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截肢成功登頂珠峰 夏伯渝:感謝珠峰接納了我

2021-01-12 新華社客戶端

2018年對於夏伯渝來說,無疑是一個豐收年。尼泊爾時間5月14日8時26分、北京時間10時41分,69歲、雙腿截肢的他,終於實現43年的夢想,站在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頂,成為世界上最年長雙腿截肢成功登頂珠峰者。他的大幅照片在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滾動播出。執著追求夢想的精神,也讓他成為2018年的北京榜樣。 而這一切對於夏伯渝本人來講,就像攀登珠峰過程中路過的一個營地,稍作休整,他已向下一個目標再出發……

登玉珠峰,徒步走戈壁,巖壁攀巖,在西藏登羅堆山跨年,夏伯渝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對於航海、自駕遊走古道的邀請,他也躍躍欲試。與此同時,一生都在挑戰的他,新的計劃已經在腦海中成形,被夏伯渝歸納為「7+2」,即攀上七大洲的最高峰,再加上南北極。用夏伯渝自己的話說,「有個目標,才有奔頭。」

首登珠峰 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說起與登山結緣、與珠峰結緣,頗為偶然。進登山隊前,夏伯渝曾是體校的足球運動員,「文革」期間被招進工廠。1974年中國登山隊招收運動員,提出可以免費體檢,好奇的夏伯渝便報了名,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選中。面對親朋好友的羨慕與祝賀,本還有些猶豫的夏伯渝欣然接受了這個新職業。沒想到,轉過年,他就接到了攀登珠峰的光榮任務。這是他第一次與珠峰結緣。

不過在登山前,夏伯渝的興趣還在足球上。珠穆朗瑪峰對於夏伯渝而言,還只是地理書上學到的一個知識點,就是一個地理位置,一串數字而已。

1975年5月,26歲的夏伯渝作為中國登山隊的突擊隊員首次嘗試攀登珠峰。然而,這第一次登山,就讓夏伯渝體驗到了什麼是與死神擦肩而過。

夏伯渝回憶,當時無論是裝備還是氣象預報等技術都比較落後。對於第一次登山沒有經驗的夏伯渝來說,只能跟著別人的腳印走。結果,在向頂峰進發走到海拔8500米的高度,夏伯渝走錯了路線,突然發現前方再沒有腳印,也再沒有下腳的地方。他往上看去只有懸崖絕壁;往下看去,只見烏雲在腳下翻滾 。「這時才知道什麼叫萬丈深淵。無數條冰裂縫『張著大嘴』……當時嚇得我魂兒都沒了,趴在巖壁上一動不敢動。」當時的驚險場面,仍然歷歷在目。

「再這樣下去,零下30℃,即便不摔死也得凍死。」趴了一會兒,夏伯渝慢慢冷靜下來,開始自救。這時,他往前看發現巖壁上有一條裂縫。他慢慢地挪到那條僅有腳掌寬的裂縫上,一點一點往上爬。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雙腳和雙手上,每挪動一點都要特別小心。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終於爬到巖石壁上看到了山脊上的那條路,這時夏伯渝終於長出一口氣,他知道自己「活了」!

讓出睡袋 他凍「掉」了雙腳

「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不管你遇到什麼打擊,永遠不要放棄,你不放棄,你就有希望。」時至今天,夏伯渝回憶起第一次登珠峰的經歷,依然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放棄才有了絕處逢生。然而,也正是他與珠峰的第一次接觸,就讓他失去了雙腳。

那是在他們想要發起衝頂的時候,風已經大得邁不開步。在8600米高度的營地堅守了兩天三夜,沒有了吃喝,連報話機都沒電了無法與大本營聯絡,大家只能選擇下撤。

和四個藏族隊員下撤到7600米的時候,有一個隊員體力透支又丟失了睡袋;「我那時有個外號叫『火神爺』,我不怕冷,就把我的睡袋讓給了他」,夏伯渝和衣睡了一夜。等撤回到大本營,他的登山鞋脫不下來。醫生剪開發現,他的腳已經變成黑色。

屋漏更逢連陰雨,1975年5月中旬,在被抬回北京治療途中,夏伯渝得知父親已在自己衝頂時去世,沒能給父親送終令他心如刀絞。幾天後,中國登山隊九勇士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消息傳來,在心情激動的同時,他卻被告知將要被截肢。

