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2020-12-23 百家號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

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海上謠

唐代:李商隱

桂水寒於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 龍堂寬,曉出揲雲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雲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本詩作於大中元年秋,作者在詩中揭露求仙的虛妄。唐武宗服仙丹死後,宣宗即位,重蹈武宗之轍,受三洞法籙于衡山道士劉玄靜,詩人對此自然感到失望和憤懣。

前四句大意是,桂海的水比江水還要寒冷,玉兔也在秋寒中無聲幽咽。我來到海底神山尋覓仙人,只見凋落的香桃有如瘦骨。作者以此說明,很多人費盡心機尋求仙藥,終無所得。

桂水,即桂海,是南海的別稱。玉兔,指神話傳說月中有玉兔搞藥,又有桂樹。這句是作者由桂而聯想到月,抒發詩人對秋意蕭瑟的惆悵之情。

「海底」句化用典故,據《漢書》記載,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諸仙境之仙人的不死之藥。未到時,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中。香桃,即蟠桃,指不死之藥。

《拾遺記》載,西王母曾將萬歲冰送給周穆王,東方朔也曾三次偷取西王母的蟠桃。作者用這些典故表示求仙可望而不可即,也為下文伏筆。

中間四句寫海中仙境的荒寒,並非樂土。紫鸞被凍得不肯起舞,翅膀上積滿了蓬山的冰雪。只好暫借寬闊的龍宮居住,晨起時梳弄如雲般的頭髮。

紫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喜則鳴舞。蓬山,仙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龍堂,指海龍王的殿堂。作者於詩中用此,當暗指宮延。

末四句大意是,還剩有劉郎求仙的舊香炷,不多久便見茂陵長滿墓樹。哎,他的龍子龍孫,早已靜臥於荒野秋煙;上元真經的小字,如同粒粒蠶子在僵眠。義山態度鮮明地指出,求仙的漢武帝及其子孫後裔都不免一死,仙籍純屬廢物。

揲(shé),古人用數點蓍草莖的佔卜方法來卜卦。雲發,指年輕時如雲般濃密的頭髮,古人常以發的疏密來表示年紀的老少。揲發 是唯恐發疏老去。劉郎,這裡指漢武帝劉徹。茂陵,是漢武帝的墓。在今陝西西安西。帖帖,安靜帖服的樣子。

世事滄桑,多少年以後,人們看到上元夫人投給武帝的真經秘訣,只不過是一些像蠶書一樣的遺蹟,空留於人間,而那些對於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則全無用處。

這首詩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意學習中唐詩人李賀的樂府詩,是一首典型的「長吉體」。新奇瑰異的語言,幽渺神秘的意境,託寓隱約,恍惚迷離,勝似李賀。

李義山不僅詩歌自成一體,而且善於學習和借鑑前人的優秀傳統,所以他的才華並非天生,也是後天的不斷堅持和努力!

