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村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雲嶺鄉,四面群山簇擁,地理環境獨特。雨崩徒步路線是我國境內的一條史詩級徒步路線,被驢友們譽為「地球上最後一片世外桃源」、「上有天堂,下有雨崩」、「梅裡雪山腳下的曠世桃園」、「神山聖水下的世外之地」和「徒步者的天堂」。
Day1:梅裡雪山—西當村—雨崩上村
住在飛來寺的附近民宿,早上起來,觀看梅裡雪山的日出。梅裡雪山又稱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語意為:峽谷中險峻的白色雪峰,相傳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藏區八大神山之一。「日照金山」是很多背包客夢寐以求難得一見的勝景,這裡也是戶外愛好者和攝影發燒友的喜愛目的地之一。
在藏區有一個傳說,梅裡雪山終年籠罩在雲霧中,如果能看見神山全貌,佛祖賜福給有緣之人,所以,早觀梅裡雪山日出,成了著名的梅裡勝景。
吃過早餐,從飛來寺坐車出發去西當村。到達西當村約9:40左右。該村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村子不大,是個很原始的自然村,這裡的房子多為原木所造,極具當地特色。西當村也是徒步去雨崩的必經之路。
從西當開始徒步進梅裡雪山雨崩村。全程徒步約12公裡,爬到南爭埡口大約9km的路程,後一段路為3km下坡,走完即可到達雨崩村。其實,如果身體不好可選擇坐車而不是徒步。徒步可以欣賞一路的風景,沿途風景美不勝收。
過了埡口,就可以看到雪山下的小村莊——雨崩村。雨崩村分上、下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書、五樹同根的奇景。到達雨崩上村已是晚上,入住民宿,吃過飯到周圍逛逛拍拍照便休息為第二天的徒步儲備能量。
Day2:雨崩上村—笑農大本—冰湖—雨崩下村(徒步往返約11小時)
第二天一早起來,雖然四肢有些酸痛,但還是興高採烈地出發了。去冰湖來回需要約12小時,所以需儘早出發。約中午時分到達笑農大本營,笑農大本營位於上雨崩村去往冰湖的路上,是當年中日聯合登山隊登山的大本營。海拔3900米,四周是茫茫的雪山(將軍峰和五冠峰)和大片的冰川。到達笑農大本營休息和吃午餐。
吃過午飯後繼續旅程,這段路幾乎都是爬坡。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到達冰湖。冰湖位於 梅裡雪山 將軍峰腳下,海拔約4100米,湖面不大,湖水呈碧藍色,冰川深入湖中,湖邊擺滿了祈福的瑪尼堆。
從冰湖返程的路上遇到好心的馬夫,善良的馬夫免費捎了我們一程。回來的還早,就直接去雨崩下村住宿,上村和下村徒步約1個多小時。痛並快樂著的一天結束,泡腳緩解連日的疲勞,去樓頂看星空,好久沒仰望過星空了。
Day3:雨崩下村—神瀑(徒步往返約8小時)
早上起來,空氣清新,百無聊賴,用過在早餐後便出發去神瀑。徒步穿越沒有煙火氣息的原始森林和高山牧場,一路往前,就能抵達從梅裡雪山飛瀉而下形成的神瀑。這裡可以觀看神女峰和五冠峰的全貌。神瀑位於梅裡雪山神女峰腳下,是雪山的雪化水形成的一道道不大的瀑布。潺潺的水流被風吹成散開狀,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能看到五彩斑斕的彩虹,當地人謂之吉兆。
神瀑是佛教聖地,沿途可以偶遇許多不遠萬裡來朝拜的虔誠的藏民,這裡是朝聖者接受洗禮的地方,接受過神水的洗禮,整個朝聖之旅便完整了,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淨化。
沿途看到很多這樣壘起來的石頭堆。回程的時候請教了當地的藏民,原來這些石堆叫做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阻穢禳災朵幫」大都設在村頭寨尾,石堆龐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階梯狀壘砌,石堆內藏有阻止穢惡、禳除災難、祈禱祥和的經文,並有五穀雜糧、金銀珠寶及槍枝刀矛。而 「鎮邪朵幫」大都設在路旁、湖邊、十字路口等處,石堆規模較小,形狀呈圓錐形,沒有階梯,右堆內藏有鎮邪咒文。
一天的行程結束了,夜晚宿在雨崩下村,民宿的老闆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跟他攀談起來,互相學習和交流。
Day4:雨崩下村—尼農大峽谷(徒步往返約7小時)
今天的行程設計的比較輕鬆,睡到自然醒再出發。9點沿著雨崩河一路下坡去尋找尼農峽谷。途中有路邊餐補給站,午餐後即進入尼農峽穀穀口。尼農峽谷位於 雨崩河谷下遊,從尼農出雨崩的必經之處,沿途景色壯美,只有一條一米多寬,開鑿在峻山腰間的路,一旁是陡山峻岭,另一旁是懸崖深澗。
在雨崩村的最後一晚了,民宿的老闆為我們舉辦歡送會,這一晚載歌載舞,歡聲笑語,仿佛打破了雨崩村以往的靜謐。或許我們這一別便是一生,但是不枉萍水相逢於此地此景。
人生無非就是兩件事,一是讓事情把時間填滿,一是讓情緒把心填滿。雨崩村4天徒步之旅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痛並快樂著,但是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