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魚曬乾後澆水復活?它可用胃呼吸,上岸幾小時後仍能存活!

2020-12-14 八兩科學

一條魚從湖裡撈上岸曝曬一天,成功曬成「魚乾」後,接著拿點水往它嘴裡倒,結果過一會就能看到魚的嘴巴不斷開闔,魚鰓也在抽動,瞬間滿血復活、死而復生。這是網上流傳的「清道夫魚曬乾後遇水復活」的視頻,其頑強生命力把部分網友驚得咋咋呼呼的。作為一個十年寒窗苦讀的優秀畢業生來說,這種事只在看木乃伊電影的時候看到過。

那麼清道夫魚的生命力真的有如此頑強嗎?其實地球上生命力極其頑強的魚類有不少,可脫離水在陸地上生活。比如彈塗魚可以離開水超過12小時,過山鯽(攀鱸)可以上岸走路,肺魚可以幹泥土裡存活幾年……但從來沒有任何魚類是可以在徹底被曬乾後遇水復活的,即使是肺魚也不行。

反客為主,魚缸裡的清道夫變外來物種,在我國南方泛濫!

清道夫魚(學名:Hypostomus plecostomus,英文名:Suckermouth catfish),又叫「吸盤魚、琵琶鼠魚、垃圾魚、吸口鯰」,屬於甲鯰科下口鯰亞科下一種底棲魚類,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多數人以為清道夫魚是單指一種魚類,其實不然。它是翼甲鯰屬和下口鯰屬成員的統稱,比如野翼甲鯰、豹紋翼甲鯰、絞口下口鯰、隆頭翼甲鯰、多輻翼甲鯰都稱為清道夫魚,而出現在我國的絕大部分清道夫魚是豹紋翼甲鯰和野翼甲鯰(更多一些)這兩種,也叫普通清道夫魚。

外形上看,不同種類的清道夫魚有顏色差異,體色從金黃到深黑,有黑白(褐色)相間的花紋。有2個背鰭、體側僅有4排大鱗,口唇十分發達,像個吸盤一樣。成年體長約為30-45釐米左右。從其名字上看可以看出這種的大概習性,以藻類和底層有機物為主食,對蝦蟹、魚卵和水草來者不拒,會統統吃掉。

隨著飼養熱帶魚的風潮,清道夫魚在上世紀90年代被引入我國南方,聲稱有清除水族箱或魚缸內碎屑殘渣的功能。事實上,清道夫魚確實能清除魚缸殘渣,但其生長速度驚人,一年可以成長到20-30釐米,且長大後外型不討喜。加上長大後的清道夫魚會吞食小魚和咬傷其他魚類,於是就被民眾丟棄。由於我國南方河流沒有清道夫魚的天敵(巨水獺、凱門鱷、蛇、龜、禽鳥),於是開始野蠻繁殖、泛濫成災,對我國南方水域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曬乾」後的清道夫魚真的能遇水復活?

首先清道夫魚是一種熱帶魚,喜歡棲息在弱酸性軟水中,能夠適應不同的棲地,但不耐低溫。估計北方的同學都沒怎麼見過它,畢竟北方河流冬季常低於零度,若出現在北方應該撐不過冬季。其次清道夫魚的外骨骼比較硬,本土魚類沒辦法咬開,加上原本就是底棲魚類,雜食性、耐低氧(血液中血紅素攜氧的能力比其他的魚類高,以致在低氧的環境中仍可存活),當它來到沒有天敵的環境中,猶如進入了天堂,使原本只是魚缸裡的小配角一躍成為溪流和水塘的新霸主,並已成為破壞生態平衡的大殺手。

儘管清道夫魚的適應能力如此強,但這並不是清道夫魚在被「曬乾」後遇水復活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還要說到它獨特的生理構造。科學研究表明,魚類獲取氧氣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魚鰓呼吸,有些魚類可以用鰓上器官、胃、肺等來從空氣中獲取氧氣,比如攀鱸和肺魚就可以同時用鰓和「肺」呼吸。

