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越嚮往什麼東西的時候,往往便意味著什麼東西是比較稀缺的。
愛情,無疑是現代社會的奢侈品,人人都想擁有,但又金貴到不敢觸碰。
因為愛情往往需要依託於物質而存在,一旦愛情和物質之間發生衝突,輸的總是愛情。
《父母愛情》這部劇,講述了一段發生於五十年代中期的愛情故事,這段愛情故事平淡到有些瑣碎,但卻又流暢如華麗的綢緞,讓人感嘆於它的質地與意境,它不像瓊瑤劇那樣誇張,也不像主旋律劇一般教條,濃烈的生活氣息,使這部劇看上去雖然隔了時代的層層覆膜,但它所表達的對於生活和愛情的看法,卻又從舊時光的隧道中衝破層層阻隔躍然於眼前,激發人們的共鳴。
美好的愛情從來都不會陳舊和過時,否則天仙配和梁祝,又怎麼會千古流傳呢?
而《父母愛情》之所以吸引這麼多的觀眾,獲得9.1分的評分,它的魅力,除了歌頌了愛情的美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表現了生活的真實,並沒有為了歌頌愛情而美化,《父母愛情》裡不止安傑和江德福一段愛情,它所展現的好幾段愛情,都是愛情不同的模樣,正是有了這幾對不同愛情的敘述,才讓男女主角的愛情顯得尤為珍貴和幸福。
01
安傑嫁給江德福,其實更多的是利弊權衡的結果。
表面上,《父母愛情》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講述了一對門不當戶不對的夫妻經歷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終生相守的故事,但事實上,他們之間的「門不當戶不對」是在時代作用下的門當戶對。
江德福一個大老粗,因為在部隊屢立戰功而位居團長之位,而安傑雖是資本家大小姐,但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她的社會地位是遠低於江德福的。
他們之間真正的懸殊在於文化層面也就是精神層面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正好用江德福的社會地位填平,安傑的高貴和美麗,是使江德福寧願放棄升職機會也要去追逐的主要原因。
說得直白一點,所謂的一見鍾情,不過是見色起意,如果把安傑換成安欣,或許有人格魅力加成,安傑高傲又任性,實在沒看出除了漂亮,她自己有哪一點值得江德福不顧前途去付出的。
除了安傑的美麗,她的生活方式也是江德福選擇她的另一個理由。江德福作為一個從底層搏命而來的軍官,在他的內心,是很嚮往像安傑這樣知書達理又美麗高貴的千金大小姐的生活方式的,不但是江德福,連老丁也一樣。但是在後來的共同生活當中,江德福雖然對安傑的生活方式嘴上表現出牴觸情緒,最終卻活成了安傑要求的樣子。
因為,安傑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都是望塵莫及的存在。當他們有機會靠近時,心裡是有著極強烈的憧憬的。
《父母愛情》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它沒有把愛情架空,而是真實地滲透於時代的背景中,非常有煙火氣地把生活化的愛情呈現出來,沒有海誓山盟,沒有瓊瑤般的撕心裂肺,相反地,卻有著與現實生活相似的一些銅臭味道,然而正因如此,《父母愛情》看起來才更加有說服力。
不考慮物質條件的愛情,往往無法存活下去。
安傑對於江德福的愛情,在剛開始時,更多的是利弊權衡,為了整個家庭能避過時代的風險,她「下嫁」江德福,事實上,無所謂下嫁,她所有的光環,在當時的時代下,蕩然無存,反而成為她的罪過,因此使她低人一等。
但安傑心裡是驕傲的,這份驕傲,是以她的內心為支撐,以江德福對她的寵愛為依據的驕傲。
安傑一生的幸福,是因為嫁了一個好男人,而並不是她自己本身有多好。
安欣就是一個強烈的對比,但也不能說安欣沒嫁對人,只能說,安傑比安欣命好,江德福的命運正好順應了那個時代而已。
如果拋開時代背景,歐陽懿那樣的人,從各方面來說,顯然比江德福更適合安傑。
如果拋開時代背景,安傑也絕不可能嫁給江德福,即使嫁了,也不會有好結果。
很多現實矛盾,不是憑愛情就能解決的。
安傑之所以能收斂任性又驕傲的小姐脾氣,正因為江德福可以保護她,離開江德福,她的生活將一落千丈,安欣就是樣板。
但安欣比起安傑來說,無論樣貌還是性格,均在安傑之上。
人是無法逃避命運的安排的,安欣在剛開始時和歐陽懿才是真正的郎才女貌。
但縱使神仙眷侶,也難逃命運的裹挾,反倒是安傑和江德福,兩個完全不般配的人,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卻成就了他們之間美好的愛情。
人是無法左右環境的。
02
江德福和安傑愛情的美好,其實是犧牲了德花的青春換來的
拋開主角光環,其實我不太喜歡早期的安傑,又自私又任性的一個人。
德花縱使再粗鄙,但是她內心是善良的,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兄嫂帶大了五個孩子,這一點,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
剛開始安傑對德花各種嫌棄 ,明的暗的不尊重小姑子,後來當她自己帶了一段時間孩子後才深知小姑子的不易,當德花再次返城回到她家時,她才開始對德花轉變態度,比之前多了很多包容。
安傑後期對德花的親情和善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德花用青春換來的。
有時我覺得江德福對安傑的寵愛過了頭,把安傑家的人都安排的挺好,唯獨沒有考慮自己的親妹子,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生活的真實。
這不正像極了生活中的樣子嗎?