以當時夏伯渝的身體條件,自己在8600米都沒用一口氧氣,如果雙腳還在,登頂珠峰的夢想也許早40年就已實現。談及是否後悔將睡袋讓給隊友,夏伯渝坦言,回想起來很傷心很心疼,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也沒有時間去過多思考。不過在夏伯渝看來,也正是這樣的曲折經歷為自己帶來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它使我的後半生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使我幾十年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有時候還很精彩」。

藉助假肢 他重返運動賽場

「沒想到第一次登山就把我的腳凍掉了;但同樣是那一次,我也喜歡上了登山。那種刺激性冒險性挑戰性,很適合我當時的心態。」失去了雙腳,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備受打擊,人生將從此黯淡無光。儘管截肢之後的夏伯渝一度陷入茫然,也有過沮喪、失落、不甘,但他卻迎來了夢想的新起點。

一個來華科普假肢技術的德國專家告訴他,安上假肢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且可以繼續登山。「我特別希望聽到這樣的、鼓舞你的話,哪怕是假的我也相信是真的」。當時的他太需要這樣的「正能量」了。

重新燃起希望的夏伯渝在等待安裝假肢的日子裡也沒閒著,在積水潭醫院的病床上就開始了「訓練」。 他把骨科牽引用的沙袋綁在腿上,躺著練舉腿、蹬腿,同時配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足足練「散架」了兩張床。

經過3年的等待,夏伯渝終於安上了假肢,就是兩根鐵條帶著一圈皮子,底下是個木板,走起路來嘎嘎響。剛裝上假肢,他就能站穩邁步,他離登山夢又進了一步。

儘管醫生不準他多動,夏伯渝還是天天運動,傷口破了就自己換藥。

恰好那時候有了殘疾人運動會。開始,夏伯渝並不願意參加,因為不認可自己是殘疾人。但為了將來可以再登山,也為了帶動群體運動,這一參加就是20年。最初,他的腳踝關節還在,在運動中殘端總是被磨破。再後來,用過的假肢從木頭到玻璃鋼到碳纖維、鈦合金、矽膠套;為更換更適合的假肢,1993年又住院截肢一次,這一次失去了三分之一小腿。

罹患癌症 他的生命曾進入倒計時

「我一直在為再登珠峰的目標而奮鬥。」為了能夠早日重返珠峰,夏伯渝每天凌晨四點半,開始身體力量訓練。背上10公斤的沙袋練深蹲,150次一組,練10組;引體向上,10個一組,練10組;還有仰臥起坐、飛燕挺背、伏地挺身,全面鍛鍊手臂、胸背、腰腹、臀部、大腿以及膝關節的肌肉。之後,每周三次騎車20公裡登香山。這個訓練計劃幾十年未變。

然而,命運再次跟這位截肢勇士開了個玩笑。大運動量的訓練,使假肢把腿磨破,因長期不癒合而發生了癌變。1996年,他被查出中晚期淋巴癌。夏伯渝的生命一度進入了倒計時。

夏伯渝向記者回憶,當時病房裡住了六個病人,每個床前都圍著幾個家屬,一天到晚哭哭啼啼。每個人頭頂都是一片「烏雲」。「其實我不怕死,我在登山的過程中已經和死神打過交道了。我惋惜的是,我這個夢想不能實現了,這麼多年的努力白費。但是後來我一想,我還活著,我就要為我的理想繼續去拼搏。」也許就是夏伯渝這股不服輸的倔勁兒最終「遏制」了身體裡的癌細胞。

為擺脫醫院病房壓抑的氛圍,夏伯渝索性不住院了,每天騎車回家,第二天再騎車回到醫院做化療。就這樣,二十多年過去了,他的癌症竟然沒有復發。

克服困難 他比常人多消耗一倍體力

為了心中的「珠峰夢」,夏伯渝一直在做著各種準備,為攀登珠峰積蓄能量和經驗。為了讓假肢更適合登山,夏伯渝與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對假肢進行了四五次改良。

2008年,作為奧運聖火傳遞的助威者,夏伯渝重回珠峰大本營。為了驗證一下假肢的適應性和自己的體能,他試著登上了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和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夏伯渝知道,自己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了。

