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器」裝備「舊軍隊」——清末新軍的武器更新史

2020-12-22 見史簡談

前言

隨著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倒戈,滿族人最終通過武力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華夏中原。或許,當初那些馬背上的統帥們不會想到。

他們的子嗣有一天居然會被他們眼中的「化外蠻夷」用更先進的武器打敗。

在清朝統治的中後期,鴉片戰爭的炮聲驚醒了清軍最後的幻夢,西方列強用自己的堅船利炮打得八旗、綠營毫無還手之力。

而清朝自己空有百萬雄師,卻發揮不出其十分之一的威力。可悲,可嘆。

西方武器進入華夏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地舉行,綠營和八旗也在一如既往得在混吃等死。不過,湘淮軍的出現給朝廷帶來了一絲曙光。

統治者們也意識到新式武器的重要性,逐漸開始從西方引入先進的武器裝備,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軍隊重新煥發生機。

在庚子國變發生後,慈禧太后終於下定決心「裁撤舊軍」。

1907年,清政府陸軍部頒布了全國編練36鎮常備軍的計劃。而其中由袁世凱掌握的北洋六鎮的裝備基本已經得到統一。

在武器技術方面,袁世凱選擇了奧匈帝國所裝備的曼利夏M1888-90式步槍。新式步槍在性能方面肯定優於從前清軍裝備的步槍,尤其是在射速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即便漏夾設計在供彈系統上相比於之後的毛瑟98系列的橋夾設計有所不足,但也能滿足當時新軍的要求。

火炮作為現代陸軍重要的火力支援單位,袁世凱對其也是十分重視。

他選擇的是德國格魯森兵工廠研製的57mm架退速射山炮。此炮的靈活性優於克虜伯87mm架退野炮。

更重要的一點是,湖北槍炮廠的機械設備可以支持仿製57mm山炮,並最後在1899年仿製成功。

雖然能夠成功進行本土生產,但是湖北槍炮廠的產量卻是一直無法提高,產量最高的1904年也沒能生產超過100門57mm炮。

究其根本,是因為所需鋼材無法本土生產,需要依賴於從西方國家進口得到。

與此同時,西方的火炮技術也在迅猛發展。

由於法式液壓氣體式復進機和德式液壓彈簧式復進機的使用。射速更快,精準度更高的新式火炮也逐步裝備到西方軍隊中。因此,新軍所裝備火炮的要求也相應得到提高。

在《陸軍槍炮口徑等項程式》的明確要求下,火炮的射速被要求最低也應達到每分鐘十五發的火炮,否則應當停止生產。

而格魯森57mm架退山炮無論如何改進也無法達到此項要求,最後也只得被迫停產。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實際情況十分複雜。在雲貴這些交通條件較差,沒有辦法使用75mm火炮,只能使用57mm山炮。

不過在其他大部分的地方,還是計劃在6年內全面裝備75mm火炮。

一次新的嘗試

中國——這個沉睡的巨人正在緩緩甦醒,他在睡眼朦朧之中發現隔壁的蕞爾小國日本已經迅速接受了西方的先進理念。並開始自行製造武器,同時還出口中國。

《陸軍槍炮口徑等項程式》也對引入日制武器做出了具體規定,最為著名的就是明治三十一年式架退速射炮。

西方的0.3英寸的子彈威力雖然較大,卻不適合當時東方人的身體條件。而日制的6.5mm友阪式槍彈更本土化,對東亞軍人更加友好。

在後來的日俄戰爭中,6.5mm友阪式槍彈也表現極其良好。相較於沙皇俄國使用的M1891式射速更快,對哥薩克騎兵的戰馬也具有足夠的殺傷力。

不過,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選擇日本所用的6.5mm步槍彈口徑,也沒有選用西方常用的7.62mm步槍彈口徑,而是創新出了中國特有的6.8mm口徑步槍彈。

中方也將製造新式步槍彈的任務交給了西方兵工廠,最後,在伯格曼廠得到了他們想到的答案——光緒三十三年式#步槍#

這款步槍的性能基本是符合清政府的初衷。但是,這款步槍的命運也就和他的「主人」一樣,不久之後就將走向歷史的回收站。

最為後人所熟知的裝備於近代中國陸軍的步槍莫過於漢陽造了,這款步槍可以說是湖北兵工廠最大的成就。

其使用7.8mm步槍彈的射程和殺傷力都略勝日本的6.5mm友阪式步槍彈。

經過多次改良以後,從1894年至1938年44年間,漢陽兵工廠生產了大約90萬支漢陽式步槍,並大量裝備於民國時期的中國陸軍。成為了近代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款步槍。

