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對孩子大方點」,育兒師忠告,窮養會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2020-12-17 羊駝媽媽

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窮養兒子,富養女兒。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大部分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儘管方法千奇百怪,但在孩子的消費觀上,都不希望他們鋪張浪費的。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更願意「窮養」,感覺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不會大手大腳,更不會變得虛榮。

可父母這樣一味的「摳門」,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卑微的我:

我是女孩,但並沒有像大家說的那樣被富養長大。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的爸爸媽媽非常節省,儘管那時候全家已經住上了3層小樓,但我的生活好像並不富裕。

而爸爸媽媽給我灌輸的思想也是「家裡很窮,你要懂事,要節省一點」。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很懂事,從來不主動索取什麼,也不願意跟爸爸媽媽提要求,看到同學有零食吃,我也只是在旁邊看著。

如果同學問我想不想吃,就算真的很想吃,想嘗一口,我也會非常「鄙視」的拒絕,滿臉都是「這個東西不好吃」的表情。

後來,我變成爸爸媽媽嘴裡非常懂事的孩子,但是我知道,我並不快樂。

高考的時候,我甚至還為大學學費擔憂,擔心爸爸媽媽拿不出這個錢,更擔心他們不讓去上大學,可最後我才發現,家裡並沒有爸爸媽媽說的那麼「窮」。

知道這件事後,我整個人非常崩因為我的情緒在他們看來都是不重要的,因為我「懂事」,不能有這些負面情緒。

潰,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所以那時的我呈現出兩種極端,一種是高傲的表現我的家其實很有錢,另一種是自卑的知道,爸爸媽媽不會給我花錢。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兒童時期的卑微,成年後是不會隨著時間消失的,還真是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

被窮養過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有育兒師曾說:窮養後的孩子,自卑會刻進骨子裡,父母應該對孩子大方一點。

花錢會愧疚被窮養長大的孩子,儘管家庭條件還不錯,但他們小時候養成的想法已經很難改變。

他們會因為自己的消費變得非常焦慮,會貪圖物質享受,但花錢後的愧疚感又會帶來非常消極的感覺。

這種周而復始的焦慮會讓人的心態越來越差,最終整個人會變得非常消極,變成「低欲望」的人。

被不安好心的人傷害這一點尤其對於女孩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因為父母從來不主動給她買東西,她對很多新鮮事物都會保持好奇心,當生命中突然多了一個願意為她買單的人,她很可能會變得死心塌地。

女生們就是這樣單純,她會認為這就是愛。爸爸媽媽不愛她,所以不給她買,有人愛了,想要的東西自然有人買了。

可對於買東西的人來說,一個物件很可能是不值錢的,女孩就因為好騙,最後就會被傷害。

節省一點的生活本沒有什麼錯,但窮養後孩子們產生的思維模式,父母是無法控制的,而這也是最恐怖的。

窮養的本質應該是杜絕孩子們貪圖享受的想法,不是一毛不拔,也不是以「為你好」的口號傷害孩子,家長可千萬別把孩子「養窮」了。

「窮養」的最佳方式,多數家長還不懂

窮養孩子,並不是拒絕他的所有要求,也不是一毛不拔,變得非常摳門,富養孩子,也不是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因為任何事都是有兩面性的。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窮養」並不只是經濟上的貧窮,好的教育,應該讓孩子學會發洩情緒,要勇敢的說出自己的願望。

家長不必刻意強調生活中的苦,有些事孩子需要親身經歷,他們才能明白爸爸媽媽的苦,但不要將這種「苦」強加給孩子們。

當孩子有需求時,家長可以視情況而定如果他們需要一雙1000塊的鞋,而爸爸媽媽每月工資加起來才只有5000元,這時候只需要向孩子說明實際情況,相信他們會理解父母的。

用家裡的真實情況代替一口回絕,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其實他們很好商量,只是多數父母用錯了方法。

鼓勵孩子為某件事而努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體會通過真實勞動而獲得的成果,他們會更開心,也更有信心。

當孩子希望得到滿足時,家長要鼓勵他們為自己做出努力,讓他們知道,任何事通過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獲取的。

適當培養吃苦精神窮養是經濟上的窮養,精神上的富養,讓孩子適當吃苦,既可以鍛鍊他們的毅力,又能讓他們對父母的苦感同身受,對孩子的精神幫助非常大。

過程中家長不要幫忙,要明白有些事只有讓孩子親身經歷,他們才能明白其中的奧義,小孩子吃點虧沒什麼,如果長大後還不明白一些道理,更容易吃大虧。

窮養孩子本身沒有問題,當如果家長都無法理解窮養的本質,對孩子大概率會留下陰影。

所以,家長要明白窮養不只是經濟上的窮養,也不是讓孩子放棄自己的欲望,而是通過精神上的「窮養」,讓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能,這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有意義的。

今日話題:你會窮養孩子嗎?

