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的絕對空中優勢:直-8G挺進高原,可輕鬆飛越珠穆朗瑪峰

2020-12-12 科羅廖夫

據最新的中國軍網英文版的圖片報導,在2020年6月22日,我軍組織的一次高原滲透飛行訓練演習中,2架陸軍第76集團軍某陸軍航空旅的直-8G運輸直升機,在高原地區進行超低空飛行,該旅圍繞夜間超低空飛行、夜間搜索、火力支援等課目跨,開展多機型晝夜飛行訓練。第76集團軍是個重型集團軍,下轄幾個高度合成化的重型合成旅,原來鎮守在嘉峪關一帶,是我國西部高原的定海神針。

從高清照片中可以看出,這2架陸航的直8G型運輸直升機,是我軍陸航部隊新一代運輸直升機,與直-20通用直升機形成輕重搭配。直8G也是顏值最高,高原性能最強悍的國產直升機,被網友愛稱為「國產灰背隼」。直-8G運輸直升機由我國自主研發,可搭載30餘名全副武裝人員,飛行1000公裡,具備6000米以上高原飛行能力,也具備晝夜和複雜氣象條件和全地域飛行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大型運輸直升機。有了直-8G以後,我國將基本不再需要進口俄羅斯米-171V5高原型直升機,未來西部高原,將由國產直升機馳騁。

目前,中國的陸軍航空兵已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陸航部隊,已經裝備一千多架各種型號直升機,直升機規模僅次於美軍。從上世紀80年代組建陸軍航空兵以來,高原飛行性能一直是中國陸航直升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地形獨特,高原眾多,中國對於直升機的實用升限和載重高原性能有著不一樣的要求。而其他國家對直升機高原性能就沒有我國要求的那麼高,所以世界上80%的直升機在青藏高原都玩不轉。在過去,中國國產的直升機高原作戰能力不足,大多數直升機型號都無法在西部高原使用。

為了讓青藏高原不再成為直升機的飛行禁區,中國在80年代從美國引進了24架黑鷹直升機,這些黑鷹直升機都是S-70C-2定製版,安裝了增強型的T-700-701A發動機,功率比當時美國陸軍自用黑鷹還要大10%左右,擁有極大的高原飛行動力儲備。由於有了黑鷹直升機在高原飛行應用的經驗,中國陸軍航空兵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直升機標準:即中國未來的陸軍航空兵直升機,要具備在西藏、新疆、青海等高原地區使用的能力,而且必須保證"三個6"的性能要求,即同時具有6000米高度以上的升限,在這個高度以上,能夠以600公斤載重,實現600公裡航程的飛行能力。

這個"三個6"的性能要求十分苛刻,世界上絕大多數直升機都不能可滿足,更不要說當時的國產直升機,於是中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一批高原加強版的米-171V5直升機,安裝了高性能的VK-2500-03發動機,以及經過改良的傳動系統,提升了高原飛行能力。直到2006年5月,我軍透露陸航直升機在4000米以上高原寒區形成作戰能力,還進行了冒險飛躍6000米高峰的試飛,創造米171直升機在6300米高度安全起降等我軍陸航史上的4項紀錄。從2010年起,有多種型號的國產武裝直升機通過了高原飛行檢驗。

隨著國產直升機性能的日新月異,直-8直升機的重大改進型——直-8G也已經裝備部隊。直-8G甚至還進行過飛越珠穆朗瑪峰的試飛。那是在2014年12月,為了驗證直-8G直升機的良好高原性能,陸軍航空兵某部試飛大隊試飛員李琳君和戰友,駕駛直-8G運輸直升機首次成功翻越珠穆朗瑪峰,達到了9000米高程,創造了國產直升機的升限紀錄,這個升限紀錄非常有意義,因為在此之前,能夠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都是輕型直升機。在這個高度上,以前只有經過特殊改裝的印度美洲駝直升機能夠飛上去。在1972年5月,印軍的一架美洲鴕直升機在喜馬拉雅山爬升到了12442米,創造了絕對飛行高度的世界紀錄。但是,美洲鴕是在法國「雲雀-2」基礎上改進的,只是一種僅能乘坐5人的輕型直升機。

直-8G直升機起飛重量為13.8噸,可以搭載5噸物資,具備極佳的高原性能。該機取消了原來直-8系列直升機的船形水密底倉,在機身上採用大量新型複合材料,同時其旋翼系統也有改良。直-8G的服役,標誌著中國結束了不能生產大型高原軍用直升機的歷史。直-8G裝備以後,可實現在高原地區的大口徑火炮的空中吊運,飛行炮兵呼之欲出!

