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火炮大盤點,瑞典波佛斯高射炮打下兩百架日機!

2021-01-08 有觀點大歷史

歡迎來到這個硬核科普頻道,這是克虜伯75毫米野炮,此炮並非單一型號,而是一個炮族,有著相當多的衍生品及仿製品,1903年,清朝向克虜伯採購了一些M1903克虜伯75毫米野炮,據記載,此炮相當精良,質量很可靠,直至抗戰時期,仍能有效使用,另外,漢陽兵工廠亦有仿製,是為漢造克式75野炮。日本在日俄戰爭時向克虜伯購入800門75毫米野炮,自身加以仿製後是為三八式野炮,產量數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日本軍隊的主力野炮。

這款M1902/30是蘇聯時期對沙俄M1902野炮的現代升級款,為師屬標配野炮,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損失十分大,在《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背景下,蘇聯通過低息貸款向中國提供20個師的裝備,其中,每個師配備8門M1902/30野炮,合計160門,每門火炮配1000枚彈藥,在後續的數期蘇聯對華援助中,又有數百門M1902/30野炮運抵,這些蘇制火炮可以穩穩壓制日軍主力師屬三八野炮,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主力火炮之一。

這款遼造十四式野炮為奧地利授權瀋陽兵工廠生產,原款為8cm FK M 18野戰炮,遼造十四式野炮產量大概在300門上下,廣泛為東北軍裝備。

這款法國M1897式75毫米野炮名氣很大,其是世界上第一種彈性炮架速射炮,搭載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反後座機構,即在火炮射擊後不用再次瞄準,大大提高了火炮射速。據記載,中國軍隊在抗戰中曾裝備20餘門該炮,主要來自蘇聯軍援及早期的軍閥採購,《亮劍》中的「義大利炮」就是它,當時法國有將此炮出口給義大利,後義大利賣給中國。

這款SFH 18是二戰時期德國的主力重型榴彈炮,幾乎每個步兵師都會配備12門,共生產5400門。SFH 18的量產是在1934開始的,也就在這一年,中國訂購了48門此炮,而且因為德國老是賣些次品給中國,於是中國專門派人到克虜伯監督這幾十門火炮的製造,對於這些炮,中國軍隊看的很重,由軍委會炮兵第十團裝備,當做救火隊使用,但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中,炮兵第十團損失慘重,中國再次向德國方面下單。

