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最吃香的班委:入黨保研佔盡優勢?學姐卻說「吃力不討好」!

2021-01-14 中國高校在路上

在很多人看來,大學作為一個自由、全方位發展的平臺,不再是一個只顧著埋頭學習的地方,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部門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身處更加「複雜多樣」的人際關係網中,學會如何提升自己的情商、待人處事同樣是一件需要努力去學習和用心經營的事情。因此,除了參加社團、部門活動,競選班委也是一個鍛鍊自己能力的很好機會。

但是,大學中的班委職位卻似乎總是「備受爭議」,有學姐卻說是「吃力不討好」的典型代表。尤其是班長和團支書,這兩個在大學班級中地位最重要、負責事項最多的班幹部職位,最吃香卻也最受人吐槽。

大學中一個班級的諸多事項已經不再由班主任全局包攬,而是幾乎交給了班長和團支書來執行。班長負責班級中學生與學校間一些大小事項的通知、聯繫和執行;團支書則負責團委方面的諸多事項,兩個職位的班級工作領域有時也會存在一些交叉。很多學生都表示,其他班委幾乎不需要幹什麼事情,每天就看著班長和團支書忙得團團轉;有時班長和團支書還可能因為事務繁多耽誤學業,也難免和班上同學存在一些小摩擦。因此,很多人不願意擔任班長和團支書,主要就是擔心影響自己的學業、處理不好班級同學之間的關係導致壓力太大。

然而班長和團支書職位也的確有其吃香的「資本」。首先,班長和團支書作為一個班級的兩大「頂梁柱」,基本上統攬全局,負責班上同學的各類大小事項,對於自己能力的鍛鍊、實踐的統籌安排和人際交往水平提升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除此之外,班長和團支書與班級同學的交往和接觸更近,真正有能力、受人喜愛的班長和支書在無形中就擁有了很多潛在的人際關係,乃至在畢業之後也能保持很好的聯繫、互相幫助,拓展了更廣闊的人際關係網。

不得不說的是,班長和團支書也是與院校領導、老師和輔導員等接觸最多的,無形中就會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好影響,在未來入黨、保研時都佔有很大優勢。有些學姐甚至表示,一些成績和能力都很強的班長、團支書,在就業時也更佔據先機,某些名額有限的機會就會首先考慮這些才能兼備的學生。畢竟在大學擔任班長、團支書等此類重要的班幹部職位,能夠寫進簡歷之中是很漂亮的一筆。如今很多就業招聘的要求如選調生等,都要求學生在大學中至少擔任一定年限的重要班幹部或是院校級部門職位等,可見班長、團支書等重要班幹部任職經歷的含金量。

