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據了解,1975年,面對當時臺灣島內西洋音樂充斥街巷的狀況,臺灣本地的音樂人提倡「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唱自己的歌」,臺灣「校園民歌運動」就此開啟,期間走出了眾多知名音樂人,也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民歌42」,就是為了紀念「臺灣民歌運動」興起42周年所舉辦。
「民歌42」的發起人、臺灣著名民歌手施孝榮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非常期待有一個正式的機會,能與大陸的優秀創作者和歌手面對面地交流。
【同期】臺灣著名民歌手 施孝榮
我一直非常希望有一個正式的機會,我們有個交流,一場演唱會或任何的一個平臺,我們能夠一起交流,一起彈吉他,一起把我們當年創作的歌曲,你們介紹給我們,我們介紹給你們,大家其實語文根本都沒有任何的問題,音樂沒有任何的限制,所以我一直很希望有這樣一個交流的機會。我也知道在中國大陸有很多很優秀的創作還有歌手,其實臺灣也很多,如果讓大家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機會的話,其實華人的音樂,這個能量是非常大的。
【解說】臺灣著名民歌手、63歲的王夢麟四月剛剛完成第三次喉部手術,一向言語幽默的他這次被大家戴上了「封口」的口罩保護嗓子,以更好地為演唱會做準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夢麟表示,去年他跟眾多臺灣歌手一起在深圳參加了民歌40的演唱會,他認為兩岸一家親,大家應該多多促成彼此間校園民歌的交流。
【同期】臺灣著名民歌手 王夢麟
其實我們的眼光要放遠一點,其實兩岸一家親,我這個是時常在主張的,我希望在大陸,很多人喜歡校園民歌的話,多多地促成兩岸之間校園民歌的交流,這是最好的。刀郎他的歌我很喜歡聽,汪峰的歌也很喜歡聽,我最早學的一首歌叫《濤聲依舊》,我覺得那個也很好聽的歌。我覺得音樂就一直在進步當中,不要去分什麼你啊我的。
【解說】據悉,民歌高峰會自2006年起已舉辦了12年,現已成為臺灣華人音樂界的演出盛宴。
記者 馬冠樸 臺北報導
關鍵詞:兩岸 歌手
分類名稱: 港澳臺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