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大家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讀博士翁帆和物理學家楊振寧結婚的事情並不陌生,畢竟這件事引發的關注度也是挺高的。
大學畢業後的翁帆也一直在繼續著自己的學習深造歷程,在學校的一次偶然機會中與楊振寧夫婦認識並一直保持著聯繫。但在這之後的不久,楊振寧的妻子因病逝世了,翁帆度過了一段煎熬的歲月。翁帆在安慰楊振寧先生的過程中,兩人產生了情感的碰撞。出人意料的是,28歲的翁帆與82歲的楊振寧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段相差54歲的忘年戀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
如今結婚16年的兩人一直都是低調生活,兩人並沒有要孩子,感情也是維繫得十分好。對於翁帆來說,將16年的青春時光付給了近百歲的人,不少人好奇翁帆會後悔嗎?楊振寧對此曾表示:沒有要孩子,是因為自己百年之後讓翁帆一個人帶孩子將來也會很難。倆人現在生活也很幸福。
01"忘年戀"式的婚姻,可能很難經營: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們思想的改變, 許多人在感情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再過多受年齡的限制,"忘年戀"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並不少見。毫無疑問的是,美好的情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無論這段感情是否有違背我們傳統的認知。但是,經營"忘年戀"式的婚姻可能遠比我們自己想像的要難得多,尤其是在考慮到孩子的問題上。
02沒有孩子的生活,夫妻雙方可能會後悔:
孩子的存在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夫妻也會選擇婚後不生育孩子。但是,沒有了孩子的存在可能會為婚姻家庭或者養老生活帶來"麻煩"。
1、晚年生活悽苦、孤獨
我們常說"養兒防老",孩子的出現可能會讓夫妻兩人以後的養老生活更有保障。孩子可以為家庭帶來歡樂,也能讓夫妻兩人避免"晚景悽涼"的情況,一般不會出現老無所依的現象。
2、夫妻雙方離婚風險大
在很多時候,孩子也能夠成為夫妻之間情感的調和劑,起到緩和矛盾的作用。同時,如果家庭中沒有孩子,沒有能夠牽絆的事物,夫妻造成離婚局面的風險也就更大。
3、老年生活難以得到保障
家庭中沒有孩子,夫妻雙方的養老生活不僅可能面臨"晚景悽涼"的局面,養老生活的物質保障也是一個大難題。養老生活也是需要充足的物質支持的。
03是否擁有孩子,夫妻應該考慮清楚:
1、對晚年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夫妻雙方在決定不要孩子之後,應該對晚年生活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如果伴侶在老年的時候先自己離去,可能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會變得孤獨、悽涼,尤其是當看見與自己同齡人的養老生活是子孫滿堂的時候更是如此。
2、具有充足的養老資金
如果夫妻在年輕時候,在工作打拼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不要孩子,那麼就應該有意識去儲存更多的積蓄,為日後的養老生活做好充足的物質準備。
3、考慮周全,有明確的生活規劃
是否要孩子的決定應該是兩人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共同做的決定。不想生育孩子的想法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樣的決定是建立在對自己生活有明確的規劃基礎之上的而不是任性妄斷。
結語:孩子所帶來的幸福和負擔感都是雙向的,不同人對孩子的存在做出不同的定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對於家庭生活確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無論如何,夫妻雙方都應該在做好權衡考慮,理性選擇。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