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當2016全球總決賽即將進行到半決賽之際,英雄聯盟元老級明星選手Yellowstar宣布退役,長達六年的職業生涯正式結束。而退役之後的Yellowstar出任了PSG電競部主管,PSG目前有英雄聯盟和FIFA兩個項目,單純看來Yellowstar這次任職主要是負責LOL項目。說不定明年的世界總決賽上,我們就能看到Yellowstar以戰隊主管的身份參加比賽。
Yellowstar退役
Yellowstar出任了PSG電競部主管
從當初的小孩,到FNC的領導者,八年時間讓 Yellowstar經歷了太多,雖然 Yellowstar沒能在八年時間裡獲得全球總決賽冠軍,但這根本無法阻止他成為和Madlife一樣的輔助之神!
Yellowstar,全球總決賽出場記錄保持者,總計出場48次,歷史第一。總勝局25次,與SoaZ並列第4;總助攻數393次,歷史第二;總死亡數127次,歷史第二……Yellowstar,歐洲輔助之神!
對於退役之後的Yellowstar,粉絲雖惋惜在以後的比賽中看不到「歐洲黃星」了,卻也紛紛對黃星表示祝福。
對於成為PSG電競部門負責人的Yellowstar,網友調侃「從此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雖是調侃,卻也反映出電子競技選手退役後的何去何從的問題。對於Yellowstar這一類在職業生涯中取得傳奇成績的選手來說,留在浸潤多年的電競行業,並成功晉升為經理人來說,或許是很好的出路之一。
但是,像Yellowstar一樣,能夠成為一代傳奇人物,並能夠在退役之後,完美轉型成為PSG電競部門負責人的頂級電競選手畢竟在少數。當卸下電競的王冠之後,曾經榮耀披身的冠軍選手們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呢?對於那些不甚出名的普通電競選手,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對於歐美職業選手來說,轉管理、教練職位,做評論人和解說的不在少數,比如著名中吹Spawn就是職業選手轉解說,他的後輩還有Doublelift(大霧),TSM前中單猩猩隊長和FNC傳奇中單Xpeke走的是另一條路,做戰隊經理人,退役之後的Yellowstar同樣出任了PSG電競部主管。
而在中國,知名電競選手退役之後,一般會選擇從事職業或半職業的賽事解說工作,以及成為俱樂部教練或職業管理者,收入過萬不是問題。對於不少不太知名的電競選手來說,狀態或許不如知名選手。當然也有不少選手選擇退出江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消失在公眾視野裡。
目前來看,脫下隊服,籤約平臺直播是最為常見的選擇。首先,遊戲是他們的天賦,直播圈粉是一條最為輕鬆而穩健的道路。在告別職業生涯後,若風選擇轉型遊戲解說,成為各大LOL官方賽事解說。他在遊戲平臺直播期間,有數十萬的粉絲會選擇在線觀看他的直播。電競知名選手「草莓」退役後通過直播解說LOL再加上跟其他廣告代言,收入已經達到年薪500萬元。「電競第一女神」稱號的Miss(韓懿瑩),現在是身價最高的電競節目女主播……
同時,有不少電競退役選手選擇加入遊戲媒體,朝著職業解說方向轉型。笑笑和西卡退役之後加入七煌,從解說OGN到如今的官方賽事解說,職業出身的專業性和自身的逗比風格深受看官老爺們喜愛,率真又接地氣的他們在圈內落下良好口碑的同時,自己未來的發展路線也十分清晰穩定。
除了做賽事解說外,轉型做俱樂部管理,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國內比較知名的克裡斯和白色月牙從戰隊的靈魂角色從臺前走向了幕後。一個優秀的電競俱樂部,光靠著一群職業選手自然是維持不下去的;一支成功的、有底蘊的戰隊,往往都會有一群出色的管理人員來負責俱樂部的運營,曾經在RNG EDG的中國電競第一經理人三少就是最好的證明。教練這個職位,也成為圈內一個很不錯的發展方向。
俱樂部管理人除了經理外,教練也成為圈內職業選手一個很不錯的發展方向。在國內比較知名有EDG的主教練阿布、IG的MAFA,VG的homme,都是不少大局觀以及戰術思維比較出眾的選手,退役後走到教練的代表案例。