但是,當不當班長和團支書等此類重要班委職位,還是要結合自身性格和能力等方面來考慮。一些學生雖然非常嚮往此類職位能夠帶給自己的提升,但是如果性格過於內向、不能很好統籌安排、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就不要「硬著頭皮上」。想要鍛鍊自己是好的,但如果沒能做好事情還耽誤了最重要的學業,反而是得不償失。你對這兩個班幹部職位怎麼樣呢?什麼樣的學生最適合擔任班長和團支書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學班委、社團和機構,如何選擇?
    大一學生進入大學,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班委、社團和機構,該如何選擇?為了讓各位新大一生有一個了解,我將概略地講解一下這三者之間的優勢與缺勢。首先,這個選擇重要嗎?有些工作崗位會提出「大學期間擔當過班委的優先」這項,從人力資源管理跟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會覺得有擔當這些職位的人責任心良好、具有領導潛質等等。如果你是一間公司領導,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員工都是高素質的?班委的優勢還遠遠不止這些。行為表現良好的班委能獲得校內時長、優秀學生幹部獎、綜測加分、能獲得更多資源(這些資源當然還是要自己去尋求的。
  • 大學一個班的班委至少有10名,那個最值得競選的,卻不是班長!
    大學新生開學,不出意外的話,大家會在開學一周之內開你們的第一次班會。在這次班會上,除了小夥伴們一一自我介紹互相認識以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班幹部競選。大學的一個班級一般會有60-30名同學組成(除了專業人數本身比較少的情況),其中最小的班級有30人左右。
  • 想要在大學順利保研,這4個「貴人」要維護好,對保研大有幫助
    文|娟娟lu教育考研、考公對於當下大學生來說,是最熱門不過的兩類考試,而不同的是考研是要繼續深造,考的是增加就業優勢的機會,而考公則是在給自己考一個直接就業的崗位,但是這兩種考試競爭都非常激烈,上岸困難。
  • 大四老學姐把自己的寶藏經驗分享給剛進入大學不久的學弟學妹
    我是學姐小綿,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了。回首大學四年來,有收穫也有不太滿意的地方,希望在這裡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學弟學妹們,幫助你們在大學裡獲得更好的體驗。1.成績和績點很重要(劃重點!!)進入大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課,期末會有期末考試,大家要在平時的課堂裡做好筆記,期末好好複習(就算平時沒有很努力學習的同學,期末也要好好考試,不要掛科!)
  • 大學什麼班幹部福利好?師姐帶你了解有多少個班委,都有什麼好處
    而大學的班級同樣也是存在班委的,不過卻和高中初中的班委有著不同的區別,今天師姐就來跟大家聊聊大學班委的那些事。要知道,大學裡的班委成員足足有12人之多,也就是大學班級幹部職位有12個。它們分別是:班長,副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組織委員,勞動委員,生活委員,紀律委員,宣傳委員,最後一個是心理委員。
  • 在大學生活中你要「逃避」3件事!學姐:不僅麻煩,還吃力不討好
    到了大學學生的生活就不只是學習了,還要面對很多其他的更複雜的事情要面對。家長和老師都會勸自己有什麼事情儘量積極一點,有什麼活動都去參與一下。這樣就能鍛鍊自己的能力,這本沒有錯。但是上了大學之後你更需要學會的應該是如何有一個最優的選擇。尤其是在大學面對這3種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逃避,否則不僅是自己麻煩還吃力不討好。
  • 聽大四學姐的一句勸,在大學的時候不要做這些事,對你們有利無害
    很多同學應該都聽過在大學裡應該怎樣「生存」,但大一的同學們,聽大四學姐的一句勸,在大學的時候千萬不要做這些事,對你們有利無害。第一點:掛科的大學才會是完美的很多的大學生都聽到過這句話吧,一部分同學還會相信這句話,這句話只不過是掛科的同學們找出來的藉口而已,大學裡的掛科,會影響你的獎學金,以及入黨資格,很有可能還會影響到畢業。
  • 大學還有這7個加學分的方式
    那麼,學姐就來和大家聊聊大學的學分到底有什麼用?有哪些額外的加分途徑?大學學分有多重要?1.畢業大學裡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考試,才能獲得相應學分。只有學分積累到專業要求後才能畢業。2.評優通過學分可以評判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知識的廣度,學生獲得的學分越多,說明學生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 大學時入黨和不入黨有啥區別,有幾次申請機會?學生應儘早知曉
    有很多學生認為進入大學以後一共有8次入黨的機會,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首先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在10月份是不可以參加入黨的,還有臨近畢業的學生也是不可以申請入黨的,所以在大學四年裡面。學生申請入黨的機會一共只有6次機會。