舊式思想與新式武器的畸形結合

在慘烈的近代戰爭中,許多清朝大臣開始認識到西式武器的重要性,他們引入並仿製了西式武器。

但是,他們忘記了自己軍隊的戰術還停留在數百年以前,幾乎沒有與近代的軍事理論接軌。

所以,雖然當時的中國擁有著亞洲最大的西式武器庫。

但訓練水平的落後也導致中國軍隊甚至無法與日本新軍相匹敵,而後者也是在多次日本內戰的腥風血雨中成長起來了,也就更不用說去對抗歐美真正的近代化軍隊。

結語

甲午一戰,中國軍隊慘敗於日本新軍,讓中國朝野和世界各國徹底看清「現代化軍隊」的真正面目:手持現代武器,卻仍是保持著300年前的思想和靈魂。

在後來的軍隊西化中,其充分吸收了從前失敗改革的經驗教訓,認真分析西方軍事的先進經驗。

而其產物,北洋定武軍和南洋自強軍,也正式揭開了中國軍隊現代化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後來的北洋六鎮被分散到各地進行駐防,以及軍隊大規模的擴編,舊式部隊又重新被參雜進新軍中,導致了新軍的戰鬥力直線下降。

再加上時局動蕩等因素,軍隊經費又得不到充分保障,清朝滅亡以後,新軍的戰鬥力更進一步衰落,到了北洋時代,又蛻化成一支舊式部隊了。

相關焦點

  • 清末新軍老照片:軍容嚴整 武器裝備完全不輸歐洲列強
    清末新軍老照片:軍容嚴整 武器裝備完全不輸歐洲列強 2020-01-19 10:00:47
  • 晚清士兵的真實樣子,武器裝備先進,但精神萎靡,紀律渙散
    後面人用的都是大刀、叉子這樣的武器。這些人的歲數,也都不固定。清朝的時候,八旗軍跟綠營軍是世襲職位,所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歲數很大的人,仍在軍隊中服役。圖為在隊伍前歡迎柏生士一行人的士兵。庚子國難後,清廷在列強面前一敗塗地,在地方官員面前,每一位洋人都是「洋大人」。圖為晚清時期的,炮兵士兵,每個人看著都是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再加上骨瘦如柴,看著戰鬥力就很弱。
  • 清末新建陸軍武器裝備精良人數多達6萬,為何戰鬥力卻不高?
    《馬關條約》籤訂後,中外臣工鑑於軍隊裝備的落後提出了條陳,要求進一步改革軍隊的編制裝備,建立一支新式陸軍。以慈禧為首的最高統治者也認為,日軍在戰爭中「專以西法制勝」,於是決定採用西法訓練新式陸軍。議定之後,各地紛紛編練新式陸軍。
  • 大清最後的希望,清末新軍,沒想到最終成了清王朝的掘墓者
    但剛開始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武器裝備上,在軍隊作戰上毫無進取。直到中日甲午海戰之時,清朝陸軍毫無章法,日軍還沒有走到有效射程內時就開始射擊,只求嚇唬震懾敵人。日軍等待清軍消耗完子彈再進攻,清軍敗逃。
  • 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
    戰略戰役系副教授張翬表示,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這為科技強軍指明了前進方向。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武器裝備都有哪些,兵工廠又製作了哪些武器
    八路軍裝備的武器是真正的萬國造 早在洋務運動時,因為清政府缺乏統一規劃,清政府和各地督撫都是自己購買武器裝備部隊。而他們往往是根據自己信任的外國顧問的建議去採購或仿造,因此當時清軍的武器裝備是五花八門,英法俄德美等強國的武器都有。
  • 1937年的滇軍60軍,總兵力超過4萬人,武器裝備一流水準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有許多不同派系的中國軍隊,國民黨軍有中央軍,也有地方軍,西北軍、東北軍、滇軍、桂軍、粵軍、川軍等。人們常說:「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滇軍真的那麼戰鬥力低下?
  • 《亮劍》中獨立團的武器裝備在當時中國軍隊中屬於什麼水平?
    李三萬摘要:《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在李雲龍的領導下,武器裝備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和發展,那麼獨立團的武器裝備在當時中國軍隊中屬於什麼水平?《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在李雲龍的領導下,武器裝備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和發展,那麼獨立團的武器裝備在當時中國軍隊中屬於什麼水平?
  • 湖北新軍:革命軍中馬前卒(國家命運·清末新軍·連載68)
    張之洞為籌餉採取的辦法有兩條:一是「裁營加餉」,也就是裁減綠營和勇營這樣的舊軍隊,將節省下來的餉銀用於編練新軍,「款不增而兵可練,人數雖少,較有實際」;二是以「西法」訓練湖北原有的武愷軍、武防軍、武建軍等舊軍隊,將之改練成新軍。當然,他一手練就的1000人湖北護軍是這支新軍雛形的核心力量。
