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車遲國鬥法,虎力大仙終嘗惡果,3大劣根教訓令人深思

2020-12-23 歷史小參謀

車遲國鬥法,是《西遊記》中特別精彩的一回,也是西遊中少有的3次著名賭局之一。

第一次,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與西天如來佛祖打賭,結果幼稚的美猴王被如來誆騙壓在五行山下500年。與如來佛祖鬥法,孫悟空雖敗猶榮。如來佛出手的目的有兩個:一來通過這種關禁閉的方法磨鍊其心性;二來提前為西天取經布下最重要的一顆棋子。

第二次,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鎮元大仙與孫悟空擊掌打賭,醫活人參果樹便相互結拜為兄弟。與鎮元大仙打賭,則是一局「勝則雙贏,敗則雙輸」的博弈。通過這個賭局,孫悟空為自己的冒失遭受慘痛教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醫樹之方。幸好結局也是皆大歡喜,唐僧師徒不僅順利過關,還交下了鎮元大仙這位朋友。

而這次車遲國鬥法,儘管三怪既無厲害法寶,亦無強大後臺,卻是西天取經路上遇到的少有難局之一。說此關難過,主要有兩點:

一是三怪多做善行,於車遲國國民有大恩,車遲國國王對其青睞有加。

二是三怪雖是妖,卻是道教名副其實的高徒,雖無直接後臺,但他們供奉道教最高神祗三清,打狗還要看主人。

由於有這兩大「後臺」,想要鬥敗三怪,本來是相當棘手的事。然而,本來勢均力敵的局勢,卻因為三怪中的「豬隊友」——虎力大仙的連連失策,最終在鬥法過程中為孫悟空所滅。

一、唐僧師徒與三怪本來互不侵犯,為何會鬥到你死我活?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起因很簡單。

整部《西遊記》就是一個佛教東漸的過程。師徒四人表面上翻山越嶺,西天取經,實際上在路上所過之處,藉機打擊道教勢力,收服無派別中間力量,這就是九九八十一難的主要構成。

20年前,車遲國大旱,民不聊生。車遲國國王命國內所有的和尚、道士祈雨。結果,和尚祈雨無功,而三怪卻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的高強法力,成功上位,受到車遲國國王的特殊禮遇加封為車遲國3國師。

由於祈雨失敗,車遲國的和尚被遣為國師的奴役。

唐僧師徒與車遲國三怪,雙方大動幹戈的原因分明線、暗線兩個:

明線:車遲國國王尊道滅僧,悟空等人打抱不平,為僧除害;

暗線:佛道勢力之爭才是西遊最大的暗線,所過之處,勢同水火。

背後的暗線是這起衝突的最大原因。否則,想破腦袋也不明白,平時都是妖怪主動抓唐僧,屬於咎由自取。而這次,人家三怪在車遲國做國師做的好好的,孫悟空卻挖空心思,有意太歲頭上動土,招惹三個妖怪。

有趣的是,面對孫悟空的挑釁,以虎力大仙為首的三怪卻頻出昏招,瞬間葬送一局「好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虎力大仙身上的3大劣根性,是如何導致他的團隊一步步走向無底深淵的。

二、虎,鹿,羊三怪鬥到山窮水盡,與這3大劣根性密切相關。

我們看,在孫悟空惡搞三怪之後,以虎力大仙為首的三怪是如何一一因應的:

1、爭強好勝不可取

次日,唐僧師徒上金殿倒換通關文牒。說話之間,正好被三怪堵上。

「那國王道:『國師,朕未曾奉請,今日如何肯降?』」

可見,三怪這是蓄意過來找茬。接下來,虎力大仙第一件事就是控告孫悟空打死他的愛徒,毀壞三清聖像。結果,當他說完之後,車遲國國王「聞言發怒,欲誅四眾」。可見,這君臣也不是善類,動輒就想殺掉唐僧四人。

