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第一集請點這裡
與拉快遞的李師傅和馬師傅分開後,我在昆明暫作休整,並通過微信卡友圈聯絡到了卡友姜師傅,故事相同之處在於我依舊是講述一個普通卡車司機的日常,不同的地方則是在這裡我將為大家呈現一個綠通司機如何在88小時跑4500公裡的玩兒命之旅。
● 昆明至新疆 搭車出行前的一些瑣碎
由於近段時間雲南至新疆的香蕉運費價格較高,這也使得此前在寮國拉香蕉的姜師傅決定返回國內。一來可以藉機多掙些,二來也得以有機會與闊別已久的家人團聚。
與姜師傅約好,他從金平裝完香蕉與我在昆明的兩面寺收費站匯合。
接到姜師傅的電話時我正在賓館碼字,他已經在金平裝完香蕉,距昆明還有百餘公裡,我匆忙收拾好東西、退房……坐上計程車直奔卡友姜師傅途經的高速口。
早年間在昆明生活過近四年,對昆明印象一直不賴,結果這次臨別時,讓計程車司機著實噁心了一把。
當我說要去兩面寺收費站時,出租司機就開始各種抱怨,諸如十一國慶期間會堵車,上高速會產生過路費,回程拉不到乘客不划算。我當時為趕時間,只能和顏悅色與他講我坐車你打表咱們這叫買賣,如果實在感到為難,我可以選擇換臺車。
司機沉默不語,結果也比較喜聞樂見,我被繞路了,而且是繞了很大的一圈兒路。我當時真的很想與之理論,怎奈要趕時間,約好的姜師傅眼看就到,忍痛被宰一刀,只能認慫給錢走人。
● 一個人一輛車 卡友姜師傅的遊擊生活
說話間,姜師傅已到達兩面寺收費站,由於道路限行,為拉上我姜師傅多繞了近20公裡的路程。
上車後發現,駕駛室內只有他一人,這不免讓我感到些許意外,從大西南跑到大西北,貫穿全國的路程只有他一個人,除了佩服之外多少還有對其身體能否熬得住有所擔心。
在隨後的談話中了解到姜師傅之前曾在北京開過幾年的工程車輛,後來又回到老家河南給老鄉開半掛。當過職業司機的人多少都應該有所了解,給別人打工也就意味著在很多方面需要遷就、隱忍,其中的酸楚只有打工者本人才能體會。
今年的年初,與家人商量後,姜師傅決定買一輛半掛車為自己打工。車輛目前已經運營6個多月,無論是之前跑青藏線,還是後來出國拉香蕉,都是他一人開車,這樣單人單車的日子他早已習慣。
由於近兩年的市場行情實在不盡如人意,所以買車後選擇自己一人開車,這樣便省去了僱傭司機的費用。但對他而言,工作強度也就增加了一倍。像中國眾多個體散戶一樣,在身體健康和掙錢養家這道選擇題上他選擇了後者。
● 苦逼綠通 4500公裡的貼地飛行
因此次從雲南昆明送往新疆庫爾勒的香蕉屬於綠通的範疇,客戶為第一時間搶佔新疆香蕉市場對時效依舊要求嚴苛,4500公裡給了96個小時。
對於配有兩個司機的車輛這點兒時間都略顯不足,而姜師傅卻選擇一人扛下這單生意,這也是我所接觸過最為拼命的司機,沒有之一。
按照姜師傅的計劃半夜從金平出發,到昆明載上我,再沿崑曲高速直奔昭通方向前行,今晚無論如何也要過四川遂寧。
我在手機地圖上大致看了一下,今天至少還有近900公裡的路要跑。
跑過雲南高速的卡友們都應當有所了解,特殊的地質結構造就了特色的雲南高速,橋隧相連比比皆是,動則十幾公裡、幾十公裡的長下坡更是無處不在。
為趕時間,一路上除較大的爬坡路段影響車速,其餘路段幾乎都是按著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在跑。
● 日行三千裡 緊張與疲憊同在
拉綠通最大好處莫過於高速公路通行免費,也就意味著司機不用像拉普貨那樣選擇走底道節省費用。
然而,對於拉綠通的司機來說,既要防止所載貨物因淋雨而造成的貨損,還要提防因遮蓋太嚴造成貨物發黴變質。因此,加蓋雨布和解開雨布就成了車到服務區的額外體力活動。
4500公裡的路程給96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意味著每天至少要跑1200公裡。除此之外,為了多搶一些因堵車以及路上進服務區而損失的時間,一天跑1500公裡是最為保守的辦法。
一天跑1500公裡是什麼概念呢?姜師傅從早上七點開始摸方向盤直至半夜三點多鐘,除進服務區吃飯、加油外一天20個小時都在開車。四天的時間裡總共睡眠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
這便是一個普通散戶綠通司機的日常,所有的時間都在路上。在車輛行駛在隴南佛崖服務區時,不經意間發現右方向輪有嚴重吃胎的現象。
作為綠通車輛車速較快,如不把問題輪胎及時換掉,對車輛來說具有極大的隱患。姜師傅也表示車到新疆後便會把兩個前輪換掉,順帶再換一對鋁合金輪圈,觀察吃胎現象是否會得到改善。
● 與死神擦肩 行車上路馬虎不得
當車保持90公裡的時速行駛在甘肅天水附近時,我在副駕駛位置聽到輪胎傳來的異響,起初誤以為是輪胎壓到邊線傳遞的聲音,但當車輪離開邊線,聲音依然存在。
姜師傅也感覺到車輛的方向有點兒向右側傾斜,於是讓我放下右側車窗玻璃觀察究竟是什麼原因。當我落下車窗,發現輪胎已經起包,便急忙喊姜師傅停車。
