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據了解,1975年,面對當時臺灣島內西洋音樂充斥街巷的狀況,臺灣本地的音樂人提倡「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唱自己的歌」,臺灣「校園民歌運動」就此開啟,期間走出了眾多知名音樂人,也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民歌42」,就是為了紀念「臺灣民歌運動」興起42周年所舉辦。

  「民歌42」的發起人、臺灣著名民歌手施孝榮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非常期待有一個正式的機會,能與大陸的優秀創作者和歌手面對面地交流。

  【同期】臺灣著名民歌手 施孝榮

  我一直非常希望有一個正式的機會,我們有個交流,一場演唱會或任何的一個平臺,我們能夠一起交流,一起彈吉他,一起把我們當年創作的歌曲,你們介紹給我們,我們介紹給你們,大家其實語文根本都沒有任何的問題,音樂沒有任何的限制,所以我一直很希望有這樣一個交流的機會。我也知道在中國大陸有很多很優秀的創作還有歌手,其實臺灣也很多,如果讓大家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機會的話,其實華人的音樂,這個能量是非常大的。

  【解說】臺灣著名民歌手、63歲的王夢麟四月剛剛完成第三次喉部手術,一向言語幽默的他這次被大家戴上了「封口」的口罩保護嗓子,以更好地為演唱會做準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夢麟表示,去年他跟眾多臺灣歌手一起在深圳參加了民歌40的演唱會,他認為兩岸一家親,大家應該多多促成彼此間校園民歌的交流。

  【同期】臺灣著名民歌手 王夢麟

  其實我們的眼光要放遠一點,其實兩岸一家親,我這個是時常在主張的,我希望在大陸,很多人喜歡校園民歌的話,多多地促成兩岸之間校園民歌的交流,這是最好的。刀郎他的歌我很喜歡聽,汪峰的歌也很喜歡聽,我最早學的一首歌叫《濤聲依舊》,我覺得那個也很好聽的歌。我覺得音樂就一直在進步當中,不要去分什麼你啊我的。