攀登珠峰,面對無數條深不見底的冰裂縫、暴風雪襲來時驟降到零下60攝氏度的低溫、險峻的地形、稀薄的空氣,健全人尚且面臨生死考驗,對於使用假肢的夏伯渝來說,更要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佩戴假肢,夏伯渝要比普通人耗費至少多一倍的體力和精力保持平衡,固定自己,艱難前行。

夏伯渝坦言,他在攀登珠峰的時候,根本無暇欣賞周圍的風景,眼睛就看著腳下,因為假肢沒有感覺,一腳踩下去,雪是虛是實,地面是否高低不平,都無法感知,只能靠眼睛去觀察。一旦發現踩歪了,要迅速調動全身的力量去保持平衡。

此外,佩戴假肢,讓夏伯渝的腿部抬高受到很大限制,遇到比較厚的積雪,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將腿拔出雪面,只能先跪趴下去,將前方的雪壓實,或者一點點將雪踢開,慢慢前行。

要說危險的也是最困難的,還是攀登珠峰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冰裂縫,這些裂縫走向不明,深不見底,一旦墜入很可能丟掉性命。這時需要在裂縫上架梯子通過。人走在一尺寬的梯子上面會上下晃動,這對於使用假肢無法保持身體平衡的夏伯渝來說非常困難。登山杖失去作用,只能靠爬。而對於更多一米來寬的裂縫,一般人能一步跳過去,而受假肢限制,他只能大步跨。但這要危險得多,夏伯渝假肢沒有踝關節的緩衝,跨過去時重心是後仰的,很容易掉到裂縫中。這需要在裂縫對面的隊友,在其跨過的瞬間,適時把他拉過去。如果拉早了,假肢還沒有接觸到對岸,人就會掉到深不可測的裂縫中;如果拉晚了,夏伯渝身體產生的後坐力很有可能將幾個人一起拖入無底深淵。在隊友的幫助下,夏伯渝順利跨過了登頂珠峰途中遇到的近30個大大小小的冰裂縫。

三次衝頂 他離夢想就差94米

歷經近40年的等待,做足「功課」的夏伯渝在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向珠峰發起挑戰。遺憾的是,三次衝頂三次未遂,最近的一次,他離夢想只有94米。

2014年因為南坡雪崩,16位夏爾巴嚮導遇難,尼泊爾政府取消了當年所有攀登珠峰的活動,夏伯渝被迫返回。

2015年,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地震引發的雪崩冰崩襲擊到大本營,很多帳篷都被衝上天了。一支22人的登山隊在地震中全部喪生。好在夏伯渝的帳篷位置比較好,沒有被吹倒,才倖免於難。

2016年,已經67歲的夏伯渝再次向珠峰山頂進發。然而,就在距頂峰僅僅還差94米時,暴風雪突降,能見度不足1米。「當時我根本不想下撤,只要不到兩個小時我就上頂了。如果當時是我一個人,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衝頂。因為那很可能就是我最後一次登珠峰了。」

可當夏伯渝回頭,看到他的5個年輕的夏爾巴嚮導,他又怎麼可以因為自己的理想而罔顧他人的生命呢?就在那一刻,夏伯渝做了這一生中最難的抉擇——下撤……

打定了主意的他一下子就垮了下來。體力透支的感覺瞬間撲來,走路很難保持平衡。靠著嚮導強行支撐,艱難地走下山。後來他得知,就在距離頂峰不足百米的地方,有6個人死於那場暴風雪。登頂的時間不對,凍傷的概率、危險性都成倍地增加,「現在回想起來,我的這個決定是對的。」夏伯渝告訴記者。

寫好紙條 每次他都做最壞打算

「很多人都說,才差90多米,就等於上去啦!可我覺得還是不夠完美,我不想留下遺憾。」在夏伯渝看來,哪怕是差一分一毫,都不能算真正實現夢想。不過,最接近夢想的這次登頂讓夏伯渝得了血栓住院治療,因寒冷和假肢擠壓可導致血栓復發危及生命,醫生告誡他從此與珠峰無緣。可不服輸的夏伯渝始終沒有放棄登山訓練,從2017年開始,夏伯渝走戈壁、攀登玉珠、穿越騰格里沙漠、每天爬一趟香山……奇蹟再次出現了,在他兩處主血管堵塞的地方,居然都新生了一條小血管,且和主血管通了。

