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英雄神話構建消解的背後,是文明變遷下的豁然通達

2020-12-14 宿夜花

文:宿夜花

約翰·福特,作為經典好萊塢的集大成者,曾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該項紀錄至今無人超越。如果說奧斯卡對其的表彰多針對於家庭倫理片(例如《蓬門今始為君開》等),注重的是社會意義;那麼,對影迷觀眾而言,約翰·福特自成美學體系的「西部片」的審美價值不遑多讓。

在美國電影學會(AFI)評選的十佳「西部片」中,約翰·福特是唯一有兩部作品入選的導演(第一名《搜索者》與第九名《關山飛渡》)。由此可見,其在「西部片」這一領域內的影響力。

電影《俠骨柔情》是約翰·福特的「西部片」中時常被忽視的一部。儘管從時間上看,它不似《關山飛渡》恰好處在「西部片」的興盛期,也不似《西部開拓史》那般近3小時彩色寬銀幕鴻篇巨製,記錄了「西部片」的衰落史;但在福特個人西部片美學的踐行上,影片卻保持了很高的觀賞性。

首先在「西部片」的元素上,《俠骨柔情》包含了基礎母題——文明與荒蠻、原始西部的「叢林法則」與現代法治的對立衝突,與此同時,在情節的通俗性上也涵蓋了一切戲劇性元素:正義警長、醉漢賭徒、西部女郎、賭博、跳舞、復仇、打鬥。

01

電影《俠骨柔情》的原型懷特·厄普,是切實存在的西部傳奇。從1931年司徒·雷克所著的暢銷書、傳記小說《懷特厄普:西部警長》問世以來,以這位傳奇警長為原型的西部題材影視劇便源源不斷地產出。現實中的懷特·厄普,遠遠沒有令人為之震撼的傳奇故事與英雄事跡,與西部時代漂泊謀生的「大多數人」無異,做過工人、服務員,從底層謀生,幸運地當上警長,卻並沒有傳說中的英武、正義,日常生活庸庸碌碌、平淡無奇。

由此可見,影視劇中的懷特·厄普與現實中的對比落差之大,這一現象的本身,正是對「西部英雄神話」內在本質的最好詮釋。

一方面,構建英雄神話的目的,是為了紀念、緬懷、歌頌那些開疆拓土的先人。他們與惡劣自然環境搏鬥時的英勇無畏、槍林彈雨謀生中的自強不息、不滿現實敢於開拓的氣魄雄心,後人用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式的角色、一個有一個儀式性的畫面,去書寫一種「西部精神」。

另一方面,任何西部英雄神話的建立,終究是建立在其作為一個「人」而非「神」的現實性之上。因此,所謂的「正義執法者」、「無所畏懼的英雄」最終都要被剝離神話濾鏡,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份——一個內心深處仍舊充斥著恐懼、無奈、辛酸、苦楚的看似英雄又實則平凡的人。

因此,英雄神話的構建與消解,似乎是聯繫在一起的,這也是為何《紅河》中的英雄遲暮、《正午》裡的孤獨無助,更能掀起廣泛共鳴。由神性回歸人性,解構、重塑、再詮釋的過程,總能讓英雄形象更有平實的魅力,比起神話的包裝性與美化性,人性的多面與真實更具情感滲透力。

如何能將主角懷特·厄普塑造得富有光彩又不落偉光正的陳舊套路、使之豐富、生動、立體?這對演員的形象氣質與表演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在AFI百年百大明星中,亨利·方達高居男演員第六位。如果說本色演員對應的是一種觀眾約定俗成的角色類型,例如,「黑色電影」中亨弗萊·鮑嘉的憤世嫉俗、「西部片」中約翰·韋恩的堅毅滄桑;那麼亨利·方達不同於同一時期大片廠明星的地方,在於其形象的去標籤化與不受定義的角色塑造裡,正因如此,他更接近於現代意義上的性格演員。

亨利·方達獨具的冷幽默感,使得角色有著極其豐富的性格側面。打鬥時的矯健身姿,乾淨利落的言語風格,強悍又幹練,絲毫不拖泥帶水;而理髮、打撲克、跳舞的細節,又還原了角色日常生活中的散漫意趣。

厄普的朋友「醫生」多克,則是一個更為立體式的平民化的「英雄」形象。身染惡疾的多克,是一個悲情英雄的形象,一直處於一種內心坍塌的迷醉狀態中。最終在與懷特·厄普的復仇之戰中英勇逝去。

