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曾看到的一個故事,很多女性忘記自己已經結婚的事實,下班之後直接回親爸親媽家,直到爸媽提醒才想起自己已婚,然後收拾東西回婆家。
不過這樣的事情總歸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頂多被婆婆知曉後迎來一頓數落,可是忘記自己結婚尚且可以接受,忘記自己有孩子,三天都想不起來去幼兒園接孩子就沒有那麼合理了。
01
劇情,來源於現實
如果說看到標題第一想到的是類似的小視頻,那麼第二想到的就是類似的電視劇。
《這就是生活》中有一段這樣的劇情:新手媽媽葉小白忙於工作,忽略了兒子,把孩子悶在了被子裡一天,後來想起來的時候急忙帶著孩子去醫院,索性孩子最後沒出什麼事情。
不知道現實中有沒有這麼粗心的父母,但是哪對父母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如珠如寶地疼著,怎麼會忘記了他們的存在呢?
那個從在寶媽肚子裡就一直被期盼的小生命,他們也渴望慢慢長大,去看看這個不曾見識過的世界。
02
不負責任的父母
也看到過相似的事例,三歲半的孩子被送去幼兒園,放學時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無法接通,後來在孩子書包裡發現了一張紙,上面這樣寫道:我和孩子爸爸離婚了,接孩子的事情不要找我。
簡單的一句話體現的是父母的不負責任,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卻不想為他們的生命負責。仿佛當初說會好好愛孩子的人不是他們。
諸如這類的事情也許還有很多,只是它們不曾被發現。孩子們要為此承受的也有很多。
03
事情會過去,傷疤不會
都說父母永遠不會記恨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不會記恨自己的父母,父母傷了孩子的心時,孩子會難受一陣子,可是他們不會把事情記在心裡,沒過幾天就會把不開心的事情拋之腦後。但是,事情會過去,傷痕卻不會。
小孩子渴望與父母的親近,喜歡與同齡人比較,當他們站在幼兒園門口,看著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給父母打電話時,他們雖然懵懂,但是也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四歲的孩子能記得什麼呢,睡一覺醒來什麼都忘了。這大概是一些家長的自我安慰吧,在做了讓孩子傷心難過的事情之後,也只能這樣告訴自己。
04
親子關係的破壞
人,就是這樣一種生物,誰對自己好,自己就會對誰好並且和誰親近。孩子也不例外。從孩子出生就沒怎麼帶過孩子的媽媽,與整日帶著孫子的奶奶,小寶寶自然會更加親近後者。
媽媽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還做出了忘記接兒子放學這樣的事情,那麼,孩子只會越來越媽媽疏遠。甚至晚上睡覺都不願與媽媽一起,睡覺醒來第一個找的也是奶奶,心大的寶媽可能覺得孩子不打擾自己,剛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可是卻忘了長此以往這樣下去,孩子會慢慢地疏遠自己。都說血緣關係是沒辦法割裂的,可生活不是童話,不是電視劇,更不是在寫小說,沒有什麼心電感應,也沒有什麼中國家庭倫理劇的大團圓式結局,傷害了就是傷害了,無法抹去。有的關係,是沒辦法割裂之後再去修復的。
05
影響孩子的自信
說親子關係可能會有點煽情,但此類事情對親子關係的破壞是不可爭辯的事實,不止於此,若這樣的事情長期上演,影響的還有孩子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
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哪裡知道自信心是什麼呢?也許很多家長會這樣想。可是即便他們不知道自卑與自信的定義,他們也曾有過那種感覺,只是幼小的他們不知道那種莫名的感覺被稱作什麼。
他們的眼裡至少也有美醜之分,他們會默默地關注別人的言行舉止,走路穿衣。有的孩子的會因為穿的衣服不好看而自卑,有的孩子會因為放學沒人接而自卑,不管是因為什麼,事情的後果卻一模一樣,那就是孩子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越來越不自信,甚至會越來越內向。而這都不是為人父母者希望看到的。
送孩子去學校的初衷是讓他們變得有學識,變得自信耀眼,長大後大有作為。可是現在卻因為一件小事功虧一簣,誰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07
孩子,需要安全感
用沒用心帶孩子,自己是完全可以感知得到的。而小孩子也需要安全感,小小的他們,面對著這個未知的世界,需要人來帶領著他們前行。而父母,就是他們給自己選的引導者。
他們需要人照顧,在他們毫無反抗之力的時候,沒辦法做什麼選擇。在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自我保護時,如果有人要插入他們的生活,他們也會先觀察觀察可不可靠。如果註定是獨自一人,他們也能自己撲稜起翅膀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所以,在孩子還需要父母照顧的時候,在他們沒辦法自己給自己安全感之前,在他們未獨自飛走之前,儘可能多地關心愛護他們。別等他們不再需要時給予。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就是人們都更喜歡雪中送炭,而對錦上添花卻是一般般。
08
幼童,更需陪伴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了讓他們免於過苦日子,有些父母選擇了工作,捨棄了陪伴孩子的機會。
有人會說作者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個世界不就是如此嗎,不工作,不賺錢,怎麼養孩子啊?但這並不應該成為忽略孩子的藉口,也並不能成為把孩子忘在幼兒園幾天的理由。
家庭,與工作真的很難平衡,但也並非平衡不了,遺忘孩子不可取,對孩子大吼大叫式的教育不可取,不怎麼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做法也不可取。
作為與自己有著血緣羈絆的親人,孩子,他們需要父母的呵護與陪伴,需要父母給予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執筆:思歸)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