結果,在孫悟空一番機智辯駁下,國王也犯糊塗了。

這時外面來了三四十名鄉老(百姓代表),上奏,請求普降甘雨。

虎力大仙早已經迫不及待,「欠身拱手,辭了國王,徑下樓來。」

對此,孫悟空的反應是:「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僧。」這當然是正話反說,嘲諷虎力大仙不懂謙讓。可見,虎力大仙平時早已是目中無人,驕橫慣了。

有人可能會說,虎力大仙也不動動腦子嗎?既然對手敢和你祈雨打賭,必定是有些斤兩的。就不怕一個失誤,丟臉嗎?

其實,像虎力大仙這種狂妄自大的人,隨處可見。他們往往眼高於頂,很少用正眼視人。當然,他們的狂妄也是建立在一定範圍內的強大這個基礎之上,只不過,這個範圍可能僅限於一個村,一個班,或者一個學校。日常的恭維奉承,讓他們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腳下。比如18年,上海交大博士夫妻懟郭德綱的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這對博士夫妻在參加節目時,處處冷嘲熱諷,上場就拿手指著郭德綱說:「你不認識我是吧?」

「將來有一天我會坐到你這個位置上。」

帶著強烈的質問和挑釁。

後來博士又拿出三本書給郭德綱,名義上是贈書。卻又說:「你應該只看得懂這一本。」

……

在導師和觀眾都不認可的情況下,仍然要強行辯解,斥之為「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聽不懂」。

在導師與觀眾都不認可的情況下,仍然強作辯解,真正做到了目中無人。

就像一位網友吐槽的那樣「(他)好像腦子塞住了,不能聽別人說話」。

從虎力大仙到交大博士,他們是何其相似。他們不知道,彼時的對手孫大聖們與郭德綱們正以高山俯視平野一樣,好整以暇看著他們賣弄自己的無知。

就像愛因斯坦所說:我學得東西越多,我越意識到更多的我不知道的東西。我越意識到更多的我不知道的,我就越想學更多的。

2、掙面子卻輸了裡子

毫無懸念,不可一世的虎力大仙「很輕鬆」輸掉第一局。

此時,車遲國國王一看唐僧師徒四人本事高強,想要放行。結果,三怪上前阻攔,他們的理由是:「我們三人在此保國安民,苦歷二十年,如今被這和尚搶了功,敗壞了我們名聲。陛下不能輕饒他們。」並提出,再比坐禪的無禮要求。

第一次比試祈雨,是出於狂妄自大,想要報復唐僧師徒;這次再比坐禪,就是為了掙回面子。

那麼,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愛面子的本質其實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心理學家研究:人們在感到有很大威脅時,就會啟動自我防禦,本能去避開危險,減輕傷痛。

譯言網的一篇專業文章將我們身邊常見的自我防禦分為9種:

很顯然,虎力大仙在第一陣打輸,他並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因此,他第一時間啟動了否認這一自我防禦機制。他提出,自己祈雨不成功或許是行雲布雨的神仙不在家。結果,孫悟空一聲斷喝,命風雨雷電四神現身,直接粉碎了虎力大仙的刁難和臆斷。

像虎力大仙這種人,我們身邊也經常遇到,比如一個八九歲的小孩,有時也會想讓媽媽抱抱,但平時的教育讓他知道,這麼大了還讓媽媽抱是件很丟臉的事,於是,他很可能啟動否認這個防禦機制,不但不承認自己想讓媽媽抱這一事實,甚至還說自己的媽媽自私。

同樣,虎力大仙也不承認孫悟空比他們三兄弟高明,而且,還污衊孫悟空敗壞了他們的名聲。為了掙回面子,他不依不饒,非要再比坐禪。結果,很快三怪又輸掉了第二局。

3、賭徒心理,只會讓你一無所有

為了掙回面子,三怪復又提出第三局比試,隔板猜物。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明明只是一局比賽,卻接二連三猜了3次。不過,唐僧師徒全都欣然應允,並且一一猜對結果。