相關焦點

  • 蘇軾模仿李商隱寫下一首小詩,盡顯豁達本色
    此詩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曾經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千家詩》也選錄了這首七絕,因為這首詩語言意境優美,且通俗易懂,含義深刻。 詩的首句是寫海棠花春天的場景,嫋嫋的東風拂過海棠,像是一張柔軟的玉手,拂過了花朵,在月光的照耀下,花瓣泛著點點華美的光澤,令人沉醉。霧氣氤氳,迷濛繚繞之下,明月悄悄的移動,逐漸到了長廊的那一頭,沒有了月光的照耀,海棠花頓時失去的光澤和色彩。
  • 感慨人生無常,李商隱、杜牧各寫下一首詩,這次李商隱輸了!
    李商隱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因為牛李黨爭遭排擠,終身潦倒,杜牧為宰相杜佑之孫,中進士後在朝為官,生活優渥,放蕩不羈。用現代名詞形容,李商隱是「窮屌絲」,杜牧是「官N代」。生活背景不同,兩人的詩作風格截然不同,李商隱詩作風格穠麗,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廣為流傳;杜牧詩風俊雅清麗,獨樹一幟。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深遠,更有難以言傳的朦朧之美
    可是從此以後,李商隱就陷入了難以自拔的牛李之爭的漩渦之中。仕途失意也許並不是最痛苦的事情,不被人理解和信任,也不是壓倒李商隱的最後一根稻草。妻子的過早離開,終於讓李商隱痛苦萬分。他從異鄉急切地趕回家,睹物思人,他百感交集,既感到悲哀,更覺得有愧。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在新婚之夜的時候,李商隱寫下了這首《無題》,二人婚後的生活很融洽,也很幸福,後來李商隱擔任了很多的職位,像是幕僚、太平軍幕,判官等等。李商隱在官場生活中,其實是很困頓的,他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即便是李商隱後來外地任職,二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也有部分詩歌卻過於隱晦迷離,令人難於索解。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其中有兩句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凡受過教育的國人都讀過,背後,對這兩句詩都耳熟能詳。
  • 歌行體,少年綺懷詩言志,繼承李商隱,傳薪黃景仁
    江湖流傳「為詩不知梅雪宜,就算會詩也枉然」。大家好我就是那個梅雪宜。前兩回我們講了「梅雪宜」的來歷,談到離騷一脈中美好理想的追尋與寄託,當時我們提到了黃景仁,認為他也是一個「梅雪」詩人。而我梅雪宜的《情詩三百首》特別是「梅花詩」其意境得黃景仁者頗多。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黃景仁的一首名篇。
  • 貪汙腐敗之風盛行,李商隱用雞寫了一首詩,罵了那些貪官
    李商隱就曾寫了一首詩,把那些貪官汙吏罵得狗血淋頭。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他所生活的唐朝,已經開始沒落了。中進士後,他踏上了官場,然而因為捲入「牛李黨爭」備受排擠,一生不得志,最終病逝在鄭州。在世人的印象中,李商隱是整個唐朝為數不多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很有個人特點。他善長寫無題詩和愛情詩,寫得優美動人、纏綿悱惻,廣為流傳。
  • 李商隱很有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包含一個數字,寫了女子成長經歷
    李商隱的無題詩每一首都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往往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有著淡淡的憂愁,特別是描寫愛情,更是深入人心,寫得極為傷感,讀來讓人肝腸寸斷。不過有一些作品又是很有趣,例如這首《無題·八歲偷照鏡》,那就是一首很比較獨特的作品,整首詩歡快活潑,又充滿了一絲憂愁,詩人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一個少女從8歲到15歲的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很細緻描寫,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首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從《詩經》和《楚辭》中汲取營養,很多抒情詩包含了對客觀現實的深刻剖析和批判精神。同時義山的詩歌也極富想像,意境超拔瑰麗,還經常運用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精神。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李商隱最悲觀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世人卻說:滿滿負能量
    李商隱思想境界開闊,文筆比較獨特,愛情詩是他的拿手絕活,擅長用蒙太奇的手法創作《無題》,尤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最為知名。若把唐詩也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以李商隱寫詩的特點,肯定屬於婉約派。無論是寫景抒情,還是直抒胸臆,像李白這種大咖,都不會繞著彎子寫,即使不能讓人一目了然,讀幾遍後也就可以明白所言何意。
  • 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驚豔多年,清代文人模仿一首,揚名文壇
    《唐詩三百首》共收錄了李白的27首詩,李商隱的22首。看起來少了5首,但是李白的詩作流傳下來的達千首,可李商隱只有600首,也就是說論入選率,李商隱遠勝李白,可見後世文人對他的推崇。李商隱的詩寫得朦朧絕美,頗有自己的風格,所以很難模仿,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個千古名句大家應該聽說過,他出自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李商隱任職的地方實際上是綿陽三臺縣,從西安出發火車時間和到成都差不多,駕車更快一些,但沒有直達的飛機。)可在李商隱那個時候,這首詩裡相隔的確實是萬水千山。因為路很長,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對話。因為詩很短,所以每個字都具備著直接敲動心弦的能力。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李商隱為韓愈鳴不平寫下一首詩,被後世譽為才華高到無所不能!
    李商隱推崇韓碑,贊同韓愈的消藩主張,認為小人挾一時私怨而倒碑是一出鬧劇,不能改變公道自在人心,於是便寫下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韓碑唐代: 李商隱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改《清廟》《生民》詩。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聖功書之碑。碑高三丈字如鬥,負以靈鰲蟠以螭。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 「閬苑瑤臺歲月長,一歸華表好增傷」|徐夤這首詩是否屬於西崑體
    李商隱的詩歌影響久遠,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後,宋初的楊億、劉筠、錢惟演等人一眾詩人師法李商隱,創《西崑酬唱集》,被稱「西崑派」,所以後世才有人稱李商隱為西崑。西崑派詩作大抵音律諧美,詞採精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然而諸多西崑體作者多是上流社會之人,詩作鮮有反映現實內容的作品,再加上他們一味模仿李商隱,有其形無其神,有一定的片面性。
  • 封面專訪丨跟李商隱學詩,向唐詩致敬!龔學敏將100首古體詩「翻譯...
    2019年夏季,酷熱浮躁的氛圍中,他開始集中閱讀李商隱。先是傳記,後是不同版本的詩集。耐嚼耐品的李商隱詩作,慢慢帶他潛入一個很深的詩的境界。這個境界清涼,美好。龔學敏就想,李商隱的詩比較晦澀,難懂,「能不能用一種易懂的方式,把李商隱這種詩的境界承接下來,用現在的讀者容易接受得到的白話文,重新表達出來。
  • 16歲的李商隱寫下平生得意之作,句句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晚年還寫下了《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一詩,以此來紀念那段戀情。李商隱也是非常感激,在這一年他接連為世人貢獻了許多的優美名篇,其中要以這首《細雨》最為大家所熟知,整首詩意境唯美,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每一句都寫出了新意。16歲的少年李商隱初到令狐楚府中,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這讓詩人有感而發,於是創作了這麼一首唯美的詠雨名篇,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巧妙,通篇每一句都是在寫雨,可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 才華橫溢的李商隱,一直被小人排擠,氣憤的他寫下了一首諷刺詩!
    由於李商隱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這也使得他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一直是被人排擠,所以他儘管通過了科舉考試,但是後來的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始終是沒能通過,這也使得他痛苦不已,最終只選擇去到外地擔任幕僚,所以他一輩子,只不過擔任了一個小小的幕僚,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 李商隱的一首「雞」詩,雖然冷門,卻極盡辛辣犀利之能
    今天狗子向大家推薦一首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詠雞詩——《賦得雞》:賦得雞唐·李商隱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可要五更驚曉夢,不辭風雪為陽烏。眾所周知,李商隱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追求美的詩人,其詩以語言纖豔儂麗、詩意朦朧迷離著稱,他的愛情詩、無題詩讀來纏綿悱惻令人沉迷,確實將詩意美發揮到了極致。偏偏這首《賦得雞》是個例外,此詩不僅毫無「美感」,而且風格犀利辛辣,極盡諷刺之能。這首詩中前兩句「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描繪一些鬥雞不事本職工作卻專職好勇鬥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