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伊卡爾迪轉會官宣了,有人問我想說點什麼?
旺達與馬羅塔
本來是沒什麼想說的,前一天迪馬濟奧放出消息的時候,我已經說過了。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但後來看到在官宣的新聞下面,還是充斥著對旺達的謾罵,以及「都是因為旺達鬧事,才逼著國米賣掉伊卡爾迪」這種觀點。
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點什麼。
二、
本來,作為成年人,試圖扭轉別人的觀點,這是很愚蠢的行為,是需要避免的。
但是,作為一個專寫國際米蘭的自媒體,不能只是關注流量,還得做一些我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哪怕費力不討好,哪怕要被罵。
三、
首先,來駁一駁「都是因為旺達鬧事,才逼著國米賣掉伊卡爾迪」這個觀點。
其實我真沒想到還會有這麼多人持這樣的觀點。
因為這件事情的邏輯順序已經很清晰了。
之前馬羅塔親口說過了,賣伊卡爾迪這件事情,在他來國米之前,高層就已經決定了。
這意味著兩件事:
第一,怎麼賣伊卡爾迪,是馬羅塔上任後的第一個大活兒。
第二,既然決定了要賣,那麼在當時賽季中期,就不可能給二弟開出續約合同。
也就是說,當時米體猜測、羅體推斷、都體認為的,馬羅塔開出了700萬的續約合同,伊卡爾迪死咬900萬這事是假消息。
從時間線來看,馬羅塔是2018年12月16日上任的,而旺達第一次暗示希望續約,是2018年12月15日,時間基本重合,意味著旺達是知道了馬羅塔上任而且負責這事,主動向馬羅塔示好,表達續約願望。
接下來兩個月,三大造謠報紙鋪天蓋地的造謠,說伊卡爾迪非900萬不籤,伊卡爾迪希望轉會尤文等等的。伊卡爾迪曾經親自出來噴米體並闢謠,但並沒有用。直到現在還有人拿這事罵伊卡爾迪。
而其實馬羅塔一直沒有正面回應續約的事情。
1月底旺達直接上門去找馬羅塔,出來以後表示馬羅塔是個好人,但我們沒有談到續約問題。
注意,我梳理事件邏輯採納的新聞都來自於當事人親口說的,而所有「米體猜測、羅體推斷、都體認為」都不予理會。
梳理下來的結果就是,且不論伊卡爾迪到底值多少工資,馬羅塔就根本沒想跟伊卡爾迪續約,因為高層早就決定了,賽季結束後要賣掉伊卡爾迪。
再之後,二月中旬,才有了旺達鬧事,二弟被擼隊長的一系列事件。
也就是說,整件事情的邏輯是國米決定賣掉伊卡爾迪在先,拖著不談續約,才引出了旺達鬧事以及後續事情,而並非是因為旺達鬧事導致國米被迫賣掉伊卡爾迪。
你可以說是旺達之前幾次尋求續約的方式,在高層決定賣掉伊卡爾迪的決策中增加了砝碼,但不能說是因為2019年的這次鬧事直接導致伊卡爾迪被甩賣,邏輯不對。
四、
旺達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有可恨之處,但不能什麼髒水都往她身上潑。
旺達在媒體的包裝下,成為了一個流量巨星,只要有她的名字出現,評論區必定火爆,而且高贊評論一定是罵旺達的,不同的只是段子手們都在比誰罵的方式更新奇而已。
其實早在當年的文章中,我就說過了,看新聞,你先看開頭,凡是「米體猜測、羅體推斷、都體認為」的,直接略過,只看當事人直接發言的。這樣把新聞用時間串起來,你會發現事件與媒體刻意引導的完全不同。
但現實是,當有100篇「米體猜測、羅體推斷、都體認為」在說旺達壞話,引起全民狂歡罵旺達的時候,當事人發言的那一篇,也就是事情的真相,都被淹沒在了這樣的狂歡之中,回復裡也全是謾罵和諷刺,根本沒人信。
都說國米的媒體環境差,差在什麼地方?