而組建自己的戰隊,並成為戰隊的教練與領隊也是很多實力選手的選擇。如中國第一個WCG世界總決賽冠軍馬天元(MTY),不僅親自上陣打比賽,也組建並經營著國內第一支星際職業戰隊,身兼領隊與教練職位。
Sky李曉峰,是第一個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全球電子競技最高峰的電競選手,他被電競愛好者們尊稱為「人皇」,毫無爭議的榮膺「中國電競第一人」。在半退役狀態時,李曉峰(we.sky)一直從事著WE戰隊的運營管理工作。2015年,李曉峰(we.sky)正式宣布退役,轉型創立了自己的電競裝備品牌「鈦度」,預售產品首周就宣布告罄,從此,Sky李曉峰正式從一名電競選手轉型為創業者。
有人說他是電子競技的「李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電子競技的發展可能只有十幾年,但我看到了競技體育近百年的發展。體育界的明星,在功成身退後往往能在其他領域也有不俗的成就,正如喬丹、李寧等前輩。」
德州撲克!怎麼可能?!事實上,國內70%的職業電競選手退役後都熱衷於德州撲克,這其中包括了ToD、Fov、Suho、Pj等知名的電競選手,甚至連Sky也是德州撲克的忠實愛好者。而德州撲克之所以能吸引那麼多電競選手的原因在於,它既能滿足電競選手的自身特點的同時,又能解決職業電競選手的收入問題。
但是,直播平臺和俱樂部管理人員等職位也是少數,對於更多不知名的電競選手來說,退役之後依靠商業活動、遊戲公司顧問和自營淘寶店等方式謀生,工作和收入很不穩定。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員退役之後,會有相關政策的扶持。2003年,電子競技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但是相關的扶持政策並沒有普及到電競的退役選手上。電子競技急需政策的普及。
9月30日,「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出現在教育部2016年的13個增補專業中,並將在2017年正式施行。這意味著未來「電競」將成為正式教育的其中一部分,同時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教師、教授崗位更多向退役的職業選手招手。
除了政策的支持之外,隨著電子競技的愈加火熱,越來越多的電子競技選手逐漸暴露在觀眾的眼前,借鑑傳統體育明星的經驗,轉型跨界做娛樂也成為不少電競退役選手的選擇。
若風加盟電影版《微微一笑很傾城》、《濟公之人皇鼎》、微電影《荊棘之路》,2014年,若風作為《全球使命2》的代言人,出演了該遊戲的宣傳片。White-搖身一變韓國風偶像派,EDG聯手華誼兄弟,打造戰隊全新形象,OMG改頭換面組成實力偶像天團……最近也有嘗試做跨界綜藝的視頻節目如《一波柚起》,Gogoing、小米、小傘、靈藥擔任主要嘉賓,邀請電競圈退役選手參與真人秀節目。
除此之外,比如韓國許多職業電競選手在退役後順利返校,繼續完成學業,或者被召到三星這樣的公司裡做專門的評測員,選手不必過多擔憂退役以後的生存問題。這或許也可以成為電競選手的一種選擇。
中國電競最近幾年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時期,我們很欣喜地看到電競職業圈子正在一點一點成熟起來。希望退役後時代,電競選手也應該有如在比賽時同樣精彩的機遇。
好文推薦
我國電視劇盤點(一):從高智商到高顏值,國產諜戰劇開啟新「套路」
我國電視劇盤點(二):解碼仙俠玄幻劇的三重夢境
我國電視劇盤點(三):宮廷劇不應止於後宮爭鬥
我國電視劇盤點(四):現象級國產軍旅劇去哪了?
我國電視劇盤點(五):青春偶像劇何時不再傻白甜?
我國電視劇盤點(六):十年冰封后,涉案劇的春天已來臨
我國電視劇盤點(七):生活劇何時才能有靈魂?
我國電視劇盤點(八):尊重歷史告別雷人,抗戰劇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