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818黃金眼發出的一篇視頻報導《"戴森"送檢之後 "長出"一顆螺絲?》,引發了極大關注度,也再一次令人深思,產品貴的就是最好麼?大品牌的售後服務也是那麼的差勁麼?
9月4號,紹興的陳女士收到了網購的戴森吸塵器,用了幾天後發現機頭過熱,戴森客服讓她把機器寄到江蘇蘇州的戴森維修中心檢測。可陳女士說,等機器寄回來的時候,她嚇了一跳,垃圾收集筒上多了顆螺絲,戳穿了筒壁,而戴森客服說只做了基礎清潔沒幹別的,陳女士怒了,難道螺絲是自己長出來的嗎?(引用1818黃金眼的報導微博內容)
從報導裡,我們不難看到高端品牌也會存在著的兩個問題:產品質量問題和售後服務問題。
眾所周知,戴森的產品是出了名的高價。而在不少人心目中,"貴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也形成有這樣"價格觀"心理的人去追捧戴森。
其實貴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這可真的不能一概而論。舉個例子,把賣5千萬元的包包和賣3千元的包包放在一起,其實它們用的皮質都是一樣的,五金件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成本也應該差不了多少。但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可以賣貴那麼多呢?這或許就是產品包裝上營造,品牌知名度先入為主的搶佔消費者眼球等等手段,總之高端品牌都會有意無意的讓消費者認為"貴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
說回戴森,其在高端吸塵器上是全球知名的,主要是其能運用性能上的某些亮點,還有產品外觀造型上奪目感而吸引著消費者的視線。而戴森的產品在定價方面也相當的耀眼,甚至是同功能競品的1-2倍,而價格如此昂貴,並不代表用戶就能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很簡單,只要去用戶評論區看一看,就知道大家的實際使用感受了。
這位趁著618"好價位"入手戴森V8 Fluffy Origin的用戶,沒想到產品還沒使用夠1個月就出現滾筒吸頭壞了的問題。不僅經歷了維修時間漫長的苦等,還在2個月裡維修了兩次。重點是維修完寄回來的產品,明顯比維修前使用起來"更糟糕"。
或許這位用戶已經比較幸運,不像1818黃金眼所報導的那位用戶,收到維修後的產品,所出現的問題可不敢繼續使用了。
這位用戶明顯是家裡環境還算不錯的,家裡已經有一臺戴森V8,由於使用的兩年期間,產品不斷出現問題,尤其電池續航能力太差,而無法享受全球質保和維修,令這位用戶挺無奈的。
而孝順的孩子卻無聲無息的為父母再買一臺戴森V10,在開箱的時候就令人忐忑了,怎麼新一代產品,造工比上一代還要差呢?
確實,戴森V10 Motorhead的產品問題也不斷被用戶們曝光的。這位用戶使用了V10有兩年時間,其中同一個問題不斷出現,甚至只是小小的超輕土就能把機器堵住而不能使用。另外還會給家裡貓咪的毛髮而堵住機器,無法使用。而戴森客服的解釋是"這個吸塵器有專門針對毛髮的吸頭",這是否意味著,用戶必須要提前對家裡要吸塵區域作搜查,按不同的雜物而要及時換上專門的吸頭呢?
然而戴森不僅產品售價高,售後服務費用也不低。這位用戶使用了戴森V10 Motorhead一個多月就出現各種問題,令他困擾的是,戴森承諾的兩年質保,卻有很多項目不包的。最後這位用戶只能忍受清洗費用300,更換濾網480,並維修時間"被踢皮球"般的耽擱了一個多月。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外國的產品比中國的好",這或許存在著這種心理的消費者,是被洋品牌的"糖衣炮彈"所迷惑著。而只要他們花更貴的價格來入手這些洋品牌產品,而得到長期的質量問題和售後困惑,"國外月亮更圓"這一說法,明顯也只是胡扯。
或許戴森的產品在外觀上確實很吸引,也讓大家形成了"貴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這一想法。但隨著戴森產品不斷出現的質量問題,售後問題等,理性消費的大家,還會為"反其道而行之"的戴森而買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