夏伯渝的妻子,是其截肢後才相識結婚的。她知道丈夫登頂珠峰的夢想就是他生命的動力,一直默默站在他身後,做他登山的支持者、鼓勵者。作為家人來講,夏伯渝能不能登頂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平安歸來。即使夏伯渝每次都向家人做保證,但每次出發前他都要重複做同一件事情—— 「我會向家裡人交代清楚,我買了什麼保險,銀行卡密碼多少,什麼時候該交水電費,我的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用紙寫下來。」

「一個合格的登山者,必須做好一切思想準備,包括直面死亡。這次登山你會遇到什麼情況,哪些預想不到的危險,危險不但可以阻止你登山,甚至可以奪走你的性命,這次去是否能回來,還是一個未知數。」夏伯渝說,只有做好準備才能登好山。因此他每次去都做好了有可能回不來的準備。

家人從來沒有公開反對過夏伯渝登山,但他心裡明白,他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家人給了他無比強大的支持,也承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心理壓力。對於家人,夏伯渝感到既溫暖又歉疚,「總希望有一天能給家人一些回報」。

暴風雪中 他終於站上世界之巔

截肢、癌症、血栓,疾病一次次打擊著夏伯渝的身體,雪崩、地震、暴風雪一次次讓他與夢想失之交臂,但這一切都無法磨滅他走向世界之巔的夢想。2018年3月31日,夏伯渝啟程奔赴尼泊爾。臨行前,妻子送給他一個銀色的小葫蘆,裡面放了一個字條寫了四個字:平安歸來。夏伯渝這次登山的時候一直都帶在身上。4月5日向珠峰南坡大本營進發,12日到達大本營。在那裡,適應,休整,拉練,等待5月份才會出現的登頂窗口期。

5月8日凌晨3點,夏伯渝第5次向著自己的夢想發起衝刺。他用微信發布了報導他登頂的即時新聞《致敬堅持夢想的人》,並寫了四個字:我已出發。

「這一次登頂其實比往次難度更大,一路都是暴風雪。「夏伯渝回憶說,從大本營出發那天雷電交加,讓人害怕,從來沒有在珠峰遇到這麼大的雷電。5月14日,天氣晴好,夏伯渝終於登上了世界之巔,實現了43年來苦苦追尋的夢想,成為世界上最年長的成功登頂的雙腿截肢登山者。

下撤途中,比登頂還要驚心動魄。夏伯渝的腿腫脹得無法與假肢吻合,假肢隨時都有可能丟落深淵。「暴風雪一來,氣溫會直接掉到零下五六十攝氏度。」暴風雪對「腳下沒跟兒」、重心靠上的夏伯渝來講,是更大的挑戰。大風一刮,他就不停晃動,只能趴在雪地上固定住自己以免被吹跑。風稍小一點,趕快爬起來走幾步。從峰頂下撤到第一個營地,兩公裡的距離,一般人也就走三四個小時的路程,夏伯渝足足走了11個小時。

5月17日,帶著嚴重凍傷的面頰和僵硬的手指,夏伯渝終於回到了大本營。

「有人說我徵服了珠峰,我說,是珠峰接納了我。」歷經曲折、拼盡一生終於站在了珠峰之巔,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夏伯渝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就好像我應該上來一樣。」(記者 李潔 供圖 夏伯渝)

