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成為優秀的人,做父母的更希望孩子能夠優秀,而且各個方面都均衡發展,然而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卻是拖拉磨蹭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依賴父母型:父母對孩子的事情,事事包辦,以致於讓孩子形成了依賴。我女兒就是有些依賴性,有人給她盛飯餵飯,衣服有人收拾,書包有人整理,作業有人看。現在就形成什麼事情都要家長指揮,什麼事情都要催著去做,不催不做的壞習慣。
2、缺乏時間觀念型:孩子還小,沒有客觀上的時間概念,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每次早上叫醒孩子,都得十來分鐘,可是她們卻磨蹭不起來,一下子就十幾分鐘過去。吃飯收拾去學校都快來不及了。(你們可以看我前面縮寫的的一篇《平平淡淡的每一日,卻又是沒有回頭的每一日》)
3、注意力分散型:孩子比較難以持久專注,常常一件事情沒有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我家女兒經常做作業做到一半就被別的事情或者聲音或者畫畫(她們的最愛)給吸引住,她們就會被分散,作業就無法按時完成。
4、缺乏興趣型:一提到作業可能就是沒有精神,拖拖拉拉,父母不逼著絕不動筆。我家女兒是一看電視就叫不動,一畫畫就不願意做作業。所以孩子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比較專注,不喜歡的就不感興趣。
5、天生氣質型:孩子的性格所致,簡單的說就是天生的。有些天生就是哦磨磨蹭蹭的。
分析了以上孩子拖拉磨蹭的幾種類型,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套適合他們的訓練方式。但是,我們都知道養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值得的一件事,卻又是挑戰性極高的一件事,需要我們付出日常的堅持才能有成效的。
一、時間管理訓練:
時間管理都是有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是一下子就達成的,更是需要持續的堅持。都說一個習慣養成要21天,所以在給孩子培養一個新的習慣或者改掉一個舊習慣,必然會有反抗階段、磨合階段、倦怠階段、穩定階段。
1、提前5分鐘:比如叫孩子起床,現在是7點起床,就不要改到6點,變化太大了,可以提前5分鐘,慢慢的讓他有適應的階段,否則他就有反抗的情緒。做什麼事情可以改成提前5分鐘,逐步往前提,這樣,大腦和身體對5分鐘沒有什麼感覺,會比較容易接受,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度也比較高。
2、父母跟進執行:有時我們做父母的沒有執行到位,比如說周末連續兩個晚上晚睡,等到周一在執行早睡,這樣就亂了,又得重新經歷一個適應的過程。
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鼓勵才能克服一些的小困難,父母也需要堅持和跟進執行孩子的時間計劃,這樣孩子的21天的時間管理習慣就會養成了。
二、情緒管理訓練
時間管理很重要,情緒管理同樣重要。壞的情緒往往讓孩子與父母對抗,拒絕配合,訓練無從談起。良好的情緒管理也是增進親子關係。
我們通常的教育方式是批評責罵,嘮叨監督,抑或懲罰獎勵,都是希望孩子吸取教訓或者自覺自律。然而這些都達不到效果。那要怎樣做呢?
1、尊重孩子: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我家兒子三分鐘熱度,幹什麼都不長久」
「我家女兒慢吞吞,做什麼都像蝸牛爬那麼慢」
這些都是「貼標籤」。所以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你對他們的看法直接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爸爸媽媽都這些說我「慢」「笨」,那我就是「慢」「笨」。這樣會帶來負面效果。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我們要杜絕這樣,所以在進行兒童時間管理訓練中,要求我們做家長的不要再給孩子「貼標籤」,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感受,仔細觀察孩子,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鼓勵孩子自立:幫助孩子學會自立
首先讓孩子知道管理時間,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不能包辦孩子的人生,不能所有的事情我們大人都做。要讓孩子自己參與,自己解決問題,允許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比如說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吃飯、自己做作業。當然做這些的時候,做父母的要適當給與孩子一些的鼓勵和稱讚,讓孩子獲得持續的內心動力,這樣他會受到鼓勵,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更好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安排。
三、生活習慣訓練:
孩子們在做時間管理的時候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羅列任何,卻不進行排序,這樣他們做起事情就隨心所欲,沒有主次之分和輕重緩急。
要有高效能,我們就要教會孩子們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緊急程度排出優先順序,這樣就能有保證實現孩子的人生夢想和一個個重要目標。
讓孩子們自己養成排序習慣,自己安排好事情的先後順序,先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做起,這樣行動就會更加的有目標感,事半功倍。特別在這過程中,父母不要太多的幹涉,不要去替孩子們做主,一股腦兒排好順序,要多跟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適當適時的給下建議,最主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反思。
列清單:「必須做」和「想要做」,讓孩子們合理規劃。
四、學習習慣訓練
這裡介紹時間管理有限矩陣,幫助孩子把繁雜的任何進行排序和安排,就是用「四象限」法則,就是把時間按其緊急性和重要性分成四類:
第一優先級,重要且緊急:必須要在當天完成的事情,比如今天要做的作業,因為明天要交,所以很重要,而且不儘快完成,會產生更壞的後果。
第二優先級,重要不緊急:不必當天完成的事情,比如學校要求必讀的書籍必須完成,但是要在這個月完成。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們制定好時間計劃去完成。
第三優先級,緊急不重要:事情不重要,但是比較緊急,可以集中時間去處理。
第四優先級,不緊急不重要:什麼時候做都可以,可以在空閒的時候,或者不做事情的時候。
這些家長都可以根據自家孩子們的情況,和孩子們一起商討然後一起制定出一些方案出來,孩子們就會有參與感,並且願意去做,這樣的訓練就會有果效,對他們的一生都是非常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