02

約翰·福特,作為好萊塢製片廠體系內的導演,縱然在表達上仰仗明星對情節的主導性與形象本身的表現力,但其自成一體的西部片美學貫穿全片,體現在其標誌性的鏡頭語言。

在對外部空間的展現上,凸顯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大全景、靜態構圖、廣角鏡頭,將影片的視角拓展至天際線;藍天作為背景,大地成了舞臺,而西部世界與現代文明之間由對立走向融合的人類世界的發展變遷,正好置於自然世界的宏大廣博之下。

而對室內空間的呈現上,約翰·福特注重對門、窗、桌、柱等線條構成的一切「矩形構圖」(Rectangle composition)將封閉的空間人與人之間的微妙距離、制動關係呈現出一種動態平衡。在這種富含隱喻的構圖中,角色之間的主動與被動、強勢與弱勢、主導與依附等各種關係水到渠成。

例如,在懷特·厄普首次與「醫生」多克發生衝突時,形成了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的焦灼局面,先是多克首先拔出槍,厄普處於弱勢局面,處在另一端的厄普同伴遞上了槍,多克處於厄普與其同伴面面相對所連成的直線內,處於他人的包圍中,強勢又變成了弱勢局面。

單個景深鏡頭內的幾何構圖及其中動態變化、此起彼伏的人物關係,都交代了主線情節下暗中湧動的氣氛改變,對角色命運有一定的暗示性。在後來的黑澤明、胡金銓的電影中,這種「封閉空間」內的劍拔弩張,都具有十足的張力。

03

如果說男性角色間復仇殺戮的快意恩仇詮釋的是「俠骨」,那麼「柔情」則被賦予了超脫於一般意義的愛情語境中的含義,西部世界的「俠骨」到現代社會的「柔情」,是一種文明更替的必然性,給西部俠客帶來的精神世界的必然改變。

影片的原名「My Darling Clementine」直譯即是「我親愛的克萊曼汀」。克萊曼汀作為影片的主要女性角色,其象徵意義多過本身的性格色彩。克萊曼汀的優雅談吐、節制不張揚的舉止,都是文明世界理想化的行為規範,其自身純淨、美好的性格特徵,也給沉溺在暴力、殺戮中的西部男性一種對文明世界的想像與嚮往。

對比之下,另一位女性主人公Chihuahua是一個典型的西部女郎,她沒有獨立的人格,所信奉的生存法則便是尊重男人的權威、依附於男性生存,她的嬌媚、風情,無不是西部文化生態下規訓出的一種傳統女性——擁有著令男性著迷的嫵媚,卻喪失自我的人格與思想。

結尾處,Chihuahua的死,與克萊曼汀的生,正昭示著一種現代文明、法治取代西部暴力傾軋的叢林法則的必然性。

因此,在接觸克萊曼汀後,懷特·厄普不見「俠骨」,只見「柔情」。

舊的西部文明終將消逝——原始的叢林法則與暴力殺戮,無盡的復仇背叛、偷搶掠奪,終究陷入暴力傾軋、踐踏生命尊嚴的無望循環中;

新的現代文明終將到來——接受教育、掌握知識,才是融入現代社會的行為規範中所需要學習的。

因此,「舞蹈」這一儀式性的場面,則被賦予了一種強烈的意義:懷特·厄普的精神世界從釋放暴力、張揚野性的戎馬江湖的快意恩仇,轉向現代社會的浪漫輕柔、詩性愜意。

在電影的最後,西部世界的俠骨仍在延續,而現代文明的柔情已經滲透進生活。在福特的大遠景鏡頭下,文明的更替是一種自然規律,一種文明的消逝,對應一種文明的興起,無論身處何處,面對時代變遷、人生起伏、世事更迭,都無需過分傷感與沉溺過往。靜觀萬物變換,感受歲月流逝的美麗與哀愁,正是福特電影中最迷人的詩情與愜意。