所以說,安傑和江德福之所以能高枕無憂的生活,相親相愛的攜手到老,是以犧牲了江德花的青春換來了他們愛情的美好,否則,五個孩子足以將他們的生活搞到雞飛狗跳,愛情像一把冰刀,遇到冷冰冰的壓力時可以強到衝破千難萬阻,但當遇到生活的煙火氣和瑣碎時就會脆弱到不堪一擊。
沒有誰的愛情可以脫離生活現實而存在,就算是楊過和小龍女也難逃一出古墓就分離的殘酷事實。
其實我更喜歡劇中安欣和歐陽懿的愛情,像極了生活。
沒有那麼完美,甚至於你會覺得歐陽懿是個渣男,但其實歐陽懿才更接近於生活真實,而江德福那樣的男人,太過於理想化。
歐陽懿是現實,江德福是理想。
往往安欣一樣的女人遇到的是歐陽懿,而江德福那樣的男人遇到的是安傑。
如果反過來就脫離了生活現實,就會失去生活基礎,這部劇也便失去了魅力。
03
愛情是奢侈品,需要靠強大的物質去支撐
我很喜歡一位作者評價《父母愛情》時寫的一段話:《父母愛情》就是一部愛情的編年史。
從安傑和江德福相識至他們攜手一生,中間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電視劇中,他們的愛情,沒有跌宕起伏的生死考驗,沒有死去活來的表白,有的只是生活中雞零狗碎的摩擦,但愛情,往往不怕大風大浪,怕的卻是這生活的瑣碎。
我們常常可見生活中有很多愛情開始的轟轟烈烈,結束得一地狗血,其實無非就是那句: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父母愛情》的動人之處在於它的寫實。如果這部劇只是單純地表現江德福和安傑的愛情,忽略兩個人他們身處的社會環境和家庭背景,就會變成瓊瑤式的真空愛情,失去了生活的土壤,便會成為海市蜃樓般的美麗幻影。
老丁兩口子的婚姻烘託了江德福與安傑愛情的美好,老丁與江德福一樣,想娶安傑那樣一位知書達禮的女人,結果他只能與王秀娥這樣一個粗俗但又善良的女人過日子,即使他和江德福一樣,有了再次選擇的機會,想與葛老師結婚,但他還有後顧之憂,家裡有老母親,有孩子,無法像當年孑然一身的江德一樣為了愛情而犧牲,但我們不能說老丁就不如江德福勇敢,如果江德福遇到安傑時也和老丁的情況一樣,他也會作出和老丁一樣的選擇,畢竟愛情不能當飯吃。
安傑的一生,是在江德福的護佑下度過的,而且他們的經濟條件一直優越於其他人,比姐姐安欣和老丁家的條件都好,這是安傑和江德福幸福的基礎。
物質基礎是愛情最基本的支撐,在現代社會裡,愛情因為物化的價值觀而變成了奢侈品,脫離物質支撐的愛情,在現代社會裡無法存在,這一點,在《父母愛情》裡已經得到真實的體現。
《父母愛情》之所以評分高達9.5,正是因為它更貼近於我們的生活真實,敘事流暢,故事情節經得起推敲,在平淡的故事裡折射出偉大的愛情,於無聲處讚美著愛情的美好。
他們相愛時巨大的差距,被平淡又細水長流的愛情所浸潤,最終活成了彼此的樣子,這大概就是《父母愛情》最讓人動容的地方。
劇中每個演員的演繹都真實自然,但是,再好的表演都無法脫離劇本去成就一部作品,一個好的劇本是一部優秀電視劇的根本。《父母愛情》的劇本,無疑是該劇成功的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