  • 入學生會和入黨,哪個在大學裡面更吃香?看完你就知道答案了
    文/紅麗說教育最近幾年我國教育資源這方面越來越好,而且國家對於教育這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在國內的各個省市開始重新組建大學,讓學生全都都可以上大學。大學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進入到大學之後就是一個成年人了。
  • 如果可以保研985,誰還會去考研?保研c9的學姐透露了這5大要點
    因為保研具有這幾個特徵:需要在本大學中,綜合測評成績達到一定要求,才能申請獲取保研資格大部分的保研錄取,只用面試來決定是否錄取,無筆試要求我想,我的保研經驗會對許多大學生們有著最直接的幫助當時,我們大學來了微尺度、西安交通大學等學校進行提前招生,這時候,都有大批學生來參加面試,甚至連成績一般的學生,也會為了考研獲取提前的優勢而報名。2、7~9月:關鍵期這幾月是保研關鍵期。
  • 臨床醫學考研,幾乎不允許跨考,是否更容易考取?學姐卻說不一定
    臨床醫學專業是醫學類專業中很吃香的,還有口腔醫學專業也很強勢,這兩大醫學專業由於直接和病人要打交道,自己的醫術是否高明直接會作用於病人身上,也容易和病人及其家屬之間產生矛盾和衝突,雖說薪酬待遇不低,但卻有一定的風險,還有一個就是想要畢業進三甲醫院,學歷是博士更有優勢,所以學臨床如果不想呆在小地方的醫院的話
  • 吃力不討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他在那個項目中做的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兒。ˈdɜ:rti]  骯髒的;惡劣的;卑劣的;下流的work英 [wɜ:k]   美 [wɜ:rk]  使工作;使運作;操作;使產生效果Dirty work 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 讓「好差評」不吃力也討好
    原標題:讓「好差評」不吃力也討好致 遠據廣西雲客戶端報導,近日,梧州市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實施,明確將辦事企業和群眾的評價作為全市政務服務工作的重要「風向標」。一方面,一些企業提了「差評」在哪,但「門好進了,事卻依然難辦」;有的部門對「好評」事事有回音,對「差評」卻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神回復……另一方面,也有單位陷入困惑,明明改善政務服務很努力,但企業和群眾還是不認可。對於雙方而言,在「好差評」中往往會落個吃力不討好。
  • 學姐:區別主要在這4點
    大學時期跟中學時期有很大的不同。中學時期,學校安排的課程很滿,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在老師跟家長的全程監督下,中學生的成績在不斷進步。每次考試60分的學生幾乎就是班裡的差生了。但是大學不一樣,大學課程安排的沒有高中那麼滿,家長遠在一方管不著,家長又不怎麼約束學生。
  • 大學入黨有什麼優勢?為什麼要入黨?沒入黨的學生工作後只能羨慕
    大學入黨有什麼優勢?為什麼要入黨?沒入黨的學生表示羨慕很多人都嚮往著大學生活,但真正等到大學之後就會發現大學裡條條框框也非常多,甚至就像一個社會一樣。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考慮清楚,這件事應不應該這樣做,做錯了後果是什麼,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 大學應不應該進入學生會?或者競爭班委呢?
    很多同學再上大學之前肯定會有疑問,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參加學生會,學生會是否向像網上說的那樣階級嚴重,愛擺架子,下面就由小編一名大二的學生來說一說是否需要加如學生會或者加入班委?大學是否需要加入學生會取決於你自己的大學目的什麼的,如果你的理想很高,想要研究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想要從事某方面更深的研究,那你就潛心去學習,不要管學生會的這些東西,只要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到學習和研究上去,如果你不是這種研究型的人才,想要學習一些為人處世,那麼加入學生會還是有一些用的。
  • 大學期間想入黨,應該具備什麼條件?輔導員表示並非成績優異就行
    這也是因為大學期間,學生申請入黨的話,成功的機率會比較大。如果學生在畢業之後再想要入黨的話,那麼基本上可能性就比較小了,如果這個時候再有需要黨員的身份,那麼就會比較晚了。大學期間想入黨,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 我為什麼能保研到山東大學
    最後保研的結果,有一個河北大學五年碩博連讀的名額,因為自身學術性不強,再加上專業不太對口,再礙於其他原因,最後這個名額好像到了一個廣告班同學那兒,感謝期間對我提供幫助和建議的學院三位女老師;深圳大學補錄到我
  • 大學班委權力分六級,勞動委員在第五級,副班長「有職無權」
    在經歷了最公平的高考之戰後,我們光輝的進入了大學。大學是輕鬆的,青春的自由在這裡洋溢著,但大學卻也是我們社會的開始,眾多的優勝劣汰,摸滾打爬才剛剛開始。進入大學後,很多學生聽信學長的話,都想在學習之餘有所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