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英烈龐孝熙
羅 樹
龐孝熙是東新李家寨人。
龐孝熙故居
據黨史資料,龐孝熙是和趙瑞林、李宗佑一道,在臨古藺解放前的九月份,奉上級指示化裝成販酒商人,去貴州去與解放軍接頭,迎接解放軍解放古藺,不料因叛徒出賣在罐子口被抓捕。被貴州軍閥送往大村後,和趙瑞林、李宗佑烈士遭受了慘烈的酷刑,但始終臨死不屈,守口如瓶,未透露黨組織的任何秘密。
趙瑞林、李宗佑烈士的遇難地——東新自強轉轉石
正是龐孝熙等三人對黨的無限忠誠,獻出寶貴的生命,才使復陶黨組織沒遭到破壞,才保護了當時的復陶地下黨組織的全體黨員同志。
龐孝熙1926年農曆四月初三出生在李家寨街上的一個勤勞之家,一家六口勉強度日。父親去世得早,長哥龐孝坤支撐家庭,年輕的龐孝熙在大家庭的庇護下算是自由自在,生活無憂。龐母重視教育,把幼小的龐孝熙送往千戶庵讀書。在千戶庵小學讀書期間,龐孝熙積極向上,接受了黨的啟蒙教育,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愛國活動。
龐孝熙和地下黨員李宗佑是鄰居,且兩家關係特別好。龐孝熙和李宗佑年齡相當,僅比李宗佑小一歲。幼時的龐孝熙是李宗佑是最好的玩伴,也同時在千戶庵小學讀書,他們關係密切,形影不離。在李宗佑的影響下,龐孝熙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新李家寨支部的一個主要成員,積極支持時任支部書記的李宗佑工作,是李宗佑的得力助手。
龐孝熙和趙瑞林、李宗佑被國民黨趙守恆部抓後,隨即送往大村區署。在這段時間,敵人為了從他們身上找到突破口,得到地下黨的信息,對他們施以慘無人道的酷刑。據當時在區署煮飯的鄰居說,他們三人經常被棍棒猛擊,屋裡傳出一陣陣棍棒聲和悽慘的哭聲,親自看到他們穿過「火背篼」(把鐵桶燒紅罩在身上)。因趙瑞林在黨內所任職務高些,又當過復陶鄉鄉長,敵人對他恨之入骨,殘忍地烙上「亡國奴」三字,這期間趙瑞林、李宗佑也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然而,無論受到什麼酷刑的摧殘,三位地下黨員始終寧死不懼,守口如瓶,未透露黨組織的任何情況。
解放古藺的大軍四面壓境,敵人已經感到末日來臨。在離解放古藺前的十三天,即1949年11月27日,敵人押著龐孝熙等三人往貴州方向逃竄。當走到東新自強鄉一個叫轉轉石的地方時,趙瑞林和李宗佑因受重刑後身體虛弱已經走不動了,敵人殘忍把他們殺害在那裡。敵人繼續押著還能走動的龐孝熙往前走,當到太平渡對面貴州地界上的青槓坳,龐孝熙實在走不動了,敵人殘暴地將其槍殺,年僅二十四歲。
龐孝熙烈士墓
據龐孝熙侄子龐友仲回憶,他聽父親說過,二爸龐孝熙被國民黨槍殺後,家裡根本不知道,是嫁在九溪口的大孃(姑姑)聽說後,才通知家裡去接回安葬的。去接遺體的親人看到龐孝熙周身傷痕累累,頭部已經打爛,腦漿迸裂,他們是用手把腦髓捧起來入棺的,現場極其慘烈。
1951年,古藺縣人民政府核准後追認龐孝熙為革命烈士。
烈士犧牲時還未成家,親人中也只剩下母親和烈士的三姊妹。烈士母親胡氏經歷喪子之痛,傷心欲絕,解放後不久溘然長逝,烈士的長哥龐孝坤替弟行孝,安葬了母親。
而今,烈士的三個侄子中龐偉已經去世,龐友仲和龐勇健在。他們都務農,生活在烈士的家鄉李家寨。
隨著時間的遠去,烈士同時代的人已經沒幾人健在,烈士的事跡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鮮為人知。然而,歷史不能忘記英烈,龐孝熙烈士將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資料來源:
1.《古藺縣誌》。
2.採訪烈士侄子龐友仲、龐濤,李宗佑烈士次女李支群,烈士的同時代人王光第等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