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戶外人士
登山發燒友
2018年在珠峰北坡實現登頂
登山17年登頂13座山峰
卓奧友峰、慕士塔格峰、吉力馬札羅峰等
高山之巔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澳洲科休斯科峰歷險領悟對大山充滿敬畏
在慕士塔格峰感受到獨特人文與孩子的天真
第一次見到珠峰便覺得「回家」了
此後每一次與珠峰交匯
人生軌跡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
她說,
大山是修行的場所
探險不是徵服
是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交融
(點擊視頻,觀看孫虹的登山探險故事)
探險家小傳
孫虹
國家健將級運動員,高爾夫頻道國際總裁。自2003年起至2018年,成功登頂包含珠穆朗瑪峰在內的13座雪山,並完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馬拉松——尼泊爾珠峰南坡馬拉松42km。
一次偶然結緣雪山,世界變倏地變得多彩,孫虹自此發現了雪山的致命誘惑。人生的風向標開始轉向登山,在山巔壯麗宏偉的誘惑之下,她開啟了自己的登山之路。在【牛人】節目的鏡頭裡,她向我們講述了她在山巔的視角、對內心的觀望以及她對人生的多重定義。
「好像回家的感覺」
孫虹的第一座雪山是哈巴雪山。哈巴雪山最高海拔5396米,很多人都將它作為登山生涯的起點。她也不例外。
她去登山,訴求也簡單,夢想也單純,既不是技術驅動,也不是思維驅動,只是單純的去感受登山。至今孫虹已經完成了卓奧友峰、慕士塔格峰、吉力馬札羅峰、珠穆朗瑪峰等13座山峰的攀登。
「2002年的時候也是一個機緣,我開車從北京到了珠峰大本營。跟珠峰有一種莫名的連結,第一天在那兒的時候就嚎啕大哭,覺得好像回家的感覺。」
孫虹說,「珠峰對於我來講,有一些特殊的感應或者是特殊的意義,每一次我跟珠峰接觸,我的人生都有一個蠻大的轉折。」
「我對每一座山都無比敬畏」
少有人能領略的絕美風光與純粹的樂趣,讓孫虹的登山之旅伴隨著艱辛與不確定的同時,又魅力十足,令人著迷。
在澳洲科休斯科峰,突然遭遇天氣變化、嚮導失溫、雪夜被困山中,在她雲淡風輕的描述背後是一段仍然心有餘悸的攀登故事。
「那一夜給我的教訓就是,不能夠忽視任何一座山,哪怕它只有(海拔)2000米」,她說,「從此以後,我對每一座山都無比敬畏。而且,無論爬哪一座小山,都會做充分的準備。這是我登山十幾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山是我的修行場所和避難所」
在孫虹十幾年的登山生涯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體會了不同的風俗與文化。在慕士塔格峰攀登過程中,她在大本營與一群本地孩子成為了忘年之交。「最讓我感動的是,那天我走了20小時,下山的時候也不知道這些小孩怎麼知道我回來,他們爬(山)到很遠的地方來接我,拉著我下去,特別特別感動。」
邂逅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故事,但走進大山的初心依然未變。「其實我從來沒有想去徵服山峰,山對我以往的經歷來講,它是我的一個修行的場所,或者是讓我離開城市世俗的一個避難所。每一次我有什麼想不通了,或者是有什麼事情需要獨處了,都會進山,其實我是喜歡山的那份孤獨。」
她說,探險絕不是冒險。探險是一個非常科學的系統化的過程,「我最享受的是,每次出門前去做的準備,準備(過程)就像打一場戰爭一樣的」。每一次踏上雪山之巔,既是一次徹底的自我放逐,也是一次對自我的檢驗。「探險是把你可以預見到的危險全部都控制在你可以控制的程度之內。」
正是這種嚴謹又不失灑脫的心性,讓孫虹在都市生活與登山生活的切換中,始終沒有喪失與自己對話的可能。13座山峰不是終點,尚有更多風景待她欣賞,探索未完,探險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