而清道夫魚除了如一般魚類使用鰓部呼吸外,它的胃部亦可協助呼吸,進行氧氣交換。當清道夫魚在水裡時會用魚鰓來呼吸,當它被撈到岸上曝曬時,表面鱗片的貼實可以防止水分的蒸發,本來就生活在底層水域的它,身上在多多少少會魚鰓帶上一些泥巴,這可以算是第一層防禦了。在沒有水流經過腮部時,它就開始保護鰓絲(鰓瓣上平行排列的黏膜褶)不讓它粘結,然後通過張開嘴連接能呼吸的胃,從空中獲取氧氣。所以清道夫魚到了岸上後幾個小時後仍然能存活。

因此像網上流傳的短視頻中所謂「曬乾」的清道夫魚,「曬乾」這兩個字值得商榷。而有人曾在室內(溫度28°)環境實驗了一條清道夫魚離開水後多久能死掉。在用紙巾拭去其表面水分,清道夫魚在2個小時後還能活蹦亂跳,7個小時後,清道夫魚乾化但還能看到腮部微弱跳動,23個小時後給清道夫魚加什麼水都救不回來了。實驗只是拭去其表面水分,並沒有曝曬,所以短視頻裡說的「曬乾」「曬了一天」……大家應該都懂。

最後提醒一下,不要放生清道夫魚,比較它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如果在野外溪流江河發現清道夫魚,直接將它擱在岸上就可以了。

