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孩子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嘗試和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更多地接收到語言的信號,但其實兒歌也可以成為幫助孩子打開語言世界的鑰匙。
朗朗上口的兒歌作用可不小,當孩子開始學會說話後,兒歌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更多的詞彙,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兒歌並不會失去價值。
被忽略的兒童啟蒙教育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不同時代下的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回憶,雖然現在孩子們的「潮流」我們不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自我認知下好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下一代。
對於80、90後來說,《黑貓警長》算是比較經典的動畫片,而《黑貓警長》的兒歌同樣伴隨著一代80、90後長大,帶著模糊的記憶感將這首兒歌或唱或播放給孩子聽,若孩子喜歡自是最好,這樣親子之間的感情羈絆無形中又多了一道。
慢慢長大的孩子會開始進入符號遊戲階段,根據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4歲的孩子會出現這一趨向,用象徵的方式反映周圍的現實,或看到的畫面。
這階段孩子會熱衷於角色扮演遊戲,簡單的說就是女孩玩過家家,男孩喜歡扮演動畫片裡的英雄人物,4-5歲的「小奧特曼」為什麼這麼多,其實也和孩子的認知發展有關。
拿黑貓警長來說,孩子聽到兒歌就會自信在腦中形成形象,通過歌詞、歌曲旋律來契合孩子模仿扮演的心理,這樣孩子就會樂於去模仿,去對歌曲以及動畫片進行了解。作為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通過兒歌來拓展孩子的認知作用往往被人忽略了。
一首兒歌能給孩子帶來哪些收穫
1. 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拓展詞彙量
還是以《黑貓警長》為例,一首不長的兒歌中包含32個詞彙,其中名詞13個,動詞12個,形容詞7個,隨著對兒歌的掌握,孩子首先能被動習得這些詞語,這樣在生活中聽到的話就會引發思考,進一步探索詞語的具體含義。
熟悉兒歌中的歌詞最開始未必能完全理解歌曲中歌詞的含義,但以興趣為引導的教育有一個好處在於,孩子會主動去了解、學習和掌握自己存在困惑的內容,兒歌就是其中的一種。
對歌詞不理解很簡單,通過動畫,或在家長的幫助下聯繫實際,在兒歌中出現較為淺顯的內容很容易掌握,孩子吸收知識、拓展詞彙並不會覺得困難。
2. 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認知
以上提到的,孩子來到四歲左右會有模仿行為,當孩子內心出現了一個可以模仿的形象的時候,這些形象對孩子施加的影響深刻,積極的形象能賦予孩子更好的行為或思想引導。
比如孩子喜歡《黑貓警長》,在生活中就會把這一卡通形象套入自己的模仿行為中,對此家長大可以進行善意的引導。
把「警察」這一形象以及其具備的優秀品質,社會責任等給孩子進行灌輸,早期孩子的認知或不足以理解更全面的內容,但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隨著孩子的認知提升,這份思想的播種會看到效果。
兒歌中的教育意義
1. 開啟孩子語言世界的一扇窗
與繪本讀物等不同,兒歌的易得性優勢明顯,在陪伴孩子的多個場景都可以進行,而相比之下閱讀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孩子需要靜下心來才能讀進內容。
兒歌不同,不管是媽媽親自唱給孩子聽,亦或是進行音樂播放,孩子可以通過被動接受產生印象,和動畫片不同的是,通過聽覺接受的內容能夠在孩子腦海中產生畫面感,是信息被動接收和主動思維活動的結合。
此外朗朗上口、旋律簡單等也都是兒歌的優勢,一首簡單的歌更能被認知剛剛發育階段的孩子所接受。
而即使在孩子認知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孩子依舊能夠通過歌曲的旋律來感受歌曲傳達的情緒,這也是兒歌用以情感傳遞的窗口。
2. 建立親子間的聯繫
音樂的力量其實可以貫穿人的一生,在孩子尚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一些準媽媽們就會給孩子進行胎教,聽舒緩的旋律,媽媽在音樂中放鬆自己的精神,而肚子裡的寶寶也能感受到外部的旋律。
到了孩子開始咿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大可以和孩子「同步」更新兒歌曲庫,這樣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兒歌,進行互動,親子關係中多一些平等的感情羈絆。
會讓這份關係變得更牢固而彌足珍貴。通過唱兒歌,唱兒歌給孩子聽,得到收穫的不僅僅是孩子,其實家長在此過程中也會有感悟,感受到為人母的快樂。
3. 幫助孩子散發想像力,學會情緒表達
音樂往往充滿情緒的力量,當然在兒歌中大多還是以歡快和成長等積極的情緒為主,在兒歌中孩子們也能收穫快樂,通過兒歌看到不同的世界。
兒歌之所以能夠讓孩子容易接受並理解內容,原因在於:歌詞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結構簡單,內容易於理解;通俗上口,節奏生動;內容短小,情景感強烈。
富有童趣是兒歌的基礎,這樣孩子才能主動愛上兒歌,而簡單易學的屬性便於孩子記憶並掌握,通過富有情景感的內容。
孩子的腦海中也會生出相對應的畫面,更有真實感,比起深澀晦奧的歌詞,孩子的認知需要和音樂內容同步,這樣有助於孩子從音樂中體會到歌曲情緒。
父母該如何做,發揮兒歌的作用
兒歌也有分階段,隨著孩子的認知、對語言掌握的逐步加深,兒歌其實也有難度提升,對初期語言發育不成熟的孩子來說。
簡單歌詞,簡單旋律和對簡單事物描繪的歌曲比較合適,有助於理解的話,和動畫片配套的歌曲就不錯,比如《黑貓警長》、《藍精靈》都屬於這類。
在兒歌薰陶中,也要注重加強孩子的參與感,激發主動性,唱歌其實可以小小地觸動孩子的表現欲,有表現欲不是壞事,讓孩子表現出更大的主動性,予以客觀的鼓勵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塑造健康樂觀的人格。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