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普遍的誤解:當今的年輕人全都粘在網際網路上。實際上,在全球15-24歲的年輕人中,只有30%在過去五年間活躍在網絡上。其中,韓國的年輕人活躍比例最高,達99.6%。哪個國家最低呢?亞洲島國東帝汶(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不到1%。
以上是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合作研究的諸多發現之一。日前,國際電信聯盟發表了2013年《衡量信息社會發展》報告,這是首個嘗試按國家來測量全球「數碼原住民」的研究。「數碼原住民」通常指那些出生於個人電腦普及的年代,並且一生都與科技相關聯的年輕人。他們生活在一個被電腦、視頻遊戲、數位音樂播放器、攝影機、手機等數字科技包圍的時代,並無時無刻不在使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和人際互動。
點擊看大圖。表中的四列數字分別代表:該國的數碼原住民總數;數碼原住民佔該國總人口的百分比;數碼原住民佔該國年輕人總數的百分比;該國年輕人人口比例。均為2012年數據。圖片來源:ITU。
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的千禧一代中有近96%可以被稱為數碼原住民,排在日本(99.5%)以及芬蘭、丹麥、荷蘭等歐洲國家之後,而中國(不含香港、澳門)的數碼原住民有近35%。
不過,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副教授麥可·貝斯特(Michael Best)認為,最重要的數字是一個國家數碼原住民的人數與該國總人口之比。「國家的未來將由今天的年輕人和科技來決定,」貝斯特如是說。他與國際電聯合作開發的模型統計了來自全球的數據,「那些年輕人上網比例很高的國家將能夠定義未來,並引領數字時代。」
數碼原住民佔總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大多也是富裕國家,這些國家的整體網際網路普及率也高。冰島以13.9%的比例排在榜首,美國則排第6(13.1%),中國(不含香港、澳門)排在第89位(5.6%)。馬來西亞讓人大吃一驚,這個中等收入的國家躋身數碼原住民比例最高的國家之列(以13.4% 排在第4位),大概是因為馬來西亞一向重視對教育技術的投資。
數碼原住民比例最低的國家是東帝汶、緬甸和獅子山。排名最末的10位全部是非洲和亞洲國家,其中有很多受衝突影響,且/或網際網路可用性低。
圖中的數字代表數碼原住民數目佔總人口的比例(百分比,2012年)。圖片來源:ITU。
報告也指出,發展中國家的網際網路使用率在過去五年裡顯著增加。國際電聯相信,到2017年,這些地區的數碼原住民人數將是現在的兩倍多。
總體而言,在全世界近70億的人口之中,約有3.63億數碼原住民(5.2%)。
「年輕人正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力量改變我們的世界,」國際電聯秘書長哈馬德·圖雷(Hamadoun Touré)說。「在哥斯大黎加舉辦的國際電聯『跨越2015』全球青年峰會提出了《青年宣言》,並於上周由該國總統蘿拉·欽奇利亞(Laura Chinchilla)提交至聯合國安理會。宣言呼籲使用更多可測量的指標來監測並保證年輕人在國家、地區和世界範圍內的權利。本研究是測量全世界數碼原住民數量的首次嘗試,它為這一努力做出了第一項有價值的貢獻。」
相關的果殼網小組
信息來源:?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文章題圖:Shutterstock 友情提供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