姜師傅降低車速,想著把車對付開到服務區,但就在此時,聽到"撲"的一個聲響,車瞬間向右側傾斜,方向也變的難易控制,好在當時已從時速90公裡降至50公裡,破碎的輪胎在與地面摩擦了近百米後終於停下。
為避免造成二次事故,姜師傅與我分別拿著三角牌和紅色的機油桶奔向車後,在車輛後方放置警示標識。
當再返回車旁時發現,在我們停車的地方是落差十幾米乾涸的河床。
如果不是因為發現的及時,如果不是在當時降低了車速,後果簡直不敢想像。
在高速公路護欄上尋覓到高速救援的廣告,打電話過去,對方只用20分便趕到現場。卸舊輪胎換新輪胎一氣呵成,300元的救援費加上一條五線雜牌輪胎共計1600元。
● 驚魂過後 過個充滿意義的生日
天色漸晚,此時車輛行駛在蘭州附近遭遇了近兩個小時的堵車,加上之前更換輪胎耽誤的一個小時,共計三個小時的寶貴時間就這樣丟失了。綠通車,時間丟不起。
高速堵車,十之八九意味著前方發生了事故,如搭車去昆明時一樣,越是這個時候,越會看到眾多私家車肆意佔用應急車道。
熬過了堵車,為搶回之前的時間損失,姜師傅選擇繼續前行,直至凌晨4點才進服務區。
早晨七點,微信上收到朋友的生日祝福,才記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回想起昨日與死神擦肩,不禁感嘆這個生日過得比較難忘。
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些對比,一邊是為了生存苦逼大貨車奔波在路上,一邊是為放鬆心情駕駛小房車欣賞大漠風景。
● 邊疆特色 粗暴的綠通檢查
前面我們提到綠通車如果不超重是免收高速通行費的,不過在經過收費站時都要有工作人員進行驗貨以證明車上所載貨物確實屬於綠通範疇,在到達甘肅與新疆交界,經歷了一種比較暴力的檢查。
收費站工作人員使用螺紋鋼製作的釺子對每輛綠通車至少要「插」三次,用來檢查貨物中間是否夾雜著其他非綠通貨物。
司機對這種安檢已經習以為常,熟練的將帆布掀起,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為了更有效的取證,除了負責"插貨"的安檢員,邊上還有一名記錄員,用手機來對安檢過程進行拍照取證。
其實相比其他地區動則一兩個小時的卸貨檢查,這種方式倒也省時省力,少量的貨損與寶貴的時間相比,哪個更為重要顯而易見。但如果能夠研發出一種零貨損的掃描儀器,相信無論是對於司機還是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來說一定是雙贏。
● 大美新疆 領略別樣西域風情
經歷了收費站簡單粗暴的綠通檢查後,車輛正式進入新疆境內,路兩旁的風景讓久居內地的人們心情舒暢。
166萬平方公裡的新疆,佔據我國六分之一國土面積,相當於9個廣東省。一路下來能讓你領略荒蕪隔壁、叢山峻岭、冰川峽谷……
一路上隨處可見返回內地一車多能的轎運車。除了拉商品車,它們還能拉百貨、牧草、老牛、建築材料……只要你能想像的出來,它都可以拉,真可謂技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
你能想像嗎?在高速上,跑著跑著就遇見紅綠燈了,跑著跑著就看見斑馬線了,跑著跑著就到吐魯番了。
到了新疆,尤其是到了吐魯番地區,怎能不買上幾斤葡萄?路邊隨處可見的小販用力的大聲叫賣著,招呼著過往的司機。
雖然這路邊買的葡萄看上去品相不怎麼樣,但摘一顆放嘴裡,其甜度、味道絕對是內地葡萄望塵莫及的。
● 一路馳騁 88小時終抵達庫爾勒
用時88個小時,中途休息10小時,順利抵達庫爾勒。
近4500公裡的徵程,終於能夠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在抵達物流園後,早已經等候多時的貨主趕緊引導車輛進入倉庫,姜師傅也麻利的倒好車、收好苫布、等待工人卸貨。
沒過幾分鐘,裝卸工人陸續趕到,在這裡你可以聽到河南口音、四川口音以及聽不出辨不明的眾多外地口音。
雨布已打開,餘下的工作便是工人師傅們卸貨,也就意味著我也將結束這段行程。
整理好我在車內的物品,在物流園就近找了家飯館,點了招牌特色,以此作為道別的方式。
● 編後語:
貨運市場的不景氣讓眾多的個人散戶短線運輸已無利可圖,甚至連僱傭司機都成為一種負擔。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他們選擇一個人在路上,為了能夠多掙些錢,他們不惜減少睡眠時間,時有驚險少有歡樂,這就是一個綠通司機的日常。(圖/文 劉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關注卡車之家的卡友都發財了!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卡車之家,組織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