任誰都能看出來,從這一局開始,三怪已經不顧大國師尊貴的身份和臉面,露出賭徒式的兇狠本性。

特別是,在隔板猜物徹底失敗後,以虎力大仙為首的三怪提出要比砍頭挖心之術。

事情到了這一地步,已經完全從鬥法爭高下,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決鬥,事情再無挽回餘地。

三怪從起初「狂妄自大」到「愛面子」,最後變本加厲陷入「賭徒式」的拼命,經歷了從高高在上,遭受打擊,跌入谷底,過山車式的心理反轉。

三怪企圖通過多次反悔,來改變賭局的結果,其實是犯了一個錯誤,叫賭徒謬誤。即,絕大多數賭徒更傾向於相信之前的下注結果對當前下注有影響。其實,這裡有個獨立學上的重要概念——獨立事件。三怪與唐僧師徒比的每一局,都是一個獨立事件,與前後之間的概率是無關。第一次猜對的概率與最後一次猜對,概率上是一樣的。 但就是這個簡單的知識點,真正明白並能以此指導自己言行的人,佔比低於總人口20%。

三、摒除劣根的人生3大生存法則

那麼,我們能夠從三怪的言行中得到什麼啟發呢?其實,主要有下面3大人生生存法則:

1、不必這麼狂妄,你沒有那麼強大

儘管我們大多知道做人不可太狂妄,但是如果說具體原因是什麼,恐怕很多人就回答不上來了。

之所以不可太狂妄,理由至少有下面2個理由:

①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我們聽到這句話,可能是在港臺黑幫電影中。但這句在現實生活中依舊適用。我們生活工作的環境是個十分複雜的大系統,充滿複雜未知的博弈和變化。誰也不能保證,今天的勝者與敗者會不會在明天易位,因此,今天留一線,或許就是給明天的自己留下轉圜之地。

在這方面做的優秀的,俾斯麥絕對算得上箇中好手。他作為德國歷史上有名的鐵血宰相,不僅幫自己國家的軍隊打敗奧地利和法國,還為國家爭取豐厚的利潤。

他的高明手腕就是做人留一線。每次戰勝對手,他往往給對手開出相對寬厚的賠償條件。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下一次戰爭再打響,之前受到俾斯麥「特殊照顧」的國家大多都不會加入對抗普魯士的隊伍。從而大大減輕德國面對的外來勢力的威脅。

②我們實力沒有那麼強大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老子的《道德經》絕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智者最精闢的警言。在這裡,他告誡那些愛施暴政的君主:強暴的人死無其所。對我們做人同樣適用。尤其在現在文明社會,我們在職場、商場上都很難做到從肉體上把對手徹底消滅。

在這種情況,我們過度逼迫對手,只能把他們推給更強大的對手,或者使他們鋌而走險,與我們為敵。

2、承認錯誤,快速處理,不會拖延成大錯

做錯事之後,掩飾和撒謊是人的本能。然而,只要我們用理性思維想一想,坦然認錯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明智之舉。

正像虎力大仙一樣,如果在一開始祈雨的第一局,願賭認輸,就不會在後面出醜,更不至喪命於一場莫名其妙的賭局之中。

在《笑傲江湖》中,曾有一個著名橋段:令狐衝帶領眾人慾上少林救魔教聖姑任盈盈,在武當山腳下遭遇武當掌門衝虛道長師徒。

剛開始,令狐衝與衝虛兩位高徒比試,獨孤九劍對兩儀劍法,雙方只是劍招與眼神的交互,結果,令狐目光所及,逼得兩位中年高手連連倒退,最後認輸。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兩位用劍高手雖然是衝虛道長的徒弟,然而,輩份卻比令狐衝高,若真實打鬥比拼,令狐衝未必是二人聯手的對手。

