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一年以上的朋友,肯定都會關注起自己膝蓋的健康。
為了越來越健康而跑步,可不能跑出不健康的身體。不過,除了關注身體的聲音,痛不痛累不累之外,似乎很少人了解過膝蓋的結構,自然也就不知道怎麼科學地呵護它。
你知道嗎?膝蓋是人體最複雜的一個關節。
在人身體能說的上來的組織,在膝蓋都可以找到,韌帶,肌腱,滑囊,滑膜,軟骨等等。
而且,膝蓋在我們日常活動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所以損傷也最多。它是怎麼「自我保護」的?了解這背後的知識,能幫助各位跑友改正錯誤跑步理念,親測非常有效!
第一位守護者:關節液
這就是跑前一定要熱身的原因
膝蓋是一個密閉的腔隙,關節內成負壓,內部含有關節液,而關節液可以維持膝關節內部的負壓,形成一個液柱,起到保護緩衝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要熱身?其實熱身就是讓關節液活動起來,潤滑我們的關節,減少運動中的異常磨損。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液也會退化、稀釋。它的營養,潤滑,緩衝作用都會下降,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但是我們仍然能用適當的屈伸,去促進關節液的流動~
再也別偷懶啦,跑前一定要熱身!
第二位守護者:軟骨
這就是跑步一定要休息的原因
膝蓋上的軟骨主要分成兩大塊:關節面有關節面軟骨,關節內有半月板這種軟骨結構。
各位吃貨,平時啃過筒骨吧,其實白色的那片就是具有韌性的軟骨哦。
它的結構是先天的優質緩衝物,對於人類的運動支持是非常有力的,也可以說,人類天生就適合跑步~
但是要注意了,關節液沒了還能注射代替品,但軟骨幾乎沒有修復癒合能力,所以且行且珍惜,讓你們安排好跑休,都是為身體著想。
軟骨損傷分為幾類,如果是退化磨損型的,可以配合一些氨糖,藥物理療去幹預,如果是創傷性的,往往就需要手術幹預。
但是軟骨損傷後,對關節保護作用下降是肯定的事實……
第三位守護者:肌肉
這就是一定要做無氧的原因
前兩位守護者受傷後,很難修復,那麼,到底有沒有什麼靠自己主動,就能加強保護性的結構?別絕望,有的!
噹噹當~它就是肌肉大哥!
富有彈性的肌肉,穿插環繞在你膝蓋的關鍵處。它的責任除了保護膝蓋外,還要保護上面兩位有可能受傷的結構,是不是聽起來就很有安全感?
肌肉具有很好的緩衝作用,不然幹嘛叫它軟組織呢。肌肉力量越好,彈性越強,保護性越高,自然對膝蓋的緩衝也越好。
為此,跑者千萬不要只跑步,不健身!循序漸進地強化下肢、核心力量,增強穩定性,控制力,糾正錯誤的姿勢體態才是正道。
有氧運動(跑步)和無氧運動(力量訓練)本身不分好壞,要並行,才能事半功倍,讓你的軀體更加強大,跑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