,1980年鐵路線被拆除,站臺也沒有了。在瓜拉十八丁,只有一塊當年的火車站標誌牌保留了下來,上面記錄了這裡最早的名字「缽威」(PORT WELD),下面的紅磚上寫著「KTM 1885」(Keretapi Tanah Melayu,馬來亞鐵道的意思),是馬來西亞最早的鐵路唯一留存的部分。

瓜拉十八丁鐵道紀念碑標誌。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在瓜拉十八丁西邊靠近海峽的地方有一個小島叫老港,是本地華人最早登陸的地方,上面還有這裡最早的華文學校和天主教堂,可惜我去的時候沒有順路漁船,遊船又太貴了,就沒有去。

在太平市區,最早的火車站已經拆掉了, 1893年修建的第二座火車站變成了一座博物館。關於當年的老街景,可能在1891年修建的市政廳裡保留更多,其院子裡保留了一小段鐵軌,上面還有一節綠色的老式火車車廂。市政廳對面的牆壁上,繪製了當年的火車站站臺的壁畫,還有一塊火車站站臺牌,上面寫著TAIPING,PDG RENGAS(巴當寧仔)-PDK TANJUNG(丹絨加弄)。

太平火車站的牆繪

在市政廳牆壁上還有兩塊牌子,分別是LARUT 1840和TAIPING 1874,LARUT翻譯成拉律,是本地最早的名字,1840年指發現錫礦的年份,從此被開發,1874指的則是邦喀島會議籤訂條約的年份。在市政廳周圍,可以留意門口的黑色路燈,這是1903年從英國進口的,之後就一直在這裡,下面有標誌銘牌。

市政廳隔壁有一棟廢棄的老房子,內部有一些殘存的卡通牆繪,看起來大概是一座幼兒園,外牆牆壁上滿是塗鴉,都是有政治意味的人物,包括穆罕默德·阿里、聖雄甘地、馬哈蒂爾,還有戴V字仇殺隊面具的切·格瓦拉,牆壁上用馬來文寫著「致所有人,記住這些話,如果你覺得不安全,就寫一份遺囑」,感覺像一個嬉皮士聚集點。

太平有很多早期殖民建築,包括1894年建成的政府旅館,現在已是待修繕的危房,感覺已經廢棄了,被圍了起來,從外面能看到牆壁上的名字REST HOUSE。這是太平第一家旅館,太平成為霹靂州首府之後,從海峽殖民地來的旅客就都住在這裡。從政府旅館繼續向西走,會經過1897年修建的拉律馬登司南馬縣屬辦公樓(Larut Matang & Selama Land &District Office),這是一棟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門口的大紅心是其標誌。

廢棄的政府旅館

這附近更有名的建築是愛德華七世學校,是一棟白色牆壁棕色屋頂的二層建築,從外表看起來倒像是一棟豪華的飯店或俱樂部,外牆上寫著「S.K.KING EDWARD VII」。這是馬來西亞第一所英文學校,最早是給那些在太平鋪設鐵路的歐洲工程師的孩子上學辦的。1878年命名為甘文丁英文學校,1883年在太平鎮鎮中心建起中央學校,到了1905年,為了紀念四年前登基的英王愛德華七世,命名為愛德華七世學校。

在太平的33項第一中,還包括最早的英國聖公會教堂-諸聖堂(GEREJA ALL SAINTS),這棟教堂離市中心有點遠,但值得去看一下。

從市區走過去,會先經過一棟白色建築,對著街道的是稜角分明的三層塔樓,這是1906年修建的英國軍官辦公室。這棟白色建築對面就是諸聖堂。諸聖堂建於1883年,有很大一片庭院,教堂建築白色牆壁灰色屋頂,木製外觀,最引人矚目的部分是1911年安裝的彩色玻璃,這些玻璃在二戰中難得被保存了下來。教堂旁邊是一片小型墓地,墓地中埋葬的是早期英國殖民者,多數人死於熱帶疾病,還有一些因沒有退休金無法回國,老死在這裡。