但是,在令狐衝用劍意將二人打敗,他倆並未不依不饒地糾纏,而是爽快認負。

隨後,令狐衝與衝虛比試,贏得更加僥倖。然而,衝虛作為堂堂一派掌門,亦很爽快地認輸。

假若衝虛師徒也像虎力大仙一樣,比試之後進行狡辯,甚至暗中動手對付令狐衝,那他就徹底變成了大反派左冷禪。

3、清醒認識賭徒心理,避開「不值得」,「不熟悉」的地方下注

賭徒心理就是輸了還想把輸掉的贏回來,贏了還想繼續贏下去,使自己的佔有欲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從這個方面來講,人們經常利用或被利用了賭徒心理。對於容易沉浸在賭徒心理的人來說,最常見的兩個思維誤區就是:經常押注在不值得的項目或事件;冒然進入不熟悉的領域。

不值得:即,可以利用概率論等知識或其他相關規則,確定某件事是否值得投入精力與資源。得到知名講師老喻曾講過一個關於概率的小知識:

如果一個人有100元,他與別人猜硬幣,可以自由下注,如果猜錯,這筆下注的錢就沒有了,如果猜對,則可以贏一倍。那麼,他應該每次下注多少最合適?

想這樣一個問題,還是跟人賭硬幣,你自由下注,如果輸了,這筆錢就沒了,如果你贏了,你就能贏一倍回來。那麼,你每次應該下注多少才最合適?

可能你會說,每次下注多少都差不多吧。還真不是。這其實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規律的隨機題,而是一道簡單的概率題。數學家通過研究、計算發現,每一次下注25%才是風險與利潤最平衡的策略。

這個,就是事物背後的秘密,假如你懂得相關的知識或經驗,就會有效區分哪些事件更值得。而大多數人則依然會憑直覺,你的勝算自然要大的多。

說回車遲國鬥法,表面上來看,虎力大仙與孫悟空都會祈雨。那麼,此時,二人真正比鬥的就不是簡單的祈雨本身。很可能會通過繼續增加比賽難度來決出勝負。比如,後來虎力大仙狡辯:風雨雷電四位神仙不在家。恰好給了孫悟空反擊的理由:既然你說神仙不在家,那如果我能請他出來,是不是你就得服輸?

結果,孫悟空通過強大的人脈關係與過硬的影響力,很輕鬆做到這一點。

不熟悉:其實就是看不懂的意思。對看不懂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對此,巴菲特的最好搭檔查理·芒格有一句經典總結: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不熟悉的事情應該敬而遠之,對於自己無法理解的「高人」,同樣要懂得規避風險。對此,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趙玉平教授曾講過一個類似的故事:

今年3月的時候,忽然接到一個關係比較不錯的學生的電話,電話那頭說話語氣上揚,十分激動地邀請我吃飯。

於是,我們在學校旁邊一家小飯館約好。一見面,學生就很大方地說:老師,今天我請客,隨便點,咱們吃點好吃。

我一看,這準是有了啥喜事啊。我說:說吧,你是不是有啥喜事要告訴我啊?

他說:老師,您猜的真對。我戀愛了,說完滿臉的幸福。

於是我們就沒事聊起來。我問他:你覺得你這女朋友哪裡好呢?

他回答:哪兒哪兒都好,身上沒有缺點,我愛死她了。

我聽了,沉吟一會,告訴他:我建議你慎重對待這段感情,不要再在她身上浪費時間。

學生很不解:我誠心請老師吃飯,老師卻……

那頓飯吃的不歡而散。

結果,等到11月份左右,這個學生再一次給我打來電話:趙老師,是我……

我一聽,就知道他估計是失戀了。情緒低落,說話有氣無力。我們再一次在小飯館相遇,他很後悔沒有聽我的話,結果受傷的不僅是他的心,還有錢包。

他問我,老師,你咋知道她會和我分手?