很多人一邊感嘆國米媒體環境差,一邊跟著媒體的節奏謾罵狂歡。
這就是媒體的厲害之處,真話它當然不敢不報導,但他另外製造100篇假話,把真話夾雜在其中,看你信誰吧。
所謂三人成虎,大部分人肯定是相信天天不斷重複看到的東西。
就比如最近勞塔羅的事,媒體天天重複報導,連續兩個月,於是很多人就相信了,勞塔羅要罷訓以求轉會,不管怎樣肯定是留不住了,而且價格也越談越低,幾個歪瓜裂棗就要把勞塔羅換走了,甚至有人都準備開罵勞塔羅不懂感恩、好高騖遠了。幸好此時,奧叔出來官方闢謠,直接掏違約金,否則不談。
而當初伊卡爾迪深陷續約風波的時候,官方很沉默,以至於旺達公開表態:俱樂部缺乏對伊卡爾迪的保護。當然沒有例外,這篇新聞下面也全是罵旺達的。
五、
成年人很固執,總是只願意相信自己認可的東西。
哪怕事實擺在面前,真相在這兒。
很多人也會說一些:「蒼蠅不叮無縫蛋、一個巴掌拍不響、空穴怎會突來風、事物總有兩面性」一類的話,來給自己錯誤的認知找一些藉口,然後堅持下去。
畢竟,要承認自己錯了,很難。
六、
話說回來。
既然決定賣掉伊卡爾迪,那麼註定了,馬羅塔和旺達,是處於對立面的,兩人的利益方向不同。
馬羅塔的目標,就是儘量把伊卡爾迪賣出高價。
而旺達的目標,就是儘量運作伊卡爾迪轉會更好的球隊,拿到更高的工資。
現在可以看結果了。
當初身價過億的伊卡爾迪,賣了5000萬。這是馬羅塔的成績。
而伊卡爾迪加盟更具競爭力的大巴黎,工資也翻番。這是旺達的成績。
在這場交鋒中,旺達完勝。雖然她承受了更多的謾罵。
直到前幾天,旺達宣布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的新聞下面,評論依舊充斥著嘲諷和謾罵。
七、
既然目標不同,那麼產生矛盾很正常。
不管旺達鬧事是有心還是無意,但結果對於她和伊卡爾迪來說是好的。
但馬羅塔在這一事件中,做得足夠好嗎?
轉會費減半,損失最大的是俱樂部。
球員和經紀人沒有義務說我主動少要點工資,幫俱樂部抬抬價。
那麼,怪誰?
八、
在馬羅塔和旺達的這場戰爭中,雙方本來處於一個極其不均衡的態勢。
1、馬羅塔代表俱樂部,旺達代表球員,馬羅塔是強勢方,隊長想擼就擼,新聞想控就控,具備實力優勢;
2、旺達主動尋求續約,是在求人,馬羅塔具備談判優勢;
3、馬羅塔知道旺達想續約,也知道伊卡爾迪必賣,而旺達不知道俱樂部的想法,信息不對稱,馬羅塔具備信息優勢;
4、馬羅塔是經驗豐富的金牌經理人,而旺達只是一個剛剛轉做經紀人的球員家屬,馬羅塔具備專業優勢、人脈優勢。
手握四大優勢,結果讓旺達翻盤取得完勝。
旺達鬧事事件、擼隊長事件、詐傷罷訓事件、律師函事件。這些事情不管是馬羅塔主動弄出來的,還是旺達故意弄出來的,這些事件本來應該在佔盡優勢的馬羅塔的掌控之中,為他的目標服務,因為這些本來就是他的工作職責。
結果卻是馬羅塔輸得很難看,這一系列事件直接導致伊卡爾迪身價下滑、無人問津。
九、
不管馬羅塔在尤文時期工作成績有多突出,他轉投國米之後的第一件大活兒,辦砸了。
旺達贏了。
十、
其實,伊卡爾迪已經走了,跟國米無關了,旺達也是個千夫所指的謾罵對象。而馬羅塔,還繼續是國米的高層。
我作為一個專寫國米的自媒體,出來寫這樣一個東西,對我沒有任何好處,只會招罵。
我只是覺得,我應該把我對這個事件的理解寫出來,讓大家看到。
認可或不認可,都無所謂。
至少,多提供一種不同角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