編輯:王浩程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位靠義肢登頂珠峰的登山家夏伯渝來沈講學
    夏伯渝講述親身經歷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 鄭陽)11月21日,中國首位靠義肢登頂珠峰的登山家夏伯渝走進瀋陽市廣全學校,向學校師生分享他與珠峰的故事,感人故事和愛國情懷深深打動了現場師生。夏伯渝1949年生於重慶。1975年,身為專業運動員的他攀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導致自己受凍傷而雙小腿被截肢。2018年,69歲的夏伯渝終於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個靠義肢登頂珠峰的人。夏伯渝克服凍傷、截肢、癌症、血栓等諸多困難,年近古稀依然勇攀高峰的故事感染了每一位聽講者。
  • 攀登者原型夏伯渝:中國假肢登頂珠峰第一人
    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作為中國國家登山隊的隊員,攀登珠峰的時候,珠峰的身高是8848.13米。也就是在那一次,他在珠峰海拔7600米處,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了同伴,不幸凍掉了雙腿。2008年,夏伯渝帶著北京奧運的火種,重新回到了珠峰腳下。距離他上一次站在這裡,已經過去了整整33年。
  • 攀登珠峰:史詩中的傳奇|喬治·馬洛裡|攀登者|夏伯渝|珠峰史詩|...
    這一次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也許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重新來審視這部電影,一部用心拍攝的好電影——中國第一部登山冒險題材電影。《攀登者》拍攝的是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的故事。1960年第一次登頂珠峰,中國登山隊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但由於沒有拍下照片,因而這一次登頂珠峰並沒有被西方世界承認。
  • 《攀登者》胡歌角色原型:26歲截肢,69歲登頂,43年5登珠峰!
    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攀登者》講的是,中國登山隊為了登上珠穆朗瑪峰挑戰困難,最終成功登頂,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在珠峰北坡登頂的國家。胡歌在《攀登者》飾演楊光,他所扮演的人物原型是在1975年登山時失去雙腿的夏伯渝。夏伯渝在2018年5月14日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 電影《攀登者》角色原型之一夏伯渝 來渝講述五攀珠峰的傳奇故事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這位重慶老人曾經歷了凍傷、截肢、癌症、血栓等眾多挑戰,但從未放棄與珠峰擁抱的夢想,並最終於去年成功登頂珠峰。12月2日晚6點,2019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得主、七旬重慶老人夏伯渝將在重慶大學舉辦講座,分享自己五攀珠穆朗瑪峰的傳奇故事。
  • 26歲截肢,69歲登珠峰,《攀登者》胡歌原型竟然是他
    在《攀登者》中,胡歌飾演的楊光就在登山途中,因把睡袋給了同伴,而雙腿嚴重凍傷,不得不截肢。很多人以為,楊光和珠峰就此無緣,但楊光目光堅定地說,「以後我還會再來的。」時隔多年,一位老人重登珠峰,而他就是年邁的楊光。很多人看到這裡,以為這是電影的適當改編,實際上,這個原型真的存在。
  • 剛剛,維愛佳ViPlus慈善大使夏伯渝登頂珠穆朗瑪峰 ——這一刻,全世界都為這位雙腿截肢的勇士喝彩!
    一個人失敗幾次才會成功?你有你的答案,我有我的結果。執著於追夢路上的人們,從來不會計較汗水和辛酸,他們只渴望站在夢想之巔的那一瞬間,那一種別人無法體會到的喜悅。有這樣一位特殊的登山運動員,用假肢來丈量這個高達8848米的夢想,用微微一笑的無畏情懷點燃夢想,用自己的一生演繹出一個值得每個人為之鼓掌叫好的故事。
  • 一位中國老人年近七旬,雙腿截肢,如何做到登頂珠穆朗瑪峰
    北京時間2018年5月14日10時40分,KAILAS凱樂石登山運動員、今年69歲的登山家夏伯渝,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夏伯渝1949年生,中國登山家。他雙小腿截肢,今天站上了世界之巔!今天,他衝擊了5次的珠穆朗瑪峰,他恨過卻一直愛著的珠穆朗瑪峰,他大半輩子為之奮鬥的珠穆朗瑪峰,終於給了他一個完滿的結局。
  • 69歲的無腿勇士登頂珠峰!詮釋「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氣概
    但是,還會有些高三學子已經做好放棄的準備,覺得自己成績不可能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逆襲成功,所以乾脆抱著無所謂的心態回到校園,熬完兩個月就好。而今天,芳芳想用69歲的無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頂珠峰的勵志故事,告訴這些已經放棄或即將放棄的高三學子:為夢想奮鬥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不是神話!
  • 他雙腿截肢還身患癌症卻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曾四次未能到達峰頂