我說:我可不確定你們一定會分手,但大概率會沒有比較好的結果。因為,她的段位(水平)比你高得多啊。

我又問他:世界上存在沒有缺點的人嗎?沒有。但是你告訴我,你們交往3個多月,認識半年多,你都沒有發現她的弱點。那麼,她只有兩種可能:一種她是天使,女神;第二種,她的段位比你高,把缺點給隱瞞了,讓你覺得她完美。

其實趙老師與查理·芒格老爺子說的一個意思,對於你完全不懂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進入,避免與之產生交集。

總結

車遲國三怪的行為,初一看是很愚蠢的。但仔細觀察才會發現,不是三怪的法力不高強,更不是智力有缺陷。而是性格使然,尤其是以虎力大仙為首的三怪,身上3大劣根使他們「不得不如此」。平時作威作福慣了,便養成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霸道性格;遇到威脅,又想著顧及自己的面子;為掙回面子,像賭徒一樣盲目押注,最後不惜把命都押進去,結果,從國師高位跌落。

虎力大仙其實是西遊整部書裡最像芸芸眾生的一個妖怪,他狂妄,愛面子,還喜歡盲目打賭,我們不也常常掉到這3個大坑中的一個或多個嗎?

想要避坑,最明智的辦法就是這3個人生避坑法則:

