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新浪潮」頭號大師門澤爾逝世

2021-02-21 奇遇電影

享有盛譽的捷克導演、劇作家伊日·門澤爾(Jiri Menzel,又譯伊利·曼佐)於當地時間9月5日(星期六)在家中逝世,享年82歲。

伊日·門澤爾(1938-2020)

門澤爾晚年一直深受疾病困擾,2017年做過一次腦部手術後,就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經過長期鬥爭之後,終不敵病魔。

這一消息是由他的妻子,42歲的奧爾加·門澤洛娃(Olga Menzelova,也是一名電影製片人)星期天在臉書向公眾披露的。

門澤洛娃說:「在你最後一次朝拜永恆的路上,我們能和你在一起,是我們最大的榮譽和榮幸。你對我的愛,以及對我們孩子的愛,是那種永不放下條件的愛。」

她還說:「我也很感謝你,過去的三年,雖然很辛苦。你一直都在用你的勇氣,用你的食慾和你的生活意志,以及你的幽默來幫助我。我相信我們會再見面的,無論以何種方式。一定是這樣的,因為我覺得不可能有其他方式。我們愛你,從心底裡,永遠愛你。」

門澤爾是上世紀60年代「捷克新浪潮」(Czech New Wave)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1966年電影《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其他代表作品還包括《反覆無常的夏天》(Capricious Summer,1968)、《失翼靈雀》(Larks on a String,1969)、《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2006)等,其作品多次入圍歐洲電影節,也是歐洲三大的常客。

「捷克新浪潮」

在1960年代席捲全球的電影新浪潮中,「捷克新浪潮」是最激進、最有成效、也最迷人的運動之一。它也戰後中東歐最重要的政治運動,是導致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的因素之一,這場運動也隨著蘇聯坦克壓境最終結束。

1960年代開始,捷克政治自由化,國內各種藝術都開始蓬勃發展。

在此背景下,「捷克新浪潮」由電影學院的年輕人領導,它一開始就深受歐洲其他新浪潮影響,旗幟鮮明抨擊蘇聯式的現實主義和電影形式主義的虛偽。

與歐洲其他新浪潮運動不同的是,捷克新浪潮導演更講究電影敘事技巧、也更多使用非職業演員。

捷克新浪潮研究專著《The Czechoslovak New Wave》

「捷克新浪潮」以1963年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的《黑彼得》(Black Peter)、維拉·希蒂洛娃(Věra Chytilová)的《不一樣的東西》(Something Different)和亞羅米爾·伊雷什(Jaromil Jires)的《哭聲》(Křik)開始,形成了一個陣容強大的創作群體,其他諸如史雲梅耶(Jan Svankmajer)、門澤爾、楊·涅梅茨(Jan Nemec)等,他們後來也大多在國際上取得極大聲譽。

「鞋匠」門澤爾

門澤爾1938年生於布拉格,在布拉格電影學院攻讀導演課程之後,於1962年投身電影工作。

1968年,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嚴密監視的列車》(拍攝於1966)即獲得第4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他因此而聲名鵲起,這部電影講述二戰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期間,一名年輕火車調度員的成長故事。

《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Observed Trains)

這部電影是根據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1965年的同名小說改編,赫拉巴爾作品曾被門澤爾六次改編成電影,包括2006年的《我為英國國王服務》。

「我的運氣比理智更重要。」2016年,他在回憶自己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時說。「比起這部電影獲得的所有獎項和獎牌,我更看重的是與赫拉巴爾終生的友誼。」

事實上,門澤爾的電影與捷克的文學傳統一脈相承,充滿人文主義的觀點、諷刺,並挑戰權威。

1968年,《嚴密監視的列車》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和他那一代的其他導演一樣,門澤爾也面臨著捷克當局嚴厲的電影審查的政治壓迫。

1969年,他拍攝的《失翼靈雀》描述一群受政治迫害而被迫在廢品廠工作的人的故事,這部電影遭受封禁,直到1990年才解禁放映。門澤爾也因此被禁止拍片5年。

門澤爾曾回憶那段黑暗的日子:

