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見冬候鳥!來自西伯利亞的斑背潛鴨到明溪越冬
經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部門確認,為斑背潛鴨,是全省少見的冬候鳥。明溪縣因此增加一個新的鳥種記錄。 「我是蹲守了二個雙休的時間才拍到的。」此次拍攝到斑背潛鴨的三明鳥類攝影愛好者張愛軍告訴說,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明溪縣迎來了大量的越冬鴛鴦,他最初是想拍攝鴛鴦的。沒想「歪打正著」,發現了斑背潛鴨的身影,雖然數量僅有一隻,但已十分難得。
-
內蒙古:數萬越冬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
央視網消息:地處內蒙古毛烏素沙地東南部的薩拉烏蘇河擁有豐富的水域和溼地資源,是我國候鳥遷徙中轉、越冬和繁殖地之一。隨著氣溫下降,數萬隻遷徙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鄱陽湖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 萬鳥齊飛的場景隨處可見
隨著鄱陽湖水位的逐步消退,飛抵湖區越冬的候鳥逐漸增多,萬鳥齊飛的壯觀場景隨處可見。近日,記者隨縣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前往鄱陽湖朱袍山、三山等水域開展巡護活動。遠遠望去,裸露出來的湖灘草洲綠草茵茵,小天鵝等成群的越冬候鳥,時而在空中飛翔、時而在湖灘上覓食棲息。因今年鄱陽湖水位回落較慢,致使越冬候鳥來馬影湖越冬推遲一個多月。
-
百萬珍禽飛抵鄱湖越冬 近期還將迎來候鳥「大部隊」
潯陽晚報訊:雖然鄱陽湖遭遇了百年大旱,但並未影響珍禽候鳥到鄱陽越冬。11月12日上午,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百萬隻珍禽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和我國東北飛抵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棲息。候鳥的到來,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 當日上午,記者在大湖池保護區內看到,一些國外遊客正通過望遠境觀鳥。
-
珍稀冬候鳥來啦!開州區漢豐湖已成西南重要越冬地!
隨著天氣轉冷從西伯利亞、內蒙等地遷徙的冬候鳥逐漸飛抵開州漢豐湖國家溼地裡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楊德山介紹:「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今年雁鴨類越冬候鳥約有2300日前,工作人員觀測到鴛鴦、針尾鴨、綠頭鴨、紅嘴鷗等珍稀冬候鳥,種群和數量持續多年保持穩定,表明漢豐湖溼地成為西南地區,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和目的地。進入冬季,漢豐湖水上彩林由綠變紅。樹林下、鳥島上,候鳥成群結伴。天氣稍微暖和,候鳥們集體出動,在湖面上曬太陽、群遊嬉戲,弄得水波蕩漾。
-
江西湖口:「護鳥清網」守護鄱陽湖越冬候鳥安全
央廣網湖口1月6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餘祖德 徐會剛)「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民的母親湖,也是全球98%的白鶴暨江西省省鳥的越冬棲息地,保護好母親湖,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通過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旨在積極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呼喚全社會以實際行動守護鄱陽湖越冬候鳥安全。」
-
候鳥到南方越冬,留鳥怎麼辦?
冬天來了,候鳥飛向溫暖的南方,留鳥如何生存在寒冷的北方呢?每到秋冬寒冷季節,南飛的候鳥都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候鳥飛走後,北方並不會變成鳥類的「空城」,還會有一些本地鳥類留下來,在嚴寒中繼續生活。留鳥的越冬裝備解析 製圖:劉釗01鳥類自帶奇特「羽絨服」留鳥的羽毛幫助它們保持溫暖,其表層羽毛下的絨毛 (俗稱「羽絨」)保暖效果尤佳,
-
冬日,崇明東灘越冬候鳥與蘆葦灘共舞~
冬日清晨的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黃色的蘆葦隨風搖曳,成群結隊的越冬候鳥或在水上悠閒覓食,或展翅齊飛於空中
-
3萬隻越冬候鳥飛抵雲南大理 灰鶴數量破歷史紀錄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雲南大理的劍川劍湖溼地位於我國西部候鳥遷徙的主要通道上,這裡既是候鳥遷徙的集結點和停歇地,也是雲貴高原上水鳥越冬的重要棲息地。隨著冬季的到來,劍湖溼地迎來了近3萬隻越冬候鳥,經科研人員監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種群數量達到33隻,創保護區建立以來最高紀錄。 隨著候鳥遷徙高峰的到來,這幾天,灰雁、赤麻鴨等大量候鳥來到雲南大理劍湖溼地越冬,當地保護區工作人員也加大了巡護力度。近幾年隨著劍湖溼地鳥類棲息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來這裡越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
