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飲水觀念較為落後
隨著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國民普遍比以前捨得花錢了,金領白領購買頂級名牌包、高端代步車等現象越來越常見,但在飲水消費觀念上,大多數人依然停留在「低配」階段。據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蘇宜香等人對惠深兩地的居民飲水認知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於好水缺少基本的認知,近80%的消費者日常選擇飲用純淨水和礦物質水,人均飲用天然礦泉水的消費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好水消費總量嚴重偏低。崑崙山品牌管理部總監羅宇鋒也表示,中國人捨得花錢買保健品,但買水喝卻僅僅為了解渴,消費觀念較為落後。
現狀一:
捨得買奢侈品不捨得飲優質水
18世紀中葉,歐美的貴族認識到喝高品質水是身份的象徵之一,以飲用優質天然礦泉水為榮。歐陸至今流傳著一句話:下層人士喝可樂,中層人士喝啤酒,上層人士喝瓶裝礦泉水。然而,水消費意識在中國的歷史只有短短二三十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提高,對生活品質也比以前有更高標準的追求,但對喝水與保健的聯繫存在認識誤區,更尚未形成「買好水」的消費觀念,自主健康飲水意識非常淡薄。不少人願意在奢侈品上投資,但卻不捨得買一瓶優質飲用水,形成了「總體消費高端,唯獨喝水低端」的怪現象。
現狀二:
飲水量少且不懂選擇
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會長趙飛虹女士多年來一直從事水質研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趙會長分析,國人飲水習慣存在兩大令人堪憂的隱患,一是飲水量不足。根據全國範圍的調查情況顯示,有五成以上的國民做不到每天定時定量喝水;二是不了解市面上哪種水適合自己的體質和日常需要,不了解如何選水,「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喝的是什麼水,更不知道怎麼選擇。」在當代中國,雖然人們普遍認可「買水喝」的消費模式,但購買優質水的消費觀念非常不成熟,與發達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國內購買一瓶優質飲用水的價錢比買一包煙便宜多了,但大家買水時總會先挑便宜的買,覺得一瓶水而已,沒必要買貴的。」相比之下,歐美的白領階層一般不喝自來水和純淨水,對喝水要求最高的歐洲人尤其重視飲用高品質礦泉水。一方面,國內普遍的低端水消費觀反映了國民對自身健康關心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少數人走了極端,專挑進口的貴水買。趙會長卻認為,「其實國內也有優質的水,懂得選擇的話飲水性價比較高。」
選水秘訣:
關鍵看水源地和水標準
身兼「專家」和「最會喝水消費者」雙重身份,趙會長推薦國人三個正確的水消費原則。一要看水源地。源水在加工成為飲用水的過程中有去汙環節,而去汙實際上也將有益礦物質給去除了。只有源自遠離現代汙染的水源才能在加工過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水中的營養。二要看標準。現在各種標準眾說紛紜,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的水是趙會長建議的最優選擇。三要看成分表,溶解性總固體在100至500(mg/L) 之間的水最符合人體健康需求。「有條件的還是喝好一點的水吧,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口感較好的雪山水、冰川水等天然礦泉水,長遠來看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羅宇鋒則表示,「我們倡導大家要分清飲用水不同的種類,長期喝純淨水和礦物質水對人體健康不利,應多喝天然優質礦泉水。」文 實習生謝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