  • 手握先進武器,卻只去送人頭,八國聯軍評價:清軍不會打近代戰爭
    二、現代軍隊和古代軍隊 武衛軍5倍於八國聯軍,但是最後幾乎全軍覆沒,背後的原因很複雜。用西方軍事家的話總結:"那是一場古代軍隊和現代軍隊間的戰爭。" 清朝的軍隊自從1840年以來,一直認為自己是"技不如人",是武器的代差導致戰爭失敗,卻很少在軍隊內部的編制和募兵制度上改革。
  • 「禁運」都擋不住清軍武器升級步伐!腐朽清朝為何依然不堪一擊
    但是晚清時期,清軍的武器裝備真的如此落後嗎?也許這也是很多人一直爭論不止的問題了。總的來說,甲午戰爭的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其實並不在於武器裝備。而到了1900年庚子國變,當時清軍已經大量裝備鋼製火炮、機槍、來復步槍等世界先進武器,均來源於包括克虜伯、毛瑟、阿姆斯特朗、諾登菲爾特、加特林等等世界著名軍火商。
  • 中國軍隊的靈魂——永垂不朽的「滇軍精神」
    滇軍是民國時期以蔡鍔、唐瑤姬、龍雲、呂漢為主要將領的雲南軍隊的總稱。它是由雲南地方實力派組織、指揮和武裝的一支相對獨立的軍隊,是近代中國的一支獨特的武裝力量。滇軍原名雲南新軍,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由19個鎮組成。辛亥革命後,唐利用先後擔任黔滇總督的機會,逐步控制和統一了滇軍。
  • 中國軍隊武器更新,退役了400多萬支81槓,到底如何處理?
    從80年代開始,81式自動步槍開始裝備中國軍隊。由於這種步槍的性能非常穩定可靠,以至於95式步槍和03式步槍裝備部隊以後,仍有部分軍隊仍在使用81式自動步槍。截止目前,81式自動步槍並沒有完全退役,但現役裝備的數量確實不多了。通過統計,我國陸續退役了400多萬支81式自動步槍。那麼,這些步槍退役之後,到底如何處理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俄媒:普京為俄軍制定五大關鍵任務 優先更新武器
    在國防部部務委員會會議上,總統普京評價國防部在2020年困難局勢下的工作卓有成效,並談到了日益增強的軍事威脅以及更新軍隊武器裝備的進展情況。五項關鍵任務普京說,現階段,現代化武器裝備在全軍的佔比超過70%,在核力量中的佔比則為86%。這甚至比蘇聯時期的指標還高。
  • 清末新軍:偉大的「背叛者」(國家命運·清末新軍·連載69)
    對軍隊的控制力決定著一個政權的穩固與否。但至清末,這一切都失靈了。咱們僅就新軍中革命思潮的傳播簡單分析。當時,反滿革命思想在新軍中的傳播幾乎是半公開化的。1907年4月20日,東北三個將軍轄區改建行省。
  • 為何民國時期,中國的武器來源紛繁複雜
    在民國時代,中國的軍隊裝備確實非常繁雜,即使是國民政府的中央軍,裝備也是五花八門,究其原因則是多方面的。首先來說,軍隊裝備繁雜是有著歷史原因。自晚清時期,清政府向西方購買武器武裝清軍時,就因為缺乏規劃,加上清政府和各地督撫在買武器時常常被西方軍火掮客左右,所買的武器就五花八門,差不多所有西方國家的武器都有購買。像左宗棠西徵時,所部共裝備的洋槍不過2萬多枝,但是卻有七八種型號之多。
  • 老照片,舊時光:清朝末年的新軍,迴光返照!
    戰後,清政府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習洋槍,學西法」,稱新軍。 清廷完全效法西方訓練制度,招募新兵,準備打造一支可以鞏衛自己的「新式軍隊」,雖然在軍貌上有所改觀,但清廷的腐朽已經不能再挽回。 以下就是清末新軍的真實寫照: 1.
  • 《暗黑4》四季度發布:特點武器裝備將武器裝備神話武器裝備
    暴雪遊戲前不久發布了《暗黑破壞神4》項目進度的四季度發布,這次暴雪遊戲期望在務必水平上淡化武器裝備的幹擾,提升職業類型特點。物件和專業技能必須可以直接跟職業類型掛勾,提升多方面的多方面訂製和技能加點。新系統:屬性點可以解鎖技能的升級效果武器類型最新的內部測試中為所有武器增加了武器速度和固有特性。比如快速單手武器和慢速雙手武器,除速度外,每種武器都有其固有的物理特性。比如盾牌來說,任何盾牌無論品質如何都有格擋值。
  • 清末新軍:偉大的「背叛者」
    對軍隊的控制力決定著一個政權的穩固與否。但至清末,這一切都失靈了。咱們僅就新軍中革命思潮的傳播簡單分析。 在陝西,新軍中的「速成學堂」成了革命黨人的天然活動組織,他們還組織了一個「同袍社」開展革命活動。 北方尚且如此,南方新軍就更不得了了。 廣東,革命黨經常利用周日假期,邀請新軍官兵到白雲山一帶集會,向參加活動的官兵進行演講,宣傳推翻腐朽沒落的清朝廷。
  • 米格29、S300、反無人機系統,僱傭兵的武器裝備完爆小國軍隊
    有網友評論,現在僱傭兵裝備這麼齊全嗎,居然還有直升機。 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集團的戰鬥人員多為俄軍退役的精銳特種兵 安不安全在這裡想說,僱傭兵組織使用的直升機不一定是自己的,也可能是租的;另外不要驚訝僱傭兵組織有直升機,其實他們還有戰鬥機、武裝直升機、防空飛彈、反無人機系統等一系列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