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來 多晚都沒關係
熙 來 攘 往
No.188丨2018.11.18
【延禧宮】
花源最愛風香處,詩句常耽月露時。
海上明月,蕙質蘭心。海蘭。
◆◆
她本是王府的繡娘,安靜地過著自己平淡如流水的日子。直到那日弘曆酒後闖進她的房中,一切都開始改變。弘曆一夕之歡便忘記了她,她卻成了王府一眾福晉格格無盡的笑柄。
只有高傲的側福晉青櫻為她出頭,討得一個格格的位分。從此青櫻便成了海蘭生命裡最重要且唯一的信仰。
海蘭從來不是善良的人,她的道德底線和如懿不同。
她的生長環境很惡劣,父母沒有給她做好榜樣,導致她對男女之情不抱任何希望,她的心裡,誰對她好,她就對誰好,所以如懿才會成為對她而言最重要的人,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比不上。
曾經她以為,隱忍,不爭寵,能夠安穩的過此餘生。被高晞月當眾脫衣服,誣賴偷盜,也不敢去報復。
在冷宮和如懿的對話,讓她意識到了,如懿不會再保護她,反而是如果她這輩子還要見到如懿,就必須把她救出來,無論付出什麼代價。
黑化後的她開始絕地反擊,一夕獲寵。看,她並不是沒有手段爭寵,只在乎於想不想而已。
這期間我們清楚的看到了她的蛻變:睿智、冷靜、沉穩、深藏不露。
為了報復富察皇后等人對她和如懿的欺辱,她借純嬪蘇綠筠之手害死了皇后所生的二阿哥永璉。後在懷孕時狠心給自己下毒,救了如懿出冷宮。
海蘭這輩子的目的很明確:如懿一生幸福安康,永琪順利長大成人。她從不奢求有朝一日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她也從不奢求成為皇帝的寵妃,在宮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她的欲望在宮中算是很低的。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海蘭處死凌雲徹的情節。為了保全如懿,她來到慎刑司,與凌雲徹作最後的告別,然後發布殺令。
那一刻,保護如懿的堅定、知道她和如懿感情即將受損的無悔、處死凌雲徹的不忍和愧疚、服從於皇權制度的悲哀與苦楚,複雜的情緒齊齊湧上心頭。這裡張鈞甯對情緒的處理把握的很好。
有人說海蘭是忠心版的安陵容。那麼我想說一說,為何她們二人的結局差別如此之大。
如懿是真的把海蘭當姐妹,而甄嬛沒有。
海蘭就幸運在她碰上的貴人是自由善良的如懿。如懿對她沒有二心,該幫就幫,該好就好。「你做我做有什麼分別」這話都肯說。資源也肯共享。真是應了泰戈爾的詩句:你本是我的主人,而你卻當你是我的朋友。
而安陵容,則是碰上了心機深沉且高傲的甄嬛,她心裡的等級觀念很重,其實是瞧不起安陵容的,她把對安陵容的好當做隨手的施捨。安陵容有勁沒處使。最後只好投靠了皇后這個大坑。
謹慎小心的人更加敏感,也會更愛鑽牛角尖。她們需要人真心相待,你付出真心必然得到真心。否則你是會付出代價的。
安陵容不幸,海蘭萬幸。所以最後安陵容被逼死,而海蘭卻得到了高位且長壽。
如懿或許不是一個合格的宮鬥生存者,卻是個待人真心的摯友。雖然後期,她們因為凌雲徹的死而生出嫌隙,但海蘭無怨無悔。她的幾項重大抉擇,都是為了如懿的切身利益。
說實話,如懿能披荊斬棘坐上皇后位置,一大部分靠的是皇上的情義,另外一部分就是海蘭不顧如懿「意願」,為了保護如懿,做了如懿人設不會做的的「惡事」,做完之後再被如懿責罰,以此保持如懿真善美的品格。
以海蘭的智商,情商,容貌,心智,如果她火力全開認真宮鬥的話,十個魏嬿婉都不夠死,也就智商掉線前的嘉妃可以一戰了。
烏拉那拉如懿既死,活著的珂裡葉特海蘭也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要不是念著翊坤宮娘娘曾囑咐我不得輕生,要不是為了永琪留下的遺孤綿億,要不是為了照拂姐姐的永璂,我這把老骨頭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最後說一句,甄嬛傳裡面的人物,真的比如懿傳要立體多了,相較之下,如懿傳的人物顯得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