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是「肥簍子」,老花農教你巧用肥,新筍猛長,花苞猛開
月季花有個外號叫「肥簍子」,肥簍子是什麼意思呢?簍子是農村用來裝柴火用的,容量很大,用簍子來形容月季花對肥料的需求,說明月季花在生長期間吃掉很多的肥料。月季花開爆盆,少不了用肥,分兩個階段施肥,對開花很有利
其實月季花更適合地栽,養在花盆裡的月季花實在是有點難為人了,就別的不說,月季花的根系是十分強大的,小小的花盆根本不夠它生長的,20公分口徑的花盆一年的時間,月季花的根系就會長滿花盆。
地栽的月季花根系的生長空間更大,長勢也更旺盛,根系紮根的面積廣,吸收的養分也會更多一些,把月季花栽種到花盆裡,單靠花土中的養分是完全不夠月季花吸收的,必須要人工給它施肥。
盆栽的月季花消耗的肥料是花卉中最多的,肥料給不夠,春天的新花筍就長不出來,花芽也沒有力氣分化,很多養月季花的朋友都會遇到月季花開花少的問題,明明是葉給它施肥了,為什麼還會開花少呢?關鍵還是肥料不夠。
一盆5年的月季花,移栽到花盆裡,就春天這一個季節,至少要用100g的肥料,這還不算是加上液體肥,在使用顆粒肥的同時,還需要往月季花的葉子噴施液體肥料,月季花的吃肥量是一盆普通茉莉花的3倍還要多。
一年少於100g的肥料,月季花能開花,但是開花的數量一定少,而且花瓣不是很大,另一種情況就是月季花只開1-2朵花,花瓣特別大,花瓣沒有任何質量可言,養出一盆好的月季花,一定不能慄色施肥,要多用肥,頻用肥。
給月季花施肥大概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在月季花長新筍的前期,也就是在每年的3-4月份期間,使用氮磷鉀通用型肥料,三種元素均衡補充,把月季花的花筍給先養出來,新筍是一年中月季開花的主力軍,其它的側枝都是輔助性的。
月季花施肥必須薄肥勤施,「勤施肥」很關鍵,每次澆水之前,可以在花裡埋上一點8-10g左右,肥料一定要埋在土壤裡,灑在表面是沒有效果的,在這期間用有機肥兌水按照1:2000稀釋以後,噴在月季花的葉子上。
等到月季花的新筍長大了,到了6-7月份的時候,此時的花苞已經快要綻放了,趕在花苞沒有綻放之前,趕緊用一次大肥,磷酸二氫鉀就派上用場了,根據月季花的年齡決定肥料的用量,5年的月季花,花盆直徑在20公分以上的,一次可以使用20g肥料,大水澆灌,同時增加光照,放在家中太陽光照最強的位置。
兩個級階段的肥料給足了,月季花會進入飛速生長的階段,肥料給的多月季花吸收增強,未開放的花苞在1周內就能開放,開花的數量更多,花瓣也會開的更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