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焦慮這個問題在我們身上變得更加顯著。
很多人都說,身邊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自己還是個窮光蛋。
看著朋友圈刷屏的秀恩愛,又想到剛分手的感情經歷,立馬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愛情。
考試掛科,別人都通過,我真是個蠢蛋。
好像現在好多人,碰到一點小挫折後就變得很悲觀,特別是身邊沒有人的時候。
所以《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成為了很多人感嘆的話。
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夢想與現實差距太大了。
我們往往在腦海中構想出一個美好的畫面,而當這個畫面落空了,就變得喪起來。
高中的政治第一節課的主題就是學會悅納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敵人。
其實你沒想像中那麼差,你挺好的。
上大學的時候,思修老師問了我們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你願意留在三或四線城市陪著身邊的人過普通的日子還是願意為夢想去大城市拼搏?
前提是有前輩已經為你去大城市鋪好了道路,並提供月薪兩萬左右的工作。
之後,老師讓我們經過討論後再與自己選擇意向相同的坐在一組。
有人說:
我更喜歡平淡舒適的生活,父母的漸漸老去,為了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我選擇留下來。
隨即就有人反駁了:
如果有一天父母生病了,你在小地方的工資能夠支付醫藥費嗎?
思修老師站在臺上,一臉微笑看著為我們為自己立場爭得面紅耳赤的局面。
幾分鐘後,大致的選擇結果已經出來了。
前者與後者各佔一半,男生和女生也平均各佔一半。
這正是讓很多人感到焦慮的問題,我們很難在這個問題上把握一個平衡。
事實上,我們在內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最後,我是坐在前者。
當時最好的哥們問我,難道你就想平庸地過下去嗎?
我回答的答案很喪:
「我能力只能讓我選擇前者」
多年後,我又想起這句話,很慶幸我一直按照著自己的路走下去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一腔熱血去做弄潮兒的,有時候平淡的生活也挺好的。
從一出生開始,一些人的天性就決定了他樂於平淡,而讓他去大鬧一場,肯定強求不來。
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才是最好的答案。
梁靜茹的《暖暖》中有句歌詞:
「我想說其實你很好,你自己卻不知道」
雖然這是表白的句子,但是放在個人身上也是適合的。
我們總是對別人的成就馬首是瞻,希望成為他一樣的人。
但是我們卻忘記了自己的閃光點,何必要效仿別人呢?自己的樣子才是最好的樣子。
你是值得的,要學會擁抱自己和愛自己呀!
希望這個夏天的光照、微風、蟬鳴、西瓜能夠給你帶來好運。
人間值得,不要被眼前的黑暗所迷惑,快樂是繼續下去的動力啊!
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