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夢,你好,我現在想參加新農保,不知道繳費哪個檔次最划算?村裡很多人建議我繳納最低檔次,都說回本最快,但是養老金太低了,我想知道高繳費檔次一定吃虧嗎?」
看了這個網友的留言,我才發現原來大家繳納低繳費檔次並不是沒有錢,而是存了「回本快」的心思,然而,在我看來最佳繳費檔次絕對不是最低檔。
繳納最低繳費檔次,養老金只有不點兒,當然不夠花了,孰不知繳納高繳費檔次有很多好處,要是不知道的話,盲目貪低,可就虧大了。
下面【夢夢聊社保】將為你深度解析什麼是最佳繳費檔次,為大家提供參考:
01、養老金夠花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一塊錢恨不能掰成兩半花,經濟的窘迫讓很多人不得不選擇最低繳費檔次,如果家境真這麼差,我也就理解了。
可是,現實中卻有一部分人明明自己有能力繳納高繳費檔次,但只因為聽說繳納最低檔次最「賺便宜」,於是就算有錢,也不繳納高檔次。
於是,出現了一批人卡著最低繳費年限,繳納著最低檔次養老金,在60歲之後領著最低檔的養老金待遇,天天訴說「養老金太低不夠花」。
所以繳納高檔次養老金最大的好處就是夠花,我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這組數據:
這組數據是我按照大連市的標準測算的,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每年繳費最高檔次3000元,累計繳費30年的話,養老金可以達到935元,這對於農村朋友來說大多都夠花了。
02、政府補貼多
新農保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繳納的費用全部計入個人帳戶,沒有和職工社保那樣的統籌帳戶,所以說,咱們自己的錢一分都沒有「浪費」,都在自己「兜」裡。
不僅如此,還有政府補貼也在自己的「兜」裡,通過上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如果繳納低檔次的養老保險,那麼政府補貼只有40元/年,而繳納高檔次的養老保險,政府補貼高達320元/年。
足足有了8倍之多,這讓繳納高繳費檔次的人「賺」了便宜,明明自己繳費90000元,可個人養老金帳戶卻近10萬元,這筆錢可是不領白不領。
如果自己中途放棄參保了,這筆錢可是退不回來的,不過自己繳納的個人帳戶的錢是可以退回來的,所以說,這筆政府補貼只有自己繳費的情況才能享受。
03、養老金上漲額度高
為了鼓勵大家參保,很多地區特意增加了年限基礎養老金,對於那些繳費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進行上漲傾斜,這意味著,別人只能上漲基礎養老金,而繳費年限長,繳費檔次高的漲得多。
比如說疫情之下的2020年,農民基礎養老金也定了上漲,基礎養老金從全國的最低標準88元即將突破100元,而這個基礎養老金上漲是類似於陽光普照,所有退休人員都能享受。
然而,大連市就有兩個政策,對於繳費年限累計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5%,連續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每人每月增發養老金2元。
這意味著連續繳費30年,養老金年935元的除了基礎養老金上漲之外,還能享受195元的增幅,這可是大好消息,立馬突破1000元,養老金可就夠花了。
劃重點:
有時候我們往往陷入人云亦云的誤區,總覺得繳納的最少最划算,可是等到領養老金的時候才發現,這一百兩百的夠幹啥的,的確,交的少,養老金就少了。
而如果有經濟條件的,完全可以大膽的繳納最高檔次養老金的,以大連為例養老金可高達900多,再增長一下很容易突破1000塊,對於多數農村朋友夠花了。
而且,自己繳納的多,能享受到的政府補貼就多,這筆錢可是不領白不領,如果你擔心自己中途去世,沒關係,個人帳戶的錢遺屬都可以繼承,一分錢都不「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