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澳洲,從長相到身材完全是標準的好萊塢美女樣貌的 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演出性感尤物對她來說輕而易舉,但她更厲害的是能將女孩兒的純真和女人的魅力同時展現,更別說《猛禽小隊》或《自殺小隊》中與主流角色反差極大、瘋狂又暴力(但還是很可愛)的哈莉奎茵。
在好萊塢出道還不到十年,卻早早就開始用製片的身份想要改變好萊塢的性別歧視,來看看只有29歲的 瑪格特·羅比的8部代表作。
1、《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在這部小李子與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五度合作,以美國前股票經紀人喬登貝爾福為藍本的R級黑色幽默傳記電影當中,不只F**K和其變化型的單字出現了超過五百次,既然是在紙醉金迷的華爾街,電影裡出現腥羶色的劇情當然也是必備的。
至於要找到一個演出喬登的第二任妻子,滿足金髮尤物樣貌,賣弄性感與裸露挑逗主角的「功能性演出」,在好萊塢絕對能找到一票新進女演員足以勝任、擔綱演出這個配角角色。
但 瑪格特·羅比有的,可不只是這些外在條件而已,重點是她還要擁有能擔負起電影後段、成為人母后的心境轉變化所需承載的演技,中間還要屢屢跟好萊塢天之驕子小李子對戲,如此才有可能讓這原本很可能會被演成樣版花瓶的角色,多了一些深度,甚至映襯出主角的可悲。
2、《焦點》Focus
原為好萊塢偷拐搶騙電影最基礎款,主要是威爾·史密斯與 瑪格特·羅比的俊男美女組合為電影多包裹了一層浪漫愛情糖衣。
這電影算是 瑪格特·羅比首次擔任與男主角旗鼓相當的第一女主角(《華爾街之狼》基本上都算是小李子的主場!),電影描述詐騙大師遇上了一位聰慧且美麗的女子,並收她為徒,卻因為怕愛上她,感情用事而決定離去。
兩人卻在多年後的大騙局中再度相遇。儘管劇本普普,但她還是稱職的把電影當伸展臺,除了展現身材與各式服裝以外,電影所需要的耍萌與性感也無一不缺,可謂是輕鬆駕馭了這個角色。此外她與威爾史密斯的吻戲還拿下年度MTV的最佳接吻獎!
3、《我,花樣女王》I, Tonya
瑪格特·羅比遠比其他好萊塢眾女星們來得厲害的,是其選擇電影題材的能力。雖然至今演出的作品並不算太多,但她早早就參與了電影的製作,擔任電影製片,以積極的作為去改變好萊塢性別不平等的現狀。
《我,花樣女王》是她首部製片的好萊塢電影,以美國女子花式滑冰的爭議人物譚雅哈丁為故事主人翁,在主流社會對此號人物多有負面定見的狀況下,電影深度挖掘角色的成長、感情、婚姻對她的影響,有點為這在高貴滑冰殿堂的邊緣人平反的味道。
瑪格特·羅比也為這角色下足了苦工,足足訓練了四個月,並親自上陣鏡頭下所有的旋轉、起舞等動作!因而入圍奧斯卡影后。
4、《終端》Terminal
想要拍什麼樣的電影?演出什麼角色?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出錢當電影老闆。
於是 瑪格特·羅比在這部犯罪懸疑類型電影中,成了外型百變的特務殺手,從護士裝、女服務生到鋼管女郎或是穿著皮草華服的殘忍殺手!
電影劇情極度燒腦,電影最後20多分鐘之前,零碎的插敘與倒敘都只不過是編導丟出的線索,故事直到最後才能拼湊完成,並藏著驚人結局!
5、《瑪麗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
改編自16世紀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歷史傳記,由瑟夏羅南主演。她從法國返回蘇格蘭,取回王位,但仍受各方覬覦其位置而時刻受到威脅。
在男性環伺及各種聯姻陰謀的處境下,瑟夏詮釋的蘇格蘭女王反而展現了許多像是現代女性的進步思想──過於現代化的詮釋當然也就會讓電影背負著「謬誤了史實」的罵名。
瑪格特·羅比則演出了伊莉莎白一世這個經典角色,不只展現出與自己過去不同的角色類型,也與凱特布蘭琪在《伊莉莎白》中所呈現氣勢非凡的伊莉莎白女王相當不同,多了種被男性君臣所左右的無力。
6、《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在這部號稱昆汀塔倫提諾寫給好萊塢黃金年代的情書當中, 瑪格特·羅比不只再次與小李子再次合作,整部戲雖然重點是看小李子和皮特有點狂野、展現昆汀黑色幽默的演技。
但 瑪格特·羅比飾演在真實世界中被曼森家族殘殺的好萊塢女星莎朗蒂,再次展現其傳統金髮美女的魅力,但更迷人的是她幾乎復刻了莎朗蒂那種懷抱好萊塢美夢的單純尤物面貌。透過少少的演出,讓昆汀內心對於過往美好好萊塢的樣貌復刻因此成立。
7、《爆炸新聞》Bombshell
改編自福斯新聞創始人之一的羅傑艾爾斯的性醜聞事件,羅傑長期利用政商勢力及公司主管的權力,對旗下女員工言語性騷甚至脅迫性侵。
終於最後在格雷琴卡爾森(妮可基德曼飾)、梅根凱利(查理茲賽隆飾)和多位女性員工站出來後,才終結他的惡行。 瑪格特·羅比在片中飾演一個虛構角色,福斯電視臺的年輕員工,為了坐上主播臺,而被羅傑予取予求。
別於同劇兩位影后, 瑪格特·羅比是在劇中唯一有具現化女性在職場受到性脅迫、難堪至極的性騷擾現場,其震驚與害怕的表情讓人印象深刻!她也以這次的表演入圍了奧斯卡女配角獎項目。
8、《猛禽小隊》Birds of Prey (and the Fantabulous Emancipation of One Harley Quinn/《自殺小隊》Suicide Squad
儘管在演出《自殺小隊》之前, 瑪格特·羅比就有不少精彩演出,但一直到小丑女這個角色,才讓她真正在全球影壇爆紅,《自殺小隊》評價悽慘,但唯有她的哈莉奎茵這個反派受到影迷的喜愛與讚許。
瑪格特·羅比不僅演出擔任了《猛禽小隊》的監製,電影開發初期便以DC漫畫女性角色為主題。 瑪格特·羅比貫徹了她對翻轉好萊塢電影性別意識的意志,導演、編劇亦由女性擔綱。
片中的哈莉奎茵與小丑分手,失去男友保護傘的她開始被高譚市各路人馬追殺,在毫無退路之下,只好與同樣被整個父權社會、雄性暴力逼到牆角的女超級英雄(反派)合作反抗。
片中 瑪格特·羅比再度展現小丑女的瘋狂行徑與思維,打鬥也有著馬戲團般的繽紛感,再次詮釋這個迷人又可愛、讓人又愛又怕的經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