相關焦點

  • 「她」力量,俠骨柔情!
    她們堅守在疫情防控每個崗位上,以春風化雨的柔情、敢闖敢拼的韌勁,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鐵骨柔腸亦紅顏,英姿颯爽半邊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各地的戰場上,廣大女民警不畏艱險、忠誠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著公安巾幗力量。
  • 「詩家天子」王昌齡的俠骨柔情
    李敖說唐太宗俠骨柔情一應俱全,也許這個評語更適合王昌齡。王昌齡最流行的綽號是「詩家天子」。詩家天子的另一個版本是「詩家夫子」。筆者覺得詩家夫子適合杜甫或王維、孟浩然,王昌齡詩高華悠遠,如龍騰四海,鳳舞九天,還是詩家天子比較相稱。◎本文原載於《法制晚報》(作者李曉潤),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最美越野賽道的俠骨柔情
    在這條充滿了俠骨與柔情的賽道上,詩和遠方從衝出起點的瞬間,便接踵而至。
  • 大俠霍元甲:遭遇陳真師徒仁心仁德,大男子主義背後現俠骨柔情
    大男子主義在作祟,險些誤傷人命,幸好及時悔改,展現鐵漢俠骨柔情的一面。霍老太太因眼疾住進洋醫院,上海名人榮先生前去探望,與霍元甲夫人王雲影短暫交談,透露出想要同霍元甲結拜的目的,期間伸手攙扶的接觸,恰巧被霍元甲看到,加之早晨從他人口中得知榮先生的風流事跡,怒火攻心回到家中,瘋狂寫下無數個「忍」字,心中的想法不言而喻。
  • 俠骨柔情 快意江湖 遊客打卡烏蘇武俠小鎮
    來自奎屯的遊客嬋心用相機在小鎮內多角度拍攝,「在這裡能感受到電影裡的『刀光劍影,俠骨柔情,快意江湖』,我要記錄下來發到朋友圈。」  遊客的到來,讓在景區內開牛肉麵館的馬麗喜笑顏開,「這個長假收益應該不錯。」
  • 好漢還要俠骨柔情-楊雄和潘巧雲的愛情解析
    所以,生活給了我們啟示,俠骨還需要柔情,這樣你的生活才可能完美!
  • 劉燁與翡翠相結合,盡顯「硬漢」的俠骨柔情
    劉燁與翡翠的完美結合,盡顯「硬漢」的俠骨柔情。好了,今天關於明星翡翠的知識,另外有什麼想要了解的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補充。
  • 俠骨柔情駱賓王! - 唐詩宋詞天地
    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遠離故土,長駐邊塞,西北的寒風冷月侵浸著他的心,且戰事不順,壯志難酬,更增加了他心中的悲愁。他多希望能有一個像班超一樣智勇雙全的良將,帶領他們克敵制勝,趕走來犯之敵。他不想做李陵那樣的戰敗投降之人,使國蒙羞,使己受辱。
  • AJ 1 High Zoom 「Racer Blue」與喬峰的俠骨柔情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喬峰的話,我想應該是「俠骨柔情」吧,不論是聚賢莊為女人生死一戰,還是少林寺為老爹力克群魔,鐵肩擔道義做得幾乎滴水不漏,正所謂「自古正邪不兩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但是就因為生於契丹人,此生永負契丹狗的罵名。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個可悲的現象,試問誰能夠選擇自己出生?再者,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為什麼要轉嫁到一個武林人士當中?
  • 張飛煮酒論書法,真英雄都劍膽琴心,俠骨柔情
    誰曾想於萬馬奔騰中衝鋒陷陣的張飛居然還有這一手,而且玩得還挺專一,這可能讓只會喝酒殺敵孝忠宋江哥哥的李逵閃了一下腰,也許立馬升騰為心中偶像,偶像畢竟是偶像啊,想想中軍帳裡的翼徳卸下風塵鎧甲,放下丈八蛇矛,一壺老酒,一手握筆,一手執酒,酒助英雄氣概,筆走龍虎之姿,這時的翼徳,也許是英雄緩步明月下,竹林清風入情懷啊!
  • 《龍戰四方》手遊江山美人,俠骨柔情戰天下!
    《龍戰四方》手遊江山美人,俠骨柔情戰天下! 《龍戰四方》手遊可以說是將俠骨與柔情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英雄寂寞,徵戰天下、大殺四方卻無紅顏陪伴,豈不寂寞,所以,《龍戰四方》為了廣大男性同胞的福利考慮,加入了主播系統,下面我們詳細的了解下全頻道語音指揮系統,無障礙溝通交流
  • 張杰完美的高音只為一人柔情
    《天下》是一首大氣磅礴又不失俠骨柔情的歌曲。傳統的中國風曲調配上創新的流行曲勢,佐以如詩如畫的古典詩詞,再加上畫龍點睛般的古式弦樂管樂,華麗大氣、氣概磅礴。張杰用激昂而不失柔情的演繹將一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俠骨柔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從壯志凌雲到兒女情長,歌聲中有壓抑、柔情、暴烈和堅毅。
