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星期五
騎士100-勇士108(加時)
06.08 星期一
0800 騎士-勇士2 CCTV5/新浪/樂視
06.10 星期三
0900 勇士-騎士3 CCTV5/新浪/樂視
06.12 星期五
0900 勇士-騎士4 CCTV5/新浪/樂視
06.15 星期一
0800 騎士-勇士5 CCTV5/新浪/樂視
06.17 星期三
0900 勇士-騎士6 CCTV5/新浪/樂視
06.20 星期六
0900 騎士-勇士7 CCTV5/新浪/樂視
我和新浪在美國現場直播NBA總決賽
左起:蘇群,攝像方方,新浪NBA主管黃碩,駐美記者黎雙富,新浪體育部總經理魏江雷。
6月5日,NBA總決賽首場比賽結束,金州勇士108:100戰勝騎士隊。手機新浪網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6500萬人,是歷史峰值兩倍,直播間(live.sina.cn)用戶評論量超過12萬條,打破去年搶七戰10萬評論量記錄,遠超其他媒體。
作為全球性年度體育賽事,NBA與新浪的戰略合作關係已經持續了5年。本次總決賽,新浪投入了較之以往更為強大的報導團隊,力求將更專業的評述、更全面的資訊、更深度的報導呈現給國內觀眾,PC端的社交互動、深度解析與移動客戶端的立體精讀、消息推送成為本次新浪NBA總決賽報導的四大內容特色。隨著新浪移動端客戶發力強勁,PC端與移動端用戶訪問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上升,移動端和PC端花開兩處合力而為,使本次直播與報導成為新浪體育的綜合實力之作。
新浪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天新浪體育PC端觀看數突破1600萬,手機新浪網最高在線人數高達6500萬人。直播間(live.sina.cn)用戶評論量超過12萬條,打破前年搶七戰10萬評論量記錄,遠超騰訊1.8萬、搜狐1.3萬的評論量。PC端呈現出的深度內容及專業感,仍擁有大量的固定人群。但用戶在觀看習慣上比較接受移動端推送的熱點資訊。
新浪高級副總裁、體育事業部總經理魏江雷表示:「NBA總決賽較高的人氣與新浪體育在賽前賽中的報導推動密不可分,賽前的信息持續曝光推動與相關欄目架設都對比賽數據產生了重要影響。用戶對賽事的關注在信息的更迭推送中,出現了一個周期性等待行為,隨著賽事的臨近及資訊的密集,比賽當天的使用量出現了一個急速的爆發現象。與資訊形成匹配傳播作用的還有新浪體育的當家主持蘇群、黃碩、黎雙富等人的粉絲群所帶來的效應。」
2015年NBA總決賽,新浪體育的報導團隊規模空前,報導形式上有視頻、圖文、專訪及H5,視頻方面不僅有直播還有現場解說,場邊球星採訪,《浪說NBA-總決賽特別版》,《錯問錯答》等。視頻素材不僅有本屆集錦還有往屆精彩鏡頭,都會隨著賽事的推進用混剪的方式推出吸引用戶。
直播主持人由新浪NBA主管黃碩、記者黎雙富搭檔《籃球先鋒報》總編蘇群,他們在社交平臺上擁有大量的粉絲,在專業體育解說領域擁有較廣泛的影響。大咖嘉賓科比也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出場助陣,進行賽事實時點評。
在球迷當中頗有人氣的新浪NBA主持人柯凡,也將在近日趕赴克利夫蘭,他有望從第三場起擔作現場直播的主持。
在欄目設計上新浪更注重於賽事的趣味性信息,如《浪說NBA》採用的是對以往賽事及相關運動員鏡頭的重剪,讓更多觀眾感受到其更多的娛樂性。而《錯問錯答》利用異域特色或街頭採訪特點把信息不對稱開發成娛樂產品。這種欄目設計更有一種站在專業圈裡召喚圈外人士的功能。讓體育賽事具有更多元的可看性及娛樂性。
新浪體育在NBA總決賽的報導上,集合了專業性、娛樂性、延展性三大單元,每個單元的製作都分別完成,在賽事周期內滿足了專業觀眾對賽事及各項專業指標的所需,也能滿足普通觀眾的趣味、娛樂需求。立體化的資訊、信息架構在活躍用戶、保持對賽事的粘性上起到了重大作用。移動端精讀產品的推出,讓新聞資訊富含聲、像、圖、文及社交互動功能,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精準效率閱讀利器。HTML5頁面也充分利用了功能的可開發性,讓體育資訊更具感知性,動態圖文結構利於廣泛傳播。
NBA體育賽事所形成的社會熱點及相關聯的財經內容等也在各個客戶端側重推送,極大增加了NBA總決賽的曝光率和覆蓋度。跟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新浪體育在行業中繼續領跑,PC端的用戶使用次數、使用時長超過第二位4倍之多。移動端的新浪體育HTML5、APP客戶端佔有絕對優勢,其中HTML5佔據「移動體育」市場份額的9成以上。
5年來,NBA見證了新浪移動網際網路轉型過程,整個伴隨著NBA在國內的影響力日趨加著,愛好者群體也越來越成熟壯大。新浪體育的專業性是NBA的重點選擇理由,但使雙方得以契合至今的是同一份熱愛籃球的精神,雙方均熱衷於彼此的熱愛,也是對精彩賽事的共同追求讓他們相伴至今。
黎雙富、蘇群和雅虎著名記者斯皮爾斯在現場做專欄節目《浪說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