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部隊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頻繁執行飛行任務,這表明解放軍已經為在西部高原地區大規模使用直升機作戰做好了準備。據此前的報導提到,西部戰區某陸航旅的多種型號直升機在演訓中,進行了直升機編隊長途隱蔽奔襲,演練執行了打掉敵方前沿雷達站的任務。

這一作戰方式,與1991年海灣戰爭開戰的第一時間,美國阿帕奇直升機大隊偷襲伊拉克邊境雷達站,從而由陸軍航空兵開啟的戰爭行動如出一轍。由此可見,中國的陸軍航空兵不僅能飛上高原,而且能在高原上實施高強度的現代化作戰。

相關焦點

  •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為什麼這麼高?原來是被「擠」出來的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為什麼這麼高?原來是被「擠」出來的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世界之最,排名第一的東西才會被人熟知。就像我們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卻少人人知道位於中國新疆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K2,是世界第二高峰。不過這個也不奇怪,因為這是人類的共性。
  • 到西藏上空就得繞路,揭秘為什麼飛機不可以飛越西藏
    西藏自治區位於我國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總體呈西北高東南低的走勢,像拉薩,海拔就有3650米。但是回頭一想,飛機飛過3650米的高空應該不是問題,為什麼偏要繞路呢?查詢了一下西藏的機場,發現西藏的貢嘎,林芝,昌都和阿里都有民用的機場。既然有民用機場,那為什麼飛機還要繞路呢?
  • 飛越天山和青藏高原山峰時,峰巔景色竟然是那樣的不同
    也就是說,飛越珠穆朗瑪峰也沒什麼問題,儘管如此,由於氣候等原因,全世界也只有一條航線是真正飛過珠穆朗瑪峰的。不過,飛越天山或青藏高原上的山峰,現在卻是很尋常的事了。從舷窗俯瞰,幾次飛過天山和青藏高原山峰的經歷,除了感受到了壯麗,也感受到了它們之間的不同。
  • 中國移動雲VR珠峰慢直播上線,360度全景雲遊世界屋脊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一直都是令人心馳神往的聖地,那麼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珠峰對於普通人而言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在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之際,中國移動於近日重磅推出了雲端看珠峰4K+VR慢直播活動,在雪域高原帶你VR雲遊世界屋脊,360度全景實時直播穆朗瑪峰。
  • 直20高原測試畫面首公開!性能明顯強於黑鷹,高原優勢獨一份
    文/行人 作為我國空軍「20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的直20,最近又有了新的動作,根據央視發布的一段直20的視頻顯示,直20目前已經進入了高原地區進行高海拔地區的試飛階段,在視頻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直20在高原進行試飛的過程中完成了小半徑側滑,戰鬥轉彎,蛇形機動和自旋等空中機動動作,這些機動動作的實戰價值也十分的明顯
  • 飛越巔峰‖馬文榮攝影作品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的我,雖然走進過幾次西藏並拍下無數照片,但對雪域高原獨特風光風情的追求永不滿足。這種追求,像珠穆朗瑪峰一樣,有著永恆的魅力,讓人為之嚮往。去到那裡,能讓自己來次心靈的淨化,更是對自身心理和生理的一次生命挑戰和洗禮。    不久前,我又一次踏上天路走進西藏採風。
  • 直-20取代「黑鷹」飛越布達拉宮,駕駛艙也曝光
    幾十年的時間,我們盼來了祖國的強大,看到了國產裝備的崛起,這一天,我們見證了直-20直升機取代「黑鷹」,我們也看到了國產武器的進步和超越。 相比美國的「黑鷹」,它有一顆更澎湃的「心臟」,高達1600千瓦的發動機,更加完善的電子設備,都賦予直-20更強的任務能力。
  • 直-18J預警機:原型機直-8直升機,終極改進提高版本
    由於直-8機體較大,且易操控、飛行性能好、有一定的功率儲備,使用壽命長,使用維護方便,特別是應急時可在水面起降的特點,因此,昌河對於直-8的改進就沒有停止過。
  • 青藏高原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屋脊」 近年來它還好嗎?
    中國的世界之最,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美稱。「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歌詞,指的就是我們引以為豪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長約2800千米,最寬約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
  •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
    身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身高」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國際學術界過去的主流觀點認為,早在4000萬年前其中南部就已達到此高度。我國科學家根據首次精確測定的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發現,該區域4000萬年前「身高」尚不足2300米,直到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造化之功01》皚皚白雪,巍峨山峰,不朽的地理傳說—珠穆朗瑪峰