1、不必這麼狠,你沒有那麼強大

2、承認錯誤,快速處理,不會拖延成大錯

3、清醒認識賭徒心理,避開「不值得」,「不熟悉」的地方下注

相關焦點

  • 和尚打敗了道士,《西遊記》車遲國鬥法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車遲國鬥法是指《西遊記》第四十四回至第四十六回所描寫的內容,寫得相當精彩絕妙和跌宕起伏!透過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華麗優美的語言描寫,我們看到的是西遊記裡比較明顯的尊佛輕道,揚佛抑道的思想!而新來的三位道人(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卻法術無邊,一求即中,由此三人攛掇國王毀佛興道,眾多和尚被折磨之死!行文至此,甫一開始,就讓我們對道家平添了幾分不屑和不滿!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作者對道家的貶低寫的更為露骨和明顯了。悟空三人潛入了供奉天上老君,原始天尊和靈寶道君的三清觀,變作三清模樣,並且將三清的金身丟到茅廁裡,大大戲耍了一下三位大仙。
  • 86版《西遊記》車遲國鬥法:血腥鏡頭是豬肉,豬、猴之尿是啤酒
    其次,這一集的故事也幽默有趣,是《西遊記》中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話說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車遲國,看到國內的僧人被朝廷抓去做苦力,而道士卻受到全國上下的推崇。
  • 車遲國的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不怕虎力大仙,那他們也不怕老虎嗎?
    車遲國這一回中,西行一行人遇見了車遲國的三位大仙,最出名的片段是車遲國三位大仙與孫悟空唐三藏鬥法的片段。最後的結果呢,我想要先說一說,虎力大仙作為三位國師的老大,第一個出場,被孫悟空變出來的黃狗叼走了頭,從而暴斃而亡。
  • 車遲國鬥法時,如果猴子不作弊,真的能勝過虎鹿羊三大仙?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途經車遲國,車遲國有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被尊為國師,他們曾為車遲國解旱情,故而他們深受車遲國國王的信任。也正因如此,當時車遲國尊道而壓佛,唐僧師徒到車遲國後,去倒換關文時準備繼續取真經,但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個國師卻不同意,而要和唐僧師徒鬥法。
  • 車遲國鬥法,虎力大仙和孫悟空比砍頭,孫悟空為何要叼走他的頭?
    車遲國鬥法,虎力大仙和孫悟空比砍頭,孫悟空為何要叼走他的頭?《西遊記》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謂是家喻戶曉。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而所謂的劫難,無非就是西行路上攔路的的妖魔鬼怪。▲車遲國的國王和王后這些「攔路虎」實力可是不容小覷,他們讓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都屢屢受挫,讓孫悟空往返於求救天宮和觀音菩薩之間。
  • 《西遊記》中車遲國虎鹿羊3國師,真的是妖怪嗎?這恐怕是個陰謀
    車遲國的三位國師,真的是非常可憐,純粹是佛道之爭的犧牲品,西天這邊一心要弄死他們,把車遲國變成佛家勢力,天庭那邊又不敢(或說不願意)管。大多數人受《西遊記》電視劇的影響,認為虎鹿羊三仙都是妖怪,實則不然。
  • 西遊記中的虎力大仙是什麼來頭?和孫悟空比砍頭,卻因此喪命!
    在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一行人來到了車遲國,和三位國師比起了法術!而其中的虎力大仙很自信的和孫悟空比試。那麼虎力大仙是什麼來頭呢?一起來了解下吧。虎力大仙這一人物是《西遊記》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角色,他是車遲國三位國師之一。
  • 西遊記中孫悟空幫車遲國除妖,國王為何號啕大哭?
    (六石映像第311期)我們知道,在車遲國孫悟空想法整死了三個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然後車遲國的和尚們也得到了特赦。本來替車遲國除掉了妖怪是件皆大歡喜的好事,但是看著他們三個的動物屍體,國王竟然祭奠他們,並且號啕大哭。
  • 【微讀西遊】72——車遲國中有差池
    車遲國猴王顯法車遲國的故事核心是一個鬥法故事,這種故事的模式在宗教故事和民間傳說裡都非常常見。具體說是這樣的:如果說,這個鬥法故事要表現的是人和妖怪的鬥法,那麼車遲國的三位大仙固然是妖怪,但是取經團隊這邊只有唐僧是個人,而且還不是鬥法的主力;如果說,這是正牌宗教和邪魔外道鬥法,按照回目來看,車遲國三位大仙的定位是外道,但是在故事中安排做了僧道鬥法(當然,對任何宗教來說其他人都是外道),難點是,道教也是一個正牌宗教啊;那麼,就算是僧道鬥法吧,最後當然是作為僧人一邊的取經團隊贏了,可是,西遊記的宗旨是三教同尊