「有人失去自己的工作、有人失去了自己的作品、有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我當時做了一個電視劇,卻被我一個朋友偷走了,署了他的名,只是因為我得過奧斯卡獎,在審查的『黑名單』上,他說『我不配做捷克電影!』他們還逼我,讓我被迫承認『我不要拍電影』。」

《失翼靈雀》(Larks on a String,1969)

門澤爾的電影擅長描述極權時代之下,苦樂參半的生活故事,但充滿樂觀主義,時常充滿幽默感和懷舊感。他的許多作品都在全球的電影觀眾中備受推崇。

他最後一部作品是2013年的喜劇《好色之徒》(Donšajni)。

門澤爾曾捷克獅子獎終身成就獎,並受到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的表彰。他還曾獲得功勳獎章、法國藝術和文學勳章以及其他許多國際獎項。

2013年,門澤爾曾造訪中國,擔任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形容自己「拍電影就好像當鞋匠」一樣。

2013年上影節期間,影評人「大奇特」曾有幸邂逅門澤爾

「從我的第一部作品開始我就希望可以給觀眾帶來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不是讓觀眾看完以後感覺很沉重。如果我是一個鞋匠我要做鞋的話,我也希望穿鞋的人可以感到舒適,而且可以很長時間地去穿它,而不是那種看著非常好看,但穿得時間長了腳會疼的那種鞋。……但是我又不喜歡那種非常簡單的喜劇,只是為了笑而笑,沒有深度的那種喜劇。這種笑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2013年《天天新報》採訪)