-
近萬隻野鴨越冬 扮靚花果山大聖湖
自今年十月份開始,花果山大聖湖陸續迎來特殊的客人,近萬隻野鴨遷徙到這裡越冬,成為花果山冬日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據市水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越冬的主要是鴛鴦和羅紋鴨,也有綠翅鴨、赤膀鴨等其他野鴨。它們一般冬季會遷徙到溫暖的南方越冬。
-
萬鳥翔集 數萬隻越冬候鳥飛抵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地處內蒙古毛烏素沙地東南部的薩拉烏蘇河,擁有豐富的水域和溼地資源,是我國候鳥遷徙中轉、越冬和繁殖地之一。這幾天,隨著氣溫下降,數萬隻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越冬。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鳥島東邊常年不凍水域,經工作人員監測到共8隻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3萬多隻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赤麻鴨和綠頭鴨。它們或在河面上棲息、覓食,或展翅騰飛翱翔天空,讓冬季寒冷靜默的薩拉烏蘇河充滿了勃勃生機。
-
冬日候鳥樂園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21日,白鶴等候鳥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溼地中覓食。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
遷徙期到來 大美常德成候鳥棲息天堂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鳥類367種,每年冬天,100餘只中華秋沙鴨都會來這裡越冬。今年入冬以來,保護區工作人員已在江坪河、南坪河、金家河、黃虎港河發現中華秋沙鴨51隻,另在仙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11隻、蒙泉水庫發現8隻,石門境內目前已觀測到中華秋沙鴨70隻。
-
梨園春薈|這場「梨園之約」,你如期赴約了嗎?
梨園春薈|這場「梨園之約」,你如期赴約了嗎?快來和南小開一起共賞南開之美~2020年南開大學第四屆梨園春薈首站如約打響了!後續還有更多精彩!這次千萬不要錯過啦!詳情請戳↓排版:陳心怡原標題:《梨園春薈|這場「梨園之約」,你如期赴約了嗎?》
-
武漢三環線內有野生鳥類穩定棲息地 黑鸛連續7年來天興洲越冬
天興洲洲灘越冬的黑鸛。 武漢市觀鳥協會供圖 蘆花開了,各種越冬水鳥如期抵達了天興洲。18日,市園林和林業局在天興洲溼地組織開展武漢市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已經連續7年在此越冬。 已進入枯水期,天興洲洲頭出現了大面積出水沙灘,岸上蘆花正開,景致充滿了野趣。明亮一邊教大家用望遠鏡觀鳥,一邊介紹:「黑鸛成鳥的體長約1米,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成鳥的嘴和腳呈紅色……」長江日報記者通過望遠鏡,果真看到,在洲頭的岸線處,三三兩兩地站著一排黑色的鳥兒。
-
一起去看冬候鳥
從那時開始,每個冬天,休息日裡當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室內甚至躲進被窩裡逃避嚴寒,我總是隨著那麼一小撮觀鳥人一次一次跑到曠野,跑到湖塘河汊,頂風冒雪。冬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快樂的季節。我們武漢所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百上千萬隻冬候鳥們,守著承諾,回來啦!雅克·貝漢告訴我們,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定時遷徙、在北方高緯度地區和南方低緯度地區之間變換棲息地的鳥類就是候鳥。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大白鷺飛到黃河溼地後將在這裡越冬燕鷗展翅飛紅嘴鷗,也是來這裡越冬的。馬朝紅說,這兒有多隻普通鸕鷀,也就是《詩經》裡所說的「關關雎鳩」,另外還有十幾隻白琵鷺,它們都是即將在這裡越冬的冬候鳥。還有幾種鳥,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飛走了,比如那數隻正在覓食的青角鷸蚌,它們是過境的遷徙鳥類,等補充完能量,就要繼續往南飛了。而從春天就遷往這裡的池鷺,是典型的夏候鳥,冬天要飛到南方越冬。
-
各自努力,如期赴約
願我們各自努力,如期赴約。滿日星辰,滿眼是你!
-
等了一年的候鳥終於回來了,來這些地方觀看最震撼
>都選擇在鄱陽湖區越冬鄱陽鳥知多少飛時不見雲和雨落時不見湖邊草一年一度的候鳥盛會不可錯過許多人已經迫不及待拿起相機將候鳥展翅的美好時刻定格哪裡是最佳觀鳥地呢大表哥現在告訴你攝影:葉學齡南昌南磯山 每逢秋冬,數以萬計的各種越冬候鳥由北國南來,在南磯山周圍的常湖、菱湖、北甲湖、東湖、神塘湖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