—END—

相關焦點

  • 埃及鯰魚能在恆河泛濫!而清道夫魚在恆河卻翻不起浪!
    二是恆河裡面的另外一種魚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恆河裡面的另外一個主角,它也是一種魚,一種讓國人不敢吃的魚。一種清潔水質的魚,名叫清道夫,從名字上,大家就知道,它具有清潔環境的作用。清道夫魚,根據它的體型和吃食習慣,大家又親切的叫它們為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清道夫魚同埃及鯰魚一樣,都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不是印度的本地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各大水域之中。三是清道夫魚的特點幾乎只要有水的情況下,它就能存活。
  • 關於清道夫等工具魚,經常吸魚的一些小建議,也不必過於驚慌
    昨天的視頻,是有前提條件的,一個是連續飢餓、一個是室內環境過於昏暗昨天的這位魚友,人家也提前交代了,由於近期附近有施工,所以自己離家遊玩後,直接把窗簾給拉上了,因此本來室內過於昏暗的環境,就更加暗淡了。這是清道夫、鼠魚、其他異型魚、夜行魚,活躍度急劇上升的一個基礎前提。
  • 入侵物種清道夫魚究竟有多可惡,為什麼沒有人開發清道夫魚食譜?
    魚缸中的「清道夫」在以前的觀賞魚界,有一種魚大名鼎鼎,很多剛開始養魚的人都會在魚缸裡放上兩條這種魚,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清道夫魚。它的長相比較醜陋,身體是呈現半圓筒的形狀,尾鰭呈現淺叉形。它原本是居住在中南美洲的河流中。很多人養清道夫魚不是因為它具有觀賞性,而是是因為聽說它可以清除魚缸中的排洩物和垃圾。看起來好像人畜無害,但實際上它卻是大名鼎鼎入侵物種,在野外泛濫成災。為什麼好端端的清道夫魚會成了入侵物種呢?「清道夫」的稱號是咋來的?
  •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瘋瘋人給大家整合了一下行業的經驗,幫大家總結出靠譜的除藻魚名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首先我們還是來給大家闢辟謠:清道夫魚是達不到最佳的除藻效果的,反而長大了的清道夫,還是魚缸的一個大隱患,同樣的,青苔鼠也是。為什麼說是隱患呢?因為小的清道夫和青苔鼠還好,會比較勤快啃食缸壁上的褐色藻類,但是長大了就不一樣了,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其實,魚大了也是挺大的變化的啊!
  • 清道夫被曬成魚乾,男子往魚嘴裡倒點水,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清道夫被曬成魚乾,男子往魚嘴裡倒點水,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對於魚類來說,清道夫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被人稱之為有著不死之身,清道夫被曬成魚乾,男子往魚嘴裡倒點水,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吧。
  • 和清道夫魚齊名,能長一米多長,有八根鬍鬚,當地無人吃
    野生魚從體型和肉食上就能區分的,野生魚色澤更亮麗,魚肉更緊實。到了冬天野魚難釣,當地釣魚人紛紛把目標轉向另一種大魚,這種魚釣上岸沒有人要,不是送人就是原模原樣放回水裡。昨天,當地的釣友釣起一條和清道夫魚齊名的大魚,一米多長十多公斤重,最後送人都送不出去,無奈只能將大魚扔進水裡。
  • 以前被當作觀賞魚引進我國,如今在農村河裡泛濫,至今沒有天敵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因為清道夫魚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同時被業界宣傳能有效清理水中的青苔和其它魚類的排洩物,然後就將它引入國內觀賞魚市場上了。原產地在拉丁美洲,它長得和我們本土的魚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它的嘴,長得像一個吸盤一樣,能夠吃水底下的垃圾,所以還有人叫它吸盤魚。
  • 如果說除藻能力,清道夫功不可沒,所有觀賞魚都可以和它混養嗎?
    如果是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行動力緩慢的觀賞魚,或者有部分疾病出現的觀賞魚,那麼清道夫在大部分情況下,對於它們就會毫不客氣,不管它是大型的龍魚還是小型的蝶尾金魚,在清道夫眼裡,只要是它能追上並且成功吸附到的,那就是自己的食物,沒辦法啊,餓啊,如果不吃這個,就沒有別的東西吃了。
  • 網評最難吃的5種淡水魚,清道夫上榜,你吃過哪幾種?
    網評最難吃的5種淡水魚,清道夫上榜,你吃過哪幾種?在人們看來,魚是一種口感鮮美、肉質細嫩的美食,口感甚至比雞肉、豬肉還要好得多,就連小朋友們也愛不釋手。不管用紅燒、糖醋還是清蒸、煎炸做出來,味道都十分豐富,讓人喜愛到不行。