2006年,他與現任妻子奧爾加·門澤洛娃結婚,育有兩個女兒。

門澤爾與捷克新浪潮,皆不朽。

相關焦點

  • 永遠的反對派:「捷克電影新浪潮」最重要旗手伊日·門澤爾去世
    伊日·門澤爾(Jiri Menzel)享有盛譽的捷克導演、劇作家伊日·門澤爾(Jiri Menzel,又譯伊利·曼佐)於當地時間9月5日在家中逝世,享年82歲。門澤爾是上世紀60年代發軔的「捷克新浪潮」(Czech New Wave)代表導演。伊日·門澤爾是「捷克電影新浪潮」的旗手之一。1966年,他的處女作《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捷克電影新浪潮領軍人物辭世 伊凡·帕瑟享年86歲
    捷克電影新浪潮的領軍人物伊凡·帕瑟逝世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1月9日,捷克著名導演,捷克電影新浪潮的領軍人物伊凡·帕瑟逝世,享年86歲。捷克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但卻沒有透露伊凡·帕瑟的死因。 伊凡·帕瑟出生在布拉格,和另一名捷克新浪潮旗手米洛斯·福爾曼是摯友。兩人相識在一所寄宿學校之中,而這所學校所接收的少年,都是因為戰爭而成為孤兒的捷克人。後來,這兩人又在布拉格電影學院(FAMU)重聚,這所學院培養出了幾乎捷克所有的優秀導演,捷克新浪潮也發軔於此。隨後,兩人再度成為了好友,並一起合作影片。
  • 法國「新浪潮」的阻礙與局限
    從1958年的安德烈·巴贊與眾人的《電影手冊》算起,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過去了62年,但我們還是無法給它下個完整的定義。「新浪潮電影」在延續...追究其「法國新浪潮」的運動本質,其實就在於它要求以後結構主義以及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它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的口號」,並且在《電影手冊》上發布了新浪潮電影的宣言與完整的藝術綱領。它的出現不僅促進了法國電影表現方式的多樣化,也促進了「新浪潮文化思潮」在世界版圖的興起。
  • 捷克新浪潮名導伊萬·帕瑟去世,作品《逝水年華》永載影史
    捷克新浪潮名導伊萬·帕瑟去世,作品《逝水年華》永載影史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20-01-12 17:06 來源:
  • 健美雙星門澤爾兄弟的隕落:健美界最悽涼的一個瞬間
    職業健美界的悲劇很多,但是,門澤爾兄弟的遭遇,無疑最讓人動容。門澤爾兄弟是與施瓦辛格同時代的健美巨星。真空腹門澤爾,古典健美王者1979年,是門澤爾兄弟最輝煌的一年,哥哥邁克.門澤爾獲得奧林匹亞重量級冠軍(全場冠軍是低一級別的弗蘭贊恩
  • 「樂與畫交會」-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紀念音樂會
    臺中市現代畫廊12月25日下午演出一場別開生面的拉斐爾逝世500週年紀念音樂會,讓300位藝術家、收藏家及藝文愛好者在優雅迷人的鋼琴樂音中欣賞西洋藝術大師拉斐爾的經典名畫,歡度溫馨浪漫的聖誕佳節,這也是成立近40年的現代畫廊首次舉辦以世界名畫為主題的藝術音樂會。
  • 國譽萬和城|新浪潮生活館澎湃將啟
    2020年,萬和再賦新篇,秉承擇址、客群、產品三觀,以超越時代的產品打造標準,領銜當代審美與人居需求,並與國匠北京城建聯手,於北京古都八百載興盛源流之地,為西貴新世家量身定製城市平層大宅——國譽萬和城「新|城市財富的新方向」國譽萬和城項目秉承萬和系嚴苛的擇址觀,選擇北京當下最炙手可熱板塊,緊鄰下一個城市財富風口
  • 「歐洲文藝復興大師」書系,一套可傳家的藝術經典|好書推薦
    「歐洲文藝復興大師」書系的出版立意即在於此。書系由五部著作組成:《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卡拉瓦喬》和《博斯》。五本書不僅是藝術家本人的傳記,更是盡數收錄幾位藝術家名作的畫冊。為了打造這套書,義大利原出版方遍訪全球近百家博物館和相關藝術機構,得到近3000件相關藝術品的高清圖片使用授權。
  • 【冠軍一哩賽】「佳龍駒」、「美麗大師」及「喜蓮獎星」試閘備戰
    參與第一組1000米草地試閘的包括四匹冠軍一哩賽參賽馬「佳龍駒」、「美麗大師」、「喜蓮獎星」及「詠彩繽紛」,以及五匹角逐主席短途獎的賽駒「幸福指數」、「新力風」、「華恩庭」、「首飾太陽」及「誰可拼」。應屆香港打吡冠軍「佳龍駒」由莫雷拉策騎,在十三駒中輕鬆居第十名過終點,落後首名衝線的「新力風」六又四分一個馬位。練馬師約翰摩亞其後表示滿意「佳龍駒」的試閘表現。