  【解說】據悉,民歌高峰會自2006年起已舉辦了12年,現已成為臺灣華人音樂界的演出盛宴。

  記者 馬冠樸 臺北報導

關鍵詞:兩岸 歌手

分類名稱: 港澳臺僑

相關焦點

  • 民歌是一封時代的情書
    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實習生 杜君 2015年6月5日至7日,華人音樂界的一場盛事在臺灣舉行,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接連三個晚上在臺北小巨蛋和高雄舉行。2016年11月19日,「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將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開唱。這是「臺灣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將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
  • 臺灣「民歌41」5月份在臺北、臺中、高雄登場
    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圖為去年「民歌40高峰會」領軍者,今年發起「民歌41」的施孝榮在記者會上演唱。 陳悅 攝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以《野百合也有春天》、《天天天藍》等聞名華語樂壇的潘越雲今年也在演出陣容中。
  • 臺灣民歌四十年:潮起潮落 不忘初心
    資料圖片   「給我一張鏗鏗的吉他 一肩風裡飄飄的長髮 ……我是一個民歌手 歲月牽得多長 歌就牽得多長……」2015,臺灣民歌運動興起40年。從年初到歲末,從臺北、高雄、臺中,到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出現在一個個紀念活動現場,回望臺灣民歌的斑駁背影、致敬華語流行音樂的光輝歲月,是兩岸文化交流「最浪漫的事」。
  • 17首全新的陝北民歌!由中央音樂學院17位作曲家打造,黃華麗...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10月18日,一場精彩紛呈的《「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為觀眾帶來17首全新創作的原創新民歌。
  • 小唐人央視舞臺改編經典民歌 融入說唱耳目一新
    共工日報社-共工網娛樂訊 11月22日,在央視《開門大吉》舞臺上,小唐人帶來一首雲南民歌《小河淌水》。小河淌水是一首經典雲南民歌,由尹宜公創作於1947年。這首歌歌詞質樸自然,富於想像,感情真摯、內在,音區較高,音域較寬,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很多著名歌唱家都曾演唱過該歌曲。小唐人組合再次創作,將流行與說唱融合在裡,歌中情,情中詩,盡情抒發著心中長久的期冀,美好的追求。讓人仿佛看見彌渡多姿多彩、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民間傳統文化沃土,浸流出了這條淌著月光,裝滿深情的"小河"。
  • 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舉辦高峰會 專家呼籲善用兩岸經貿關係
    新華社臺北8月15日電(記者鍾群 查文曄)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15日在臺北舉辦「2018臺灣競爭力高峰會」。與會專家從臺灣的經貿、人才、願景等方向分析臺灣的現狀,並呼籲重視兩岸關係,善用兩岸優勢互補的經貿關係,如此才能提升臺灣競爭力。
  • 臺灣寫真: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中新社臺南5月28日電 題: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來自福建泉州的小夥黃泓彬從沒想過,26歲生日會在海峽對岸的臺南度過,而且有一千多人陪著他。  27日晚,臺南文化中心,黃泓彬躋身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以《憨人情歌》和自己改編的《Opera 2》兩首歌,從十位參賽歌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驚喜的生日禮物」——冠軍獎盃。  這場總決賽,大陸和臺灣各有五位歌手登臺,共同的鄉音詮釋著閩臺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
  • 冀臺醫學交流論壇在石家莊舉行
    冀臺醫學交流論壇在石家莊舉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通過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惠互利,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要求,3月17日上午,冀臺醫學交流論壇暨臺灣醫學人才引進啟動儀式在石家莊華擎醫療美容醫院舉行。
  • 再唱一段思想起
    、微軟公司正式創立、香港金鐘道正式通車,西洋音樂頑童傑克強森JackJohnson、英倫足球明星貝克漢出生、陳綺貞、蔡健雅、五月天阿信…也都在這一年誕生, 1975年6月6日,楊弦在臺北中山堂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運動滋長萌芽。
  • 臺灣30多組民歌歌手響應「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領軍,超過30多組民歌手響應參與將於今年9月舉辦的「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李建復(開麗娛樂提供)據悉,包含丁曉雯、木吉他合唱團、王海玲、王新蓮、王瑞瑜、王夢麟、吳楚楚、李明德、李建復、林子軒、林佳蓉、林亭翰、林隆璇、邰肇玫、金智娟、南方二重唱、洪小喬、範怡文、殷正洋、馬永蒂、馬永霖、馬毓芬、徐曉菁、許淑絹、許景淳、黃仲昆、黃韻玲、葉佳修、趙詠華、趙樹海、潘越雲、鄭怡等民歌手齊聚,將於今年9月26
  • "民歌40"臺北開唱 李宗盛等68位歌手唱響小巨蛋
    不僅因為音樂人交流協會歷屆理事長大有來頭,從陶曉清女士、吳楚楚先生、殷正洋先生到現任的李建復先生,都在音樂產業佔有崇高的地位;而協會10年舉辦一次的民歌歌手大團圓演唱會,更是讓歌迷引頸企盼守候多時的同學會。
  • 冀臺兩地智慧社區「雲端」交流即將開幕
    2020首屆冀臺智慧社區營建交流會將於11月25日啟動。本次活動以網絡連線的形式舉行,以「慧及兩岸、樂享生活」為主題,旨在搭建冀臺兩地的智慧社區交流研討平臺,活動通過雲端交流的方式,與海峽對岸連線,相互推介冀臺兩地的優質社區理念、服務和做法,通過心與心的交流,拉近彼此的友誼,共享智慧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 活動由冀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河北省電子政務學會、臺灣兩岸經貿文化農特產協會主辦,河北廣電網絡集團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宜興經典陶坊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交流接待中心
    宜興經典陶坊日前獲得了宜興市政府頒發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交流接待中心」的授牌。宜興市臺辦楊副主任介紹,這次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交流接待中心評選經過了慎重考察。宜興市臺辦多次參與和見證經典陶坊的泡茶比賽、養壺比賽、古壺捐贈、圖書出版等文化活動,感受到經典陶坊能夠一直堅持初心和社會責任,堅持高品位和專業性,因此得到了政府充分認可和支持。國臺辦和中共中央臺辦為促進兩岸統一和兩岸文化交流,自2009年批准了22個省市、71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兩岸攜手創作詞曲打動人心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三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冠軍之夜」(簡稱「雙歌賽」)上,兩岸合作的閩南語原創歌曲《靠自己骨頭長肉》獲得「原創歌曲賽冠軍」,並被組委會特別授予「第十三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原創歌曲『薪傳獎』」。「靠自己骨頭長肉」是一句閩南俗語,告訴人們要「不等不靠、自立自強、奮勇拼搏」。
  • 【嚴君】民歌:最經典的流行歌曲
    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民歌的驕傲。最早的民歌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的「彈歌」,《詩經》則是我國最早的民歌詞集,而後是《楚辭》、漢代的《樂府》、唐代的「曲子」,以及明、清時的說唱藝術,都是民歌的前身。民歌的廣為傳唱,說明了它是流行的;民歌的歷久不衰,又印證了它是經典的。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民間小調。
  • 2017首屆冀臺傳統武術交流大會臺北開幕
    2017首屆冀臺傳統武術交流大會臺北開幕 2017年05月15日 13: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河北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臺北訊 5月13日,首屆冀臺傳統武術交流大會在臺北市劍潭活動中心登場,此次眾多傳統武術頂尖人士齊聚一堂,備受兩岸武術界關注。河北省傳統武術文化聯合會丁新民會長帶領二十位武術名家赴臺參與盛會。臺灣「中華全球洪門聯盟」劉會進總會長率同臺灣各大武術協會與團體,一同切磋武技,以武會友。
  • 冀臺醫學交流論壇舉行 引進臺灣醫療人才
    冀臺醫學交流論壇舉行 引進臺灣醫療人才 2018年03月19日 14: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19日石家莊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提出的「通過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 青年歌手王倩受邀獻唱央視《民歌中國》
    3月18日,青年歌手王倩受邀錄製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節目,此次節目在央視演播大廳錄製,節目現場,身著一襲紅色禮服的她分別演唱了《大海啊故鄉》和《一杯美酒》兩首經典歌曲,嘹亮的歌聲得到了現場高度讚譽,王倩本人也表示此次參加央視《民歌中國》的錄製感到十分榮幸。
  • 民歌30年(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
    十五年前的臺灣民歌演唱會,我一口氣看完,真過癮!好懷念讀書時青春年華,民歌30年幫我記錄了成長的青澀!棒透啦!我能朗朗上口的民歌有: 風告訴我、看我聽我、捉泥鰍、鄉間的小路、牽掛、如果、蘭花草、走向你走向我、風中的早晨、月琴、天天天藍、忘了我是誰、橄欖樹、讓我們看雲去... 等,聽著原唱歌手的歌聲跟著哼, 也是很快樂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