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變高是每個人的夢想。在這個外表之上的時代,身高對一個人整體氣質的提升作用不言而喻。這種優勢如今已滲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在就業,以及婚戀市場,甚至是求學這塊,身高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為了儘可能變高一點,現代人也是掏空了心思。譬如在鞋子裡墊上厚厚一層內增高,或是通過穿著打扮和拍照技巧來提升身高。更有甚至,甚至為了增高去動手術,著實是捨得下血本。
有人或許會疑問,什麼手術還能讓人個子變高?難道不是天方夜譚?其實,醫學上還真有所謂的增高手術。而且一旦成功,長高效果還是很可觀的。至於它的原理,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眾所周知,人類身高的增長基本在兩個階段,一個是兒童期,另一個便是青春期。成年後,由於骨垢線閉合,骨骼就不會再增長了。而增高手術則是借用肢體組織在一定應力刺激下再生的生物學原理,實現身高增長。因此,其核心就是在於那個「應力」。
為了實現應力對骨骼的刺激,增高手術會將你的腿骨截成兩段,然後通過在體外安裝具有牽拉作用的肢體延長器,從而實現骨骼二次增長。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會疑惑,腿骨都被截斷了,怎麼還能再長?
這便要靠應力刺激骨組織生長了,雖然腿骨被戒斷。但通過主動功能鍛鍊,以及肢體延長器的幫助刺激,骨細胞和其他組織細胞還是會不斷分裂增殖的。等到其完全恢復,則實現了身高的二次發育。
通常來說,增高手術倘若成功,恢復期一天長個0.7毫米不成問題,最終效果可謂顯著。但這種手術背後的風險也是極大的,由於要截斷腿骨,當事人在術後至少要經歷1年的恢復期。同時,那個肢體延長器是從外部穿透到骨骼上的。如果在康復期間操作不深,插入體內的鋼針很容易劃破血管肌肉,甚至是神經組織。
雖然風險重重,但依然還是有人躍躍欲試。譬如在2012年那會,安徽就有一個李同學因為身高原因,在高三時報考飛行員不幸被刷。他的文化成績都達標了,唯獨由於身高原因遺憾落榜。更令人沮喪的是,那些被選上的,高考成績甚至還不如他。
這一系列打擊也讓李同學陷入了對身高的極大自卑當中,在經過2年的焦慮期後。終於,2014年,20歲的李同學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花16萬去醫院做了斷骨增高手術。
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一年後卸掉所有康復器械,李同學再次測量身高時,足足長了7.2釐米。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這個結果,李同學開心嗎?
起初他是相當開心的,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他逐漸笑不出來。原來,斷骨增高后,他發現腿腳明顯沒有以前利索了,甚至還患上了X型腿這種毛病。16萬花出去後,李同學最後收到的是一雙中看不中用的腿。
為了長高,李同學不惜用自己雙腿的健康作交換,著實不難看出現代人對身高這一身體硬實力的焦慮。如果這個社會多一些包容,給身高不美麗的人同樣的競爭機會,又怎會出現李同學這樣捨本逐末的遺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