  • 《NBA2K》悼念科比逝世,他的名字「Kobe」早已深入遊戲與梗
    2020 年 1 月 26 日這一天,NBA 退役傳奇球星科比‧布萊恩(Kobe Bryant)與他的女兒因一場直升機意外不幸罹難逝世,引發全球震驚與不舍,不僅 NBA 官方及其他知名球星如邁克‧喬丹(Michael Jordan)、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 O&39;s controller)這個梗圖,意思為官方的科比球員專用控制器只會有「 方塊」的投射鍵,而不會有傳球等其他選項,雖然這是用來嘲諷當時生涯末期科比的球風
  • 全球健美巨星「安德烈斯門澤爾」30歲時因用藥過度去世
    全球體脂最低的健美狂人「安德烈斯門澤爾」30歲時因用藥過度去世他練出一身鋼鐵肌肉,一度被譽為世界上體脂最低的男人,卻因為用藥過度在三十歲時撒手人寰。他就是安德烈斯門澤爾安德烈斯門澤爾,一位讓人唏噓不已的奧地利健美運動員。據了解,安德烈斯門澤爾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母有一片很大的奶牛場這讓安德烈斯門澤爾從小就不會因為金錢的事情而發愁,假如不選擇健身這條路他將成為一位衣食無憂的農場主。
  • 「吉他大師」藤原浩的「宅男生活」
    眼看這國外的疫情愈發嚴重,海外友人們也被迫過起了「宅家生活」那麼,曾經「風光無量」的潮流大佬們在這「不能圈錢」的日子裡都在做些什麼呢?這不,教父藤原浩就重操老本行,在家裡「搞起了」音樂…真·吉他大師「宅男藤原浩」,行家品一品水平如何?
  • 阿瑪尼「大師」藍氣墊全新上市
    :31 來源: 橘子娛樂 舉報   2020年12月18日,阿瑪尼美妝於中國上海舉辦全新「大師
  • 「亞洲唱作天王」林俊傑 x「日本時尚教父」藤原浩,跨界合作時尚...
    「亞洲唱作天王」林俊傑2020年全新單曲將在7/30正式發行,這次單曲不但是林俊傑睽違已久的新作品,單曲更與素有「日本時尚教父」之稱的國際時尚大師藤原浩攜手合作,跨界型的強強聯手可說創下華語樂壇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而這首歌除了由JJ與藤原浩共同作曲,JJ更邀請懷秋替歌詞操刀,寫下優雅沉靜的時尚之作。
  • 揭密:「和平、奮鬥、救中國」 孫中山逝世前還說了什麼?
    (圖/本報檔案照)國父孫中山先生因革命事業積勞成疾,罹患癌症後逐漸惡化,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臨終前在病榻上留下了知名的7字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成為全華人所知曉並感念其功績的名言。除了這7字遺言之外,孫中山在臨終前與前幾日還說了些什麼?
  • 「包大師」CEO納蘭正秀入選「福布斯中國商界潛力女性TPO20」
    「包大師」CEO納蘭正秀入選「福布斯中國商界潛力女性TPO20」 2020-02-17 12:18
  • 風情捷克十大捷克特產
    Moser水晶專賣店鋪,盡顯高大上捷克啤酒Pivo捷克啤酒世界聞名。捷克人均年消費啤酒始終世界第一,而其飲用的啤酒基本上都是捷克本地自產的。捷克人稱,「捷克人只喝捷克啤酒」,因為他們相信捷克啤酒世界第一,任何其它國家都做不出可與其比肩的啤酒。捷克人認為,一杯好的啤酒需要上等的原材料和傳統的釀造技術。原材料包括啤酒花、水、麥子和酵母。其中最重要的是捷克土地上自產的啤酒花,又名薩茲啤酒花(Zatecky chmel,英文Saaz hops)。
  • 「浪琴表香港馬術大師賽」2016年2月重臨香港
    「浪琴表馬術大師賽」由比利時公司EEM World創立及籌辦,即將進入第四年,現已成為亞洲一項不容錯過的大型體育及社交活動。『浪琴表馬術大師賽』持續吸引破紀錄的體育迷、家庭和名人觀眾入場,被譽為全球首屈一指的五星級馬術比賽,可謂實至名歸。」
  • 憨山大師的一生—指歸淨土
    大師與他交談了三晝夜,少宰問大師求法要,大師隨手寫了二則法語、三首詩贈給他。 初六,少宰出山,大師囑咐他說:「你是社稷蒼生的仰望,前途珍重!」少宰與大師相約再晤之期,大師說:「山僧老了,四大將離,你我再晤的時候當在龍華會上了!」 初八,大師示現微疾,弟子大眾都來問候,大師對他們說:「老人勞倦了,不是生病!」
  • 新浪潮青春的肖像
    所謂「新浪潮」運動,是指法國1958到1962年突然湧現出一批青年人開始執導影片。這段時期有100多名導演拍攝或者推出他們的處女怍。雖然他們其中真正成為大師的只是極少數,但是法國的新浪潮運動還是出現了一些電影藝術家和經典影片,並且出現了新的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