諸聖堂

走回到太平市區,在一個十字路口,我發現了一座醒目的鐘樓,這就是太平大鐘樓。這座鐘樓建於1881年,是為紀念平息拉律戰爭而建,鐘樓是米黃色樓體,有白色拱門、屋簷柱子和窗戶浮雕,尖頂上有一個公雞形的風向標。鐘樓最初是木料建成,後來在1890年用石磚改建。這棟建築還曾作為太平市區警察局,後來又成為消防局,也是馬來半島第一座消防局,現在是旅遊資訊站。

我離開鐘樓前往太平客運站準備離開,路過一片熱鬧的商業區,這裡有一座百年大市場,當地人稱為老巴剎,是馬來西亞第一個市場。市場有兩棟長條形建築,建於1885年,外表是木材建成,褪色的紅漆屋頂。市場旁邊還有一座鐘樓,上面寫著PASAR LAMA 1885,鐘樓是黃色圓柱體,二、三層都有彩色方形玻璃,上面是小燈泡組成的電子鐘錶,不過是壞的。

太平大鐘樓

當地一位商販告訴我,他們在這座老巴剎裡做生意,已經延續了幾代人。建築在老化,有一些危險,他們希望政府可以維修,但政府似乎想讓他們遷出去,把這裡改造成藝術區。

我在市場裡閒逛,商販和顧客,較多是上了年紀的人。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地面水平的關係,這棟建築確實有一點傾斜,恐怕真的有待修繕。

這座大市場還和當地一項很著名的民間活動有關。因為太平被稱為雨城,當地人有賭雨的傳統,這座市場就是人們賭雨的據點,人們在此賭雨滴何時落到市場屋頂上。賭博在馬來西亞是非法的,但賭雨沒有賭具,不會被警察逮捕。根據《星洲日報》的報導,賭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很流行,現在已經幾乎沒有這種活動了。

老巴剎市場

在怡保和太平,我發現了一條線索,就是英國人的幹涉。英國人涉足馬來內陸,是因為擔心華人礦工幫派的內鬥威脅檳城殖民地。那麼檳城殖民地當時是怎樣的狀況呢?在這座曾經真正由英國人治理的城市,這裡被視為華人地位最高的地區,又有怎樣的族群歷史?我的下一站就是檳城。