  • 孫悟空打殺車遲國虎鹿羊三仙,是貶低道教?該不會也中招了吧?
    在86版西遊記電視劇中,車遲國三位大仙和唐僧師徒鬥法這一集故事說得非常的熱鬧有趣,從一開始作者就不給三位大仙機會,處處讓他們出醜,之後各種鬥法,求雨念經還玩死亡遊戲。網絡上對這些情節的解讀很多,說法很多,有些觀點實在是不敢恭維。
  • 孫悟空殺了虎、羊、鹿,誰還能保證車遲國風調雨順?
    唐僧師徒走到車遲國時,又一次遇到了難關。在車遲國內,有三個妖怪,分別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他們二十年前來到車遲國,為國王求得了大雨,於是受到國王敬重,再加上他們會一些道術,普通人也就信了。但是,當孫悟空等人來到之後,一切都變了。
  • 為何車遲國的妖怪會被悟空消滅?你看虎力大仙手裡的令牌刻了啥?
    (蝸牛看西遊第4972期) 文/蝸牛 車遲國的妖怪自稱是大仙,頂著神仙的頭銜,卻被悟空連命都玩沒了,凡間妖怪那麼多
  • 虎力大仙為何能夠指揮玉帝行雨?除了五雷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既然是道教的高級法術,為何虎力大仙這隻妖怪也精通呢?而且老君為何要教他這門法術呢?因為虎力大仙他們曾經告訴過悟空他們是正規學校畢業的,也就是在終南山學校學習的正統法術,那麼僅憑這一點玉帝就會任由對方為所欲為嗎?這當然也是不可以的,這是因為虎力大仙還有其他的依仗。
  • 車遲國虎鹿羊三妖之死的背後,玉帝如來各自心懷鬼胎
    有人說,在西遊記第45、46回中,車遲國出場的所謂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都死得很冤?確實是。從表面上看,虎鹿羊三妖在車遲國傳播道教,還大顯神通,讓這個國家風調雨順20多年,除了害苦了一批僧眾,排斥佛教,並沒有做出什麼極大傷天害理之事。
  • 從丹道修煉的角度看《西遊記》之孫悟空修煉的什麼功法
    孫悟空劇照在修煉丹道的同修眼裡,《西遊記》其實就是一本修煉典籍。既然是修煉典籍,我想大家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應該就是孫悟空修煉的是什麼功法?其實早就有先哲大賢已經說過了,孫悟空練的是大周天功法,書中有很多詩詞偈子都有說明,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同修可以自己去《西遊記》書裡找一下。
  • 迭代版「車遲鬥法」副本:可嘲諷兩組供品,經典變身環節保留
    「車遲鬥法」是娛樂型玩家較喜歡的副本之一,大多體驗此副本的玩家都是衝著變身造型去的,而人氣較高的「小夜」是大多玩家首選的變身形象,站在隊伍裡,你就是全場最靚的「仔」!在2018年9月初,這個副本迎來了迭代,部分戰鬥被重做了,並且加入了一些新的遊戲元素,具體該怎麼玩呢?一起來瞧瞧。
  • 能控制玉皇大帝,敢刁難孫悟空的3個妖怪,他們的背景有多強?
    不錯,這個國家就是「車遲國」,但是在緊要關頭,突然從天而降三位身懷絕技的仙人,分別是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他們能力平平,卻可以呼風喚雨,同時為了名利,讓車遲國保持風調雨順。這三個妖道,憑藉著一點修為,倍受國王喜愛,深得百姓膜拜,他們自稱是道家,所以不允許車遲國有僧人,引起了敬道滅僧熱潮。
  • 車遲國三怪,原來是譬喻拉車的人用錯了力
    文|月兮書記《西遊記》第四十四回,唐僧師徒來到車遲國,在這一回,開端就見到一群和尚在吃力地拉著車子,聲音很大,八戒說:」好似地裂山崩。「沙僧說:「雷聲霹靂!」唐僧說:「人喊馬嘶!」這些拉車的人,雖然吃力地大喊,用力地拉車,奈何有兩座大關,都是直立陡峭崖壁,這怎麼能拉得上去呢!細想一下,這在比喻什麼呢?我們的修行是不是也是這樣?口中喊得聲音響破天,好似在用力的修,然而,和修行有什麼關係?車子還是不走。想要把車子弄上去,需要「大力」,這裡就暗示著車遲國這一回在比喻什麼。
  • 《西遊記》裡的國王們
    □新時報記者 徐敏  《西遊記》這部神怪小說有說不盡的話題,這次來談一下書中出現的國王們。《西遊記》還塑造了和寶象國國王相似的國王形象:第三十七回的烏雞國國王和第九十三回的天竺國國王。  車遲國國王是書中出現的第三個國王,這是一個敬道滅僧、閉目塞聽的國王。師徒四人渡過黑水河,在車遲國看到一群冒著風雪受苦的和尚,打聽之後才知道國王把「城中寺院,大小盡皆拆了」。見到對三個妖怪化身成的國師,「慌得國王收了官文,急下龍座,著近侍設了繡墩,躬身迎接」,沒有半點一國之主該有的威嚴。
  • 《西遊記後傳》中,無天代替了如來就能統領三界?三清四御呢?
    在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彈幕中吐槽編劇把無天設計的太厲害了,連玉帝三清都不是對手,這主要還是跟神話體系的認識不同有關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神話體系基本上都是《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衍生出來的。這兩本書誰前誰後無從考證,但是其中有很多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