  • 世界上最強的魚,曬成魚乾之後,入水後奇蹟復活
    世界上最強的魚,曬成魚乾之後,入水後奇蹟復活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在這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奇聞趣事,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各種生物,都是靠著獨有的生物鏈,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在人類的食譜上,魚也是人們在餐桌常見一道菜,但人們無法對清道夫魚下筷,因為清道夫魚會吞食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有其它不衛生的食物,只要能吃的,清道夫魚都會吃,所以清道夫魚很不衛生,再加上清道夫魚的味道確實非常不好吃,非常腥,所以清道夫魚是人都不敢吃。
  • 一個偶然「事件」進入中國,打開了清道夫泛濫之門,印度卻選擇吃掉
    像空中飛翔,憑藉飛速鑽入水中捕捉魚的鳥類,也常敗在清道夫的手中:要麼外殼過于堅硬,鳥喙難以被叼啄;要麼吞食過程中被骨骼刺破喉嚨或卡住。 清道夫屬於舶來品,原產地拉丁美洲的河流中早已進化出它的天敵,比如亞河豚、美洲鱷一次吃下數隻清道夫。最主要的敵手還要算水獺,成年的水獺多在二十公斤,一天卻可吃掉4公斤的清道夫。
  • 河中的魚紛紛上岸,引起村民爭搶,了解真相後一一丟下魚轉身離開
    總有些奇怪的事跟奇怪的人能讓人感到意外。小編將給你提供各種奇聞故事。希望大家喜歡,如果給你點意外跟驚喜的話就點個讚。今天又為大家帶來了新的內容,村裡一條河裡的魚紛紛跳上岸,引起村民的爭搶,了解真相後,村民一一轉身離開,這是怎麼一回事,快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 清道夫破壞河堤似乎已經泛濫成災,為何沒人敢吃?
    清道夫清道夫原來是生活在南美洲的,魚的身體看起來是個半圓通的形狀,在魚缸裡也就是個中等身材魚的樣子。因為清道夫有很強的清潔能力,能夠吸食浴缸內魚的排洩物等,很多人在浴缸裡都會養它。從清道夫的飲食習慣來看,它們的適應能力很強,什麼都吃,水質再髒也能存活下來,所以清道夫非常好養。
  • 退捕上岸後…
    近日,陳先益正式退捕上岸,告別了「水上漂」的生活。回憶10年前捕魚的情景,陳先益記憶猶新。他說,那時江裡七八十斤重的鯰魚隨處可見,出去一趟起碼可收穫200斤魚。現在下網三五個小時也只能捕到10來斤,魚的個頭也越來越小。「為了母親河與子孫後代,暫時犧牲是值得的。」從小就在長江邊長大的陳先益感慨。
  • 能隨風滾動的中國版「風滾草」,曬乾能復活,1棵188元,見到珍惜
    導讀:能隨風滾動的中國版「風滾草」,曬乾能復活,1棵200元,見到珍惜!就拿農村一種植物來說吧,可能很多人都見過它,但可能都沒有把它放在心上,殊不知,它在山外名動一時,很多人慕名求購而不可得!這種植物很特殊,往往在特別乾旱大的時候會發黃,而且植株全部收縮起來,捲曲成一團,看起來像枯死了一樣;但是,一旦天降甘霖,它們在淋水後就能轉綠,又生機勃勃起來,被人稱為「還魂草」,更有甚者,叫它們「九死還魂草」!
  • 全球最強的「魚」,曬成魚乾5年,入水3秒卻又能夠復活
    魚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種生物,當離開水以後,那麼它也就無法存活。但是凡事也是有例外的。根據小編的了解,有一種魚被稱之為世界最強的,曬成魚乾五年後入水能夠復活,這種魚的名字叫做肺魚。肺魚當被人們發現的時候,這種魚已經成為魚乾了,但是將它放入水中以後就會立即恢復原狀。就如同瞬間復活了一樣,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魚類曬成魚乾以後都是無法存活的。或許這種魚就是一個例外。
  • 再見清道夫魚,你已不是清潔魚缸的料,如今清潔魚缸有它們更好
    這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很多魚友是知道,清道夫魚是在中國造成物種入侵,但實際上還有更大部分的人是對這個事情不了解也不清楚。所以在養魚的時候,去到一些水族店,那麼裡面的老闆就會跟咱講這種觀賞魚可以幫忙清潔魚缸之類的。那麼作為一個新手,自然是想養魚比較簡單一些,不用那麼麻煩,再加上這種黑色的清道夫魚價格也並不貴,所以自然而然就入手了。所以這才是導致清道夫魚一直在水族市場上面,有路可走的原因。
  • 這幾種魚野釣很常見,居然有高大上的名字?聽起來就好吃!
    其實直到最近這幾年,蓑笠哥才完全了解從小釣到大幾種常見小魚的名字,和家鄉話的名字以及釋義有天壤之別!一如從小長到大的小夥伴,「鐵蛋、二柱子、棒槌」地叫了半輩子,直到他新婚之夜才曉得原來他的書名這麼有big?
  • 羅非魚和清道夫,都是外來物種,為何羅非魚受歡迎,清道夫卻不行
    羅非魚和清道夫都屬於外來物種,為何有一種魚在國內那麼受歡迎,很多人都喜歡垂釣它們,把它們當作目標魚,而另一種魚卻沒人喜歡,還遭人唾罵呢?為何兩種都是魚,差別卻是那麼大呢,只要大家知道了其中原因,我相信大家想法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