相關焦點

  • 探訪馬來半島④|怡保:見證紛爭
    鐘樓是紀念被刺殺的英國殖民官員詹姆斯·伯奇,他是霹靂州第一位英國駐紮官,非常不尊重當地習俗,1875年被當地馬來酋長Dota Maharaja lela刺殺,而刺客成了當地的英雄,被當成馬來反抗殖民者的象徵,鐘樓旁邊的街道就是以刺客的名字命名的。鐘樓中間四面畫著壁畫,上面描述的是各個文明的代表人物。
  • 馬來半島的花樣小城
    作為全球知名的度假勝地,馬來西亞美妙的海島、迷人的沙灘、奇異的海底世界,以及陽光、雨林、美食……皆廣為人知,而好奇心促使我想要更多發現這個國度尚不太為人所知的自然與文化秘境,此次6天5夜的行程,我特別避開了那些網紅打卡地,探訪了西馬來西亞的幾個小眾城市。
  •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點歸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1、範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國家(共11國):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東渧汶。   5、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 馬來半島西岸的穿越之旅,一趟文明分娩的回溯
    在託勒密的地圖上,馬來半島有著「黃金半島」之稱。沿著半島西岸,從最頂端的新加坡開始,自南向北,從下往上,一路經過馬六甲、吉隆坡、檳城,最後在泰國邊境、路線的最上方,發現亞羅士打。如果以現代文明的標準而論,這條線路頗像一次文明分娩的回溯。作為起點的新加坡是公認現代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線路彼端的亞羅士打,仍保留著傳統農業文明的樣貌。
  • 在馬來半島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從泰國部分起,越往南華人越多
    在馬來半島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從泰國部分起,越往南華人越多從地理上來講,東南亞是指中印半島(Indochina peninsula也稱印度支那半島,又稱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半島東臨太平洋,酉臨印度洋。往南伸出的馬來半島其實是中印半島的南部。泰國的國土延伸至馬來半島的中部。
  • 馬來貘來啦!
    本報訊 記者從合肥野生動物園獲悉,素有馬來西亞國寶之稱的「馬來貘」將在國慶與合肥市民見面。在經過一系列報批檢疫等手續後,這隻從北京動物園引進的省內第一隻「馬來貘」9月30日抵達合肥,入住野生動物園「馬來貘」園。 「渾身胖乎乎、鼻子尖尖、四肢纖細,和大熊貓一樣只有黑白兩種色調。」
  • 安徽省首隻「馬來貘」國慶將亮相合肥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合肥野生動物園了解到,素有馬來西亞國寶之稱的「馬來貘」國慶將亮相合肥野生動物園。在經過一系列的報批檢疫等手續後,從北京動物園引進的省內第一隻「馬來貘」將於9月30日抵達合肥,入住野生動物園「馬來貘」園。
  • 世界十大半島,誰戰略價值更大?
    印度半島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高山植物約有3萬多個品種。森林的覆蓋率十分可觀,特別是740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佔領土總面積的22%。印度人說,在全球都擔心綠色越來越少時,印度人可以短時間地放寬心。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半島歷來有"動物王國"之稱。半島動物數量大,分布廣,品種多,據統計,有7萬多種。獅子和老虎是印度的國獸,古代是權和威武的象徵。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世界十大半島(下)
    歐洲第二大半島,南歐三大半島之一(與義大利等國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希臘等國所在的巴爾幹半島並稱為南歐三大半島)。面積約58.4萬平方千米,人口5200多萬。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和英屬直布羅陀。   堪察加半島(圖源網絡)   馬來半島   馬來半島亦稱克拉半島、馬六甲半島。屬東南亞的一個狹長半島。
  • 馬來貘引爆南山公園 眾人爭睹國寶風採
    親愛的小編碎碎念:昨天,馬來貘的帖子一發出來,小編在後臺收到好多遊客諮詢馬來貘的相關事宜,看來這呆頭呆腦的馬來貘著實萌到不少人,今天小編就把它的事好好和大家說一說
  • 位於亞洲東南部的世界上最大群島「馬來群島」,分屬於哪些國家?