  • 俠骨神探李昌鈺-中新網
    俠骨神探李昌鈺 2015-01-09 15:48: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西方媒體形容李博士是「現代福爾摩斯」,從《化》書看他對同甘共苦的妻子的深情、對家人的親情、對鄉土的思念感恩、對後輩與學生的愛護,以及對受害人的悲憫之情;我說,他其實是個充滿柔情、正義與俠骨的神探!
  • 重溫他詩詞中的俠骨柔情!
    在他的筆下,有少年心、英雄夢,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的武俠世界裡,有刀光劍影的江湖天下,更有纏綿悱惻的愛恨情仇;他的筆下,有豪邁颯爽的蕭峰、俠義耿直的郭靖、率性灑脫的令狐衝、機敏聰慧的黃蓉、秀美若仙的小龍女……今天,我們一起重溫他是詩詞中的俠骨柔情吧!笑傲江湖,傳奇一生。
  • 他倆是俠骨柔情的鐵血硬漢,一個讓人感嘆,一個讓人扼腕,為何?
    觀眾在看多看慣了兒女情長之後,也會痴想那滿滿正能量的英雄鐵血和俠骨柔情,那充斥男性荷爾蒙的氣味會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而江水和王學兵無疑就憑藉自己的鋼鐵硬漢形象而讓大眾大呼過癮。02共同的剛直個性作為同樣從新疆走出的西北漢子,他倆的骨子裡奔流著「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這樣富有生命力的座右銘,一路艱辛走來,他倆沒有那麼多的鮮花和掌聲,只有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耕耘和默默前行的身影
  • 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林志鵬:俠骨柔情「警中警」
    他放下了一杯清茶,捨棄品茗詩與遠方的悠然,選擇了在霓虹燈下默默地用青春與汗水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熱血長篇。他就是「警中警」——林志鵬。監督,有股「俠氣」2018年,林志鵬調任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紀檢監察室任副主任,在監察室任職的3年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數十名存在問題的幹部、民警進行「咬耳扯袖,紅臉出汗」。
  • 氣候變遷如何促成人類文明演化
    氣候變遷對世界古代史進程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元末、明末的氣候災難與饑荒災難、「小冰川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原地區也曾上演。公元309年,長江更一度乾涸。許靖華在其所著的《氣候創造歷史》一書中回顧大量的歷史文獻,參照考古、氣象方面的專門史料而得出以上判斷。這個判斷對於完善中國中原地區居民南遷(形成今天的客家人群體)的歷史背景,有著重要意義。
  • 周華健《難念的經》:最難唱的粵語歌,唱出俠骨柔情的禪意之歌!
    這是一部具有俠骨柔情的武俠傳記,作者還融入了許多佛家哲學在裡面,每個人物的刻畫淋漓盡致,故事的發生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而在眾多《天龍八部》的影視作品中,歌聲君印象最深的就是97年港版《天龍八部》,主題曲是由周華健演唱的,名字叫《難念的經》。這是一首被譽為最難唱的粵語歌,歌聲君至今聽過的翻唱版本不過5個,但是始終唱不出原唱的韻味。
  • 仁心俠骨手中藏 脊椎神手、整形復位醫者張躍建
    正是這雙手,生動地詮釋了醫者仁心的俠骨柔情。 他已經記不清用祖傳手功治療嚴重生理彎曲頸椎患者有多少例了,想到自己每次能幫助患者從痛不欲生中解脫出來,打心眼裡就感到滿足和欣慰。 張躍建,1959年出生於江蘇南通整骨世家,祖先傳承古代醫術,懸壺濟世,潛心脊椎研究脊椎整骨,造福鄉梓,醫技日益精湛。
  • 封殺極兔,「通達系」打響「雙十一」第一槍
    儘管拼多多矢口否認,但其與極兔的曖昧關係一直備受行業關注,而「通達系」的背後站的是阿里巴巴。市場普遍認為,「通達系」封殺極兔的背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平臺之爭才是重點。大事頻發的背後,電商平臺之間、快遞公司之間新一輪的戰火正在燃起,而這場「封殺」遠不是終點。涇渭分明的平臺回顧國內電商發展史,平臺相爭導致的站隊現象並不少見。具體到物流領域,隨著電商行業競爭加劇,平臺之間愈發涇渭分明,為防止被對手「卡脖子」,構建自有物流生態變得尤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