這款瑞典波佛斯M1929高射炮是在克虜伯幫助下研製的,為德國血統,此後大名鼎鼎的德國88炮即為此炮改良款,中國曾在抗戰前購入32門M1929高射炮,擔任首都南京的防空保衛,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不斷有日機飛到南京進行轟炸,僅在南京保衛戰期間,就有12架日機被M1929擊落,後南京城破,這些M1929被運走,繼續用於保衛武漢、重慶,在抗戰中,這批火炮創下擊落210架日機的戰績,為抗戰作出了很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軍隊抗戰時期列裝火炮盤點,萬國牌武器集中地!
    歡迎來到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1937年8月21日,中國與蘇聯籤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低利貸款以購買蘇聯物資裝備,其中就有50門19-K反坦克炮。1938年初,這些火炮抵達廣州,全部裝配於獨立炮兵第56團,但因為數量不多,因此史書並未留下過多記載。
  • 此戰法非隆美爾發明:抗戰中國軍隊最早用高射炮橫掃日本坦克
    88毫米高射炮由世界著名的火炮製造商克虜伯公司公司設計,最初目標針對飛的更高更快的轟炸機,採用88毫米大口徑,這一特點也讓它成為了反坦克利器。在隆美爾率領非洲軍團的北非戰場,88毫米高炮大顯身手,在薩拉姆戰役中,被摧毀的英軍坦克中,有三分之二是被88高炮幹掉的。
  • 中立國瑞士曾在二戰打下幾十架盟軍轟炸機,就靠75毫米高射炮
    關於這款高射炮的介紹並不多,它採用75毫米口徑,火炮身管倍徑為49倍,帶有輪式拖曳炮架,可由卡車拖曳行軍,作戰時展開支架。 火炮拖曳行軍重4060千克,戰鬥重量3160千克,拖曳行軍時長6.4米,作戰時長4.28米,火炮寬2.2米;炮管炮口上裝有多氣室式的制退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後坐力,後坐行程580
  • 高射炮比軍用飛機早誕生40年,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
    萊特兄弟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1909年,美國陸軍裝備了第一架軍用飛機。飛機最初用於軍事主要是遂行偵察任務,偶爾也用於轟炸地面目標和攻擊空中敵機。
  • 二戰時,為何大部分參戰國都裝備了瑞典的博福斯高炮
    這種裝備受到了各大參戰國的青睞,不管是美英為代表的盟軍還是德國為代表的軸心國軍隊,都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美國甚至不顧顏面的仿製剽竊。這種裝備就是瑞典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一款來自北歐的防空利刃。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博福斯高炮為何備受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其原因就是這款高炮的性能太出色了,因此受到各大參戰國的青睞。
  • 二戰時期的抗戰重器曾經從德國進口到中國的88毫米高射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基本被西歐兩大強國孤立第一是法國第二個是英國,英國和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憑藉著出色外交能力幸運讓德國軍隊停止繼續向巴黎進軍腳步贏得抵抗一次世界大戰後,基本上日子過得不錯,在西歐5大強國中,義大利始終也想著與法國英國一較高下,義大利也成為一戰結束後與德國關係密切最重要一個貿易國,義大利要崛起必須得藉助德國,而德國在一戰戰敗後岌岌可危的外交關係只有義大利人跟德國人做生意
  • 戰鬥機的剋星,己方領空的捍衛者:高射炮
    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從此開創了人類現代航空的歷史,然而促進人類航空工業快速發展的卻是因為戰爭,一戰時期飛機被應用於戰爭之中,在最早的空中轟炸中,雖然當時飛行員只是駕駛著簡易的飛機,用手將各種小型炸彈投向敵方地面目標,但卻徹底改變了延續了幾千年的平面戰爭模式
  • 瑞典L-62自行防空炮,安裝博福斯高射炮,二戰前期的反坦克神器
    瑞典在上世紀30年代,以L-60輕型坦克為基礎研發了一種自行式防空炮,也就是L-62 ,作為早期投入使用的專業機動防空武器,這款裝備參與了二戰中歐洲戰區的很多作戰行動,儘管數量不是很多,但卻有一些在戰爭中倖存,對戰爭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 電影《金剛川》中,吳京、張譯所用的那門高射炮性能詳解
    據統計,二戰中,共有超過14000架軸心國的飛機「命喪」M1939式37高炮之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國向蘇聯採購了大量的該型高炮,共裝備了101個獨立高炮營。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使用M1939式37高炮 該型高射炮是蘇聯加裡寧工廠以瑞典博福斯公司研製的M34式40毫米高炮為藍本研製,口徑37毫米,行軍狀態長
  • 抗戰前中國進口的88毫米火炮究竟是什麼型號?真的是「無敵」88高炮?
    提起中國和德制88毫米火炮的關係,這是一個既惹人注目,又爭議頗多的話題。儘管根據當年留下了的相關記錄,中國在1936年確實從德國購買了20門德制88毫米火炮,並將其安裝在了江陰要塞、南京幕府山炮臺等地參加了抗日戰爭。但是在這批德制88毫米火炮的具體型號上,大家意見卻並不一致。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主流的意見就是這些炮即後來在歐洲戰爭大名鼎鼎的Flak18高射炮。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火炮盤點,蘇聯貨,德國貨,美國貨都有!
    歡迎來到這個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滬造克式山炮滬造克式山炮是中國近代第一款後膛裝填後座式火炮,此炮是清末1905年江南製造局引入克虜伯75毫米1900式山炮製成,此炮雖有些現代化設計,但實際上一戰後便落伍了,不過當時中國武器匱乏,所以在抗戰時期仍有使用該炮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日制三八式野炮20世紀初日俄戰爭期間,日本花了400萬日元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訂購了75毫米野戰火炮400門完成品和400門份的組裝件,因樣炮於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抵達日本,故稱為「三八式」野炮。三八式野炮是二戰日軍的重型火炮之一,也是日軍裝備量最大的野戰壓制火炮之一,裝備日軍師團炮兵。
  • 軍事博物館看展:中外高射炮機關炮集錦,見到傳說中的十星高射炮
    機關炮,一種能連續自動射擊的小口徑火炮,也即在前一發射擊後能自動連續完成下一發炮彈的裝填和射擊等全部動作的火炮(想像一下機關槍的連發)。蘇聯造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該型炮是蘇聯1937年以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為基礎研製的。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本篇文章介紹志願軍使用的主要重武器,包括各種火炮、坦克、飛機。  日制三八式野炮  20世紀初日俄戰爭期間,日本花了400萬日元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訂購了75毫米野戰火炮400門完成品和400門份的組裝件,因樣炮於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抵達日本,故稱為「三八式」野炮。
  • 志願軍的武器:蘇制37毫米高射炮,為部隊撐起野戰防空網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 抗戰前的中國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
    全面抗戰的八年中,中國僅僅製造了98門身管火炮,而且幾乎全是從國外購買零件組裝的。由於當時的中國缺乏身管火炮製造能力,只能狂造威力小、射程近的迫擊炮來彌補火力的不足。不過,事實上,抗戰前中國並沒有那麼差,當時其實是有一定火炮製造能力的,只是當時的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還有一個停留在籌建階段,只有一個在勉強撐場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當時的六家火炮工廠。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的德制火炮,中德合作的結晶之作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後勤補給、戰場指揮等各個方面幾乎都落後於對手日本,其中在火炮支援這一項就極為突出,這也是中國軍隊最早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的時候。不過在抗戰爆發前,中國就曾向德國購買過不少火炮,這些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優於日本的火炮,那為什麼在炮火支援當中比不上日本呢?
  • 抗戰時,蘇聯對中國幫助很大!
    在一些人的眼中,蘇聯對中國抗戰的貢獻是那般不堪。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抗戰時期,蘇聯對中國的幫助是巨大的,只不過被人刻意遺忘了。 蘇聯歷史上曾出顧問、出錢、出槍幫國民黨創建黃埔軍校,並極力支援國民革命軍北伐。1927年國民黨公開反共、屠共後,中蘇兩國關係跌入冰谷,還曾在中東路事件中兵戎相見。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說到了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火炮裝備,首先要必須介紹兩個國家火炮,那就是瑞典和捷克這兩個國家是火炮裝備雖然在二戰中性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卻是裝備在各國裝備中火炮中最廣泛和實用的,瑞典的福博斯火炮,曾經在二戰中一共裝備了超過50個國家,其中包括福克斯75毫米步兵炮35倍徑和40毫米的福克斯通用高射炮
  • 【紀念抗戰勝利】樂平人的抗戰記憶:日機逞兇 血火滿城
    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原樂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現年84歲的離休幹部彭雨塵,樂平中學離休教師、現年98歲高齡的黃承燮等幾位目擊者。他們的痛苦回憶,把我們帶入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日機轟炸樂平縣城 1939年3月15日,插著翅膀的惡魔給樂平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恐怖——日機首次空襲樂平縣城。