    比如說我國的群島有舟山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沙群島等,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群島,比如馬來群島、日本群島、西印度群島、玻里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等等。其中馬來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位於亞洲的東南部,介於亞洲和大洋洲之間,東西兩側分別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 90公斤1米74的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在日軍中為何被稱為「巨漢」
    ■山下奉文因為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率部橫掃馬來半島、攻克新加坡要塞而獲得了"馬來之虎"的威名,同時也因為身高達到1米74體重90公斤,而在日軍中獲得了"巨漢"的外號。1941年12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奇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山下奉文率領第25軍很快橫掃馬來半島,並在1942年2月攻克了被英軍號稱為世界第一要塞的新加坡,俘虜超過8萬名大英國協士兵,因此獲得了"馬來之虎"的威名。但是在此之前,山下奉文就因為90公斤1米74的體型在日本人當中"出類拔萃",而在軍中獲得了"巨漢"的外號。
  • 馬來西亞皇室拿督鍾賜財太平紳士
    馬來西亞的皇室拿督斯裡鍾賜財博士太平紳士,197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就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生物系,也是荷蘭大學博士,同時是馬來西亞皇室成員之一。客座教授,博士班教授馬來西亞大學奇石研究客座教授、太平紳士(地方保安官或執法官、民間公證人,以達到某種程度的「共治」局面,調和民族宗教、官商矛盾,謀求社會的穩定的職責。)
  • 一隻馬來貘遭遇車禍,被撞得腿和身體都是傷,還忍著痛走回森林
    據介紹:在Terengganu,這隻馬來貘在穿越馬路時遭車撞,遭遇車禍的馬來貘被撞得不輕,腿和身體都有傷勢,而且滿身是血,但這隻馬來貘畢竟是野生動物,沒有等救援,這隻馬來貘倒在一旁的草叢休息一段時間後,強忍劇痛撐起身子,又起身往路邊的森林走去。
  • 另類神獸之——馬來貘,在哪裡見過呢?
    直到昨天才偶爾發現,這個動物的學名原來叫做馬來貘,下面就隨著小編了解一下馬來貘的故事吧。外形特徵馬來貘(拉丁學名:Tapirus indicus)又叫亞洲貘、印度貘,為中大型哺乳動物,是現存貘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為150
  • 馬來群島的穆斯林︱9-16世紀:自商路而來的信仰
    而15世紀即將開始之前,一場滿者伯夷發起的入侵,改寫整個馬來文化圈——從馬來亞半島到馬來群島——相應的歷史書寫,也將整個群島從原本的「曼陀羅體系」,納入到伊斯蘭文化體系之中。這些人被稱為「華人蘇菲」(Chinese Sunan of Java),Sunan一詞,既有蘇菲教士之意,也有傳教士之稱。
  • 華人遠行的信仰,馬來半島驚現「敦煌」,霹靂州怡保城華人巖洞廟宇群被揭開神秘面紗
    霹靂州是馬來半島的一個州屬,霹靂Perak在馬來語的意思是銀,以前這裡被發現有錫礦,卻誤以為銀,後雖辨認為錫,但"霹靂"州名卻保留至今。霹靂州首府怡保原屬近打縣,1988年升格為市,這是一座華人人口居多的城市,曾見證漳籍華僑、馬來西亞「橡膠大王」李萊生的誕生和事業的起落。
  • 半島都市報 -A10版:新聞周刊-2020年08月31日
    五探南極第五次,他的歸途被疫情阻斷,在美國一困就是5個月作者:新聞    時間:2020年08月31日    來源:半島都市報他,五次探訪南極,兩次到訪北極。不,這是半島都市報58歲記者劉延珉的傳奇經歷。這次南極之行結束,正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爆發。他被「困」在了美國,疫情、遊行,在美國提心弔膽的日子終於在7月19日結束。此時,距他去年出發奔赴南極,已過去了10個月。
  • 半島網VR-720度超高清全媒體融合實驗室上線
    半島網6月5日訊   打開手機,從高空中720度無視覺死角俯瞰青島城市之美;輕點屏幕,在老師的講解下探訪知名國際學校;將實體餐廳「真實還原」到網際網路上,讓消費者足不出門「品嘗」地道青島美食……近日,由半島網技術團隊全力打造的半島網VR-720度超高清全媒體融合實驗室(點擊可觀看
  • 被譽為是非之地的克裡米亞,如今成俄羅斯小眾旅行地,藏多元風情
    一直以來,克裡米亞都是是非之地,第一場現代戰爭就發生在這裡,後來烏克蘭和俄羅斯為了它更是爭得頭破血流,可見克裡米亞對於兩國的重要性。但對於旅行者來說,如今完全可以拋開它曾經是非之地概念,拿著一張俄羅斯的籤證就完全可以來到這片土地,畢竟這裡有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有陽光和沙灘,大海和藍天,有粉紅色的鹽湖,有綠色的林蔭大道,有土黃色的山脈,有醇香的紅酒,當然還有昏黃色的夕陽,組成了克裡米亞的色彩之旅。也難怪很多人將這裡稱為俄羅斯的山海經,山與海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