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韓寒早已擺脫曾經那個狂傲不羈的少年形象,可能是生活的思考讓他蛻變成一個平靜的人。
很多年前就知道韓寒這個名字,也知道讓韓寒名聲大臊的《三重門》,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認為韓寒只不過是會寫個小說,賽個車,並無才情的叛逆青年,直到後來無意中看見他17歲的一篇作文《杯中窺人》,徹底改變我對他的認識
讓韓寒名聲大臊的《杯中窺人》
1999年,韓寒17歲,在這一年作文大賽中,韓寒錯過了比賽時間。作文比賽舉辦者得知具體情況後,決定給韓寒一次重新比賽的機會,給他單獨設立考場,重新命題。考慮到公平,作文題目讓韓寒臨場發揮。主編用考場的現有條件,拿來一個玻璃杯,把一張紙揉成一團,扔進有水的杯子裡,只說了一句話:「就這個題目,寫吧。」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後,《杯中窺人》這篇作文完成。
說是作文,可內容並不簡單,文筆相當老辣,可以明顯看出來,沒有相當的寫作水平和知識積澱,根本無法寫得出來這樣的內容,單看這篇作文內容,甚至可以說達到了學者的水平。看完這篇作文後,我也是很震撼,這位17歲高中生如此瞠目的寫作水平來自哪兒。至此我才對韓寒有了更深的認識。
少年韓寒的性格從一個視頻上可見一斑,當時的韓寒如同他的一頭長髮,灑脫,桀驁不馴
看過一個視頻印象很深,一頭長髮的韓寒,在和人辯論著什麼,一位三十歲的女士,應該是王朔的粉絲,對韓寒非常不滿,她覺得韓寒說的話對王朔不敬重,但韓寒表示未曾說過,由此展開一段充滿火藥味的對話。
女士「你的生活積澱沒有他(王朔)的深厚」
韓寒「你又怎麼知道我生活積澱,沒有他的深厚呢」
女士「因為你的年齡沒有他(王朔)大」
韓寒「這樣的麼,那我想問下你幾歲了」
女士「我三十歲」
韓寒「但從你的話中我似乎聽得出來,你的生活積澱似乎還沒我的厚」
視頻上可以看得出來,韓寒相當從容自信,對答如流。
這裡順便談一下我的看法,一個人的創作能力,有生活積澱當然是重要的,但並不是必然條件。很多有天賦的人在童年就可以完成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如果執著於生活積澱,就沒有天才一說了。我們在評判一個事物時,應當關注內容本身,這是核心。而不是圍繞生活積澱這些外在環境泛泛而談,未免流於表面。更不能從個人情感上以莫須有的方式強加於別人。
韓寒有些話語,很多時候確實比較特別,但同時也很深刻
韓寒作品語錄
我這輩子說得最讓人無從反駁的話就是被子不用疊——本來就是要攤開睡的——然而這也是第一個被人反駁掉的。懂麼,這就是規矩。我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有太多規矩。
第一個人說一番話,被第二個人聽見,和他一起說,此時第三個人反對,而第四個人一看,一邊有兩個人而一邊只有一個人,便跟著那兩個人一起說。可見人多口雜的那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許多是衝著那裡人多去的。
被質疑代筆
2012年韓寒被方舟子質疑作品代筆,由此展開一系列的事件,社會影響也很大,一個人的作品被誹謗為代筆作假,無疑是憤怒的,面對質疑,韓寒自行整理了手稿、通信、素材本等資料,並委託律師在上海提起訴訟,侵犯名譽權的起訴狀。
後來韓寒表示:從新年開始,一直吵這個事情,相信很多人也都煩了,我也不想再說了。
就像他說的,我們它過許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就希望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吧。
個人覺得韓寒的才華並不需要代筆,17歲能寫出那樣的作文,更何況是多年後的成長。之後韓寒專注於自己喜愛的汽車拉力賽,也進入了影視領域,導演了多部高評分的電影,也證明了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