相關焦點

  • 「窮養」孩子也要有度,父母不正確的養育,只能養出「自卑娃」
    「窮養」孩子要有度,父母不正確的窮養,會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小趙就是一直在窮養兒子,在小趙的「努力」之下,兒子成長的確實是非常「懂事」,從來不亂花錢不說,有時候還會給爸爸媽媽省錢,在買一些必需品的時候,會挑選價格更便宜一些的。
  • 被錯誤「窮養」的男孩,長大會變成什麼樣?遵循4點孩子更優秀
    人們都說窮養兒富養女,所以在很多家有兒子的家庭中,父母更加傾向於窮養的教育方式。不過雖然說是窮養,但是也有很多父母僅僅把窮養的理念局限於物質面上的不滿足,似乎窮養等同於不給孩子花錢。事實上,窮養的概念並非如此,在孩子物質滿足上過分地「摳搜」,反而有可能會妨礙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 經常給孩子灌輸這種觀念,會讓孩子窮到骨子裡,錢包空、心理卑!
    於是,在許多孩子身上體現了「歪曲」的一面。父母窮養出來的孩子,窮到骨子裡!錢包空!心理卑!小凡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小凡的父母在很小的時候就告訴小凡,「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一定要省吃儉用」。想起父母的叮嚀,想到這些年的省吃儉用,不敢對父母說,也無法短時間內湊齊巨額學費,一時間難以承受巨大壓力的小凡,最終在一座高樓上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要問「窮養」後遺症是什麼?錢包空!心理卑!
  • 被物質「窮養」的男孩長大後什麼樣?父母遵循四點,才是養兒真諦
    「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尤其是男孩,將來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如果被正確窮養,則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反之,則是傷害明顯,後遺症如影隨形。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莉莉的老公就是典型的被父母用物質窮養長大的男孩,他從小就被告知花錢要節儉,正如莉莉婆婆一樣,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 男孩就一定要「窮養」嗎?這3個地方「富養」兒子,長大後更出色
    大家都說"窮養男孩,富養女孩",認為男孩子窮養才能讓他懂得勤儉、不隨意揮霍等,女孩子富養會讓她更有幸福感、更懂得愛惜自己。這些育兒觀念的確很有道理,但男孩就一定得"窮養"嗎?答案是不一定。事實證明,男孩子也需要富養,特別是這3個方面的"富養",能讓男孩子變得更加出色,長大後也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別對你孩子太小氣」,專家:孩子會自卑終身,長大想翻身都難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自卑呢?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太小氣」了。說到父母對孩子小氣,有很多家長會表示:大人怎麼可能對孩子小氣呢,都是吃什麼買什麼東西先想著孩子。而相比較於其他的同齡人而言,她的這種自卑似乎已經是刻進了骨子裡,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和一路走來的生活,感慨道:「父母的小氣真的是會對孩子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壓力,我更希望我的下一代不需要為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低頭,我要努力掙錢讓我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 父母的四種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自卑,父母要警覺
    父母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自己對孩子教育的缺失,而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無異於是毀了孩子的一生。正如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說: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父母的四種不當教養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
  • 月薪3000塊,給孩子買雙鞋卻要1000多,父母的窮精緻到底多可怕?
    追求精緻沒有錯,而像琳琳寶媽這種窮精緻的父母,真的就能教育好孩子嗎?能讓自己和孩子生活的都有底氣嗎?其實,父母靠窮精緻養育出來的孩子,還不如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教養,這對孩子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 養育孩子選擇窮養對、還是選擇富養好!本質區別又是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為人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望兒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共同的期許!那為什麼同樣是孩子,不同家庭培養出來的效果會有所不同,收穫的人生也不盡相同呢?窮養或富養的本質區別不論對孩子採用窮養還是富養,其目的都是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前程。但前提是,要理解其真正的含義。很多家長整日忙於工作,為的就是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加越的環境,為了孩子是拼盡全力。
  • 都說男孩該「窮養」,不過這3個方面可別含糊,否則孩子肯定自卑