    威嚴、雄偉、聖潔、巍峨,當立足於雪域高原的世界屋脊,置身在純淨的藍天白雲下,抬頭仰望恍若夢幻的女神之峰時,羅列各種詞彙,也無法盡述對她莊嚴華貴的讚美。千百年來,聖山珠穆朗瑪峰贏得數不清的讚嘆與崇敬,皚皚白雪,巍峨山峰,成就了不朽的地理傳說。
  • 青藏高原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青藏高原,我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世界屋脊」、「第三級」和「青康藏高原」是世人賦予我的別名。
  • 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
    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如今的地球與100年前的地球做對比,幾乎是兩個極端,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影響是無法忽略的,高原、山峰都出現了融化的痕跡,環境問題不可避免,就連人類無法抵達的青藏高原,也出現巨大的問題,那究竟是什麼問題呢?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
  • 向著「世界屋脊」飛去
    趙耀 攝  1955年12月,國務院決定打通祖國內地與西藏的空中交通,並把開闢北京—拉薩空中航線的任務交給空軍部隊。  從接受任務之日起,到規定拉薩機場的建成通航(1956年8月),只有9個月,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要在以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脈聚集的世界屋脊上,從崇山峻岭、雲遮霧障的莽莽高原中,尋找出一條適合當時的螺旋槳式運輸機飛行的空中航線,還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選修一處適合飛機起降的機場,並且建立起保證飛行的全套指揮、通信、導航、氣象保障和場站組織,可想而知,現實面臨著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
  • 珠穆朗瑪峰上的冰川,加速融化,登山受害者的遺體順流而下
    )、毀林、破壞溼地等活動,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斷上升,這些溫室氣體對太陽發出的光高度透明,對地球發出的長波輻射高度吸收,從而引發「溫室效應」,逐漸提高地球的平均溫度,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一再上升,不僅會危及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當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發表《卡託維茲氣候共識》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德洙寫了一篇關於中國青藏高原面臨的氣候壓力的文章
  • 新疆帕米爾高原,世界屋脊上的居民,雪山下的老鷹舞
    整個帕米爾高原海撥從4000米到7000米,生活在如此高海撥的地區上,塔吉克人又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居民」。塔吉克人同新疆的維吾爾人一樣,也都信奉伊斯蘭教。我們進入帕米爾景區,裡面有個塔吉克民族村,可以了解到很多來自塔吉克的風情。
  • 高原上飛過一群「斑頭雁」
    閱讀提示航油供應是為「空中生命線」提供支撐的「生命線」。畢佑、洛桑朗傑、李鶴、陳根鳳、尼瑪丹增……一代代航油職工在高高原機場上,像一群無畏的斑頭雁,踐行著「飛機飛到哪裡,中國航油就加到哪裡」的誓言。在中國航油西藏公司的院子裡有一株特殊的葡萄樹,大家都叫它「畢佑樹」。
  • 捷達家族挑戰G318,輕鬆翻越4298米折多山|Day1
    G318川藏線路況複雜,高山峽谷,彎多坡陡,加之高原氣候陰晴不定,因此,這裡不僅是自駕者的天堂,也是對汽車性能極限考驗的天然試車場。凡是敢於極限挑戰G318川藏線,穿越怒江72道拐99道彎,並勇闖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的汽車產品,都是有情懷的,也是有勇氣的,特別是產品品質是值得用戶信賴的。
  • 帕米爾高原絕美的春天,杏花開遍「世界屋脊」!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和青藏高原同稱為「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等五大山脈都以此為根,伸向四面八方世界第二高峰K2在這兒「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在這兒神秘的帕米爾高原總是讓人聯想到荒涼、遙遠、兇險但不曾想這裡還有一片溫軟嬌美的杏花在喀喇崑崙山脈腹地悄然盛開
  • 除了「黑鷹」直升機:我軍直-18和直-20,都能飛上青藏高原了
    從此,我軍就擁有了能夠在7000米高空飛行的直升機,高原上1噸以上的載荷,也使中國空軍有能力在阿里高原邊境執行空中巡邏任務,滿足了我軍在原地區對直升機的使用需求。在「黑鷹」在我空軍服役30餘年以後,我軍列裝了一款重型直升機直-18,將逐漸代替其擔當我軍高海拔地區的空中保障工作,從此老齡的「黑鷹」直升機就可以安心下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