    他第一次登珠峰時,因為把睡袋讓給藏族同胞,最後自己被凍傷截肢,但他克服了一切困難,從未忘記自己的登峰夢,最終成功登頂。雙腿截肢仍不忘登峰夢的夏伯渝夏伯渝是第一個雙假肢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他一生中遇到過許多困難和危險時刻,但他沒有被擊倒,也從未忘記自己攀登高峰的夢想。
  • 花甲之年再登珠峰,是怎樣的意外讓夏伯渝屢受打擊無功而返?
    夏伯渝2019勞倫斯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站在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的頒獎舞臺,夏伯渝激動地說:「非常高興今天能獲得這個獎項,我在43年前把睡袋讓給一位隊友,導致凍掉雙腳。在過去43年間登山過程中,又遭遇了很多意外和打擊,比如地震、雪崩和暴風雪,但我沒有放棄,一直在堅持。我非常感謝珠峰,在我69歲第5次攀登的時候,終於接納了我!」那麼,69歲的無腿老人夏伯渝,是如何用43年的堅持,5次越挫越勇的嘗試,最終成功登頂珠峰的?
  • 登頂珠峰:來自時光深處的信念和勇氣
    60年來,中國登山隊邁向世界最高峰的足跡從未止步,不斷譜寫新的篇章: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成功測量珠峰高度,潘多成為世界上首個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1975年5月27日,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 「無腿登山家」夏伯渝進校園
    夏伯渝曾在 43 年間 5 次挑戰攀登,終於在 2018 年以 69 歲高齡登頂珠峰,成為假肢登頂珠峰第一人。11 月 21 日上午,瀋陽市廣全學校的禮堂內,過道裡都坐滿了同學,他們在等候一場特殊的演講。
  • 登山家夏伯渝到瀋陽市廣全學校講述攀登故事
    經歷了凍傷、截肢、癌症、血栓等眾多挑戰,執著追夢43年,2018年成功登頂珠峰,2019年獲得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11月21日,著名登山家夏伯渝走進瀋陽市廣全學校,向學校師生分享他與珠峰的故事,講述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的故事
  • 我想叫她一聲:珠峰女神!
    >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女性她,就是潘多從農奴到「珠峰第一巾幗」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登上了珠峰從收音機裡聽到中國登山隊九勇士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消息同時,醫生也告訴他他必須截肢 …..
  • 「無腿戰士」夏伯渝為愛領讀《未必是》|未必是|夏伯渝|攀登者|...
    央視《開學第一課》開篇中登場的70歲無腿老人夏伯渝就是《攀登者》中胡歌飾演角色楊光的原型。他曾是中國國家登山隊主力隊員。1975年夏伯渝首次挑戰登珠峰時,雙腿小腿截肢。但這沒有阻斷他的登山夢。裝上假肢後,夏伯渝繼續鍛鍊,準備了43年後,他終於登上了珠峰峰頂。
  • 43年5次衝頂珠峰,背後故事令人動容
    在電影中,胡歌飾演的楊光在衝頂珠峰的過程中失去了雙腿,令人動容。其實,電影中楊光的原型夏伯渝,更是用一輩子,講述了一個關于堅持的故事。《攀登者》劇照今年70歲的夏伯渝,是中國登山圈的名人,他和珠峰的淵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75年的夏天。當時,26歲的夏伯渝作為中國登山隊的一員,隨隊攀登珠峰,途中隊友不慎弄丟了睡袋,夏伯渝便將睡袋讓給了隊友,自己的雙腿卻因凍傷被迫截肢。
  • 數億網民共同見證珠峰登頂:飯都吃不飽了,攀登珠峰還有意義嗎?
    5月27號早上11點整,2020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全名沸騰,數億網民齊聚網絡實時直播,共同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及雪山之巔的奇景。後來英國人換了一條路線,從珠峰南坡,也就是靠近尼泊爾這一側攀登,難度係數下降無數級。1953年,一位尼泊爾籍的英國嚮導和另一位紐西蘭探險家組隊登頂,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支成功從珠峰南坡登頂的隊伍。這件事被尼泊爾利用進行政治炒作。
  • 向上的力量|攀登英雄夏伯渝:只要我活著,一定要為我的夢想而奮鬥
    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作為中國國家登山隊的隊員,負責隊中突擊登頂的成員執行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任務。在一度接近登頂上午過程中,因為高空風,並且耗盡了所有的氧氣、燃料和裝備,再加上有女隊員昏厥,被迫下撤。下撤過程中,夏伯渝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了失去裝備的隊友,不幸凍掉了雙腿。
  • 「無腿戰士」夏伯渝為愛領讀《未必是》
    央視《開學第一課》開篇中登場的70歲無腿老人夏伯渝就是《攀登者》中胡歌飾演角色楊光的原型。他曾是中國國家登山隊主力隊員。1975年夏伯渝首次挑戰登珠峰時,雙腿小腿截肢。但這沒有阻斷他的登山夢。裝上假肢後,夏伯渝繼續鍛鍊,準備了43年後,他終於登上了珠峰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