    關於育兒方法,流傳最多的就是"窮養兒子富養女",這種育兒方法,很多人都只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了,對於裡面深層次的含義,有的家長卻沒有理解到位,就像是男孩兒,說是要窮養,有的家長就真的是這樣,用最低的標準去養育孩子,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
  • 李湘富養女兒被吐槽,再看如今的王詩齡現狀,網友:誰不想要?
    富養女兒比較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但是如今看來,富養女兒真的是一件對孩子有利的事情,富養出來的女兒,不僅自信,而且有氣質。但是很多人對富養女兒有著偏見,是認為富養女兒就是一味的為孩子花錢,其實很多父母都走入了誤區。 富養女兒不僅體現在金錢物質得富有,更多的是注意培養孩子在精神方面的滿足和豐富。
  • 窮養男孩更好?被養窮的機率更大,這個小男孩,懂事得讓人心疼
    不敢開口要想要的玩具,也不敢買喜歡的學習設備。他只是一個剛上小學的6歲男孩。節儉是好事,但問題是過度的窮養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缺失感。表面上看,他們似乎很懂事,守規矩,非常聽家長的話。窮人表面上缺錢,但本質上缺乏觀念,缺乏命運的選擇,骨子裡缺少知識,事業上缺乏毅力,行動上缺乏改變。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窮人很難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因此,父母不能過度的窮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不提倡給孩子穿名牌、吃山珍海味的想法,但還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一些物質上的滿足。
  • 孩子為什麼要富養,尤其是精神上?
    談到富養,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多花錢,吃好、穿好、教育好,尤其是女孩子。這樣的「富養」真的好嗎?其實,一個家庭窮與富不是關鍵,關鍵是孩子在「養」的過程中伴隨的價值觀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精神上的富養。確實,精神上的富養對孩子成長極其重要,也能給孩子內心世界獨立富足。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富養」自己的孩子呢?不妨從這幾方面入手。
  • 父母不管多累,都不能把負能量傳給孩子,會讓他一生自卑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教育孩子,不僅僅在於把孩子健康平安地養大,更要為孩子建立一個健全的人格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千萬不要把負能量傳給孩子。
  • 「在學校不要打籃球,不然又要多吃饃」,媽媽的「窮養」讓我迷失
    文|90媽媽(一名兩個孩子媽媽,高級幼兒老師,個人原創,歡迎轉發關注)「窮養兒子,富養女」也許只能是現在人的選擇,在以前男孩女孩基本都要窮養,哪有什麼選擇。「在學校別打籃球,不然又要多饃」,這句媽媽的諄諄教誨,十多年後我依然記得清晰。
  • 富養不靠譜,窮養就靠譜嗎?李玫瑾簡單7個字道出養孩子的精髓
    李玫瑾教授一句「富養孩子窮養心」,簡單七個字,道出了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的精髓。 長時間物質的不能滿足,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缺乏自信心會影響孩子的氣質,除此之外長期物質上的缺乏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重視物質,追求物質,導致孩子的社交圈變小
  • 砸鍋賣鐵也要孩子出國!父母為了「面子」,砸錢養孩子有錯嗎?
    教育孩子不是簡單能用「窮養與富養」所涵蓋的,窮養不是忽視,富養不是溺愛,一切與愛無關的教養都是演戲。意志上的窮養,會讓孩子更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而精神上的富養,則會讓孩子擁有努力生活的動力。父母卑微到沒有底線,孩子就敢囂張到無法無天,父母百依百順的愛,助長了孩子對親情毫無底線的無視。知乎上,有一位網友吐槽自己10歲的侄子對其父母赤裸裸的嫌棄,引起了熱議。
  • 孩子自卑自閉,往往有這四點特徵,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有句話說,自信樂觀的孩子,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人生的路途會更加坦蕩。然而,當代社會很多孩子在偷偷自卑自閉,父母卻並未察覺,只是以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殊不知,父母的不察覺和不作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艱難前行。
  • 大S女兒「富養」和小S女兒「窮養」到底有啥不同,多年後差距明顯
    同時也有一些家長認為「窮養」要好過於「富養」,畢竟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身體力行地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體諒到父母的辛苦與不易。 這不僅提高了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還可以讓她們變得更加自信。 這樣的孩子學習能力強,步入到社會都是非常出眾。 同時,從小都是「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對孩子並不是一件完全的好事。
  • 「養不起為什麼還生我」,對孩子哭窮的家長,網友:害娃不淺
    很多父母總是告訴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出人頭地,但為什麼這些家長卻沒有好好學習,卻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們說的話其實就不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